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研究平抛运动-2020年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精讲精练(解析版)_第1页
专题16研究平抛运动-2020年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精讲精练(解析版)_第2页
专题16研究平抛运动-2020年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精讲精练(解析版)_第3页
专题16研究平抛运动-2020年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精讲精练(解析版)_第4页
专题16研究平抛运动-2020年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精讲精练(解析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物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1. 2019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第 21题.(18分)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平地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 MN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 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重锤线(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 。A.斜槽轨道光滑B.斜槽轨道末段水平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 x轴、竖直方向为y轴的坐标系。a.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

2、点,钢球的 (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 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在确定y轴时 (选填 需要”或者 不需要”)y轴与重锤线平行。b.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如图 2所示,在轨迹上取 A、B、C 三点,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另IJ是 山和y2,则于1y2 3(选填 大于”、等于“或者 小于")。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3)为了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同学们还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从细管水平喷出稳定的细水柱,拍摄照片,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B.

3、用频闪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平抛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平滑连接各位置,即可得到平抛 运动轨迹C.将铅笔垂直于竖直的白纸板放置,笔尖紧靠白纸板,铅笔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将会在白纸上留下笔尖的平抛运动轨迹(4)伽利略曾研究过平抛运动,他推断:从同一炮台水平发射的炮弹,如果不受空气阻力,不论它们 能射多远,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都一样。这实际上揭示了平抛物体 。A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C.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5)牛顿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 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同样是受

4、地球引力,随着抛 出速度增大,物体会从做平抛运动逐渐变为做圆周运动,请分析原因。【答案】21. (18分)(1) BD (2) a球心需要b.大于 x g1, V2 -yi(3) AB (4) B(5)物体初速度较小时,运动范围很小,引力可以看作恒力一一重力,做平抛运动;随着物体初速度增大,运动范围变大,引力不能再看作恒力;当物体初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做圆周运动而成为 地球卫星。【解析】(1)斜槽末段水平保证钢球平抛。(2)b- y2-yi =gT2,所以 T = ;y二y1 , Vo =x gg gt *-小2.浙江新高考(2019年4月)第17题.(5分)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 讲

5、究平抛运动”的实验(1)实验时需要下列哪个器材 C.打点计时器A.弹簧秤 B.重锤线第17题图1(2)做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求,正确的是 (多选)A.每次必须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B.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记录小球位置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D.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乜 至包 殳A. T B, 2T C.方 D.不【答案】(1) B (2)ACD(3) x4-x3=x3-x2=x2-x1=x1D卜列的一些操作要2所示的频闪照片。T,用下列计算式求得的水平(3)若用频闪摄影方法来验证小球在平抛过程中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记录下如图 在测

6、得x1, x2, x3, x4后,需要验证的关系是 。已知频闪周期为 速度,误差较小的是 【解析】(3)相对误差二测量值-真实值SS1 父100%,同一把尺子测量,读数误差是相同的,测量值越大,分母越大,相对误差就越小。练习题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坐标纸应当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下列图中所示坐标纸的固定情况与A.斜槽末端的关系正确的是(B.【解析】斜槽末端水平且与坐标值连接。2.描述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2.【答案】D【解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的关系为Vy = gt ,是正比例函数,故选项 D正确.3.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桌

7、面上用练习本做成一个斜面,使小钢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滚下,钢球沿桌面飞A.钢球在练习本上滚下的距离、钢球释放点离桌面的高度B.水平桌面的高度、钢球落地点与桌边的水平距离C.钢球释放点离桌面的高度、钢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D.钢球释放点离桌面的高度、钢球落地点与桌边的水平距离 3.【答案】B【解析】钢球沿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得故要求出钢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速度,需测量水平桌面的高度 确.y=;gt: x=vot ,联立解得 vo= x I ,2yV、钢球落地点与桌边的水平距离x, B项正4.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1)图是横挡条卡住平抛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确定平抛运动

8、轨迹的方法,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的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B.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D.球的下端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y轴的方向根据重锤线确定(2)下图是利用上图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0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3)下图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4 .【答案】(1)B BD (2)C(3)B【解析】(1)因为其他点是球的上端,所以第一个点也应该是球的上端。Y轴是竖直方向,所以用重垂线。(2)斜上抛运动,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3)要有排气

