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内经竞赛题目及答案_第1页
伤寒论、内经竞赛题目及答案_第2页
伤寒论、内经竞赛题目及答案_第3页
伤寒论、内经竞赛题目及答案_第4页
伤寒论、内经竞赛题目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竞赛规则1 .每组有200分的基础分。2 .竞赛分为必答题、选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选手应按相应规则答题。赛中 穿插观众互动。若出现两组及以上分数相同且影响评奖结果的,进入加试题一 决胜负。3 .参赛选手不得携带任何资料进行竞赛。4 .答题时,需要有逻辑性,语言清晰流畅,答题结束时须表达“回答完毕”并 且不得再作任何补充。5 .在3个环节中,每组仅享有1次向场外求助的机会,求助对象为除嘉宾、主 持人和评分人以外的所有在场人员。6 .在比赛过程中,若对现场评分有异议,请提交评委裁决。第一环节、必答题1 .在必答题中,每轮由各组一名选手回答,依次进行,答对加_ 20_分,答错不损 分。2 .在主持

2、人说“请答题”后,方可答题,每题限时1分钟。3 .若在限定的时间内未能回答的,可由现场观众回答,并获得相应礼品。1 .附子泻心汤的治法是(C)A.宣通肺气,扶阳解表B.泄热和胃,扶阳解表C.泄热消痞,扶阳固表D.清上温下,泄热消痞E.破血逐瘀,温阳利水2 .完成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 ,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D)A.呕逆,噫气不除B.干呕心烦不得安 C.胃中有邪气,欲呕吐D.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E.或渴,或利,或噎3 .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C)A.感邪较轻B.邪热内扰,不能外发D.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E.4 .以下哪一

3、项属于葛根汤证 (C)A.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B.C.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 D.E.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5 .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D)A.附子汤加炙甘草剂量B.C.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炙甘草剂量D.E.附子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剂量6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C.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阳气虚衰,不能与邪抗争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生姜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剂量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剂量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7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

4、之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8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9 .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媵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0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1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于太阳蓄血证(A)A.脐下悸 B.发狂 C.少腹急结或硬满D.小便自利,脉沉而微E.如狂12 .小结胸证的病机是(A)A.痰热互结于心下B.痰热互结于胸胁C.水热互结于胸膈D.痰热互结于少腹E.淤血互

5、结于下焦13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煎服法是 (B)A.水煎二药,去滓,分温再服B.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C.以甘澜水二升煎二药一升,去渣,分温再服D.渍大黄须臾,水二升煎黄连一升,均去渣兑服E.以上均不是14 .辨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是(B )A.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B.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C.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D.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E.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5.太阳病误下,出现“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治疗当选用(D

6、)A.葛根汤 B.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C.桂枝人参汤D.葛根黄苓黄连汤E. 麻黄汤第二环节、选答题1 .在选答题中,各组依次在以下 6道题中任选1题,答对加30分,答错或答不 ±Q_20_分。2 . 法亚旨定1名组员进行作答,另外2人不得辅助作答。3 .各组依次作答,在主持人说“请答题”后,方可答题,每题限时1分钟。1.王某某,女,30岁,已婚。因早产后小腹作痛,继见悲伤欲哭,时又大笑,不能自主,遂来诊治,患者时而言语不休,时又沉默寡言,胸闷,小腹急结疼痛,脉沉实有力,舌淡红,苔黄。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 : ( AB )A. 蓄血证 B. 桃

7、核承气汤证 C. 抵挡汤证D. 阳明病热证E. 白虎加人参汤证2. 温某,女, 52 岁。患者平素喜饮冷水,诊见少腹至心下痞满胀痛,拒按,心中懊恼,起卧不安,大便秘结,口渴,舌燥苔黄,脉沉而紧。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 : ( BE )A. 热痞证 B. 大陷胸汤证 C.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D. 甘草泻心汤证 E. 热实结胸证3. 陈某某,女, 52 岁。大便秘结,五六日一行,坚如羊屎。伴有口干渴,但又不能饮,自觉有气上冲,头晕,心悸,胸满,每到夜间则上冲之势更甚,而头目眩晕亦更甚,周身有轻度浮肿,小便短少不利,面部虚浮,目下色青,舌胖色淡,苦水滑,脉沉

8、紧。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 : ( B )A. 肾阳虚证 B. 脾虚证 C. 阴阳两虚证D. 太阳中风证 E. 太阳伤寒证4. 李某,女, 21 岁, 8 月 17 日初诊。其母代诉:年前与母吵嘴而病,开始郁郁寡欢,不欲多言,后寐多不醒,呼之不应,或昏昏欲睡,或语无伦次,时轻时重。多次求医诊治,屡用理气泻下之品、病无起色,迁延至今。见患者发育正常,面容呆板,两手交叉护胸,喜温喜按,问其故,但言心中害怕,心慌,耳中如物阻塞,脉浮大,舌淡苔白。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 : ( D )A. 肾阳虚证 B. 白虎汤证C.

