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时间:2009-3-19 9:53:04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应用 各种心脏疾病最终均可发展到心力衰竭。由于心力衰竭的发展比较缓慢,心脏是在各种病症累积多年后,才渐渐失去其泵血能力和各方面功能的减弱及下降。而在心衰的早期,心脏功能的减退是依靠心脏所分泌的短肽激素来调节心脏的代偿功能,故在临床上往往不易出现症状。传统诊断心衰的指标为心脏超声诊断,以评价心脏左室的射血分数了解心脏功能。近几年,由美国和欧洲心脏病协会推荐使用的B型尿钠肽(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BNP),是目
2、前唯一一个最好的用于评价心力衰竭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欧洲心脏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2001年的心衰诊断指南中心,已将其作为实验室检测项目中的唯一指标。 B型尿钠肽又称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心肌细胞所分泌的BNP先以108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形式存在,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在活化酶的作用下裂解为由7
3、6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活性的直线多肽和32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环状多肽,释放入血循环,分别被称为NT-proBNP和BNP。 NT-proBNP的生物学半衰期为60120min,而BNP仅为20min。B-BNP的释放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心衰程度加重,B-BNP的释放增加。B-BNP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参与钠调节,促进尿钠排泄和利尿,扩张血管,维持血压的动态平衡,同时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心输出量增加。现已发表的研究资料显示,B-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极好的负相关性,认为B-BNP可作为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替代检测指标。
4、; 现有不同公司的检测方法问世,主要分为检测外周血中NT-proBNP水平,或检测BNP水平。无论是检测NT-proBNP还是BNP,在临床应用价值上都没有太大差异。由于正常人血清/血浆B-BNP水平极低,故B-BNP水平的升高具有极好的诊断价值。B-BNP主要用于诊断心力衰竭、监测病程进展、对疗效和预后进行评估,同时用于AMI患者在治疗后对其心室功能的恢复状况进行评估。当治疗有效时,BNP水平可明显下降,BNP水平的持续升高或持续不降低,通常提示患者的心衰未得到纠正或正进一步加重;在急诊室对呼吸急促患者的鉴别诊断,也可通过测定B-BNP水平准确筛选出非心衰患者引起的呼吸
5、困难,由于其所具有的心肌特异性,B-BNP水平测定就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BNP在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心脏功能评价,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国外许多研究也显示,B-BNP用于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糖尿病、遗传性心脏病、高血压、既往心梗、风湿性心脏病已行换瓣手术患者,都应定期作B-BNP的检测,及时了解心脏功能状况。还有研究提示,B-BNP水平升高与高危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和再次住院治疗的风险均呈高度相关,并认为B-BNP检测值比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VO2峰值更具有预测价值。由于B-BNP是目前唯一
6、最好的评价心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其检测快速、敏感、特异,检测该指标来帮助筛选是否需做超声心动图,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讲,也是一个最好的节约方案。超敏CRP在冠心病危险因素评价的作用 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心血管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生率也日趋增长。对这类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是维护人类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用于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指标很多,除了临床资料和遗传资料以外,尚有很多实验室指标,如载脂蛋白(apoprotein,APO)中的APO-A1、APO-B、HDL-C、VLDL-C、LDL-C等。近几年,随着检测
7、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检测指标也用于临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为超敏CRP(hs-CRP)。CRP由肝细胞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0144000),正常情况下在血清/血浆中含量极低,而当炎症或组织损伤时CRP含量可成倍增加,被临床作为炎症及感染的最佳实验室指标。而hs-CRP水平用一般的免疫化学方法不能检测到,只能用超敏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才能准确测定血浆中hs-CRP的浓度。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健康人血清/血浆中hs-CRP水平小于0.55mg/L,当有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者,其hs-CRP水平往往大于2.1mg/L。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hs-CRP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相对独立的一个新的筛查
