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_第1页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_第2页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_第3页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_第4页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设计目的及要求:1.1、 设计目的:(1) .掌握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组装和调试的方法;(2) .熟悉集成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并掌握其工作原理。1.2、 设计要求:(1)设计波形产生电路。(2)信号频率范围:100Hz1000Hz。(3)信号波形:正弦波。二、实验方案:方案一:为了产生正弦波,必须在放大电路里加入正反馈,因此放大电路和正反馈网络是振荡电路的最主要部分。但是,这样两部分构成的振荡器一般得不到正弦波,这是由于很难控制正反馈的量。如果正反馈量大,则增幅,输出幅度越来越大,最后由三极管的非线性限幅,这 必然产生非线性失真。反之,如果正反馈量不足,则减幅,可能停振,为此振

2、荡电路要有一 个稳幅电路。为了获得单一频率的正弦波输出,应该有选频网络,选频网络往往和正反馈网络或放大电路合而为一。选频网络由R、C和L、C等电抗性元件组成。正弦波振荡器的名称一般由选频网络来命名。正弦波发生电路的组成: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电路。产生正弦波的条件与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条件十分类似。只不过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是由于信号频率达到了通频带的两端, 产生了足够的附加相移,从而使负反馈变成了正反 馈。在振荡电路中加的就是正反馈,振荡建立后只是一种频率的信号,无所谓附加相移。反向恃输*反向传输(a)负反馈放大电路(b)正反馈振荡电路图1振荡器的方框图比较图1(a)和(b)就

3、可以明显地看出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正反馈振荡电路的区别了。由于振荡电路的输入信号 Xi=0,所以Xi'=Xf。由于正、负号的改变,正反馈的放大倍数为:AA =,式中A是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F是反馈网络的放大倍数。1 -AF. .振荡条件:AF=1. .幅度平衡条件:AF =1相位平衡条件: AF = A+ F = £2n二. .振荡器在刚刚起振时,为了克服电路中的损耗,需要正反馈强一些,即要求|AF|a1. .这称为起振条件。既然|AF卜1,起振后就要产生增幅振荡,需要靠三极管大信号运用时 的非线性特性去限制幅度的增加,这样电路必然产生失真。这就要靠选频网络的作用,选出失真波形的

4、基波分量作为输出信号,以获得正弦波输出。也可以在反馈网络中加入非线性稳幅环节,用以调节放大电路的增益, 从而达到稳幅的目的。万案一:图2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信号发生器的原理框图该发生器通过将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输出信号通过RC电路反馈到输入端,即可组成矩形波信号发生器。然后经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通过改变方波的占空比不仅可以得到锯齿波, 还可得到额外的矩形波。三角波通过低通滤波电路来实现正弦波的输出。然后将各种信号通过比例放大电路得到需要幅值;峰峰值的信号波该电路具有结构、思路简单,运行时性能稳定且能较好的符合设计要求,对原器件要求不高,且成本低廉、调整方便。为更好理解两种电路的结构及原理

5、,本文采用方案一产生正弦波,方案二产生方波和三角波。三、设计步骤:3.1、 RC正弦波振荡电路3所示。RC串联臂的阻抗用 Zi表示,RC并联臂的RC串并联网络的电路如图图3 RC串并联网络阻抗用Z2表示。其频率响应如下八八R,乙=R1(1/j C1)Z2 = R2/(1/j C2)21 j R2C2VfZ2R2 /(1 j R2C2)F 二二-二-V 乙 Z2R1(1/j。)+ 旧/(1 jR2c2)V o=RR (1/j C)(1 j R2c2)R2R1(1 RR2fo=2兀 RR2C1C2当 R1 = R2, C1=C2时,谐振角频率和谐振频率分别为:RCfo2 二 RC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6、dR* 1C2)2 ( R1C2,R2C1R2G32 (.R2RRF = -arctgRCi1&CR2C10- '=-arctg当f=f0时的反馈系数F |=1 ,且与频率fo的大小无关,此时的相角中F=00。即调节3谐振频率不会影响反馈系数和相角,在调节频率的过程中,不会停振,也不会使输出幅度改变。3.2、 基本文氏桥振荡电路RC文氏桥振荡器的电路如图4所示,RC串并联网络是正反馈网络,另外还增加了 R和R4负反馈网络。?.% 一工图4 RC文氏桥振荡器Cl Ri和C2 R2正反馈支路与 R3 R4负反馈支路正好构成一个桥路,称为文氏桥。当Cl=C2、Rl = R2 时VfV

7、oF=0f0=2 IrC.为满足振荡的幅度条件AF =1,所以Af>3o加入R3R4支路,构成串联电压负反馈A =1 R3 _3R4由于A >3。这时正反馈超过了负反馈,说明频率为f0的扰动会被再生的放大,导致整个电路进入一个幅度不断增长的振荡过程中。此时电路是不稳定的O如下图所示图5 Af >3时产生波形3.2参数设计及运算3.2.1 器件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 (LM324),二极管(1N4934),示波器(XSC1),固定电容(1nF),可变电容(09nF),及各种型号电阻。3.2.2 参数计算根据稳定振荡条件:f 0 = Xkdn,在选频网络中,选才i R = 158KC

8、,根据频率的变化范围2RC100Hz1000Hz计算可变电容器 C值如下;,1f100100HZ2 RC max1C max =二10nF2 二 158 100000 1 二100HZ2 二 158 1000 C max同理,f 1000 =2 二 RCmin1=1000HZ2 二 158 103 Cmin=1000HZC min =6 =1nF2 二 158 106所以选择可变电容器的范围在0nF -9nF之间变化,与1nF电容并联,总电容在1nF 10nF内变化,而且保持两个可变电容同时变化。3.3 采取稳幅措施的文氏桥振荡电路可以在第一级运放为了采取稳幅措施, 可以加入二极管进行稳幅。同