9、 附子黄连泻心汤证D. 桂枝甘草汤证 E. 脾阳虚证5. 赵某某,女, 40 岁, 4 月 3 日初诊。初患病时,因头面四肢肿,恶寒发热,服西药治疗周余,未见疗效而用中药治疗三周仍未见效,病证日渐加重,前来就诊。察颜面苍白,舌质淡胖,苔薄白而滑润,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胸闷气短而喘,干呕,四肢不温,畏寒神疲,溺清白而少,口渴不欲饮,脉沉细无力。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 : ( AB )A. 伤寒表实证兼证 B. 小青龙汤证 C. 大青龙汤证 D. 葛根汤证E. 五苓散证6. 袁某,男, 24 岁。患伤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予麻黄汤一剂,

10、不增减药味,服后 汗出即瘗。历大半日许,患者即感心烦,渐渐增剧,自言心中似有万虑纠缠,意难摒弃,有时闷乱不堪,神若无主,辗转床褥,不得安眠,其妻仓惶,恐生恶变,乃复迎余,同往诊视。见其神情急躁,面容怫郁。脉微浮带数,两寸尤显,舌尖红,苔白,身无寒热,以手按其胸腹,柔软而无所苦,询其病情,曰:心中懊恼,言难表述。请根据以上案例,依据伤寒知识完成以下问题。该证型为(多选或单选):(CD )A.痞证 B.大承气汤证 C.桅子豉汤证 D.热证 E.白虎加人参汤证第三环节、风险题1 .在风险题中,各组可在3种不同分值的题中任选1题,依次作答,答对加所 选题的分值,答错扣相应分值。2 .在主持人说“请答题

11、”后,方可答题,每题限时5分钟。3 .在限定时间内,可对答案进行讨论、补充。20分题组、十天干1 .甲、何谓“四气调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即顺应四时调摄精神意志的养生方法。2 .乙、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A )A.脾虚饮停中焦证B. 胃虚饮停中焦证C.水热互结证D.伤寒表实证E. 中风表虚而兼里证3 .丙、据素问?五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是 (C)A.天气之所生 B.主水C.地气之所生 D.水谷不得久藏 E.受五藏浊气4 . 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精不足者”的治法是(D)A.补之以气 B.温之以气 C.补之以形 D.补之以味 E.补之以精5 .戊、素问?生气通天论所

12、言的“生气”是指 (C)A.营卫之气B.呼吸之气C.生命之气D.肾中精气E.水谷精气6 .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其本”的“本”是指 (E )A.病因B.病机C.气血D.正气E.阴阳7 .庚、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8 .辛、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的外貌特征是(B)A.面皆焦,发始白 B.面始焦,发始堕 C.面焦,发鬓颁白D.发鬓颁白,身体重 E.发长极,身体盛壮9 .壬、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水泉不止”指(A)A.小便失禁B.小便不利C.汗出淋漓

13、D. 口渴欲饮E.呕吐不止10 .癸、请背诵伤寒论中旋覆代赭汤方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暧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40分题组、十二地支1 .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是什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蓄养阳气,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蓄养阴气。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2 .丑、请背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其实者,散而泻之。”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 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悍者,按而收

14、之;其实者,散而泻之。3 .寅、请背诵桃核承气汤证原文,并说出其方药组成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药组成: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甘草4 .脉要精微论望面色中失神五色的比拟物品有(BC )A.鹅羽B.地苍C .黄土D.重漆E.苍璧5 .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属于“因其衰而彰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属于“因其轻而扬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属于“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属于“其下者,引而竭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每项任举一例)补益之法、宣散解表、涌吐之法、通利泻下。6 .巳、麻黄汤的禁忌包

