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张拉操作规则_第1页
二次张拉操作规则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验收操作规则*项目部2011年3月目录1、术语和符号 .2术语 . 2符号 . 3术语简称 . 52、材料及锚具系统 .6混凝土及钢筋 . 6锚具系统 . 6管道 . 73、施工. .一般规定 . 9预应力钢筋材料、锚具、管道进场验收 . 9预应力钢筋的制作、安装 . 9混凝土的浇筑 . 10施加预应力 . 11孔道压浆 . 15154、验收. . 16一般规定 . 16工序施工验收 . 16分项工程施工验收 . 17附录A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锚具构造尺寸.19附录B张拉端锚具槽口及穴模参考尺寸. . 20附录C张拉端锚具槽口护罩

2、和固定塞的构造尺寸. . 21附录D二次张拉专用千斤顶、张拉连接装置构造及参考尺寸 .22附录E竖向预应力工程施工验收记录表. . 23附录F竖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25附录G钢绞线与固定端P锚安装记录表. . 27封锚1术语、符号术语1.1.1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由固定端“P型锚具系统”、钢绞线力筋、管道系统和张拉端“低回缩二次 张拉锚具”等几个部分组合,沿垂直方向布置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内,并经二 次张拉施工实现其力筋低回缩锚固的预应力锚固体系。1.1.2二次张拉对同一根钢绞线预应力束完成第一次张拉T放张T夹片锚固后,第二次将锚杯整体 张拉一旋紧支承螺母T放张

3、锚固力筋,以弥补第一次放张锚固回缩损失的预应力施工工 艺。1.1.3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由固定端锚具、 预应力钢筋、 张拉端锚具等部件组合, 沿垂直方向布置于 预应力混凝土内,经张拉施工实现其力筋锚固的预应力锚固体系。1.1.4预应力筋在预应力结构中用于建立预加应力的单根或成束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或钢筋。1.1.5锚具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 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 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1.1.6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 是一种第一次张拉钢绞线放张锚固后,再实施第二次张拉使锚杯离开垫板,然后旋扭支承螺母来补偿锚杯下端面与垫板之间间隙, 达到弥补第一次张拉放张回缩损失

4、 的新型锚具。1.1.7锚杯它是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的关键零件。锚杯圆柱(或圆台)的内侧设置夹片座套,外周设置螺纹,并与支承螺母内螺纹旋接。1.1.8支承螺母 它是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的另一个关键零件。其外周设有若干槽口便于转动螺母,其内螺纹与锚杯外螺纹旋接。1.1.9预应力筋 锚具组装件 单根或成束状态的预应力筋与安装在其端部的锚具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1.1.10锚具效率系数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在破断试验时的实测极限拉力与预应力筋母材的实测破 断拉力之比值。它是考核锚具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1.1.11总应变预应力筋一锚具组装件在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预应力筋总伸长量与力筋受力 长度之比值。1.

5、1.12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考虑多根预应力筋在张拉时应力不均匀的系数。1.1.13回缩预应力筋在锚固的过程中,由锚具、夹片与预应力钢筋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移及其 局部塑性变形所产生的沿力筋方向的回弹。1.1.14回缩值预应力筋在放张至锚固时段内,锚口部位所产生的位移值。回缩值的大小与锚具 的构造形式和张拉工艺有关。符号1.2.1材料相关性能符号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Mpa; 洛氏硬度C值。pkERHRC1.2.2作用和作用效应有关符号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或应力增量;由竖向预应力钢筋的预加力对混凝土产生的竖向压应力; 竖向预

