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主备人:桑建军 复审人: 使用人: 教研组长:第四单元 第 14 课 再见了亲人预习目标:1 1通读课文,自学字词。2 2熟读课文,写出主要内容。3 3搜集有关志愿军的资料。 预习内容:一、我会读:战役 封锁 暂时 硝烟 情谊 噩耗 刚强 篮子 雪中送炭 深情厚意二、我知道:1 1课文写了哪几位亲人 ? ? 朝鲜的亲人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 ?2 2结合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大 娘雪中送炭?画波浪线。3 3、你觉得文中谁是谁的亲人?为什么?三、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学习目标:1.1.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2.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 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3.3.会认 8 8 个字,会写 1212 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 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 谊。一、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1 1、从课文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2 2、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画出来,说说你的体会。二、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1 1、

3、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 2、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和同学交流。 (如从 句式上找,每段结尾都用了反问句)3 3、反复品读,读出感情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三、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细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一部分或哪一个人物最令你感动?为什么?有感情的读 给大家听。四、课堂检测:(另付页)五、学以致用,话人话文: 1 1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到祖国,此时此刻,志愿军会说些什么? 2 2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O1414、再见了亲人课堂检测题一、我会写a hooy3Jyi geydo das

4、cozcn shifeg suo()()()()()()Xi e ymzhayi lan zi()()()二、我会改:例: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您不必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1、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 这比山还高碧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2、您为我们付出来了这样高的代价, 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三、我概括:从课文的那些事例中可以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那种不是 亲人胜似亲人情谊,用简要的语言写下来。四、我阅读:1、 再见了亲人一课,分别叙述了- 同朝鲜-、一一、- 、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的深情。2、再见了,-!再见了-

5、!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O让-。从这些语句中,我体会到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主备人:桑建军 复审人: 使用人: 教研组长:第四单元 第 14 课 再见了亲人一、教学目标:1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那些材料。2 2、学会本课 8 8 个生字,理解 1515 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唯一”“深情厚谊”造句3 3、知道反问句又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改写成陈述句。4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 5、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预习学案】(一)检查交

6、流预习情况1 1、我会读阿妈妮 战役 硝烟 情谊 稻米谣噩耗 跺脚 大嫂 挎着 篮子2 2、我会填雪中( )( ) 同( )于( ) 深( )厚( )3 3、我明白再见了,亲人中的“亲人”指的是_。“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_ 讲的。4 4、我会做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把句子改成陈述句。哪句话更能表达感情?5 5 、我知道学生搜集的有关抗美援朝的故事或图片。6 6 、我的疑问预习课文后,同学们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写下来。【导学案】一、出示导学案,学生自学。学生自读自悟。1 1、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呢?哪个故事最使你感动?请把你的感情读 出来。2 2、前

7、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人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二、交流导学案1 1、学生小组交流探讨,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亲情,使问题达成共识。2 2、班内集体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1 1)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呢?哪个故事最使你感动?请把你的感情 读出来。(2 2)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人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3 3、反复品读,读出感情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课堂检测1 1、我会写f f m m g susu oxixi a o o y y anq qing y y izhzh

8、 e n nchch a( ( ) ) ( ( ) ) ( () ) ( () )ah h aok k aoj j inzhzhan y yishsh ?n?ngsusu o( ( ) ) ( ( ) ) ( () ) ( () )(目的: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2 2、我会改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 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 陈述句)(目的:让学生学习一些语文基础知识。 )3 3、我会填 为了志愿军,大娘(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 ),为了志愿军,大 嫂( ),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 ( );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 )。所以说,中 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

9、。【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 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 朝鲜人民肯定也有 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 者之中的一个,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主备人:桑建军 复审人:使用人:教研组长:第四单元第 15 课金色的鱼钩学习目标1.1. 认识 1212 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2.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班长的高大形象。3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4.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学习重、难点:学习作者抓

