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Foshan University学 年 论 文 论半生缘的悲剧性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12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 学 号: 2012114229 学生姓名: 薛卓雯 指导教师: 唐正杰 成 绩: 二 一四 年 五 月摘 要张爱玲无疑是上个世纪富有盛名也富有个性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基调都是苍凉伤感的,她总是以一种局外人的态度写着自己的小说。半生缘是她的代表作,是一部悲剧性作品。张爱玲通过半生缘来透露出爱情的千疮百孔、人生的沧桑无奈,而半生缘的悲剧性则主要体现在曼璐之悲、爱情之悲和婚姻之悲。研究半生缘的悲剧性,不仅可以去感受张爱玲对当时社会文化的理解,也能够带动我们去思考人生、爱情以及婚
2、姻,对我们在以后的人生之路有很大的启迪。关键词:张爱玲、半生缘、悲剧性一、张爱玲和半生缘人们谈到张爱玲,总是喜欢在前面加个定语-旷世才女张爱玲。对于张爱玲,我一直是很喜欢的,从第一次看见她的那张照片,穿着枣红色的旗袍,冷着一双丹凤眼看人,仿佛天下所有的人都被她看透,仿佛天下没有人不认识她,我就知道这肯定是一个特别的女子。她的特别,尤其体现在她的高傲上,而她的高傲,却与她的血统息息相关。张爱玲是清末著名的“清流派”代表张佩纶的孙女,前清中堂大人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尽管时代褪色,家庭落没,祖辈们仍旧给张爱玲留下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血统。但是对张爱玲创作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的父亲母亲,一方面,她的父亲虽
3、然思想顽固,落后守旧,但是在古代的诗书礼仪这些方面教会了张爱玲许多,而她的母亲,向往自由,经历过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坚强独立,她教张爱玲学习绘画、弹钢琴、学英文,母亲带给她的不仅是西洋的浪漫气息,还有新思想的熏陶,这使得张爱玲从小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灵;而另一方面,张爱玲的父亲和母亲从小离异,跟随在父亲身边的张爱玲时常被父亲虐待,这让张爱玲从小缺乏亲情,她渴望着亲情,同时也憎恨着亲情,这种矛盾的心理在她的很多作品里都显而易见,比如倾城之恋、半生缘等。以此看来,对张爱玲创作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她的父亲母亲。半生缘是张爱玲唯一一部完成的长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读张爱玲的小说,很容易发现她的小说里的基调永
4、远是伤感苍白的,半生缘亦是如此。小说以三男三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曼帧、世钧、叔惠、翠芝不过就是一座城市里几个平凡的男女,却把爱情演得如此凄凉,令人为之动容。半生缘从一开头就注定会有个悲惨的结局,“日子过得真快,尤其是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帧从认识到分手,不过是几年的功夫,这几年却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张爱玲用一种局外人的态度,就好似用那种白描的手法,里面只有黑和白,也由此奠基了整部小说的悲剧性。小说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曼璐之悲、爱情之悲以及婚姻之悲,而这三种悲剧也层层递进,最后以悲
5、剧收场。张爱玲也是通过这三种悲剧,带给我们思考,关于爱情、亲情以及婚姻的各种思考。二、曼璐之悲半生缘看似是写曼帧和世钧的爱情悲剧,在其之后,令人不得不忽视的是那个变态姐姐曼璐。人们总在为曼帧和世钧不圆满的爱情悲叹,可我认为,更值得我们悲叹的是曼璐这个“坏女人”。曼帧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早逝,一家七口人,人多而又贫穷。姐姐曼璐为了养活一家七口人,不得不在十七岁与初恋情人张豫谨分手,然后去当舞女养家糊口。曼璐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她是旧时代的牺牲品,为了养家,她不得不去作践自己,她没有曼帧那样高雅的情趣,她也不能再拥有什么纯洁的爱情,她或许很肮脏,但是是她的肮脏才给了曼帧干净的资本。与祝鸿才结婚
6、后,为了保住“祝太太”这个地位,她想尽办法,知道祝鸿才对妹妹曼帧心存恶念时,她在善良与邪恶之间摇摆不定,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家庭,在感到家人对她的拒绝与排斥之后,她带着愤懑和怒气去导演了这场悲剧。在曼璐身上,凝聚了一种“贞女”与“怨妇”之间的痛楚与绝望,她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去养家糊口,但是她的内心又总是为自己感到不平,最后走进无爱的婚姻,抓住祝鸿才这根唯一的稻草不肯放手。曼璐是值得同情的,在同情的时候,也必须看到,她为了无爱的婚姻,去牺牲自己最宝贵的亲情,设计自己的妹妹被祝鸿才玷污,又哄骗自己的家人离开上海。曼璐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有过,当顾太太告诉她曼帧为了不让她伤心,不让家人告诉她张豫谨结