6、应力钢筋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的有效预应力; 第一次张拉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第二次张拉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第一次张拉放张毕,在扣除预应力损失部份(含锚口摩阻损失和夹片回缩损失)后的剩余张拉力(N;第一次张拉时的锚口摩阻损失系数;CT conCT pe(T pCT cyCpeRRRIPPIPSLI第一次张拉放张后的夹片回缩损失系数;(TIPS第一次张拉放张毕,在扣除放张回缩损失和锚口摩阻预应力损失部分 以后的预应力钢筋应力值。1.2.3几何参数 钢绞线的公称直径(mr)n 在同一截面上竖向预应力钢筋的肢数;ne 单束预应力筋钢绞线的根数;APV 单肢(束)竖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7、(mm2);b 计算主拉应力点处构件的腹板宽度(mm);Sv 竖向预应力钢筋的间距(mm);APK 单根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截面面积(mm2);LI 第一次张拉的理论伸长值(mm);LII 第二次张拉的理论伸长值(mm);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L总i第一次张拉的实际伸长值(mr)L总II第二次张拉的实际伸长值(mr)L1 第一次张拉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 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LIPS 第二次张拉从初应力(TIPS)至最大张拉应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mm);Hi锚杯高度(伽);H2 支承螺母高度(mm);iLtn第二次张拉放张后的实测伸长值(mr)LH

8、第二次张拉放张后锚杯与支承螺母之间的相对位置差值(mm);La 第一次张拉初应力时活塞杆的外伸值(mm);Lb第一次张拉终应力时活塞杆的外伸值(mm);Lc第二次张拉初应力时活塞杆的外伸值(mm);Ld第二次张拉终应力时活塞杆的外伸值(mm);Le工具夹片在第一次张拉初应力与终应力之间外露差值(mm)。i.2.4计算系数及其它K 计算竖向压应力的修正系数;apu预应力筋一锚具组装件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na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得的锚具效率系数;5牙扣 圆柱体外周(或内腔)轴向5牙螺纹,主要规范锚杯与支承螺母咬合长度术语简称1.3.1“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简称

9、“低回缩竖向锚固系 统”。1.3.2“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筋”简称“低回缩竖向力筋”。1.3.3“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简称“低回缩锚具”。13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简称“04公路桥规”。1.3.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简称“ 2000施工规范 ” 。2材料及锚具、管道系统混凝土及钢筋2.1.1采用“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 (以下简称:“低回缩竖向 锚固系统”)的构件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2.1.2预应力筋应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 应力混

10、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24)中II级松弛的规定。锚具系统2.2.1“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的张拉端锚具应采用“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 ,固定 端锚具应采用“P型锚具系统”。2.2.1.1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筋低回缩锚具和P型锚具组装件的锚固性能,应符合下列 要求:1、低回缩锚具和P型锚具的静载性能,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na(221-1)apu%(2.2.1-2)式中na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得的锚具效率系数。apu预应力筋一锚具组装件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2.2.1.2低回缩锚具除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中的通用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11、、 令锚杯螺纹与支承螺母螺纹处在5牙扣咬合的状态,加载额定工作荷载的倍, 并持荷5分钟,然后卸载,此时螺纹应能旋合自如,不能出现需用外力敲击后才能旋 出的现象。2、 生产厂家型式试验时,锚杯螺纹与支承螺母在5牙扣咬合长度状态下,螺纹 破坏荷载应倍额定工作荷载。3、 第二次张拉锚固后, 锚杯螺纹与支承螺母螺纹咬合长度应5牙扣。 放张回缩 值w1mm2.2.1.3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筋低回缩锚具和P型锚具组装件的疲劳荷载性能、周期 荷载性能和其他基本性能均应满足预应力筋用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的要求。2.2.2“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张拉端“低回缩锚具”宜采用下列构造型式:1

12、、张拉端“低回缩锚具”,由锚杯、夹片、支承螺母、垫板、螺旋筋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2.2.2)2、低回缩锚具的锚杯圆柱(或圆台)内设置有夹片座套,外周应为螺纹,螺纹牙距宜为24mm支承螺母螺纹应与锚杯螺纹一致,且为间隙配合。同时还应满足锚 杯高度hih2+28(mm。3、低回缩锚具的垫板材料宜为HT200铸铁, 铸件不允许有砂、气孔等缺陷。支承锚杯的垫板 平面应采用机械加工,垫板平面应设置排气(或 压浆)孔,并与压浆孔道相通,孔道应有足够的 截面积,以保证浆液的畅通,孔口应设置螺纹与 排气(或压浆)管道相连,垫板内孔直径与波纹 管外径相匹配。2.2.3“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固定端“P型锚 具

