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1.3《简单的实验技巧》同步练习牛津上海版五四制完美版(共8页)_第1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1.3《简单的实验技巧》同步练习牛津上海版五四制完美版(共8页)_第2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1.3《简单的实验技巧》同步练习牛津上海版五四制完美版(共8页)_第3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1.3《简单的实验技巧》同步练习牛津上海版五四制完美版(共8页)_第4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1.3《简单的实验技巧》同步练习牛津上海版五四制完美版(共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3简单的实验技巧同步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量程都是100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分度值都是1,甲玻璃泡的容积大些,乙、丙相同,甲、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丙粗一些,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相邻的两条刻度线间的距离( )A甲最长,丙最短B甲最短,丙最长C乙最长,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度D乙最短,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度2同一个物体的温度,可以利用摄氏温标或热力学温标来表示。例如:某一天中午的自来水温度,用摄氏温标表示为20,用热力学温标表示为293K。那么,当自来水的温度升高1时,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这一温度的升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

2、高大于1KB温度升高小于1KC温度升高等于1KD无法确定温度升高的值与1K大小的关系3一个篮球场的面积大约是( )A40米2 B400 分米2 C400米2 D400千米2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防止液体外洒,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使固体冷却至室温C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为了使配制的溶液浓度更准确,可以在量筒里溶解溶质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A点燃酒精灯 B检验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收集氢气6用体温计测得小军的体温是374,若没有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又用它去测量小明和小平的体温。如果小明和小平的实际

3、体温分别为372和381,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A372和381 B374和381C372和374 D381和3747在中考身体素质测试的立定跳远时,小军同学发现裁判员在给某同学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很松,于是提出意见,他认为( )A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真实值大于测量值 D都有可能8如右图所示,三个口径不同的量筒,它们的最小刻度值都是1毫升。用哪个量筒测量时其读数的偏差较小( )A甲 B乙C丙 D甲、乙、丙都一样9小明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你觉得这个物体

4、的测量值应取(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10小明有一支特殊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够正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0C,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的读数是960C,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水的温度时读数为200C,你能帮他算算这杯水的实际温度吗?( )A.160C B.17.40C C.18.40C D.240C11用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教科书的长边平行B刻度尺没有紧贴教科书C读数时,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12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式正确的是

5、( )A5.2米5.2100520厘米B5.2米5.2米100厘米520厘米C5.2米5.2100厘米520厘米D5.2米5.2米100520厘米13下列有关“水”的实验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14使用酒精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当使用会引发安全事故。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酒精灯不用时要用 熄灭。(2)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用酒精灯加热时,物体放在 处,温度升高得最快。15给下列测量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1)小赵的身高1.65 ;(2)科学科学书本封面面积约为300 ;(3)小军运动会百米成绩为13 ;(4)一角硬币的厚度约为2.4 (5)一瓶矿泉

6、水的体积为250 升;(6)学校操场跑道一圈的周长是200 千米16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 ,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分别是38和39 ,则测量结果可能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102030图(4)17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丝的直径,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由图可知,金属丝匝的总长度是 ,直径是_ 。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将偏_ _;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空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_ _。18如图所示,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

7、显高于水,这是因为 。加热时需要搅拌沙子,目的是 。在两只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出现。用手摸两块玻璃片,发现装 (选填“沙子”或“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较高,原因是 。19如图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图甲铅笔的长度是 ;图乙长方体长度是 。图乙中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以上两把刻度尺精确度较高的是 (填甲或乙)。三、计算题20有一只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4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写出简要的过程)四

8、、探究题21如下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教育基地利用石膏学习制作模型,下面是模型制作的过程。(1)用秤称取一定量的石膏粉末放在盆子里。(2)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我们一般使用 ;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体积是_ 厘米3。(3)把水倒入石膏粉中搅拌均匀,小明不小心碰到了盆子,发现盆子的表面变得热热的。请问小明手上接受热的刺激的组织是 。(4)然后将搅拌后的石膏倒入模具,将模具放在烤箱里烘烤,烤箱温度下图所示,烤箱内的温度是 。(5)等石膏变硬后,同学们高兴地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模型拿出来,小明很细心地发现自己在放置石膏的过程中不小心留下了自己的指纹,请问决定指纹的遗传物质是储存在哪里的? 。(6