9、管。5 .如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2)在甲图上标出O点及Ox固定斜槽轨道时应注意使Oy轴,并说明这两条坐标轴是如何作出的实验过程中需经过多次释放小球才能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中应注意(4)计算小球平抛初速度的公式vo=,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vo=m/s.( g取9.8m/s2)5.【答案】(1)见解析(2)底端切线沿水平方向(3)使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处无初速度滚下 (4) x g 1.62xB【解析】(1)如图所示,在斜槽末端小球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为O点,从O点开始作平行于重垂线向下的直线为Oy轴,再垂直于 Oy作Ox轴.(2)为了保证小

10、球离开斜槽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应调整斜槽使底端切线沿水平方向(3)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一致,要求它的初速度相同,故每次都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高度处无初速度滚下.(4)由于x= vot , y = igt2,故初速度V0 = x,J旦,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vo= 1.6 m/s.2x6 .如图甲所示,AB是一可升降的竖直支架,支架顶端A处固定一弧形轨道,轨道末端水平.一条形木板的上端钱接于过 A的水平转轴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将一小球从弧型轨道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在木板上的某处,测出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x和此时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0 ,并算出tan。.改变支架AB的高度

11、,将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重复实验,得到多组x和tan 0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在图乙的坐标中描点连线,做出 xtan 0的关系图象;(2)根据x- tan 0图象可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o=m/s;实验中发现0超过60°不会掉落在斜面上,则斜面的长度为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 2);(3)实验中有一组数据出现明显错误,可能的原因是(2)1.0(0.961.04)0.69(0.65 0.73)(3)小球释放位置与其他次实验不同(低于其他次实验)【解析】(1) x- tan 0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1 .(2)根据tan 0 =岂得:Cretan 8,2眈W力 8t=一;

12、一,则水平射程为:x= V0t = Sg可知图线的斜率 k="当0 = 60时,有t =m/s = 1.0 m/s.,0290k=-j-jy 0.2 ,解得:,= ?s,则斜面的长度为:s = m0.69m.(3)实验中有一组数据出现明显错误,由图可知,水平射程偏小,由X=V0t=退世知,初速度偏小,即5小球释放位置低于其他次实验.7 .未来在一个未知星球上用如图(a)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悬点 O正下方P点处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作平抛运动.现对小球的平抛运动采用频闪数码照相机连续拍摄.在有坐标纸的背景屏前,拍下了小球在

13、作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多张照片,经合成后,照片如图(b)所示.a、b、c、d为连续四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已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1)由以上信息,可知 a点(填“是”或“不是”)小球的抛出点;(2)由以上信息,可以推算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 m/s0.10 s,照片大小如图中坐标所示,又知该照片的长度与实际背景屏的长度之比为1 : 4,则:由以上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 m/s;(4)由以上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是m/s.7.【答案】(1)是(2)8(3)0.8(4)等【解析】(1)因为竖直方向上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 : 3 : 5 : 7,知a点的竖直分速度为零,a点

14、为小球的抛出点.(2)竖直方向上有:Ay=2L= gT2,解得 g=m/s2=8 m/s 2.2j 0 OS(3)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o = y = yy m/s = 0.8 m/s. 41 0J6(4) b点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yb =吞=TTT m/s = 0.8 m/s.V. *则 Vb= 甚* 再=0.8 币 m/s= m/s.8.(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调节斜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C.每次必

15、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 A B、C,量得As=0.2 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i = 0.1 m , h2= 0.2 m ,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10 m/s 2)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物体经过B时速度为 m/s.8.【答案】(1)ACE (2)2.02.5【解析】(1)A、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应调节斜槽的末端水平,故A正确.