13、系统”应采用如下构造型式:1、 固定端“P型锚具系统”,由挤压套、弹 簧、垫板、螺旋筋、压板、压板连接螺杆、进浆 钢管、约束圈等部件组成,其结构如(图2.2.3)。2、 固定端P锚“弹簧”宜采用三角弹簧, 其热处理硬度宜63HRC“挤压套”宜采用优 质合金结构钢,其热处理硬度宜为620HRC3、 固定端P锚垫板宜采用Q235钢板,厚度 宜18mm穿钢绞线孔的直径宜取()( 为钢绞线公称直径)。4、 压板及压板连接杆组件应将P锚压紧在 固定端垫板上时无明显变形。管道2.3.1一般规定“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张拉端垫板内孔 与固定端“P型锚具系统”约束圈之间用管道连 接(图2.2.2、3),其管道由

14、半刚性管道构成, 管道应不允许有漏浆现象,管道应具有足够的强 度,以使其在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下能保持原有的 形状,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应力。2.3.2管道材料图2.2.2图中:1、垫板;2、支承螺母;3、锚杯;4、夹片;5、钢绞线;6、波纹管;7、螺旋筋in图2.2.3图中:1、挤压套;2、弹簧;1、管道宜采用波纹状的金属螺旋管,或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宜采用镀锌钢带制作,钢带应符合现行铠装电缆冷轧钢带 ()和现行铠装电缆镀锌钢带()的相关规定,并附有合格证书,钢带厚度不宜小于0.3mm。一般规定3.1.1本章所述的规定适用于“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的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施加 预应力、孔

15、道压浆和力筋封端的施工。3.1.2竖向预应力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3.1.3“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的施工应满足本章明示的条文和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凡本规范中未明示要求的则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以下简称:2000施工规范)执行。3.1.4“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所选用的预应力钢筋、锚具系统和管道系统均应满足 本规范,各条文相关规定的要求。预应力钢筋材料、锚具、管道进场验收。3.2.1预应力钢筋(钢绞线)的进场验收应按2000施工规范中第条规定执行。3.2.2锚具进场验收除遵照 2000施工规范中第条执行外, 还要求生产厂家提供按 本规范条规定

16、条件的型式试验报告。 当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 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时, 经外观检查、硬度试验合格后,应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并将其组成3个预应力筋 锚具组装件进行锚固静载性能试验和按本规范条要求的型式试验。 如有一个试件不符 合要求,则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 为不合格产品。3.2.3管道进场验收应按2000施工规范中第条执行。预应力筋的制作、安装3.3.1预应力筋下料1、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固定 端长度、锚具厚度、一次张拉千斤顶长度和外露长度等因素。2、预应力钢筋的切断宜采用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3.3.2预

17、应力钢绞线与固定锚P锚的连接安装。1、正确地将P锚挤压套和弹簧安装在钢绞线上的适宜位置,保证挤压安装成功 后,弹簧总长度的90%以上应被固定在挤压套内。2、应从每500套的一批次中随机抽取不少于3套P锚,使之与钢绞线按实际施 工工艺安装连接后,再在现场用标定合格的千斤顶做拉断破坏试验,组装件破断后,P锚与钢绞线连接处应无滑动和滑脱现象,只允许钢绞线拉断破坏。333预应力筋及管道安装1、 按图纸要求的预应力筋束的钢绞线根数, 将钢绞线、P锚组装件穿入固定端垫 板,用压板和螺杆将P锚固定在固定端垫板上,同时,按图将“P锚系统”的“进浆 钢管”固定在钢绞线上。2、 将钢绞线力筋编束和捆扎成束。3、