8、指标。大量的数据分析显示,当hs-CRP低于2mg/L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很低,而当hs-CRP大于2.1mg/L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随着hs-CRP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发生冠脉综合征或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显著升高,如将hs-CRP与总胆固醇和HDL浓度的比率联合应用,评价高危人群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更具有客观的应用价值。因此,hs-CRP主要用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筛查。目前国内因受经济条件限制,尚不能作为常规项目,但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但切记应全面评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能将危险因素当作诊断指标,应恰如其分地评价危险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才能有效地协助医生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结
9、束 语 综上所述,新的心肌标志物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室保障。但对这些新的心肌标志物特性的正确了解和掌握临床应用指标,只有正确分析各类心肌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与检测结果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咨询,体现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为保障人类健康作出贡献。脑钠肽在心功能生化检查中的应用曹兴建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又称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
10、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BNP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它可以促进排钠、排尿,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同ANP一样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内分泌系统。心功能障碍能够极大地激活利钠肽系统,心室负荷增加导致BNP释放。 1BNP的生成、代谢与测定 1.1 BNP的结构、合成与分泌:BNP同ANP一样具有一个由17个氨基酸通过一对二硫键组成的环状结构,它
11、对于受体的结合很必要,其中二硫键对于BNP的生物活性很重要。BNP具有种属特异性,大鼠的BNP由45个氨基酸组成,而猪、狗与人的BNP由32个氨基酸组成,人类BNP基因片段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的远端,与其上游的ANP片段相连,其反向转录脱氧核糖核酸(cDNA)由1900个核苷酸组成,BNP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由900-1000核苷酸组成,它可表达成BNP前体原,脱去N端的信号肽成为含108个氨基酸的BNP前体(proBNP),但并不储存于分泌颗粒,主要从心室分泌,在其分泌过程中或进入血液后分解为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含32个氨基酸的C端片段)及N端片段。左室延展及室壁张力对BNP的释放进行
12、基础调节。 1.2 BNP的分布、受体与降解:BNP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其中以心脏含量最高。脑内以延髓含量最高,中枢神经系统的BNP含量高于ANP,脑与脊髓内BNP含量约较ANP含量高13倍。心脏内BNP主要存在于左、右心房,其中右心房含量为左心房3倍多,心室的BNP含量约不足心房的120,心室BNP含量少是因为BNP前体并不储存在心室中,只有当室壁张力升高时才迅速刺激BNP基因高表达,大量合成BNP分泌入血,换句话说,BNP在心室肌内储存极少。在房间隔、房室瓣、主动脉、肝动脉与肺静脉壁内亦含有少量BNP。
13、160;利钠肽系统共有A、B、C三型受体,均为跨膜受体,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通过C受体介导将BNP内吞入胞内,再由溶酶体酶降解;第二,由中性肽链内切酶对BNP降解,此酶在肺脏及肾脏中浓度较高。ANP较BNP对中性肽链内切酶的亲和力要大的多,但第二种途径仍为BNP代谢的主要途径,再由于C受体对ANP的亲和力亦高于BNP,这样造成BNP的生物半衰期(20分钟)长于ANP(约3分钟)。 1.3 BNP的测定:测定血浆BNP浓度可以为临床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IRA)、免疫放射测量法(IRMA)、电化学发光法(E
14、CLA)。IRA法测定批间及批内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8%、9.9%;IRMA法不经提取血浆BNP直接测量,使用Shionoria BNP放免试剂盒测定,此测定系统采用两种抗人BNP单克隆抗体,一种识别BNP的C端序列,一种识别其环状结构,即应用夹心法测定血浆BNP浓度,其最小可测量为2pgml,批间及批内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5.9%、5.3%,此法较为敏感、准确、易于操作;而ECLA则更为敏感、准确,批间及批内的变异系数(CV)仅为5.8%、3%,但成本昂贵。最近用于床边试验(POCT)的BNP快速检验和酶免疫法(ELISA)已用于临床,具有快速、简便、价廉等优点,ELISA法批
