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致性技术创新:文献综述及其引申_第1页
诱致性技术创新:文献综述及其引申_第2页
诱致性技术创新:文献综述及其引申_第3页
诱致性技术创新:文献综述及其引申_第4页
诱致性技术创新:文献综述及其引申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诱致性技术创新:文献综述及其引申*In duced Tech no logical Inno vati on: Theoretical Developme nt and Literature Review何爱曾楚宏内容提要梳理半个世纪以来诱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演变过程并综述相关文献。该理论成功地揭示了既定资源条件下技术生成和变化的方向,主要被应用于农业发展研究。现有文献多数以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为对象,且多为验证性研究。通过对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表明,以该理论研究中国农业尚存在很大空间。关键词诱致性技术创新技术变革农业发展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

2、东广州 51064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He Ai Zeng Chuhong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theory of induc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inds that most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focuse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ed economies, and especially, they are

3、confirmatory studies. As to Chinese agriculture, there are still huge potential research areasunder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Key words: induc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change,agricultural development技术变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将技术变革与资源禀赋结合到一起,通过把技术变革视为内生变量,成功地解释了在自然资源给定的条件下技术生成和变化的偏向

4、问题。该理论萌芽于 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得到关注与发展,并主要被应用于研究农业技术变革和农业发展。现有研究通过对各国地区)农业的考察,成功地说明了农业技术变革的路径及其对整体农业发展的影响。但较多集中于对发达国家地区)农业的研究,且多数仍属验证型,即考察理论的存在性和正确性,较少研究运用该理论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一、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最初是从厂商理论中发展而来,包括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施莫克勒-格里利切斯” Schmookler-Griliches )假说,重点关注增长的产 品需求对技术变革速度的影响,也可称其为市场需求诱致的技术创新理论。 Gri

5、liches采用这一理论对美国杂交玉米的发明和推广进行研究,并解释了这一过程中市场需求所起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给岀一个比较完全的理论模型描述1。而Schmookler非常肯定地指出,引致发明的因素在于市场力量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可获得的基础科学知识2。尽管如此,施莫克勒-格里利切斯”假说并没有被广泛接受而是遭遇了一些批评。例如,Mowery and Rosenberg认为,市场需求*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演变与研究评述。2010年第6期总第196期"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产业经济 INDUSTRIAL

6、 ECONOMY2010年第6期总第196期"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2010年第6期总第196期"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决定创新过程的这一看法没有经验分析来加以支 持”3。Scherer也指出,需求拉动与不断的创新之间的 联系相当微弱。虽然Lin对中国农业发展及杂交水 稻的实证研究部分地支持了该假说56,但是,施莫 克勒-格里利切斯”假说并没有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理 论分析基础,也没能得到足够的支持与关注。另一个被普遍采用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是经典的 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

7、格” Hicks-Haya - mi-Ruttan-Binswager )假说,该理论关注由资源稀缺 变化所引起的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技术变革的诱致 性作用,因此也可称之为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 理论。Hicks在工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诱致性 发明这一概念。Hicks对诱致性发明进行了这样的描 述: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本身就能刺激发明,并且是引起一种特殊类型的发明一一用以直接节约变得相 对昂贵的要素使用”。由要素相对价格变化所引起 的发明,我们可以将之称为诱致性发明,至于其他的,我们可以将之称为自发性发明。”7虽然Hicks提岀了诱致性创新概念的雏形,但是并没有对如何诱致”这一机制进行理论阐述

8、。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 期,这一概念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们才开始对该问题逐渐产生兴趣。 Slater最先指出了 Hicks诱致性发明概念缺乏解释的 事实问。另外一些学者在给岀该理论的解释框架方面 作出了尝试。例如Kennedy将诱致性发明”的概念 表述形式转化为诱致性创新”并试图建立一个以创新可能性边界为分析基础的增长理论模型或者说宏 观模型同。Samuelson的研究也从这一角度出发,尝试在要素禀赋、相关价格以及技术进步引起的要素份额 变化基础上建立一个宏观模型10。但是,这些尝试最终也遭到了批评,其中,Nordhaus比较尖锐地指出 Kennedy的IPF方法缺

9、乏充足的微观经济基础11。首位为该理论建立分析基础的学者是Ahmad。他在传统的比较静态基础上,考虑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引 入创新可能性曲线这一概念,清晰地建立了最初的诱 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12。后人将这一分析框架称为 希克斯-阿马德”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但 是,Ahmad 1966)的分析方法只是一个特例,因为有 一个固定研究预算的限制性假定Binswanger 1974a,1978) oBingswanger 再次批评 Kennedy 的 IPF 方法的 同时,也发展岀一个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微观经济学解 释模型。Binswanger的分析框架也建立在比较静态分析框架之上,但却无需求助