15、括:(ABD )。A咽喉干燥 B淋家C恶风无汗 D经常失血E发热恶寒而喘7 .午、请背诵伤寒论中桅子豉汤方 76条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 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桅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桅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桅子生姜 豉汤主之。8 .未、伤寒论中变证的概念是( D )A.实证突然转为虚B.热证突然转为寒证C寒证突然变为热证D病情发生性质变化,脱离原有病证的范围E.虚证转为实证9 .中、请背诵伤寒论中小青龙汤证 40和41条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 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

16、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10 .酉、为什么“诊法常以平旦”(请用内经原文回答)素问?脉要精微论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筋脉未盛,脉络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11 .戌、下述除哪项外,都是素问 ?上古天真论所述的养生方法( B)A.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B.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C. 恬惔虚无D.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E.虚邪贼风,避之有时12.亥、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论“气化”的含义是(ABCDE )A. 肾气对膀胱所藏津液的蒸化B. 肾气对膀胱所藏津液的开清降浊C. 肾气对膀胱所藏津液的输布D. 肾气对膀胱所藏津液形成尿液E. 以上

17、均是60 分题组、十二生肖1. 鼠、 王某,女, 34 岁。主诉:恶寒汗出半月。 现病史:患者前因感冒,自服退烧药,现仍恶寒汗出,微发热,汗漏不止,虽值盛夏,但汗出清冷质稀,动则尤剧。伴疲倦,小便量少,手足时时拘挛疼痛。请根据伤寒论中所学知识,说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中医诊断:太阳病中风表虚证兼证。证型:桂枝加附子汤证。治法:扶阳解表。方药:桂枝加附子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炮附子。2. 牛、 李某,男, 50 岁。主诉:有咳喘史12 年,复发三天。现病史:三日前,因感受风寒,而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喘气不能平卧。检查: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体温。

18、请根据伤寒论中所学知识,说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中医诊断:太阳病伤寒表实证兼证。证型:小青龙汤证。治法:外解风寒,内散水饮。方药: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3. 虎、请背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热极生寒。”并概括本段经文的内容。原文背诵: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与本。 故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内容概括:本段经文阐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论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4. 兔、 在伤寒论中,寒热错杂

19、痞证可用哪三个方剂进行治疗请任选两个方说明其在病机、治法上的异同。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相同点:三者皆有脾胃不和,升降失司,寒热错杂,气机痞塞;治法均以平调寒热,和胃消痞为主。不同点: 半夏泻心汤 证为 寒热错杂,中焦痞塞 ,治宜 和中降逆,消痞散结; 生姜泻心汤证 兼有 水饮实滞 ,治宜 消食和胃,散水消痞 ; 甘草泻心汤证 , 脾胃虚弱 较甚,治宜 补中和胃消痞 。5. 龙、 王某某,男, 40 岁。主诉:颈项拘急,不能坐立三天。现病史:昨日受凉,突起颈项拘急,转动不灵,如负重物。伴见头痛发热,恶风无汗。检查:舌淡苔薄,脉浮紧。请根据伤寒论中所学知识,说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

20、方药。中医诊断:太阳伤寒表实证兼证。 证型:葛根汤证。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方药: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生姜、大枣、甘草、芍药。6. 蛇、孙XX,男,60岁。主诉:反复心下痞满,心烦 5天。现病史:病鼻而心烦,心下痞满,口渴,小便黄赤。检查:按上腹胃脘部濡软,无压痛,舌红苔黄,关脉浮。请根据伤寒论中所学知识,说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痞证) 。证型: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热痞证) 。治法:泻热消痞。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9g、黄连6g、黄苓6g。以麻沸汤浸泡。7. 马、 李某某,男, 43 岁。主诉:发热汗出一天。现病史:出麻疹后,高热不退,周身出汗,可以目

21、见,谵语,小便失禁。检查:舌淡,苔黄,脉浮滑。体温。请根据伤寒论中所学知识,写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中医诊断:阳明病热证。证型:白虎汤证。治法:辛寒清热。方药:白虎汤。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8. 羊、 在伤寒论中,太阳蓄血证可用哪三个方剂进行治疗,请任选两个方说明其在病机、治法上的异同。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抵当丸。相同点:三者病机均为热与血结于下焦;治法均为泻下。不同点: 桃核承气汤 证为 血热互结于下焦 ,热重于瘀,血热初结,治疗宜先解表后攻里,泻下瘀热 ; 抵当汤 证为 瘀热互结于下焦 ,瘀重于热,病势较急,即使表里同病,也急当治里, 破血逐瘀,泻热除实 ; 抵当丸证 为 瘀热