10、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自主学习(一) 字词部分1 1、 读课文三遍,圈画本课生字在书上组词。2 2、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颧骨两鬓抽噎斑白 搪瓷严厉 收敛 疙瘩弥漫支吾粗糙抽噎红锈宿营 青稞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 喜出望外 奄奄一息(二)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1 1、 读课题,由题目我想到_ 。2 2、 通过查阅读资料,我对长征的了解有 _3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A A、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B B、把文中和题目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合作探究仔细研读课文,弄清下面问题。1 1、再读课文,文中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动,画出来,想想

11、为什么?(在书上写出感悟)温馨提示: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情的句子02 2、 朗读老班长和小梁的对话,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3 3、 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深情朗读,理解“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 金色的光芒。”这个句子意思。04 4、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提示:抓住主要内容,用口语表述。)当堂检测一、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 6 分)沉重一()粗糙一()挽救一()鼓舞一()脆弱一()舒展一()二、补充词语:(4 4 分)无边无()()()一息()不转()()迷()醒拓展1 1、写一写:如果给老班长立碑,你想在碑

12、上写几句什么话?2 2、讲一讲:小组内交流自己所积累的长征途中的故事主备人:桑建军复审人:使用人:教研组长:第四单元第 16 课桥(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2. 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 象。重、难点:掌握字词自主学习一、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思路1.1. 按课文顺序出示词语: 咆哮狞笑放肆没腿深 拥戴清瘦沙哑揪出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是写 _,下面一排是写_2.2. 按词顺序,不看课文,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3.3. 根据课文思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合作探究1.1. 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大声地读

13、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句子是 描写洪水的,把它划下来。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读到“受惊的野马”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了这种体会, 你肯定会读得更棒。可你觉得是人在跳舞吗?是魔鬼、是野兽、是死神在跳舞, 是死亡之舞啊!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声?是什么在逼近?是死亡啊! )2.2. 洪水势不可挡!村民们惊慌失措!在这危难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谁?(老 汉)让我们走进老汉,自由读读这两段话,在势不可挡的洪水面前,在惊慌失措 的村民

14、面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句子: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分析:在这些惊恐不安的村民的眼里,老汉像什么? 一座山 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此刻的老汉像一座山?3.3. 在这危难时刻,老汉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 哪一个标点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老汉的喊话虽然是 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 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力!让咱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小结:在洪水面前

15、,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就像一座山巍然屹 立,岿然不动。4 4 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小伙子)请你们认真默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老汉:揪一一推;小伙子:瞪一一推】5 5 体会文章的结尾: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 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 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写一写, 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分组 写1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 儿子啊_ 。2儿子瞪了父亲一眼,- -父亲啊_。3儿子推了父亲一把,-

16、-父亲啊_。4父亲推了儿子一把, 儿子啊_。6 6.小结:是啊,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他像一座山,一座镇定、威严的大山,作 为一名父亲,还是一座大山,父爱如山!当堂检测:1.1. 为了表达对老汉的敬意和怀念。老师收集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 座山我不知道你的姓,你的名但我知道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哦,老汉! 你是一座山 一座镇定的山征服了肆虐(n nua a)的洪水一座刚毅的山抵挡了可怕的灾难更是一座深情的山留下了高贵的人格哦,老汉!你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永远,永远!2.2. 小练笔:写一场面片断,注意把你看到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写出来我体会:_学后反思:_主备人:桑建军第四单元复

17、审人:使用人:教研组长:第 16 课 桥(第 2 课时)学习目标: 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 象。重、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自主学习1.1. 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哪些句子是描写洪水的,用 划出来, 读一读,谈谈体会。2.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说说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3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说说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4 4用( )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合作探究 1 1文中的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你从哪里知道的?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 处呢?五

18、 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 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写一写, 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分组 写 父 亲 从 队 伍 里 揪 出 儿 子 ,- 儿 子 啊5-儿子瞪了父亲一眼, _父亲啊 - 。_ _6-儿子推了父亲一把, _父亲啊 - 。_ _父亲推了儿子一把, - 儿子啊 _ 。_ _当堂检测1 1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很特别, 你还发现了什么特点?请将三个表达特点写出来。2 2你还学过哪些带“桥”字的课文,本文以“桥”为题有什么含义?再用一个 带“桥”字的句子赞美老汉。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主备人: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