10、于固定研究预算的假定。在Bingswanger模型中,技术变革是由相对要素价格 的变化而引致其沿着IPC移动,而IPC本身则是由于产品需求增长的诱致而向内移向原点,因此可以说是将 希克斯-阿马德”模型和 施莫克勒-格里利切 斯”假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结合。更为重要的是, Binswanger给出了一个数学模型,对于理解该理论提 供了更为便利的方式。Hayami and Ruttan 1970、 1971 )指岀,希克斯-阿马德-宾斯旺格"诱致性技术 创新理论是从厂商理论中发展岀来的,因而也是主要关注私人厂商的创新行为,却大大忽视了公共部门 的创新行为。在这一缺憾的基础上,他们以农业发展

11、 中的技术变革为基础提岀了一个四要素的诱致性农 业技术创新模型,该模型与私人厂商和公共机构的资 源配置过程相一致,并且包括了生物和机械技术进步 相联系的要素替代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此外,Hayami和Ruttan还特别强调,应该将诱致性技术创新看作 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中不平衡或不均衡的岀现是诱致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他们的理论对于如何研究农业发展作岀了贡献。诱致性创新理论也因而成为重要的农业发展理论。鉴于以上学者对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方面的贡献,后人也将该理论称为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二、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主要被应用于研究农业发展。且早期多数

12、研究以发展中国家农业为对象。Hayami and Ruttan 1970)不仅提出了一个被广 为接受的诱致性技术创新模型,还首次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该研究通过分析18801960年间美国和日本的农业发展,揭示了在资源约束极不相同的 条件下,美国 人少地多)和日本 人多地少)的农业技 术发展变化都是由于该时期国内要素价格变化所引 起的,验证了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假说o在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一书中,他们将研究时 段扩展为1880 1980年,所得出的结论不变。Bingwager 1974b)则发展了一个多要素的超对 数成本函数模型来分析美国 19121968年期间的农 业要素价格变化带来的要素份额变

13、化 ,研究结果支持 了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o Nghiep 1979)在Binswanger1974b )的超对数成本函数基础上,提岀了一个修正的超对数成本函数模型,考察日本19001940年间农业部门的技术变革情况,结果显示存在诱致性技术变革偏向。此外,Kawagoe, Otsuka and Hayami 1986) 的研究所得岀美国农业技术的变革偏向与Binswanger 1974b)的结论非常一致;得出的日本农业技术变革偏向与 Nghiep 1979 )的结论非常一致。对于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研究也逐渐增加。除了Thirtle ,Townsend and Zyl 1995)对南非农业的研究之

14、外,基本集中于对亚洲国家农业的研究。Kikuchi andHayami 1978)通过对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菲律宾 的比较,揭示了膨胀的人口压力如何造成土地资源限 制进而诱致了土地基础设施投资进而节约土地型技 术的产生。Yuhn 1991)对韩国农业的研究也很有意 义,其结果显示农业技术变革偏向符合诱致性技术创 新假说,基本上与美国和日本所得岀的结论一致。研究中国农业发展更加有意义。林毅夫1991a、1992)是第一个运用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中国农 业发展的学者,他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该理论假说,为诱致性技术创新的正确性和存在性提供了更加有力 的证据。在现有研究文献中,Antle 1984)的

15、研究样本与Binswanger 1974b )的样本基本相同,却没能得出相同 的结论。一方面两者的研究基础不同,Binswanger 1974b)立足于成本最小化 ,Antle 1984)则立足于收 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在于假 设有所不同°Bingswanger 1974b )的研究指出,当假定 肥料价格对于农业是外生的,那么肥料价格的快速下 降阐明了一个一贯的诱致性创新模式。此外,如果再假设工资率外生于农业,那么在所研究时期劳动价格 的上升所产生的节约劳动倾向也符合诱致性创新假 说。而Antle(1984)则认为在 19101946年间,农业技 术主要偏向机器的

16、使用,这一发现与Binswanger 1974b)对这一时期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而Antle(1984)对战后期间的分析显示了一个劳动节约倾向 以及肥料施用的偏向,与Bingswanger 1974b)的结论一致。但是,Antle(1984)认为,如果从相对比率来看,可以认为19251940年间工资率相对机械和肥料的 价格有所下降,从这个角度看,即使是战前时期也验 证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上述研究基本都在验证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 存在性和正确性,而没有利用该理论进行更深层的分 析。在这一点上,Napasintuwong 2004)以诱致性创新 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美国移民政策和劳动力市场的 变化对

17、于佛罗里达州和美国农业技术变革的比率和 方向的影响,并评价了该移民政策的成效。Hock -mann and Kopsidis 2007)运用诱致性创新理论对俄 罗斯农业技术变革进行考察,以解释19912005年间的转型危机。他们认为俄罗斯的制度摩擦严重影 响了农业技术的变革和应用,误导了其自然发展方向,进而导致转型危机的产生。三、几点争论尽管很多研究都证明了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存在 性,但仍有学者对其提岀了批评。争论一:诱致性技术创新机制是否会引起社会无 效率和不公平。Grabowski 1979)认为在一个存在资 产和收入双峰式分布的二元农业经济中,大地主们通常拥有垄断地位,因此 速水-拉坦”诱