22、内结,病势较缓 ,瘀热俱轻,故取 泻热逐瘀,峻药缓图 之法。9. 猴、 患者陈某某,男, 45 岁。主诉:反复心下胃脘痞硬不适 2 年,加重 3 天。现病史: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常出现心下胃脘部闷胀不适。曾服过胃舒平,丽珠得乐等药未效。症状逐渐加重,近3 天来出现心下痞硬,呕逆,心烦不安,腹中雷鸣,下利每日 10 次以上,水样大便夹有未消化食物。检查:腹软,全腹无压痛,肠鸣亢进,舌淡苔白腻,关脉濡弱。请根据伤寒论中所学知识,说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中医诊断:太阳病变证(痞证) 。证型:甘草泻心汤证。治法:补中和胃消痞。方药:甘草泻心汤。炙甘草 30g、人参18g、干姜9g、制半夏12g

23、、黄连6g、黄苓9g、大 枣 7 枚。10. 鸡、 张某,男, 30 岁。主诉:恶寒发热3 天。现病史: 3 天前受凉,突感恶寒发热,全身骨节疼痛,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口不渴,二便正常。检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体温。请根据伤寒论中所学知识,说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中医诊断:太阳病伤寒证。证型:麻黄汤证。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药: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11. 狗、 李某某,女, 55岁。主诉:反复自汗出半年。现病史:反复自汗出,恶风,发热,伴头痛,汗多时浸汗的毛巾可拎出水。二便调,舌淡苔薄,脉浮缓。请根据伤寒论中所学知识,说出中医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中医诊

24、断:太阳中风表虚证。证型:桂枝汤证。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12.猪、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故半百而衰也。”中所述引起今时之人早衰的原因有哪些养生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请用原文回答)早衰的原因: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互动题1.下列哪项是大青龙汤证的辨证要点( C )A. 身疼腰痛,骨节疼痛2. 黄连汤

25、证的病机是(B. 脉浮紧 C. 无汗,烦躁D )D. 发热 E. 咳而微喘A. 胃虚痰阻,胃气上逆D.上热下寒,脾胃不和B. 脾胃不和,寒热夹杂C. 中阳虚损,阴寒气逆E. 脾虚水停,水气上逆3. 以下不是炙甘草汤方药组成的是( C )D. 阿胶、麦门冬E. 甘草、桂枝C )D 大柴胡汤 E 十枣汤A. 麻仁、生地B. 人参、生姜、大枣 C. 白术、芍药4. 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 .生姜泻心汤C .甘草泻心汤5. 以下哪一方要求“顿服之” ( D )A.大陷胸汤 B .抵当丸 C .茵陈蒿汤D .附子甘草汤E .桂枝汤6. 素问 ? 五脏生成 :诸髓者

26、,皆属于( C )A. 节 B. 心 C. 脑 D. 目 E. 脉7. 请背诵“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8.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先肿后痛者”的原因是( D )A. 寒伤形 B. 热伤气 C. 气伤形 D. 形伤气 E. 湿伤形9. 据素问 ? 脉要精微论 ,春夏秋冬对应的正常脉象是( B )A. 规、矩、权、衡B.规、矩、衡、权 C. 衡、权、规、矩D.权、衡、规、矩 E.矩、规、衡、权10. 素问 ? 上古天真论所谓“地道不通”是指下列哪项( D )A. 小便不通 B. 六腑气机不通

27、C. 大便不通D.月经闭止 E.三焦气道闭塞加试题1. 在加试题中, 各组回答同一题, 将答案写在纸条上, 并举手示意交给主持人每题限时 1 分钟。2. 将根据答案的正确率和提交答案的时间判定胜利方。3. 要求答案字迹清晰。1 .下列不要求去滓再煎的方是( AD )A. 大黄黄连泻心汤B. 半夏泻心汤C. 甘草泻心汤D. 附子泻心汤E. 旋覆代赭汤2 . 下列不含有桂枝的方是( BE )A.麻黄汤 B.真武汤C.五苓散D.桃核承气汤E.白虎加人参汤3 .“心者,;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以为天下则大昌。"(C )A.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B.君主之官,神明出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C.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D.君主之官也,神明出也 E.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故主明则下安也,/故主明则下安也,4 .下列对“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