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为师之道》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_第1页
《我的为师之道》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_第2页
《我的为师之道》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_第3页
《我的为师之道》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_第4页
《我的为师之道》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为师之道心得体会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一于老师在文中详细讲述了他作为一名人民语文教师的为师之道,包括上课之道、待生之道、激励之道等。 这些宝贵的教育财富对于像我这样新教师来说无疑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着我们从教之路的前方。而在这本书的众多理论中,最让我深受启发的应该算是于老师教育理论中的“中庸之道”了。 下面我就着重谈一谈我对于于老师的“中庸之道”学习的体会及感悟。朱友明老师曾说过, “在中草药里, 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守望者, 而在课堂中,于永正老师就是学生当中那棵谙熟中庸之道的甘草。我想朱老师之所以给予于老师这么高的评价,就是因为在几十年的教学中于老师在温和与严厉,庄重与慈祥,尊重与威仪之间

2、把握住了合适的“度”,就像中药里的甘草那样,调和百药之毒,减少副作用,做到去其过,增其效。作为一名教师,对待学生过分的温和或严厉都是不合适的,一味的温和会使学生很难被教育,而一味的严厉又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凡是都要有一个尺度,其中尺度的拿捏往往是最难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于老师在文中说的那样严慈并济,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打了一个巴掌,别忘了及时给揉一揉。”在教育事业上,庄重与慈祥这两个词往往是一对矛盾,千百年来,国人一直都信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理念, 认为老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威严庄重一些,只有这样才算是为人师表。但这样的理念无形中也疏远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育的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于

3、老师在他的书中列举了很多课堂教学例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于老师的课堂轻松活泼,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欢,至于为什么那样受学生喜欢,可能很多老师都会感到疑惑。在我看来,于老师课堂教学成功的秘诀在于他在教学中能够把庄重与慈祥之间尺度拿捏的特别合适,课堂上他从能够放下老师的庄严,不以长者自居,坚持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他给自己约法三章,上课不背手,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做值日等。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使得于老师每带一个班级都能够迅速和学生打成一片,进而实现预期目标。在执教翠鸟和狐狸与乌鸦这两篇课文中,于老师按照事先的教案设计,主动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一举动一下子就将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课堂上

4、大家欢声笑语,而于老师就是这课堂上的“甘草”,将学生、课堂、书本知识调和在一起,推进课堂不断前进,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试想,这样的课堂怎能不吸引学生,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圣人孔夫子的中庸之道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精髓就是“因材施教和因人制宜。 ”道理我们可能都明白, 但若想真正的在教育活动中实现这句话却是很难的。在教学中对于这一点是有亲身体会的,俗话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然而真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应试教育的阻碍,使得我们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提出,“人类智能是具有多元性的。”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尤

5、为明显,智力发育快的孩子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领先,但这并不代表着智力发育慢的孩子就追赶不上。因此,我在带班的过程中从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优良,都会平等真诚的对待他们。书中于老师对于个体差异这一问题以他本人的作业布置经验及挑担子为例深刻的进行了分析,即能挑 100 斤的挑 100 斤, 能挑 50 斤的挑 50 斤, 只要坚持按照自己水平挑了, 都可视为合格甚至优秀。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想真正用好“中庸之道”, 就必须在了解每一名同学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于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稳步提高。“中庸”即是无过无不及, 它是儒家处世行事的

6、基本理念,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千百年来,我们的民族正是凭借着中庸之道教育出了一代又一代英才。书中,我们不禁感叹,于老师已经将中庸之道完美的融入到了他50 多年的从教生涯中。他是一面旗帜,让我在教育之路上循着于老师的脚步不断进取;他是一座丰碑,不断修正我的教学理念,使我逐渐走向成熟;他是一种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位鼓楼区教育工作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二什么是素质教育?把老师讲的知识全部忘记之后剩下的东西。什么是我的为师之道?把别人的为师之道读完之后,留下的印象最深,时时刻刻鞭策自己的地方。最近心态不是很好, 看着孩子们也觉得不如以前乖巧可爱,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7、我想,我需要改变,需要调节,就这样,于永正老师的我的为师之道出现在我的面前,指引着我。记得自己曾在家长会上对家长们说, 不要忘记生下孩子的初心,而我的初心是做一个自己理想中的老师,成为我梦想中的样子。工作时间逐年增加,这份初心似乎离我越来越远。当我捧起我的为师之道,如获珍宝,假如我有一天离开了教师行列,也会使我终身受用。老师的价值,不在于多高的职称,多少篇论文,老师当得好不好,就看学生喜不喜欢你。想要做一个那样的老师,首先得要有教育智慧,即上好每一堂课,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现在各种教育理念百花齐放,都在说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我们把课堂还给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他们