18、致性创新所带 来的技术变革通常是社会无效率和不公平的。以绿色革命”作为其例证oHayami 1981 )对此作出了回应, 他首先承认了 Grabowski 1979)所说诱致性技术变革 可能带来社会无效率和不公平的问题。但是又指岀,其实人们经常面临市场扭曲等因素所带来的同样问 题。随后该文对以绿色革命”为例证进行了批评。他 利用来自亚洲村庄的证据,指岀农场规模和土地占有都不是造成生产率增长不同的原因,也不是高产品种扩散的制约因素。争论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是否适用于要素市场不活跃的情形。Chavas, Alber and Cox 1997)对美国19511983年间的农业技术变革进行考察,结果

19、显示对于市场交换比较活跃的要素,诱致性创新假说能够被检验;对于市场交换比较不活跃的要素 劳动 和土地)诱致性创新假说没有得到支持。但是,林毅夫1991b)利用中国省级农业研究机构收集的数据进 行分析的结果却表明,该假说适用于土地与劳动的市 场交换受到限制的经济 。争论三:诱致性技术变革研究方法是否正确。Olmstead and Rhode 1993)则对早期考察美国农业发 展中诱致性技术变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质疑。他们认为Hayami和Ruttan的理论框架中有两个隐含的 变量,一个是要素的相对价格上升引起节约该要素的 技术的产生,即变化变量”另一个是即使价格保持 持续不变的水平,新技术的发展也

20、会朝着节约昂贵要 素的方向发展,即 水平变量"而Hayami和Ruttan 经常将它们混为一谈 。因此,Olmstead和Rhode指出 美国农业技术变革不能简单地从几个要素的供给和 价格角度去解释。他们对美国农业技术变革的研究 并不支持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2010年第6期总第196期"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产业经济 INDUSTRIAL ECONOMY2010年第6期总第196期"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2010年第6期总第196期"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

21、看中国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针对这一否定说法,Thirtle ,Schimmelpfenning and Townsend 2002)再次对美 国农业 技术变 革进行 研究,他们采用一个二级CES生产函数和 ECM模型相结合的方式 ,考虑了 Olmstead and Rhode 1993 )所 提出的 变化变量”和 水平变量”问题,对18801990 年的农业数据进时间序列检验,检验结果仍然支持了速水-拉坦”的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四、结论与展望综上所述,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显示岀,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为要素价格、要素份额以及技术变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较强的解

22、释 力。该假说的核心是:如果市场没有被扭曲,那么要素价格将能反应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水平和变化,农民则会被诱致去寻找能够节约日益稀缺因而昂贵要素 的技术。据此,从一个社会角度来看,当研究机构在 研究新技术时,应将要素稀缺性考虑进去。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农业的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为有限。考虑到很多发展中国家市场尚不完善,农业技术也比较落后,对这些国家农业发展的研究将能更好地检验该理论的边界。 此外,现有研究多数仍集中考察该理论是否正确,即考察某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变革是否符合了诱致性 技术创新假说。以该理论进行更深入研究和解释的 仅为少数,例如对美国移民法案产生效果的考察以及 对俄罗斯

23、转型危机的解释。具体到中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林毅夫的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土地和 劳动的市场交换受到禁止的经济中,要素相对稀缺性对技术选择的影响与土地和劳动市场具有完全竞争 性的经济中要素相对稀缺性对技术选择的影响类似。但是他的研究时间段集中于19861987年。近年来中国在土地供给和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发生了很大 变化,林毅夫研究所得岀的结论是否仍然有效有待验 证。而中国国内鲜有相关研究出现。因此对于中国农业研究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具有挖掘潜力的领域。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农 业领域。在工业领域,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能否为技 术变革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仍是一个缺

24、失的领域。无可否认,在考虑工业技术变革时,所涉及的变量比农 业领域显然要复杂很多。但技术发展的基础仍然是资源”不论是可见的如设备等)或是不可见的如知识、技能等)。因此,如何将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应 用于解释和引导工业技术的变革方向将是一个非常 有意义的选题。Reform 参考文献1 Griliches, Z. Hybrid Corn: An Explanation in 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Econometric, 1957, 25(4): pp.501522.2 Schmookler, J. Invention and Economic

25、 Grow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3 Mowery, D. and Rosenberg, N.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Demand upon Innova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Some Recent Empirical Studies. Research Policy, 1979, 8: pp.102153.4 Scherer, F. M. Demand Pull and Technological Invention: Schmookler revisited. Jo

26、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82, 30(3): pp.225238.5 Lin, Justin Yifu. Public Research Resource Alloca - tion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 Test of Induc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ypothesi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91b, 40(1): pp.5573.6 Lin, Justin Yifu. Hybrid Rice Innovation in China: A Study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