18、将预应力筋束穿入波纹管,按设计图提供的坐标,每间隔1.5m设置一个固定支撑点将波纹管固定在非预应力筋上,确保浇捣混凝土时波纹管不产生错位或移位。4、 用钢筋搭桥,将固定端的垫板按设计坐标进行支承并固定定位,安装固定端 螺旋筋。将进浆连接塑料管的一端与固定端“P锚系统”的“进浆钢管”连接,并扎 紧接口,另一端则引出混凝土外,并用胶带纸封住管口,将塑料进浆连接管固定在非 预应力筋上,塑料进浆连接管不允许有压扁、急转弯折堵内孔的现象。5、 封堵固定端波纹管口(宜用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6、 安装张拉端垫板,安装张拉端槽口穴模,并应保证垫板中心线与桥梁平面基 本垂直。7、用胶带纸封包张拉端垫板与波纹管

19、连接处,防止水泥砂浆从此接口处渗入管道 内。混凝土的浇筑_3.4.1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预应力筋、锚具和管 道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3.4.2浇筑混凝土应按2000施工规范中第条 规定执行。3.4.3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让振 动棒振打波纹管及固定端垫板、锚具,确保不漏 浆、不错位。3.4.4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终凝25小时内, 应及时拆出张拉端槽口穴模。3.4.5拆出张拉端槽口的穴模后,应及时在原穴 模位置按图所示安装槽口护罩和固定塞,防止杂物 进(掉)入穴孔内影响锚具安装、张拉、压浆工序 质量。图3.4.51槽口护罩和固定塞安装示意图7L1346槽口护罩和固定塞按附录C的型式和尺寸加

20、工、安装,也可根据施工实际选用 其他构造型式的护罩。施加预应力3.5.1“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的力筋施加预应力的工艺方法:第一次施加预应力的机具、设备准备工作均按2000施工规范中第,两条执行。第二次张拉应在第一次 张拉放张后216小时内进行,张拉时应采用专用千斤顶和张拉连接装置_ (见附录D) 和按本规范第条规定的施工方法进行张拉作业。3.5.2张拉应力控制1、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筋”(以下简称“低回缩竖向力筋”)的张拉施工工序是:先张拉钢绞线力筋至设计的应力值(Tconf持荷2分钟T放张T夹片锚固力筋。待锚固回缩后,间隔216小时内,第二次再将同一力筋的锚杯张拉 至Tconf

21、锚杯的下端面应离开垫板513mf持荷2分钟f向垫板侧旋扭支承螺母f消除锚杯下端面与垫板之间间隙一放张锚固力筋锚杯。实现消除第一次张拉施工因夹片回缩和锚口摩阻造成的预应力损失。无论任何情况,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大于。2、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 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规定时,则第一次张拉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 长值之差应控制在土6%以内,第二次张拉实际伸长与理论计算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 10%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和采取措施以后,方可继续张拉。3、 竖向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a、 第一次张拉理论伸长值厶Li(mr

22、h按下式计算 LI=PIP L(3.5.2-1)APvEp式中:pp第一次张拉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r)Apv-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EP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Mpa;b、 第一次张拉实际伸长值,L总1(mm按下式计算L总= 口+L2(3.5.2-2)式中:L1第一次张拉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r)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c、 第二次张拉理论伸长值ii(mr)按下式计算:Lii=( p|ipPIps)L(3.5.2-3)Apv? Ep其中:PIPS= PIP(1x%)以上各式中:PIP第二次张拉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PPS第一次张拉放

23、张后,扣除预应力损失部份(含锚口摩阻损失和夹片回缩损失)后的剩余张拉力(N;X% 锚口部位的摩阻损失系数,一般通过试验确定,简化时可取X=3;PP第一次张拉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i第一次张拉理论伸张值(mr)f夹片回缩损失系数, 若要求精确时则应通过试验方法确定, 一般简化 时可按此式计算。d、第二次张拉实际伸长值L总II=LIPS(3.5.2-5)式中:L总ii -第二次张拉实际伸长值(mm);LIPS 第二次张拉初应力(PIPS)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r) 第二次张拉初应力宜采用现场试验测试平均值的方法确定,即:第一次张拉放张后,按第二次张拉工艺,将力筋张拉至力筋锚杯下端面

