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_第1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_第2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_第3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_第4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张 静(环境与市政工程系 024409253)【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加快,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城镇人口不断增加,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突破50%。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平均水平在 80%以上。近十年我国城市化平均水平按55%考虑且全国(内地)总人口数不发生增长,随之带来的是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若每城市人口人均产垃圾量按 1kg/人·天计算,则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为 73.68万 t/d。近二十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处理方式。 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必定会产生垃圾渗滤液目前,国内外垃圾渗滤

2、液处理主要方法:化学混凝沉淀、氨吹脱法、催化氧化法、生化法、膜过滤、回喷等。而单一方法很难把渗滤液处理彻底,一般均采用二种或以上组合工艺处理。本文通过考察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旨在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及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方向。 【关键词】技术改进;渗滤液;渗滤液处理工艺1. 渗滤液控制系统概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现代意义的垃圾卫生填埋已发展成为底部和四周都密封的结构,从而防止了渗滤水的流出和地下水的渗入,并且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和处理,有效地保证了环境的安全。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渗滤液。渗滤液控制有两个方面的

3、含义:一是渗滤液水质的控制;二是渗滤液水量的控制。本文重点讨论渗滤液水量控制。渗滤液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降水的渗入,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二是原有垃圾中含有的水分;三是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渗滤液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防止渗渗滤液扩散、减少产生量、调解+回灌/回喷、完全场内处理。2.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原理(1) 化学混凝沉淀 以化学混凝剂使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凝聚成大的颗粒从而沉降得以与水分离的水处理技术。化学混凝沉淀一般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前处理或者说预处理。 (2) 氨吹脱法 吹脱工艺是利用调节 pH 至碱性来改变铵离子的电离平衡,使水中的铵盐以游离氨形式

4、存在,再通过吹脱,大量空气与溶液充分接触,使液相中氨转移到气相中实现水中氨氮的去除,氨氮的脱除效率可以达到 50%80%,COD 的去除率一般为 1030%,所以吹脱通常作为处理工艺的前处理。 (3) 催化氧化法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能,使原本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或多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 生化法 目前常用的生化法分为好氧生化法和厌氧生化法;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细菌对有机物的高效反应机能,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不同的是,前者利用好氧菌在有氧的环境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后者利用厌氧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 (5) 膜过滤 目前膜过滤,根据过滤精度的不同,分为微滤、超滤、

5、钠滤、反渗透等。其中超滤分为内置式与外置式,可以与好氧生化工艺联合应用。内置式好氧处理工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MBR 工艺。就反渗透处理垃圾渗透液而言,分为卷式膜过滤工艺和蝶式膜过滤工艺。 (6) 回喷 回喷处理垃圾渗滤液,即是将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后回喷或者说回灌填埋场垃圾堆体的一种方法。通过回喷,利用垃圾堆体本身天然的菌种分解回喷水中的有机物,从而最终使垃圾堆体稳定。 3.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优缺点(1) 化学混凝沉淀法化学混凝沉淀处理垃圾渗滤液,主要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及胶体,在加碱后,对重金属也有较好的去除。但对水中溶解的 BOD、COD 去除较小。仅作为渗滤液处理工艺段的预处理。(2)

6、 吹脱处理法吹脱工艺中氨氮的脱除效率主要受 pH、温度的影响,要想达到较高的脱除率只有达到较高的 pH 或较高的温度,同时需要很高的气水比,这就使得吹脱工艺需要耗费大量的药品和能源,在不需要加热的前提下,通常吨水运行费用在 10 元以上,作为一项前处理工艺,10 多元的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即便如此,在气温较低的地区运行,效果很难保证,出水极不稳定,甚至无法运行。吹脱出的氨气如不吸收会造成二次污染,设吸收塔吸收后生成的硫酸铵由于浓度过低也没有很好的出路。(3) 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目前均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主要是常规氧化剂难以将渗滤液的有机物氧化。由渗滤液中有机物组分复杂,在短期很难找

7、到廉价的氧化剂及合适的催化剂。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加以进一步研究。 (4)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这里所说的传统活性污泥是指广泛应用于传统的市政污水及工业污水处理的生化工艺,生物膜法如接触氧化、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如 SBR、氧化沟、A/O 及其诸多的衍生工艺。这些传统工艺均在市政污水及工业污水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垃圾渗滤液有其显著的特点和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给传统生化工艺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应用于处理渗滤液中,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 针对可生化性差的渗滤液无能为力,垃圾渗滤液成份复杂,含有大量高分子难以生化降解的污染物,尤其是到填埋场晚期,渗滤液中的易

8、降解有机物已在垃圾堆体中消耗殆尽,生化工艺对其基本没有处理效果。 难以应对渗滤液的高浓度、高毒性,抗冲击能力差;渗滤液具有高浓度、高毒性、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这些特点均会对生化系统造成很大的冲击,这是在其它污水中比较少见的,传统工艺由于污泥浓度低,面积大,混合效果差,从而易对局部区域的微生物造成毒害抑制作用,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 (5)厌氧处理法厌氧工艺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水,也适用于部分垃圾渗滤液处理,通常使用的厌氧反应器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滤池、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等。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应用厌氧工艺有如下优势: 能耗低,厌氧不耗氧,只需要回流或搅拌,COD 的去除率可以达到

9、 6070%,在 COD 浓度很高的情况下,COD 总量的去除是相当可观的,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 可以产生再生能源;厌氧可以产沼气,沼气可以再利用,用来发电或产热; 二次污染小。厌氧产泥量小,减少了二次污染; 渗滤液除了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外,还含有大量的氨氮、盐类、重金属等污染物,厌氧工艺在应用中也同样存在很多局限性:过度的除碳造成反硝化困难;厌氧工艺对于除炭来说效果明显,但对氨氮没有去除率,相反还会增加氨氮的浓度,为后续的好氧除氨氮增加了负荷。对于某些类型的渗滤液,如中、 晚期的填埋场渗滤液,COD 浓度相对较低,氨氮浓度则很高,炭氮比对于反硝化反应来说已经失衡,如果前处理中设厌氧

