实践语体毕业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式探_第1页
实践语体毕业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式探_第2页
实践语体毕业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式探_第3页
实践语体毕业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式探_第4页
实践语体毕业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式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践语体毕业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式探讨参考范文    内容导读: 摘要思想政治论述课实践教学方式探讨在当前受到普遍关注。大连医科大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入手,根据课程特点和大学生身心进展规律,制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项目及实践报告,将实践教学划分为感受型、体验型和践行型三大模块,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设计了培养医学生职业情感的特点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课方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作者介绍曹冬雷(1966-),女,河北遵化人,大连医科大学思想政治论述课教学科研部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海然(1970-),女,辽宁锦州人,大连医科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探讨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肖肖(1979-),女,辽宁辽阳人,大连医科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科研部,讲师,探讨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辽宁大连116044)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辽宁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方式探究”的探讨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15-02近年来,思想政治论述课的实践教学方式探讨已经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论述课实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3、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根据课程性质和大学生身心进展规律,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在实践教学方式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制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项目及实践报告(以下称“项目报告”)。共设计了26个项目,总计48学时,并按照实践教学内容规定学生必选项目和任选项目,同时规定,每个同学选择的项目必须达到16学时,并按项目要求,完成“项目报告”。目前,该项目报告已在2009级和2010级本科生中施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感受篇走进社会,感受生活人的认知过程是以感性到理性、以具体到抽象、以特殊到一般、以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课实践教学也应该遵循这“基础”一教学规律,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得到具体感性

4、认识,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此,我们设计了“感受篇走进社会感受生活”实践教学模块。在此模块中,我们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10个实践项目,共22学时(见表1)。以实践项目“领悟校园文化”为例,我们结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的教学内容,设计案例:(1)目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陈列室和校园人文景观等,使学生了解大学教育理念,明确大学培养目标。(2)案例策划。请学生观看“优酷”网上“大连医科大学介绍”;安排学生参观校史陈列室,介绍本校学术水平和师德师风建设;参观校园景观,理解大学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精神;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形成一篇观后感,深入剖析其内涵;全

5、班召开观后感交流会,共同分享收获。(3)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检查学生的观后感,给出实践教学环节成绩。(4)学时数:2学时。参与此项实践项目的学生认为,通过参观校史陈列室和校园人文景观,对大学校园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并纷纷表示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大医精神,完成医者之使命除人类之疾病,助健康之完美。二、体验篇亲历人生,体验成长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亲身体验。为此,我们设计了“体验篇亲历人生,体验成长”实践教学模块,组织学生亲自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感悟。我们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11个实践项目,共17学时(详见116页表2)。以实践项目“我的大学生涯规划设计

6、大赛”为例,我们结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的教学内容,设计案例:(1)目的要求:通过制定大学生涯规划,明确大学成长成才的目标和路径。(2)案例策划。以小组(每组十人左右)为单位进行设计;大学生涯规划交流(择优选用),“一年看五年,举办主题报告会:五年看YISHENG(医生和一生)”。(3)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检查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给出实践教学环节成绩。(4)学时数:2学时。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学生根据自己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剖析,明确了职业定位、学业进展目标和学业进展路径,以专业素质、政治素质和人文精神等多方面为大学五年制定了系统的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学业上取得更大

7、的成就,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三、践行篇实践道德行为,固化道德认知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知、情、意、信、行相结合相统一的辩证过程。课教学,“基础”只有通过内化认同与外化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身体力行尝试道德论述指导行为实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设计了“践行篇实践道德行为固化道德认知”实践教学模块。我们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4个实践项目,共7学时(详见表3)。以实践项目“公德在行动校园公益日”为例,我们结合              &#

8、160;       1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教学内容,设计了本实践项目的实现案例:(

9、1)目的要求:通过参加“校园公益日”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2)案例策划。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校园环保等活动。(3)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检查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感想,给出实践教学环节成绩。(4)学时数:2学时。通过校园公益活动,同学们对于保护校园环境,保护校园公共财物,合理利用校园资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四、特点篇感恩“无语体师”学生必选案例为:(1)目的要求。这项医学生特有的灵魂升华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医学知识的,深刻领悟“在生命洪流里,死亡是形式的落幕,但也升华为爱与善生命循环的序幕”。以而感受到对“无语体师”应有之尊敬及对生命之敬

10、畏,诠释“医乃仁术”的内涵,理解一名医者的责任。(2)案例策划。举行“无语体师” ,珍爱生命价值医学人文精神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应该着重培养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支撑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的内涵,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情感,并最终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心灵支撑。为此,我们以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特色篇感恩无语体师珍爱生命价值”实践教学模块,2学时(详见表4)。实践项目学时数自选备注得分“无语体师”感恩系列活动2开设解剖课的学生必选实现案例为:(1)目的要求。通过这项医学生特有的灵魂升华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丰富的医学知识的同时,深刻领悟“在生命洪流里,死亡可以是一种形式的落幕,但也可以

11、升华为一种爱与善生命循环的序幕”。以而感受到对“无语体师”应有之尊敬及对生命之敬畏,真正诠释“医乃仁术”的内涵,理解一名医者的责任。(2)案例策划。举行“无语体师”感恩系列活动之启用仪式;举行“无语体师”感恩系列活动之告别仪式;举行“无语体师”感恩系列活动之清明祭奠。(3)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检查学生的观后感,给出实践教学环节成绩。(4)学时数:2学时。“无语体师”感恩系列活动是我校首创的医学生实践教学模式。所谓“无语体师”,是我校师生对解剖教学用遗体的一种尊称,意为“默默无语,用自己死后的躯体为医学教育铺路”之意。这一活动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丰富的医学知识的同时,深刻领悟到

12、“无语体师”的奉献精神就体现在其生前的遗愿中,即“宁可学生在我身上错划二十刀,也不愿见到学生将来毕业当医生时,在任何病人身上划错一刀”。这一实践教学在学生中反响极大,学生们的思想受到极大地震动,增强了医学生的道德感受性,涵养了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思想政治论述课实践教学需要全方位协调配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过程。我校在此过程中进行了一些革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向相关医学院校推广。只有突破常规,结合自身特点大胆尝试,才能探讨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以而有效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参考文献1

13、教育部社会科学探讨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论述课实践教学的探讨与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李开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4崔海波.之外.“社会实践”高校思想政治论述课实践教学的再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5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