7、婚的事情时候,她心里也在自言自语 “她发现妹妹是这样体贴,这样看来,家里人里面,还只有二妹一个人是她的知己,而自己所做的事也太对不起人了,她突然感觉很惭愧”,可是这种惭愧只持续了不久:“现在可是懊悔也来不及,她只能自己跟自己譬解着,事已至此,也叫骑虎难下,只好恶人做到底了”。曼璐是一个悲剧性人物,而且她的悲剧是发生在曼帧和世钧爱情悲剧之前,可以这样说,曼帧和世钧的爱情悲剧不过是曼璐人生路上的小悲剧。而在曼帧和世钧的爱情悲剧中,又更是体现了曼帧的大悲剧,曼璐的悲剧比曼帧和世钧深刻复杂得多。通过顾曼璐这个人物形象,我们也看到了上个世纪旧社会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这些女性如何在社会上挣扎,最后落得
8、悲剧下场。张爱玲更大的贡献则在于,她通过塑造顾曼璐这个人物形象,将充满现代性的悲剧命题做了全新的阐释。张爱玲先生总是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问题,然后以一种平淡的心和清冷的眼神,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对于顾曼璐便是如此。三、爱情之悲爱情,是一种很玄乎的东西。它可以让世界上原本很陌生的两个人变成世界上最亲密的两个人。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也是最令人伤感的东西。而我觉得,把爱情讲得最动容的莫过于张爱玲,她笔下的人物个个特色鲜明,尤其是她笔下那些女性人物,尽管斯人已逝,尽管岁月流逝,可她书中的爱情故事在人们眼里却永不褪色。半生缘以世钧和曼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同时穿插叔惠和翠芝、曼璐和
9、豫谨等人的感情纠葛,反思了特定时期人物的感情悲剧。小说一开始就是世钧的回忆,“他和曼帧认识,已经是多年之前的事。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很多”,倒叙的手法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世钧和曼帧从相识、相爱到相离,两个原本相爱的年轻人在最后没有在一起,究其因果,不是两个人不相爱,而是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外部因素,与两个人的家庭有关,曼帧的姐姐曼璐为了拴住自己丈夫的心,不惜设计自己的妹妹被丈夫玷污,而后欺骗自己的家人,会善待曼帧,哄骗自己一家人离开上海,在这个过程中,顾太太实在是一个令人不得不讨厌的角色,她总是感觉自己一家人对不起曼璐,在让曼璐感到满足的时候不惜牺牲
10、自己的另一个女儿,甚至到了后来若干年后,当曼帧逃离祝家有了自己的新生活后,顾太太一直喋喋不休地劝曼帧重回祝家,曼帧和世钧最后不能在一起,如果说曼璐是凶手,那么说顾太太就是帮凶一点也不为过。而世钧这边,有着虚弱的父亲要照顾,不得不回到南京,两个人的距离拉远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也变低了。其实,从曼帧和世钧各自的家庭状况来看,两个家庭都极不和睦,这一点与张爱玲从小缺乏亲情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得不到,所以憎恨着,并把这种憎恨体现在自己小说里。其二就是自身因素,两人终究不能在一起,怪没有缘分,怪别人的阴谋诡计,有时候更要怪自己。沈世钧性格之懦弱,对爱情之不坚定,当曼璐对他说是自己妹妹要把戒指交给他时,他轻信
11、了曼璐的话,没有坚持要求去找曼帧,若是沈世钧性格足够坚强,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曼帧。若是两个人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那便没有资格去谈论爱情。相反地,曼帧对爱情有坚定的一面,可是却少不了作为女人的软弱,她轻易地扔掉世钧给她的戒指,她在被姐姐和祝鸿才设计受伤时,尽管后来逃出来,也只是一味地忍耐。十四年后。两人再次相见,年轻的容颜都已不再,曼帧对世钧也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十四年前,曼帧也对世钧说过:“我要你明白,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你,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你总要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原来,再深的承诺也敌不过人的软弱。同样地,叔惠和翠芝,曼璐和豫谨,终究不
12、能够在一起也是由于彼此的软弱,叔惠由于自卑而不敢与翠芝在一起,翠芝为了赌气与世钧结婚,曼璐为了养家糊口与豫谨分手,豫谨恋上曼帧却又惹得曼璐气愤。这些人在爱情方面的软弱,导致了一幕幕的悲剧。如果爱了,就要坚定,就要执着,就要一直追求,这也是张爱玲通过半生缘想传达给我们的。四、婚姻之悲半生缘里面的婚姻几乎都是支离破碎、惨不忍睹的。曼璐和祝鸿才的婚姻的开始,也开始了这场悲剧。曼璐和祝鸿才两人之间并没有爱情,一个是风尘久了需要给自己找个安定的居所了,一个是看重对方的美貌,两人有目的地结婚了,婚后分歧越来越大,祝鸿才发财之后,曼璐为了保住自己祝太太的位置,牺牲妹妹,原本以为这样会使祝鸿才回头,结果却换回
