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一)_第1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一)_第2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一)    【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泌尿系统疾病。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由于本组疾病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临床特点为病程长,起病前多有一个漫长的无症状的尿异常期,然后缓慢持续进行性发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药治疗疗效清热解毒药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识 慢性肾炎中医认为是由于肾脏元气亏虚,内外邪毒瘀阻肾络,肾体受损,肾用失司而发为本病。本

2、病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肝心四脏。病性多虚实夹杂,肾元亏虚为本,外邪袭肾为标。病程较长,且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多预后不良。肾病水肿在急性发作时,常因风邪外袭,肺的治节、肃降失司,可以出现面部水肿;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潴留也可发生水肿;肾虚不能化气,亦可水湿潴留而水肿。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借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来推动水液的蒸化、吸收、输布、利用、排泄。因此,风、寒、湿、毒等因素阻遏三焦气化功能,则必然导致水肿的发生。肾病水肿的病机与肺、脾、肾、肝、三焦对水液代谢功能失调有关。 西医学认识 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但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占有重要作

3、用。 诊断 本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症状轻重不一,可有一个相当长的无症状尿异常。慢性肾炎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水肿、高血压、尿异常,三者可以同时并见,也可以单一或相兼出现。早期可有体倦乏力,腰膝酸痛,纳差等,水肿时有时无,病情时轻时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渐有夜尿增多,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最后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尿毒症。 西医诊断标准 (1)从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起,尿异常所见或高血压持续1年以上。 (2)起病时缺乏明显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而尿异常所见(指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的全部或一部分)存在继续1年以上。 (3)水肿:水肿部位往往出现在眼睑、颜面及双下肢,一般为轻中度水肿,在慢性肾炎未引起尿毒

4、症时很少出现胸水、腹水等。 (4)高血压:多数病人有轻重不等的高血压,一般为中等程度高血压,但一部分病人以高血压为突出表现,甚至出现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心脏病。 (5)尿异常:中等程度的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2g左右,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也是慢性肾炎尿改变情况之一,用相差显微镜检查,90%以上的为变形红细胞血尿,少数为均一型红细胞血尿。除蛋白尿、血尿外,尚可有管型尿、尿量的变化、尿比重及尿渗透压的异常。 辨证论治 (一)辨证纲目 1.风寒袭肺 易于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咽鼻不利,咳嗽反复,眼睑浮肿,腰腿酸软,神疲乏力,小便清长,中夹泡沫或尿血,舌红苔白,脉浮紧。 2.风热犯

5、肺 汗出恶风,易于感冒,咽喉肿痛,面目虚浮,腰膝酸软,疲乏无力。鼻咽不利,咳嗽反复,尿黄尿浊,或有尿血,肢体烦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浮缓。 3.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腰膝酸疼,喜冷怕热,尿赤便干,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头晕目眩,舌质红舌体瘦,苔薄黄,脉弦细数。 4.脾肾阳虚 腰膝酸软,四肢沉重,畏寒肢冷,喜温怕冷,尿浊色淡黄,疲乏无力,纳后腹胀,下肢浮肿,大便常溏或不爽,舌体胖嫩且边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沉细滑。 5.肾阴阳两虚 疲乏无力,腰腿酸软,足面浮肿,怕冷又恶热,舌体有裂纹,苔黄白相兼,脉沉滑 6.肾虚夹瘀 颜面黧黑,眼圈发黑,甲床发暗,脱发明显,腰刺痛,固定不移,或月经紫

6、黑有块疼痛,疼痛位置固定,夜间疼痛加重,肌肤甲错。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或涩。 7.湿热蕴结 胸脘痞闷、口咽黏腻,纳谷不香、大便不畅、口干不饮、小便黄少。尿频尿急,白带黄稠,舌胖嫩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二)审因论治 1.风寒袭肺 祛风散寒,补肾固表,方选玉屏风散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防风15g,麻黄10g,炙黄芪15g,白术15g,连翘25g,炙甘草10g,巴戟15g,赤小豆15g,生茅根50g,坎脐15g。 随症加减:若常有咳嗽者,加桑白皮、前胡;浮肿尿少者,加猪苓、泽泻;鼻塞者,加苍耳子、辛夷;咽喉肿痛者,加蝉衣、牛蒡子、木蝴蝶。 2.风热犯肺 祛风清热,补肾固表,方选桂枝汤合五苓

7、散加减。桂枝15g,茯苓15g,白芍15g,白术15g,连翘25g,炙甘草10g,巴戟15g,猪苓15g,生茅根50g,坎脐15g。 随症加减:咽喉肿痛重者,加山豆根、马勃、木蝴蝶;头痛者,加白芷,荆芥,川芎;发热甚者,加生石膏、双花。 3.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方选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枸杞15g,菊花15g,生地15g,山萸肉15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石决明15g,钩藤15g,天麻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桑寄生15g,怀牛膝15g,黄精15g,枳实15g。 随症加减:若大便干甚者,加柏子仁、首乌以润肠通便;若尿血者,去生槐花,大黄炭。 4.脾

8、肾阳虚 益气健脾,温补肾阳,方选右归饮合水陆二仙丹加减。菟丝子15g,仙灵脾15g,猪苓15g,生黄芪15g,当归15g,芡实15g,金樱子15g,淮山药15g,狗脊15g,川断15g,石韦15g,山楂15g,丹参15g。 随症加减:若大便溏者,加炒车前子、葛根;若寒湿较重,舌苔白厚黏腻者,加藿香,佩兰和生姜;若因寒湿阻滞,经脉受阻,督脉不通易出现腰腿酸痛、阴部湿冷,可加桂枝、木瓜、秦艽、苍术、牛膝、薏苡仁、桑寄生等;若因寒湿阻滞化热成湿热者,拟用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茵陈、山栀、黄芩。. 5.肾阴阳两虚 滋补肾阴,温补肾阳,方选左归丸合右归丸加减。熟地黄15g,淮山药15g,山萸肉15g

9、,当归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川牛膝15g,杜仲15g,生龟板15g,鹿角15g,仙灵脾15g,桂枝15g。 随症加减:若舌紫暗有瘀斑者,加川芎、山楂、丹参;若腰腿酸痛、有转筋者,加木瓜、川续断、秦艽。 6.肾虚夹瘀 行气活血,补益肾气,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北柴胡15g,川芎15g,赤芍药15g,当归15g,桃仁15g,红花15g,小茴香15g,蒲黄15g,五灵脂15g,丹参15g。 随症加减:若郁血日久者,选用穿山甲,水蛭等虫类药;夹湿热者,加黄柏,苍术,薏米;气虚者,加黄芪、党参。 7.湿热蕴结 清化湿热,培补肾元,方选四妙散加减。苍术15g,黄柏15g,怀牛膝15g,薏苡仁15g,茵陈蒿15g,厚朴15g,生大黄15g。 随症加减:阴阳两虚,证见畏寒、肢冷,脉结代者可合用炙甘草汤加减;气虚重者加黄芪、太子参;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夜交藤;若兼尿少浮肿者加泽泻、茯苓皮、车前子。 参考文献 1王荣,李晓玫.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