16、B、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相等,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故B错误,C正确.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不需要严格地等距离下降,故 D错误.E、小球在运动时不能与木板上的白纸接触,防止由于摩擦改变小球的运动轨迹,故E正确.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故 F错误.故选:ACE.(2)在竖直方向上,根据 h2 h1=g下得:丁=、"=卢s = 0.1 s ,_ Aj 0 2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o= y = m/s = 2.0 m/s.比*小 0.1 + 0.2B 点的竖直分速度为:VyB=m/s =1.5 m/s ,£ J5根据平行四边形定

17、则知,B点的速度为:vb= 7甚+£端=+ 2,5m/s= 2.5 m/s.9.“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在方格纸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小方格的边长 L= 6.4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实验中记录了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e所示.(g(1)图示的几个位置中,明显有问题的是 (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3)小球经过位置 b的速度为 m/s.9.【答案】(1) d (2)1.6(3)2.0【解析】(1)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根据各点的位置可知d点明显不在抛物线轨迹上.(2)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可看成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可知Xab=Xb

18、c,再由X=V0t,可知tab=tbc,设t ab= t bc=10,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由于 a点不是平抛运动的初始点,所以在竖直方向上用ybc-yab=gt5,解得 t0=H = 0.08 s , V0=';' =看=1.6 m/s.(3)设小球在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V1,小球从a至U c,在竖直方向上有v =五=需= 1.2 m/s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即V1= 7 = 1.2 m/s ,所以小球在b点的速度Vb故 *证=2.0 m/s.10.如图甲,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放置

19、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 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实验: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 a、b、c三点,且ab= bc,如图乙量出ab 长度 L= 20.00 cm.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的高度 hi = 90.00 cm.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的高度 h2= 80.00 cm.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

20、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b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c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 h3= 60.00 cm.则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vc=m/s,钢球击中b点时其速度大小为Vb=m/s(空气阻力不计).10 .【答案】2 2.5【解析】钢球从 a至U b和b至ij c的时间相等,击中 ab时木板的竖直距离为 yi= 10 cm ,击中bc时木板的竖直距离为y2= 20 cm,根据Ah=gT2得,T=s= 0.1 s,则钢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y 2-m/s = 2 m/s ,击中b点时钢球的竖直分速度

21、vyb= m/s = 1.5 m/s ,根据平仃四边形te2T则知,钢球击中b点的速度大小 Vb =m m/s = 2.5 m/s.11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将小球做平抛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对准方格背景照相,拍摄到了如下图所示的照片,已知每个小方格边长9.8 c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 9.8 m/s 2.(1)若以拍摄的第一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没有被拍摄到的小球位置坐标为(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 .11 .【答案】(1)(58.8 cm,58.8 cm) (2)1.96 m/s【解析】观察图象在曝光的周期内,可得小球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

22、两个单位长度,所以可求横坐标为:x= 610=58.8 cm ;在竖直方向做匀变速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差值相等,可求被遮住的点与第三点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310,所以纵坐标为:y=(1 +2 + 3)10=58.8 cm ;(2)竖直方向做匀变速运动可得:Ah=gT2,可求得:T= 0.1 s ,所以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vo=y = 1.96m/s12 .(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下甲图所示,在实验前应调节将斜槽直至末端切线 实验时保证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的 由静止开始释放.i乙(2)某次实验记录由于没有记录抛出点,数据处理时选择A点为坐标原点

23、(0,0),结合实验中重锤的情况确27E坐标系,上面乙图中背景万格的边长均为0.05 m ,取g=10 m/s,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m/s ,小球经过 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小球平抛运动抛出点的坐标为 m.12.【答案】 水平同一位置(2)1.52.5(-1.5,-0.5)【解析】(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方向为水平方向,故在实验前应调节将斜槽直至末端切线水平,为了得到相同的初速度,应保证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2)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即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是一个定值,即Ay= gT2,所以0.1 =10T2,解得T= 0.1

24、s;小球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x=v0T,其中x=3L=0.15m, T= 0.1 s ,故V0=1.5 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在B点有:VBy =力4户 0-4、,/77 = m/s= 2 m/s ,所以B点速度为:vb=4说去叫=寸】5 7= m/s = 2.5 m/s ,运动到 B点时,下落的时间为t = 0.2s ,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为x = v0t = 0.3 m ,而B点的横坐标为1.5,所以小球平抛运动抛出点的x轴坐标为-1.5.2VByyB =30.222 10m = 0.2m,而B点的纵坐标为1.5即,所以小球平抛

25、运动抛出点的y轴坐标为-0.5.如卜图中的红点所示。1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甲程i56,一 Big曾 » SS 西(1)实验时将固定有斜槽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实验前要检查木板是否水平,请简述你的检查方法(2)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D.小球的平抛运动要靠近木板但不接触(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坐标纸应当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图中坐标纸的固定情况与斜槽末端的关系正确的是

