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1页
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2页
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3页
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_。_,遍插茱萸少一人。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_。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

2、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诗人,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和_。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和(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4诗中(_)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释 天山:指祁连山。折柳:

3、即折杨柳,古乐曲名。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诗的前半部分表现了边塞生活_、_的特点。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有什么好处?_。3全诗要表达的主题有(_)(填序号)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 B边塞生活的艰苦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诗中的戍边战士具有怎样的精神面貌?_。4. 课内阅读。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纤纤(xinqiàn) 盈盈(yínyí

4、ng) 脉脉(mòmài)2这首诗选自_。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_4迢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5. 小古文阅读。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宋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注释耒(li):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1这两首诗都是写_,都表达了_之情,春夜喜雨中表达出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2春夜喜雨中描绘了春雨_和_ (A来前  B来时  C来

5、后)的情形;春雨中描绘的是春雨_(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其中后两句中的一个“_”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3这两首诗中,杜甫认为春雨好在(_),周邦彦认为春雨好在(_)A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B春雨水量可观 C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  D春雨来得及时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春夜喜雨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如诗句“好雨知时节”;而春雨中采用了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如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_)(2)春夜喜雨采用了拟人和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的润物无声和春雨滋润万物的

6、特点。(_)(3)春雨在写作手法上也采用了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把池塘涨满了。(_)6. 通过下面阅读和练习体会写好这篇习作的方法。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愿孤身飞遍天涯海角   我要飞得和天一样高歌唱或者流泪   告诉顽皮的雨点为真理也为这片朴实的土地   轻轻地不要打湿树上温暖的巢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愿和云儿流浪   不会在乎自己有多么小采撷四季的每一片美丽   因为我有自己的骄傲托付给微风   那就是在我有生的日子里捎给我曾栖息过的柳枝   每一分

7、每一秒曾亲吻过的湖面   始终飞翔在天空的怀抱1如果把上面的诗歌改编成一篇文章,文中的“我”变成了小鸟后都做了些什么呢?_2假如你和白云去流浪,你会看到什么?_3假如你变成了一只小鸟,你觉得回到家时爸爸妈妈还认识你吗?你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跟爸爸妈妈交流呢?_4假如你飞得和天一样高,你会是什么感觉?_7. 古诗词鉴赏。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_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_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8、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_,是由兰芽、溪水、_、_、_等意象构成的。2黄鸡的本意是_,诗中是指_。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山林寂静。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著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

9、样的思想感情?_5从所积累的古诗词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_9. 读古诗,完成练习。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新年都未有芳华”一句中“_”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2这首诗描写了春色如画的美景,表现作者对早春到来的惊喜之情的诗句是:_,_。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雪比人更等不及,穿树“飞花”作春色。A.比喻 B.拟人 C.夸张10.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

10、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山居秋暝中“春芳”的意思是_,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的意思是_。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首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B.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静雅致的环境。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写出了大自然的空旷之美。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1“三秋”的意思是_2“解”的意思是_12. 阅读专项训练。四时田园杂

11、兴南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田园诗,共60首,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本诗写的是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的_、_、_、_等景物可以看出来。2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下面景物的特点。(   )的梅子 (   )的杏子   (   )的麦花   (   )的菜花3有人评价前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_、_是花,_、_是果,_、_写色,_、_写形。4细读本首诗,体会诗人看到景物时的心情,以第一人称写出诗人在田间的所见、所想。_13. 读古诗完成练习。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诗中“游子”的含意是:_,“寸草”比喻_,“三春晖”比喻_。2这首诗 描写了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赶制衣服的动人情景,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