15、间及批内CV分别小于14%和5%。 2BNP的心血管作用及临床应用 2.1 BNP的心血管作用:BNP同ANP均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天然拮抗剂,亦抵制后叶加压素及交感神经的保钠保水、升高血压作用。BNP同ANP一起参与了血压、血容量以及水盐平衡的调节,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这些均起到维护心功能作用。BNP又不同于ANP,ANP主要在心房合成,在心房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分泌增加,血浆浓度升高,主要反映肺血管压力的变化,其他一些激素如抗利尿激素
16、、儿茶酚胺类物质可直接刺激ANP分泌,因ANP前体储存于分泌颗粒中,分泌时分解为ANP,其快速调节主要在激素分泌量多少上进行;而BNP主要在心室合成,在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增加;因此反映心室功能改变更敏感、更具特异性,因BNP前体并不储存于分泌颗粒,BNP的合成与分泌的快速调节在基因表达水平上进行。 2.2 BNP对心功能的诊断价值:心衰是多种疾病的终末阶段,心衰可分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CHF),CHF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成、级。级心功能实际上无临床心衰症状,可称为左室功能不良(LVD)。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时症状与急性心衰相似
17、。临床诊断心衰的可靠性很差,特别是初级保健机构。心超声是诊断心功能不全最有用可靠的非创伤的方法。在英国被怀疑为新的心衰病例每年有12万人。很难对如此大量患者都进行心超声诊断。基于BNP与心功能的密切关系,许多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探讨它的临床应用。在CHF的病理生理改变及诊断中,BNP的重要性得到肯定。Mukoyama等报道CHF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比,比较正常组和CHF组之间的心脏及血浆BNP水平,发现正常人心室BNP含量为心房的7.2%,整个心脏的30%,CHF患者则分别上升为22%、52%,正常人血浆BNP浓度约0.9±0.07fmolml,BN
18、PANP值约0.16±0.02,而不同程度CHF患者(NYHA分级)的BNP浓度:级约为14.3±1.8fmolml;级约68.9±37.9fmolml;级约155.4±39.1fmolml; 级约267.3±79.9fmolml。且在和级患者中血浆BNPANP值分别为1.44、1.72,BNP较正常增加200300倍,而ANP只有2030倍,由此认为CHF患者心室合成和分泌BNP增加是导致血浆BNP升高的部分原因,且随心衰严重程度增加。Selvais等认为BNP在诊断CHF及其严重度时优于ANP,他们将正常人、具有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
19、的冠心病患者、不同程度CHF患者的ANP、BNP浓度进行比较,发现重度心衰(NYHA级)BNP浓度(205±143pgml)明显高于轻度心衰(NYHA)浓度(51±28pgml)(p0.001),BNP区别CHF与正常人及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能力优于ANP(p0.01),而且BNP浓度与LVEF的相关性优于ANP(rBNP=-0.59,rANP=-0.30,p0.05),在判定CHF程度时又强于LVEF(p0.05),认为BNP可用于对门诊心血管病人进行诊断。 目前关于BNP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左室功能障碍(LVD)方面,这里的左室
20、功能指收缩功能。无论正常人还是LVD患者,BNP均主要由左室心肌细胞合成分泌,进入小静脉回流至室间隔静脉通过冠状窦进入循环,其分泌主要由左室壁张力进行调节,LVD的严重程度与其分泌正相关,外周血BNP水平可反映心室分泌率及LVD程度。 目前中、重度LVD依据临床检查较容易诊断,而轻度LVD(NYHA分级级)却很难做到,但对LVD的确诊很重要,尤其对哪些心肌梗死后恢复正常的患者,静息状态下或运动后3分钟测量血浆BNP、ANP等肽类激素及cGM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只有BNP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BNP在静息及运动后曲线下面
21、积分别为0.70、0.75,对正常与LVD地鉴别能力明显优于ANP及cGMP等,是利钠肽系统对LVD的最佳标记物。黄彦生等报道将BNP和N-ANP联合检测更适于诊断LVD,他们通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筛选LVD及CHF患者,并选取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作对照,结果LVD组的血浆BNP(98.72±48.96ngL)和N-ANP(1382.25±549.51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06±18.20ngL 和422.06±255.38ngL,p0.05和p0.001),却显著低于CHF组(分别为150.90±83.66ngL和402
22、0.43±2090.95ngL,p0.05和p0.001);血浆BNP75.00ngL时,诊断LVD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4%;血浆N-ANP 923.00ngL时,诊断LVD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4%,认为BNP和N-ANP可用来诊断LVD,以BNP75.00ngL且N-ANP923.00ngL为诊断指标样适合。 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在心肌梗死(MI)后测定BNP。这不仅可识别有无左心收缩功能不全,而且在判断左室重构和死亡危险方面可能优于心超声诊断。在临床实际工作中,BNP还有助于将心衰引起的气喘和其它原因引起的气喘区分开。正
