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渗透假说_第1页
化学渗透假说_第2页
化学渗透假说_第3页
化学渗透假说_第4页
化学渗透假说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渗透假说(chemical osmotic hypothesis)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见氧化磷酸化)机理的一种假说,1961年由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切尔(P.Mitchell)提出。他认为电子传递链像一个质子泵,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促使质子由线粒体基质移位到线粒体内膜外膜间空间形成质子电化学梯度,即线粒体外侧的H 浓度大于内侧并蕴藏了能量。当电子传递被泵出的质子,在H 浓度梯度的驱动下,通过F0F1ATP酶中的特异的H 通道或“孔道”流动返回线粒体基质时,则由于H 流动返回所释放的自由能提供F0F1ATP酶催化ADP与Pi偶联生成ATP。此假说假设在电子传递驱动下,H 循环出、进线粒

2、体,同时生成ATP,虽能解释氧化磷酸化过程的许多性质,但仍有许多问题未能完全阐明。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 theory)由英国的米切尔(Mitchell1961)经过大量实验后提出的,该学说假设能量转换和偶联机构具有以下特点:由磷脂和蛋白多肽构成的膜对离子和质子具有选择性具有氧化还原电位的电子传递体不匀称地嵌合在膜内膜上有偶联电子传递的质子转移系统膜上有转移质子的ATP酶。在解释光合磷酸化机理时,该学说强调:当氧化进行时,呼吸链起质子泵作用,质子被泵出线粒体内膜之外侧(膜间隙),造成了膜内外两侧间跨膜的电化学势差,后者被膜上ATP合成酶所利用,使ADP与Pi合成ATP(光合电子

3、传递链的电子传递会伴随膜内外两侧产生质子动力(proton motive force,pmf),并由质子动力推动的合成)。每2个质子顺着电化学梯度,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中所放出的能量可合成一个ATP分子。一个NADHH分子经过电子传递链后,可积累6个质子,因而共可生成3个ATP分子;而一个 FADH2分子经过电子传递链后,只积累4个质子,因而只可以生成2个ATP分子。许多实验都证实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细胞周期控制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CDC2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才具有激酶的活性,称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因此CDC2又

4、被称为CDK1,激活的CDK1可将靶蛋白磷酸化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如将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导致核纤层解体、核膜消失,将H1磷酸化导致染色体的凝缩等等。这些效应的最终结果是细胞周期的不断运行。因此,CDK激酶和其调节因子又被称作细胞周期引擎。 目前发现的CDK在动物中有7种。各种CDK分子均含有一段相似的激酶结构域,与周期蛋白的结合有关。三、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 细胞中还具有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 inhibitor,CKI)对细胞周期起负调控作用,能抑制CDK激酶活性。四、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周期蛋白不仅仅起激活CDK的作用,还决定了CDK何时、何处、将何种底物磷酸化,从而推动细胞周期的前进。分为G1型、G1/S型S型和M型4类 在G1-S期,cyclinE与CDK2结合,促进细胞通过G1/S限制点而进入S期。 在G2-M期,cyclinA、cyclinB与CDK1结合,CDK1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