9、时为了幅值可调,后加一级运放电路,通过调整电位器来控制幅值的大小。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RI 15SknRS WV-I 8kn:R6 AAAr- lOkH9nF0%1nF 叫 :-15 VR2NN- 158kH C1"0 ztliiF图6可调幅可调频的稳幅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电路这是一个自动振幅控制电路,当信号较小时,二极管截止,因此 100KG电阻不起作用,从而R3/ R4 =2.21,也就是此时振荡在积累, 当振荡不断地增长,这两个二极管以交替半周导通的方式逐渐进入导通的状态,在二极管充分导通的限制下,R3的值会变为并联以后的电阻,使得比值减小,然而,在此极限到达之前,振幅会自动的稳

10、定在二极管导通的某个中间电平上,这里正好满足 R3 / R4 = 2。3.4 波形仿真图IneChannel A Chian nd BIgJ的 nre=22,265 nW106.700 ms24.031 mV1,003 ms95,翁 boiY±±-T1 T1T2T2-Revere®Channel AScale:3Chmmi 国 BTriggerScale:根- Edge: | jT 11 4 |X p££,(DW):0ll/Fl fejd A/B JY pos.(D«vJI: 0| V p0S.(Dk);Level: q1 vmu 口

11、 ipc rnr"1r"iE 陛ia小而,口加的依图7 1000Hz正弦波波形当电容C5和C6取最小值0时,总电容为1nF,由仿真波形图可以读出频率与幅值,频率为1000Hz图8 100Hz正弦波波形当电容C3和C4取最大值9nF时,总电容为10nF通过仿真图可以读出频率与幅值, 率为100Hz。3.5 方波发生电路工作原理: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 Uo=+Uz,则同相输入端电位 Uc=+Ut。Uo通过R12对电容 C3正向充电。反相输入端电位Uc随时间t增长而逐渐升高,当 t趋近于无穷时,Uc趋于+Uz; 一旦Uc=+Ut ,再稍增大,Uo就从+Uz跃变为-Uz,与此同时Uc

12、从+Ut跃变为-Ut。随 后,Uo又通过R对电容C3放电。反相输入端电位Uc随时间t增长而逐渐降低,当t趋近于无穷时,Uc趋于-Uz; 一旦Uc=-Ut ,再稍减小,Uo就从-Uz跃变为+Uz,与此同时,Uc 从-Ut跃变为+Ut,电容又开始反向充电。而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电路产生了输出状态的自 动转换,便输出方波。R12 tooka- Q4-D502DZ4.7图9方波信号发生原理由于图中所示电路电筒正向充电和反向充电的时间常数均为RC,而且充电的总幅值也相等,因而在一个周期内Uo=+Uz的时间与Uo=-Uz的时间相等,Uo为对称的方波,所以也称为该电路为方波发生电路。电容上电压Uc (即集成运

13、放反相输入端电位出电压Uo波形如图所示。矢I形波的宽度Tk与周期T之比称为占空比,因此为1/2的矩形波。根据电容上电压波形可知,在1/2周期内,电容充电的起始值俄日 -Ut,Un)和电路输Uo是占空比终了值为+Ut,时间常数为R3C;时间t趋于无穷时,Uc趋于+Uz,利用一阶 程上述电路输出状态发生跳变的临界条件为:U- = U+RC电路的三要素法可列出方R2R2R3Uo = FUo当输出U0为高电平时:,R2,.UU OH = FU OHR2 R3-Ut当输出U0为低电平时:R2U . = -Uol FUolR2 R3刚开始振荡建立时,由于电路中的电扰动,并通过正反馈, 使输出很快变为高电平

14、或低电平。振荡周期为:VouO=+UZ的时间与uO=-UZ的时间而方波发生电路中电容正向充电与反向充电的时间常数 均为RC,而且充电的总幅值也相等,因而在一个周期内 相等,即方波T1 = T2。对T1由暂态过程公式:tuc (t) =UcQ)-UcQ)-Uc(0)e对充电过程,t =附:Uc9)=Uoh =Uzt = 0 时:Uc(0 5 = -FUol =-FUz即:_tu"t)=Uz -FUz -Uze得:1 F2R2T =2T1 =2 ln 2RCln(1 2)1 -FR3则振荡频率:12R。2R2c31n(19)R11可知,调整电压比较器的电路参数R9、R2和Uz可以改变方波

15、发生电路的振荡幅值,调整电阻R9、R11、R12和电容C3的数值可以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3.6三角波发生电路由矩形波经积分电路得出,如图所示。运算放大器U2D与R13、R16、C4组成反相积分器,比较器与积分器首尾相连,形成 闭环电路,构成能自动产生法波、三角波的发生器。图中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U01 =工住,他的输入电压时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 U0,根据叠加原理,集成运放 A同相输入端电位R2R1R2R1UP 1 = U 0U01 = U 0UZR1R2R1R2R2 R1- R1R2_ UT = R1 UZ令UP1 = UN1 = 0,则阈值电压R2因此,滞回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所示。积分电路的输入电压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U01,而且U01不是+ UZ ,就是一 UZ ,所以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1U0 =U01t 1-t 0 U0t 0R3c式中U°t0)为初态时的输出电压。设初态时U01正好从-UZ跃变为+ UZ,则上式应写成Uo1Uz 11 -1 0 ,U 01 0 积分电路反向积分,uo随时间的增长线性下降,根据图2的电压传输特性一旦 Uo = -廿,R3c再稍减小,U01将从+ UZ跃变为-UZ 。使得上式变为1RCUZ t2 - t1U 0 t1Uot 0)为U01产生跃变时的输出电压。 积分电路正向积分,U0随时间的增长线性增大,根据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