13、来祝鸿才的日益加剧。曼璐和祝鸿才的婚姻悲剧,只能说是两个人的错,曼璐并不是一个识大体的女子,她遇到问题只会大吼大叫,再者就是出些阴谋诡计,一个男人遇到曼璐这样的女人再深的感情都会变成厌恶,更何况对她没有一点点感情的祝鸿才呢?祝鸿才这个人本身也有问题,祝鸿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小商人,唯利是图,爱慕虚荣,娶曼璐的时候已经抛下自己乡下的老婆了,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这种人不会真正去喜欢一个人,他对一个人的爱只是新鲜感而已,等到这种新鲜感过去了,剩下的就只有冷漠了。他的为人就如他的长相一样,“笑起来像猫,不笑起来像老鼠”。两个病态的人集中在一起,演绎了一场婚姻悲剧,然后又导演了很多场悲剧。或许那句话说得很
14、对,“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祝鸿才在没有得到曼帧之前,向曼璐说到:“二妹怎么越来越漂亮了,其实要说漂亮,比她漂亮的也有,我也不知怎么,尽想着她”,祝鸿才每一次见到曼帧,都无比地殷勤。后来,曼帧为了孩子而和祝鸿才结婚,日子久了,祝鸿才就自己在心里想:“她一旦嫁了他,日子常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稀罕的了,甚至于是觉得他上了当,就像一碗素虾仁,看着是虾仁,其实是洋山芋做的”,这就是祝鸿才在和曼帧结婚后对于曼帧的感觉。祝鸿才也是一个极度缺乏爱的人,他对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露出真切的关心,只是因为在那里找到最原始的开心而已。而曼帧和自己最讨厌最厌恶的人结婚,这也注定了这个婚姻的悲剧性。世钧和翠芝的婚姻,
15、看似很美满,世钧终有所成就,翠芝也越变越漂亮。但是美满的爱情也终会有瑕疵,世钧心里是曼帧,翠芝的心里有叔惠。在两人刚刚结婚的时候,“他自己心里也和她一样的茫茫无主,他觉得他们像两个闯了祸的小孩”,本来,两个人结婚不是像曼璐和祝鸿才、曼帧和祝鸿才那样各有目的,而是纯粹的赌气,和自己心爱的人赌,和自己赌气,这一赌,就赌了一生。当若干年后,生活已将他们磨得无力气,他们与彼此心爱的人再次相遇,才发现连挣扎都无法挣扎,因为背后还有一个家庭,还有两个孩子。正如张爱玲先生说的一样:“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越久地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半生缘中婚姻的悲剧性都在于,与自己结婚的那个并非自己喜
16、欢的那个。婚姻本是一件相爱到一定程度才会去干的一件事,但是在半生缘里面,婚姻不是夹杂着利益,就是纯粹的赌气。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当老了之后,坐在躺椅上,陪在自己身边的不是自己年少时候爱慕的那个人,不是和自己有那个许下“死生挈阔,与子相悦”誓言的那个人,而那个人却也陪在另一个人身边,与另一个人相伴到老了。恋爱虽易,婚姻不易,当自己不是与自己喜爱的人结婚了,也只能够且行且珍惜了。五、结束语张爱玲通过半生缘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和启迪。面对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冲突,她描绘出曼璐这样一个富有矛盾的女子,一方面牺牲自己养活家人,另一方面设计曼帧,像曼璐这样的女子,大多数人按照旧社会的观点,也只会谴责而已,而张爱玲却用自己独特的笔法,将曼璐这个女子写得令人同情。曼璐在一定方面体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地位,做舞女被人抛弃,嫁为人妻又被丈夫嫌弃,曼璐在那个社会无力挣扎,最后以悲剧收场。因为曼璐的悲剧性人生继而又引出一系列悲剧,爱情之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咨询工程师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4-2025学年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预测复习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4年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考前冲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考试彩蛋押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4-2025学年中医助理医师自我提分评估及答案详解【全优】
- 传染病患者排泄护理与感染防控要点
- 2023年度高升专通关考试题库【名校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城市公共自行车智能化改造项目的智能化管理方案报告
-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奇妙的磁铁》反思
- 上海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 国际地图语言学研究进展
- AIOT智能物联产业学院建设方案
- 闭合性颅脑损伤重型个案护理
- 紫金矿业员工工作手册
- 消费者市场与购买行为课件
- 民政信访业务培训课件
- 行政检查业务培训课件
- 个人独资企业章程样本
- 土石方价值评估报告
- 16-CNC绕线机设置培训资料
- 员工利益冲突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