9、)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 。(填写一种仪器名称)22如图所示,测量一块小蜡块的体积,步骤如下: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_ _毫升;B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_ _毫升,则铁钉体积为_ _厘米3;D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_ _毫升,则蜡块体积为_ 厘米3。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_ _(填字母代号),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V_ _。(用V1、V2、V3中的某些量表示)23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即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1)从生物分

10、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点 。(2)我们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身体被毛的是 类。(3)下列植物中,属于无根、茎、叶分化的藻类的有 ;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有 。(都填序号) A 月季、B 海带、C 马尾松、D 紫菜、E 胎生狗脊、F 葫芦藓(4)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5)人体和浩瀚的宇宙类似,都是有层次结构的。请选择“系统”或“组织”或“器官”等人体结构层次的名词,依次填入在下列方框内:24小科注意家里摆钟(如图)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

11、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小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他的猜想:猜想: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猜想:可能跟小球质量有关;猜想:可能跟绳子长度有关。 (1)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小科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_。(2)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小科用同一小球做了大量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678摆长l/m0.30.40.50.60.70.80.91.0周期T/s1.11.31.41.51.71.81.92.0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如果家里的摆钟变慢了,为了调准,

12、应该把摆长_“调长”或“调短”)。 (3)从表中可以看出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小科应该怎么做? _ 。25我国科考队员展开南极科学考察过程中开展了多项科学探究。(1)南极某地区冰层的深度与其年代(指距今多少年)的关系如图所示,科考队员用钻探获取了50米冰层深处的冰芯,由图可知此次钻探获取的最深处的冰芯距今大约_年。(2)科考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发现了新的陨石分布区,并找到上千块陨石。科考队员对编号为“cz”的陨石进行测量:测量其体积为300厘米3,这块陨石的形状不规则,请你设计一种测量这块陨石体积的方法。专心-专注-专业参考答案1A 2C

13、3C 4B5B 6B 7C 8C9C 10B 11C 12C 13B14(1)灯帽、外焰15(1)米(2)平方厘米(3)秒(4)毫米(5)毫升、0.25(6)米、0.216甲、-17【答案】4.50cm、0.12cm、大、大18(1)沙子的比热比水小;使沙子受热均匀(2)水;水蒸气液化放热193.553,60cm 2.5cm 0.5cm 甲20冰水混合物 0 标准大气压沸水100,因此(100-0)对应(24-4)cm 每厘米对应5,水银高度14cm时,温度=(14-4)x5=5021(2)量筒、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40(3)神经组织(4)42(5)细胞核(6)放大镜【答案】A24C26、2E

14、49、23、A、V3-V223(1)种。越多。(2)脊椎骨,哺乳类。(3)BD;A;(4)热胀冷缩(5)组织;器官;系统24(1)天平(2)调短(3)测钟摆来回摆动N次的时间T,摆动一次的时间就是T/N.25(1)3000(2)把这块陨石放到一个盛满水的大烧杯(或容器)中,用量筒测量溢出水的体积即为陨石的体积。(2分,其它合理的方法也给分,只答“用排水法测量”给1分)近期有关教人如何高效学习的书层出不穷,这本日本作家写的高效学习,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作者居然已出版了600多本书。出版一本书已不易,出了600多本,作者一定是博学多才之人,那么他说高效学习必定是最有心得和发言权。 全书有三个观点,特

15、别有启发和新意,分别是以独特观点输出才是一流、按照单位时间计算工作效率、如何高效阅读和写作。 独特观点输出才是一流。时下提倡学习,很多人都会听书、看各类知识文章,每天感觉过得很充实,过后,多数就遗忘了。为何?就是学到的知识没有用自己的方法输出,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而且要以独特切入点来输出知识,这才能吸引他人的目光,工作中才能不断创新。未来真正需要的是可以提供独特视角的人。要想说出独特的观点,需要大胆先假设,不把常识视为金科玉律。 按照单位时间计算工作效率。每个人的时间价值都是可以个人的收入量化的。选择做什么更有价值应贯穿始终,而不是以习惯、表面金钱大小等一些因素去做决定。 如何高效阅读和写作。