24、离开垫板平面之时的张拉应力 值为初应力值;但也可按式(3.5.2-4)估算。3.5.3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的 内缩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第一次张拉锚固回缩量w6 mmb、第二次张拉锚固回缩量w1 mm3.5.4竖向预应力张拉施工:3.5.4.1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检验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未规定时,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90%3.542当箱梁采用悬浇施工工艺时, 先进行纵向预应力的张拉, 再进行竖向预应力 的第一次张拉;竖向预应力第二次张拉宜滞后第一次张拉三个施工节段。3.5.4.3第一次张拉可用260KN前卡千斤顶

25、单根张拉,但当单束钢绞线多于4根(含4根)或钢束长度大于10m时,则应对每一钢束中的全部力筋同时施加预应力。3.5.4.4第二次张拉应对每一钢束的全部力筋同时施加预应力,施工方法为:采用连 接杆连接锚杯,将力筋以整体拉起的方式进行张拉作业。(3.5.2-4)3 5 4.5张拉程序1力筋的第一次张拉及伸长值的测量:a第一次张拉时的千斤顶、限位板和锚具 安装如图3.5.4a所示。安装锚具时锚杯应与垫 板接触,支承螺母与垫板应有间隙,第一次张拉 时支承螺母不受力。b、第一次张拉程序:0宀初应力T(T con(持荷 2min)宀锚固C、第一次张拉实际伸长值的测量1在张拉至Tcon时测量千斤顶活塞杆外

26、伸值a和工具夹片外露高度;2在张拉至Tcon时测量千斤顶活塞杆外伸Lb和工具夹片外露高度;3按下式计算实测的第一次张拉伸长值:L总 i=LbALa+ALe(3.5.4-1)式中:L总 i第一次张拉实测伸长值(mr)La-第一次张拉初应力时千斤顶活塞杆外伸值(mr)Lb-第一次张拉终应力时千斤顶活塞杆外伸值(mr) Le工具夹片在张拉初应力与终应力之间的外露差值(初应力时外露高度减去终应力时外露高度)(mr);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r)4将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误 差应在土6沱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 因后方可继续张拉施工。2、第二次张拉及伸长值的测量:a、第二次张拉的时

27、间应符合设计的规定要 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宜在第一次张拉完成后21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张拉。b、第二次张拉前准备。1按图3.5.4b所示安装连接套、支架、拉 杆、千斤顶;2张拉支座宜支承在与垫板平行的平面 上,以保证符合张拉轴线与垫板面垂直的要求c、第二次张拉程序0TTIPSTTcon(持荷2min)旋紧支承螺母锚固;图3.5.4 a第一次张拉安装示意图表图图图3.5.4 b第二次张拉安装示意图或0aconacon(持荷2min)f旋紧支承螺母f锚固;式中:aIPS-第一次张拉放张后,扣除放张回缩等预应力损失部分(含锚口摩阻损失 和夹片回缩损失)后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d、第二次张拉实际伸长值测量

28、:1在张拉至aIPS(或acon)时测量千斤顶活塞杆的外伸值c;2在张拉至acon时测量千斤顶活塞杆的外伸值d;3按下式计算实测的第二次张拉伸长值;LII=LdLc(3.5.4-2)式中:L总 ii-第二次张拉时的实测伸长值(mr)Lc-第二次张拉初应力时千斤顶活塞杆的外伸值(mr)Ld-第二次张拉终应力时千斤顶活塞杆的外伸值(mr)4将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土10%之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张拉施工。5拆移张拉千斤顶及张拉连接系统后,测 量锚杯与支承螺母相对位置差值H(参见图6校验第二次张拉放张后伸长值:a)测量锚杯高度H;b)测量支承螺母高度H2;c)

29、按下式计算二次张拉放张后实 际伸长值: L放 ii= LH一(Hi一H)+1(3.5.4-3)式中:H-锚杯高度(mrh; LH-第二次张拉放张后锚杯与支承螺母相对位置差值(mr)d)将计算出的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际伸长值放 ii与第二次张拉理论伸值ii3.5.4c)oH支承螺母高度(mm)。L放 ii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际伸长值(mr)图3.5.4 c锚杯与支承螺母相对位置示意图比较,误差应在土10%之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和采取纠正措施后,方可 继续第二次张拉施工。孔道压浆3.6.1压浆前应将张拉端的锚具用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封堵,不允许水泥浆从张拉端的锚具夹片、支承螺母与螺纹之间的间隙