10、工艺,后续的反硝化则需要投加炭源。对于厌氧填埋工艺,由于垃圾填埋堆体和调节池本身就是厌氧反应器,在渗滤液处理工艺中再设置厌氧段,意义不大;厌氧反应器的产甲烷菌生长速度慢,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应用于渗滤液处理则表现为启动缓慢。(6) 卷式膜法卷式膜工艺,传统的卷式膜更多的应用于给水、市政污水、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领域,包括卷式反渗透和纳滤。这种膜组件是针对纯水领域设计的,德国从 1986 年开始尝试应用到渗滤液的处理中,但因为接下来的运行中出现了膜污染问题,有些已被替换成碟管式反渗透设备。 4 新式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1) DT膜技术简介DTRO 工艺,DT 膜技术即碟管式膜技术,分为 D

11、TRO(碟管式反渗透)和 DTNF(碟 管式纳滤)两大类,是一种专利型膜分离设备。该技术是专门针对渗滤液处理开发的,1988 年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由 ROCHEM 公司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德国 Ihlenberg 填埋场,至今已运行了十八年,目前设备运行稳定,日处理 1,500t 渗滤液。它的膜组件构造与传统的卷式膜着截然不同,原液流道:碟管式膜组件具有专利的流道设计形式,采用开放式流道,料液通过入口进入压力容器中,从导流盘与外壳之间的通道流到组件的另一端,在另一端法兰处,料液通过 8 个通道进入导流盘中,被处理的液体以最短的距离快速流经过滤膜,然后 180º逆转到另一膜面,再从导流

12、盘中心的槽口流入到下一个导流盘,从而在膜表面形成由导流盘圆周到圆中心,再到圆周,再到圆中心的双”S”形路线,浓缩液最后从进料端法兰处流出。(2) DT膜技术特点DT 膜柱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以下特点,这也是膜分离工艺应用于渗滤液处理所必需的特性。 最低程度的膜结垢和污染现象 如前所述,DT 组件具备 4mm 开放式宽流道及独特的带凸点导流盘,料液在组件中形成湍流状态,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膜表面结垢、污染及浓差极化现象的产生,使得 DT 组件即使在高压的操作环境下也能体现其优越的性能。 膜使用寿命长 DT 膜组件有效避免膜的结垢,膜污染减轻,使反渗透膜的寿命延长。DT 的特殊结构及水力学设计使膜组易于

13、清洗,清洗后通量恢复性非常好,从而延长了膜片寿命。实践工程表明,在渗液原液处理中,一级 DT 膜片寿命可长达 3年,甚至更长,接在其它处理设施后(比如 MBR)寿命长达5 年以上,这对一般的反渗透处理系统是无法达到的。投资成本高 DT 膜处理通量比卷式膜小,单位面积的膜价格较卷式膜高。两相比较,大约是卷式膜投资的40倍。 5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改进及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应用之一为维尔利环境工程(常州)有限公司的外置式 MBR+NF/RO(卷式膜),此工艺是在传统的生化处理基础上加以改进,摈弃了氨吹脱,生化应用 A/O 工艺,大比例回流曝气池混合液,反硝化去氨氮。NF/RO 均采

14、用常规卷式膜,对于膜系统来说,投资不高,对于非膜处理系统来说,投资还是偏高。此工艺 NF/RO 浓缩液均需要回喷堆场,对于多雨的中国南方应用价值有限。 另一种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应用之一为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砂滤+精密过滤+RO(蝶式膜),此工艺在传统处理方法有更大的改进,纯物理过滤,清液达标排放,浓缩液回喷堆场。较前者处理工艺路线短,但回喷量有增加,同样对于多雨的中国南方应用价值有限。没有生化系统,如果堆场生化作用有限,将有可能使系统 COD 越来越高,最终跨膜压差达极限而不能运行。 第三种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为常规处理方法,工艺为氨吹脱+混凝沉淀+生化处理。此工艺较前两者投资费

15、用省,运行费用也低于前两者,但目前出水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应用受到限制。 6 结语目前,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以国外引进产品技术为主,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多,且国外引进新产品也有水土不服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垃圾产生量大,待处理的垃圾渗滤液量大,处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处理技术改进方向应在传统方法上着手,同时充分考虑堆场的处理效果。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控制系统是垃圾场设计的最重要部分。在选取可靠的防渗措施的前提下,要把减少渗滤液产生量作为渗滤液控制的首要因素,同时要加大调解池容积,对渗滤液进行均质和调峰。这将减少渗滤液处理的负荷,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参考文献 1 王湖坤,熊玲,龚文琪复合混凝剂

16、的制备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04):69-72 2 王礼宝,黄俊英,王礼兵FeSO4 复合脱色-吹脱-A/O生物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J西南给排水,2007, 29,(05):1-5 3 岳琳,王启山,石岩,何士忠 电-多相催化反应体系对垃圾渗滤液的降解J中国环境科学,2008,28,(2):131-135 4 刘研萍,李秀金,王宝贞 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介绍J给水排水,2005,31,(08):41-45 5 蒋宝军,李俊生,杨威等 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回灌处理中试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06):36-40 6 李颖,郭爱军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指南,第1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7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起草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64-2010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8 曲久辉,刘会娟等著水处理电化学原理与技术M科学出版社出版1秦丰煤制天然气低调解禁J能源评论,2010,21:102-104 2熊志建,邓蜀平,蒋云峰,等煤制天然气产业风险评估及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