16、高效阅读,我们一般做法是速读或跳读,作者根据自己写书的经历,提出了“部分熟读法”和“比较阅读”。写了600多本书的作者,读书时最差学科却是语文,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写作窍门,他是如何成为一名高产作家。 作者其实也是一名斜杠青年,47岁时,不忘少年时代想当导演的梦想,拍摄了一部电影。这个也是得益于高效学习习惯。书收到了,很喜欢!如同想象的一样,确实是一本很实用,很容易上手的书。作为一个上班族,能有固定规律的学习确实需要很大的毅力。如果能找一本指导自己学习的书,让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能走得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幸好遇到了这本书,能够给学习当中的困惑提供一些思路。本书的思路还是相当清楚的。从7

17、个习惯入手,就开宗明义的提出养成学习的习惯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轻易做到的。是否能坚持学习,决定了人一生的走向。要想在职场中保持竞争力,学习是最好的途径。那究竟学什么呢?当然还是要先找准自己的兴趣,学习适合自己的内容。一个上班族,和一个退休的人,学习的诉求和兴趣是不一样的。更不要给自己框死,必须要学什么。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的学习仍然不能让你感觉到快乐和进步,那就果断放弃吧。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坚持是高效学习必备的素养。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唯有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数年才有可能出成果,所以,如果一旦进入一个领域,请不要轻言放弃。如果你能找到自己以前擅长的领域,并重新学习,效果会有显著的改善。学习不是

18、一个人埋头苦干的事,找一个导师,一个合适你的导师尤为重要。选择导师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他能否简单明了地教授基础知识。如果只是按照头衔选择导师,则有很大概率会失败。以上只是提纲挈领地提到了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一如既往的学习类书封,封面是亮丽的洁白色,图片是关于改变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图片,作者是被美誉为“日本学习之神”的和田秀树。 感觉称为学习之神,有点夸张了,只能称之为比较善于学习,或者是比较会科学学习。书中一直强调的观点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我们无论是阅读,还是通过网络学习,归根结底是一种输入式的学习,即对知识进行一种机械式的填充,也就是俗话说的填鸭式的学习。如何对自己所学

19、的知识进行应用,输出知识,才能称之为高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的观点,能从独特的切入点输出知识,本书就这方面进行介绍。 要学会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向自我输入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长此以往地坚持下来。在这个过程之后,要学会对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进行解读。用自己的观点,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对知识进行输出。 对于学习,不能被时间和金钱束缚。很多人抱怨没有时间,哪里有空学习或者读读书。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还是有的。在自己的生活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很关键。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时间,在这样的时间里往往会事半功倍。 很多

20、人说没有钱买书,培训费太贵了之类的。然而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出发,便会站在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找寻最适合自己的。还有一种是实地学习。你要了解酒,可以去酒厂;你要了解花,可以去花田从最适合自己的方面有选择的去学习。 选书的时候,不能被那些权威性的吸引,不能被一些既有说法左右自己的想法。阅读,每个方面的都要去了解。要看看心理学,看看经济学,要找个好的“导师”,要会一些语言。 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有一种“部分熟读法”,即不需要整篇通读,只需要关键部分阅读。看到这里,我心里就在想:的确,像这种介绍如何学习类的书是没有必要仔细通读的,掌握书中的关键

21、句子,理解即可。 这本高效学习总体上写了怎么去吸收知识,怎么将自己所学高效利用。虽然书中很多地方都用了黑体加粗来强调,但是你强调的地方都没有用,一个案例黑体加粗,一个作者与他的作品黑体加粗,这种有什么意义。案例只是用来佐证说明的,作品也只是让人们知道有这么个人,写了这么本书,至于买不买,看不看就无从所知了。整本书写的很简短,虽然提出了一些观点,有些观点还是很合理的,但是很多观点在对其进行佐证上并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有些观点真的是几句话带过的泛泛而谈。 这本书前面的细分还是可以的,但是每个小标题下又是很简短的,让人觉得,这本书是看上去好像有很高的big,实际上有用的内容寥寥无几。类似于一本鸡汤。就像作者自己说的,要掌握“部分阅读法”,书中有用的东西吸收借鉴,没有的就看看过了。 不过,作者有句话很对有想法就要去行动。首先这本书的名字很新颖个性,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