30、处泄漏。362竖向预应力筋孔道压浆宜由孔道的下端 压入,从上端排气,压浆孔道系统应确保畅通。 孔道压浆宜按图所示连接方式和压浆方向进行 压浆。进浆管道与压浆机管道的连接应牢靠,能 确保在Mpa之间压浆工作时连接件不滑脱、破 坏。进浆管道应设置止回阀门或开关。排气口应 设置具有首先能排气、排水后封堵关闭和稳压功能的连接附件。在进浆端和排气端设计连接结 构,以便于压浆作业时,分别连接进浆、排气阀门 及管道,实现既能适应稳压排气和泌水,又能适 应真空压浆的工艺要求。3.6.3预应力筋管道压浆用的水泥,应按水灰比 为制作成70mrK70mM70mm的立方体试件进行测试,标准养护28d测得的抗压强度不应

31、低于30MPa。为减少收缩,可通 过试验掺入适量的膨胀剂。3.6.4压浆压力为Mpa,稳压时间不得少于2min。稳压后应先关闭进浆管道止回阀 门,才能允许拆卸压浆机管道。3.6.5孔道内水泥浆初凝30分钟后方可拆卸进浆管道的止回阀门和附件。3.6.6孔道压浆后,切除锚具外露多余的钢绞线,切割工具应使用砂轮锯。切割后预 应力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0mm埋封于梁体内的锚具周围应设置构造钢筋使之与梁体连接。封锚孔道压浆后,应及时按2000施工规范中第12.11.12条对张拉端锚具进行封 锚。Hum般规定4.1.1“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的施工验收应在桥梁工程验收前适当的时期进行。4.1.2“低回缩竖

32、向锚固系统”的施工验收应由监理主持,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与,并填写编制相关的验收文件。4.1.3“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的施工验收分为工序施工验收和分项工程施工验收。 工序施工验收4.2.1“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的工序施工验收应对每个施工节段按如下项目和时间 进行验收,并按规定填写验收记录。1、P锚、钢绞线连接安装施工验收,应在力筋安装之前进行。2、 钢绞线力筋、锚具、管道和进浆管道安装施工验收,应在浇注混凝土之前进 行。3、力筋张拉施工验收,应在第二次张拉后压浆之前进行。4、孔道压浆施工验收,应在压浆初凝后进行。4.2.2P锚、钢绞线连接安装施工验收1、查验P锚、钢绞线进场复验报告。2、查验P锚

33、是否符合本规范第3.2.2条之要求。3、 按本规范3.2.2条之规定查验现场工艺安装力筋拉断试验记录和挤压压力参 数记录,并核实其记录与实际试验状况的一致性,判断是否符合规定要求。4、 抽查弹簧外露长度是否符合本规范第3.3.2条之规定,否则,应查明原因或 责令返工。5、填写施工验收记录。4.2.3钢绞线力筋,锚具、管道,压浆管安装施工验收1、查验锚具进场复验报告2、 检查力筋、锚具、波纹管和塑料进浆管安装符合本规范第3.3.3条要求的程 度。特别要查验塑料进浆管是否存在压扁、急转弯折堵内孔现象,否则,应责令返工 后重新验收。3、填写验收记录。4.2.4力筋张拉施工验收1、查验张拉机具设备校验

34、报告,核对校验报告是否在规定有效期限内。2、查验第一次张拉记录、第二次张拉记录,核实其记录与实际施工状况的一致性。3、随机抽查张拉端锚具在第二次张拉放张锚固后锚杯与支承螺母的相对位置 LH,按本规范4.545之条测量,并填写记录。4、 按本规范式(4.5.43)计算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际伸长值放 ii,并与第二次 张拉理论伸长值ALii比较,误差应在土10%L内,如发现异常,则应对此节段所有力筋进 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责令返工重新进行第二次张拉。返工后的预应力束应重新 进行随机抽查,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5、 填写验收记录。4.2.5孔道压浆施工验收1、查验压浆试件试验记录。2、 随机抽查