8、更好的获得知识。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之前做的展练课堂,也许刚开始是这样的,孩子们没有什么经验,所以讲得都很枯燥,极少有一堂真正有趣的课。有些灵感,是忽然蹦出的,有些有趣,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而孩子们,根本就达不到这个点。如果本来属于我的幽默,单纯的让我的孩子去复制,那也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东西,本来该我讲的东西,再让孩子们去复述,意义到底在哪里?这是上一次我们学校接受语文视导时,教研员对我说的话,当时不明白里面的含义,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也确有道理。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点,而不是全盘否定,我想,一些很有趣的文章,名家名篇,是应该由老师来发挥的。于老师的很多观点,我快速用到了自己的教

9、育实践中去。讲完 古诗二首 , 我便抽了3 个同学上台来表演。第一个孩子,演我的儿子,简单教他回家礼仪后,便开始了。“妈妈,我回家啦!”“回家啦,饿不饿呀?”“不饿,妈妈,今天老师讲了两首诗,我背给您听听。”“好呀好呀!”“绝句 ,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村居 ,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哎哟,我儿子真能干,老师今天才讲完就会背了,了不起呀!”生笑。第二个孩子,演我的妹妹。“姐姐,我们今天学了两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好吗? ” “好呀!”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 "停,绝句不是这样背的呀,是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个孩子反应非常快,马上回应到: “我们学的不是同一首啦! ”“都是绝句, 怎么我的7 个字,你的只有5 个字啊, 很明显你背错了啊,绝句是 7 个字的。 ”“姐姐,绝句分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你那首是七言绝句,我这首是五言绝句。” “七言是不是要高级些哦” “不分等级,都是平等的。”观看的学生大笑,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就这么弄清楚了。第三个孩子,演我的孙女,当她背到“拂堤扬柳醉春烟”的时候,我问“什么是拂堤扬柳醉春烟啊?”她就愣住了, 看来, 对古诗的意思还不够熟练,我们又一起学习了一遍。这样的课堂机智,我是怎么也想不出来的,还好

11、有这些爱写作的前辈,留下了这么宝贵的财富。还有翠鸟 草等等课例,以及老师作文课示范写下水文,都让我受益匪浅。另一条对我影响颇深的,就是于老师的处事平和心态了。他幸福地度过这么多年,因为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小时候。现在,我也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每当自己想火冒三丈的时候,就在心里默念三遍,别忘记自己小时候。这个学期,面对孩子们的告状问题,我基本上都能付之一笑,孩子怒气冲冲地跑进来,告完状,我总是笑着对他说,“那这个问题你能处理吗?”或者是“你如果不知道, 我希望你问问XXX, 他可比我有经验哦。”通常,只要问出第一个问题,孩子们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是孩子

12、们心中的神,他们在受欺负时总会第一个想到老师,说明他爱你。他们在看到别人犯错时会马上想到老师,说明他心中有规则,也说明老师就是他心中的规则。孩子们想获得老师的关注,偶尔会想通过告状的方式,出现在老师面前,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想起以前实习的时候,有学生来告状,本来也是小事,却被老师一顿臭骂,最后委屈地走了如果当时,老师温柔地说话引导一下,或者是笑一笑,问,这个事情你知道该怎么办吗,让她知道老师是爱她的,关心她的,那么事情能不能解决,都是其次的了。我们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平等的爱,人心都是肉长的,真的不可能每个孩子都从我们这里分走相同分量的爱。但是我们即使不喜欢这个孩子,我们可以选择尊重他,保护他脆弱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表现出喜欢每个孩子的样子,这样至少他们感受得到老师的喜欢。如果我们的内心非常喜欢孩子,但是表现出来却是另一番模样,那再多的喜欢,也是空谈,孩子都感受不到,谈什么喜欢?相反,只要他们感受到了,这份喜欢有多少,是真是假,都会浇灌着他的心田。我也不知道自己还会在这条路上走多久,也许我明天就离开,也许我会顺利度过这段迷茫期,也许,更多是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