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西林壁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缘”, 理解“识” 、 “缘”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说出诗句的大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3、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领会诗中包涵的人生哲理。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大意三、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领会诗中包涵的人生哲理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3 分钟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庐山,这座风景优美的名山。相信大家对庐山并不陌生,还记得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的有关庐山的诗文吗?(生答: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记得李白是怎么描绘庐山的秀丽的美景,让人惊叹的飞瀑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
2、日照香炉生紫烟二老师也找到一些关于庐山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请同学们用心看,用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来表达一下你心中的感受。高山流水配乐放映庐山图片。指名说作者苏轼也把他眼中的庐山写了下来,写到了哪里?大家请看。(放相关课件)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二)学习课文(约32 分钟 )1 .解题我们不管读文章还是读诗,都要先从题目开始。请大家结合注释,来读一读题目。有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题”字就是书写,题写的意思。西林就是西林寺,在江西庐山。全题就是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意思。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2 、 知诗人,解诗题大家知道题西林壁作者
3、是谁吗?下面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苏轼(播放作者简介课件)。知识要点: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道理。3初读诗歌,读通读顺(5 分钟)( 1)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2)听读古诗,划出停顿;师:同学们都读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有停顿才更能读出诗的韵律,读出诗的诗味。请大家听老师朗读一下这首古诗,并在每句话的停顿处用“/”做上标记。 ( 30 秒钟标记完)师:都标记完了吗?那你们对照一下,你们的停顿划得是不是跟老师一样?(出示课件)根据停顿,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遍( 3)齐读全诗,整体感悟师:谁来说说你
4、从这首诗中读出苏轼笔下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自由地说自己的感受)师:看来同学们的感受到的苏轼笔下的庐山是不一样的,那么下面我们就细读全诗,从字里行间去感受苏轼笔下的庐山。( 4)自由朗读第一、二句(可以前后桌读、默读、轮读等)边读边思考: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观察庐山的?请大家在书上划出来。这是三组什么词?( “横、侧、远、近、高、低”, 六个角度,分别出示表示“横、侧、远、近、高、低”六个观赏角度的庐山图片,并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见的景色是不一样的。反义词由此引出, “横”的意思与“侧”相对,是“正面”的意思)诗人都看到了哪些景色?(山岭,山峰)看图说说“岭”和“峰”各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
5、,提醒学生关注两幅图的差异。 “岭”的特点是连绵不断; “峰”的特点是直插云天,用动作表示一下。 )师:那连起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第一、二句,一边用手势来表示: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直插入云,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第一、二句主要写作者从各个角度去观赏庐山,我们齐读第一、二句,要读出那种不一样的感觉。( 5)自由朗读第三、四句,并思考:“面目”是什么意思?(由人的面目引出,“面目”即是样子)身是指什么呢?(由身体引出,“身”就是自身、自己,这里指诗人)师:这两句话连起来理解,就是“我不认识庐山的真正的样子,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用关联词说“
6、之所以是因为?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反过来试试“因为所以方诗人从多个角度看庐山,都没看清楚它的真面目。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师:不管从正面、侧面、远处、低处、高处、近处看庐山,都只是看到庐山的一个面。就像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看到的只是地球的一部分。 但是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就能看到地球的全貌,我们才真切地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所以这句话也正是蕴含了这样一个哲理:要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因此这句话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大家可以多读读。总结:有时候我们看事物,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腿就说这是柱子,摸到鼻子就说这是擀面杖。所以我们要学会全面、客观地观察身边的世界,不轻易
7、下定论。(三)拓展延伸试着读一读苏轼其他的诗歌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四)测一测1 .请同学们画一画庐山。(不一样的)2 .你从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结合你自身说一说。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中。比如母爱、学校(五)作业1 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其一 ) 赏析【原作】雪梅二首(其一) 宋 卢梅坡雪梅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注释】卢梅坡 : 宋代诗人, 生卒年不详。雪梅争春未肯降: 意思是说, 雪花飞扬, 梅花竞放, 好像它们都是为了
8、争得春色而谁也不肯认输。降(xi a ng):认输,服输。 骚人:诗人。阁:同“搁”,放置。费评章 : 费心思评判。评章, 评论 , 评判 , 评议的文章, 这里 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须 : 虽 , 虽然。逊: 差, 不如。输: 此处有“少”的意思。一段香 : 一片香。【古诗今译】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 谁也不肯相让。难坏了诗人 , 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 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片幽香。【赏析】卢梅坡 , 南宋诗人, 生卒年不详。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很少, 仅存 的几首诗中, 雪梅二首最为有名。本篇是一首咏物说理的七言绝句。咏物贴切自然, 合乎情理, 说理精辟深刻,
9、 很有启示性。当属精品 , 值得一赏。尤其评梅之语, 入木三分, 非梅之知音不可然也。古往今来, 诗人往往大多都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 这是雪和梅透露着春的信息, 梅因雪更显出高尚品格的缘故吧。南朝苏子卿在梅花落中说“只言花是雪 , 不悟有香来”。 王安石在 梅花中说 “遥 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晁补之在盐角儿中说 “开时似雪 ,谢 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当代毛泽东 在卜算子咏梅 中 说“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 丛中笑。 ” 虽然角度不同, 但不外乎以雪、梅为报春的使者, 冬去春 来的象征。但在卢梅坡的笔下, 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 “磨擦” , 都认 为各自占尽了春色, 装点了春光, 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诗人从视觉 雪比梅白和嗅觉梅比雪香入手 , 一色一香 , 一长一短, 观察入微, 评判独到。这种写法, 实在是新颖别致, 出人意料, 巧妙地道出了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中二年级化学上学期有机物模拟测试卷
- 三级安全教育知识培训考试题(厂级)
- 初中休学申请书范文
- 初中团课心得800字
- 初中书香校园建设活动方案
- 初中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 2025年气候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省公务员申论公文写作训练卷
- 2025年食品考核餐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水利局试题及答案
- 水电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 荒山承包合同补充协议
- 2025高三思想政治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 从探索到深化: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的公共数据运营报告2025
- 2025年医学检验副高职称答辩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46中学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市属国企后备干部选拔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公开招聘教师简章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离婚协议书下载电子版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