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全——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_第1页
一年级古诗全——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_第2页
一年级古诗全——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_第3页
一年级古诗全——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_第4页
一年级古诗全——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古诗13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大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1)作者介绍骆宾王(约619约687),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唐代 诗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诗作辞 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 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遗 世。事迹见新、旧唐书 2)注释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拨:拨弄、划动。3)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4)诗文小故事骆宾王小

2、时候,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 客人,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 着客人走到池塘边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 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2.江南 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问。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2)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 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

3、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 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3)诗文小故事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 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 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 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 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 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1)作者介绍王维(701 761年,一说699 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土。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

4、、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 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 右丞” 2)注释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惊:吃惊,害怕。3)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了,可是鸟却依然没有感 到害怕4)诗文小故事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代王维 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或在全唐诗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 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 所作,如上海市一年级小学语文等教

5、材中编入此诗时,作者一栏里即是“宋佚名”。4.悯农其二(唐)李绅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1)作者介绍李绅( 772 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事迹见沈亚之李绅传(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八)和新、旧唐书本传。2)注释禾:谷类植物的统称。餐:一作“飨”。熟食的通称。3)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

6、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换来的呀?4)诗文小故事李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 卷、杂诗1卷,合为4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 厢记诸宫调中。5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1)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 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 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嵩)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 人

7、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注释呼作:称为。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疑:怀疑。3)译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4)诗文小故事瑶台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 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 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 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6 .风唐李蟒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作者介绍李蟒(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 相。

8、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 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 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 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 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李蟒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 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 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2)注释解落:吹落,散落。 解:解开,这里指吹。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能:能够。 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过:经过。

9、斜:倾斜。3)译文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4)诗文小故事此李蟒幼时曾梦到一个神人送给他两支笔, 从此学业大进,终成一代文豪。 后世遂用“双笔”比喻文才出众。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作者介绍孟浩然( 689年一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 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 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 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 卿,一座倾

10、服,为之搁笔。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 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 表现。2)注释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3)译文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4)诗文小故事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 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 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11、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 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嵩)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 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注释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边走边唱。3)译文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4)诗文小故事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 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 的深湛

12、,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 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 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 之一。9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作者介绍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 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嵩)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 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

13、友。2)注释疑:好像。 举头:抬头 3)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 的家乡。4)诗文小故事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 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 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 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10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作者介绍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间(读lmg)仙,人称“诗奴”,与孟 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

14、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早年 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 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 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2)注释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言:回答,说。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3)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4)诗文小故事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

15、创作时间难以考证11 .池上(唐)白居易生方了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L隼0?” r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金阕生一二1)作者介绍白居易( 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 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郭,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 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 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2)注释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3)译文一

16、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4)诗文小故事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12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 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 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 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

17、士第,历仕宋高宗、 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 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2)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3)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4)诗文小故事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 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 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 抒发爱国感情的作 品。著有诚斋集等作品传世。13 .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1)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3月6日 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 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 书法家、画家、诗人。成化二H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 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弘治 二年,卷入徐经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