35、张拉端垫板排气(出浆)口处在水泥浆凝固后的密实和饱满情况以 及有无气孔等缺陷。3、 填写验收记录。分项工程验收4.3.1在对“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分项工程进行施工验收时, 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 录;1、文件1设计变更文件;2钢绞线出厂质量合格证件、出厂质量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3锚具出厂质量合格证件,出厂质量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4管道出厂质量合格证件,出厂质量报告;5其他文件。2、记录1P锚、钢绞线连接安装施工验收记录;2钢绞线力筋、锚具、管道、压浆管安装施工验收记录;3力筋张拉施工验收记录;4孔道压浆施工验收记录;5力筋第一次张拉记录;6力筋第二次张拉记录;7孔道压浆记录;8封锚记录;9其他记录

36、。4.3.2“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分项工程的施工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记录是否符 合规范要求外,尚应对有疑点的工序施工验收进行复查,对封锚后的外观进行抽查。4.3.3当提供的文件、记录及抽查结果均符合本规程和相关国标要求时,即可通过分 项工程的施工验收。附录A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锚具构造尺寸表A.0.1张拉端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的构造尺寸(mm)型号预应力 筋根数锚环支承螺母锚垫板波纹管 内径$(mm)螺方定筋EFDKAB$G$HINOHM15-1G1M48X256642610035OHM13-1GM48X256642610035OHM15-2G2M83X3569926125

37、110451108504OHM13-2GM78X3569926120105401008504OHM15-3G3M93X35810728140120501308504OHM13-3GM88X358104281251104512010504OHM15-4G4M108X358120281551205515010505OHM13-4GM103X35812028150110501408505OHM15-5G5M123X358132281701305517012505OHM13-5GM118X358132281651305015010505图 A.0.1 张拉端锚具构造图图 A.0.2 固定端 P 型锚具

38、系统构造图表A.0.2固定端P型锚具系统的构造尺寸(mm)型号钢绞线 根数ABCDHOHPM15-1G18080OHPM13-1G8080OHPM15-2G2100160802001008OHPM13-2G100140802001008OHPM15-3G3120180802001108OHPM13-3G110140802001008OHPM15-4G41452208025013010OHPM13-4G125160802501208OHPM15-5G51552608025015012OHPM13-5G130220802501301015附录B张拉端锚具槽口及穴模参考尺寸型号EFH()0HM15-

39、1G1401401050HM13-1G140140105OHM15-2G180140110OHM13-2G180140110OHM15-3G200160110OHM13-3G200160110OHM15-4G240200110OHM13-4G210200110OHM15-5G260200110OHM13-5G230200110表 张拉端锚具槽口结构尺寸(mm)LZ_XE一图 张拉端锚具槽口构造图型号BCh()GOHM15-1HM13-1HM15-2HM13-2HM15-3G200160110

40、58OHM13-3G20016011052OHM15-4G24020011062OHM13-4G21020011058OHM15-5G26020011062OHM13-5G23020011058表 槽口穴模结构尺寸(mm)*7图 张拉端槽口穴模构造图附录C张拉端锚具槽口护罩和固定塞的构造尺寸表护罩、固定塞构造尺寸(mm)锚具型号护罩固定塞ABEFG0HM152G2402008390580HM153G2602208895530HM1S4G30026093100570HM1S5G3202609310057It度0少E_#注:护罩和固定塞采用橡胶基料制造图固定塞构造示意图图护罩构造示意图附录D二次张

41、拉专用千斤顶、张拉连接装置构造及参考尺寸表专用千斤顶参考尺寸(mrh锚具型号连接套拉杆连接螺母DHAGLL1h0HM1-2G108M83X38070525653035112350HM1-3G118M93X38072555653035112400HM1-4G132M108X38587666054045128400HM1-5G146M123X3909876655504513845表张拉支座参考尺寸(mm锚具型号B1B2B3HiH2H3b0HM1-2G12018021086200256151250HM1-3G13019823096200265151350HM1-4G145216260110200275151800HM1-5G15824828012520028515180锚具型号(F2L2千斤顶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