26、()厂;一;:on 口:l=nH一UBII:1口(4)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得到的部分轨迹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曲线上取厂Lr!:-:-s:L: -r - -苧1111 .n!lj!zlIIIn目出Irl尚Elliu 国口一 口Id口InR一日口“门口一A B C三个点,测量得到 A Bk C三点间竖直距离 hi = 10.20 cm , h2= 20.20 cm , A Bk C三点间水平距离 xi=X2=x= 12.40 cm ,1.24xg取10 m/s 2,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的计算式为 (用字母hi、M x、g表示),代入数据 得其大小为 m/s.(2)BCD (3)C(4)

27、 vo=13 .【答案】(1)将小球放在水平木板的任意位置,小球静止不动,则木板水平【解析】(1)能否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关键是使斜槽末端切线水平,判断是否水平可以采用:将小球放在槽 的末端(或木板上)看小球能否静止、用水平仪检查木板是否水平等方法.(2)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并非越高越好,若是太高,导致水平抛出的速度太大,实验难以操作,故A错误;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B正确;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为了正确描绘其轨迹,必须使坐标纸上的竖线是竖直的,故 C正确;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

28、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 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故 D正确.(3)斜槽末端是水平的,小球做平抛运动,要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故方格纸应该水平竖直,坐标原点应该与小球在斜槽末端静止日在木板上的投影重合,故C正确;(4)小球在竖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因此有:Ah=gt2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0.124 Xvo = " = x代入数据,Vo =m/s = 1.24 m/s.14 .(1)如图甲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g2 =10 m/s ,那么:乙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的

29、大小是 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O为小球的抛出(2)某同学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在图上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点.若在轨迹上任取一点,测得坐标为(x, y),则还可以利用图象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14.【答案】 101.52.5(2) x【解析】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牢记两条:一、在相等时间内竖直方向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即Ax= aT2,二、在选定的某一过程中,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即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是一个定值,即Ay= gT2,所以 0.1 = 10T2,解得 T= 0.1 s ,

30、故闪光频率为 f=±Hz= 10 Hz”0.1B点有:小球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x=v0T,其中x=3L=0.15m, T= 0.1s ,故Vq= 1.5 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在“号=2 m/s,所以B点速度为:Vb=#后 * 噫=黄,51* 3 m/s = 2.5 m/s(2)小球在竖直方向上有y= gt2,在水平方向上有x=vot,联立解得丫0=*15.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

31、止释放小球D.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某同学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轨迹.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cm, cm.vo=m/s( g取10 m/s 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解析】(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首先安装器材时必须保证斜槽末端切线水平,这样小球的初速度才能水平;同时释放小球时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从而保证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最后画图象时,将所描绘出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剔除个别误差较大的点,这样求出的初速度误差小.(2)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小球从 A到B和从B到C两过程水平位移

32、相同,故两过程的时间相同,设为 At,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AH= g( At )2= 0.1m,可以得到 At=0.1s, v()=乎=2m/s. al设在B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By,则vBy=* = 1.5 m/s设小球从抛出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t,则tB= = 0.15 s在竖直方向投影点距抛出点的距离yB=1gtj=0.112 5 mB点在水平方向投影点距抛出点的距离XB= v0t B= 0.3 m故抛出点的位置坐标:y=-(0.112 5 m-0.1 m) =-0.012 5 m =-1.25 cmx= -(0.3 m-0.2 m) = -0.1 m = -10 cm位置如下图

33、的红点所示。16.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 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A.通过调节使斜才t的末端保持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 (“相同”或者“不同”)C.每次必'须由 释放小球(“运动”或者“静止”)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将点连成 (“折线”或“直线”或“光滑曲线”)O如图所示,A为物体运动(2)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忘记了小球抛出点的位置段时间后的位置.g取10 m/s2,根据图象,可知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 ;小球抛出点的位置 O的16.【答案】 水平 相同 静止 光滑曲线 (2)2 m/s (-20 , -5)【解析】(1)因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方向沿水平方向,所以一定要使得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为了保证小球 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所以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当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将 点连成光滑曲线.Ay=gT2,可得 T(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是初速度为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