23、常BNP几乎可以除外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气喘。 2.3 BNP对心脏病预后的评估作用:传统上对心衰患者的长期监控是非常不完善的。如果有一个价廉的生化标志物来监控心衰,那将是非常有利的。BNP是否是这样的一个标志物?如果有床边的BNP试验,则有可能像糖尿病患者一样监控心衰患者。这方面BNP有很大潜力。 Tsutamoto等对85名患有CHF的患者(EF45%)随访两年,比较BNP与ANP、cGMP等在CHF的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发现血浆BNP在估计慢性CHF患者的病死率上优于ANP
24、及cGMP,而且所提供的预后信息不依赖于其他如PCWP和LVEF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老年人群中,升高的血浆BNP浓度与整个人群的病死率明显相关,无论是否患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均可通过测量血浆BNP对死亡率进行预测。血浆BNP水平与AMI后LVD程度呈正相关,且研究证明,BNP的分泌增加主要集中在梗死与非梗死区域交界的边缘地带,此处室壁机械张力最大,因此BNP可准确反映梗死局部室壁张力的变化,而张力又受到梗死面积、左室形态改变、心肌机械应力等因素影响,因此对心肌梗死后病人测量血浆BNP可以同时预测梗死区大小、左室功能。几篇报告都提出对于预测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进程来说,血浆BNP测定是一种简便、
25、准确、有用的生化指标,由于左室重构在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不易发现,BNP的测定对于心肌梗死后危险度分级该是价优质好的筛选方法。Cowei认为BNP是心衰患者预后的重要标志物,从理论上讲血浆BNP浓度和存活率密节相关。大规模人群心衰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血浆BNP、NT-BNP浓度和存活率以及再次住院相关。通过一系列的BNP测试来调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治疗,与经验治疗相经较能更好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肽-醛固酮系统并降低死亡率。 2.4 BNP在LVD治疗方面的作用:由于BNP具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的作用,与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呈拮抗作用
26、,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有研究将BNP输入正常人及患有充血性心衰的病人,发现BNP可降低PCWP、全身血管阻力并增加每搏量,从而降低了心脏前、后负荷,增加了心输出量:同时还增加了尿量、钠及氯化物的排出,降低了血浆醛固酮浓度,认为心衰患者输入BNP可以通过其舒张血管特别是利钠作用改善左室功能。Hopbbs等将不同剂量的人工合成BNP(分别为0.3,1,3,10及15ugkg)作为静脉单独用药输入心衰患者体内,发现10和15ugkg剂量可以明显降低PCWP(-73%,p0.001),平均肺动脉压(-41%,p0.001),平均心房压(-28%,p0.001),
27、全身血管阻力(-53%,p0.001),而且心指数(68%,p0.001)和每搏量(72%,p0.001)显著升高,认为BNP作为单用的静脉制剂应用于心衰患者可改善心功能,但长期使用于CHF患者是否有益尚待进一步研究。此外,鉴于BNP系一种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肽,其对神经系统方面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如对疼痛的影响,陈志武等就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纯化BNP并进行了脑钠肽镇痛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3展望 BNP与血流动力学改变之间的关系已得到广泛的认同,BNP血浆浓度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正常BN
28、P浓度可以在很在程度上否定存在心功能受损。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BNP同可以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引起的的LVD。但是,由于不同实验室条件不同,采取的测定方法和研究方法不尽相同,所得到的正常值均有差别,还需研究完善。而且要注意BNP不是特异性的诊断工具,因为升高的血浆BNP浓度并不一定由心衰引起,某些心肺疾病、肾衰、肝硬化等也可使血浆BNP浓度升高,应结合临床资料进行鉴别。 尽管受到一定限制,但BNP对于心功能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已展示了良好前景。尤其是在筛选LVD以及心肌梗死后危险度评价方面显示出明显优越性。在今后的应用中,还需要制定严格检测和判断
29、标准。总之,随研究深入,血浆BNP浓度测定很有可能作为评估心功能的一项重要补充,成为一项简便易行的常规检查。心衰及其标志物检测 时间:2011-3-29 9:31:04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肌本身的病变,例如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时,心脏有一部分肌肉坏死,不能收缩,此时心脏就失去了“供血”的功能。长期的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可以最终引起心力衰竭。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离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和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其它较常见的病因有心肌炎、肾炎和先天性心脏病。较少见的易被忽视的病因
30、有心包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心房粘液瘤和其他心脏肿瘤、结缔组织疾病、高原病及少见的内分泌病等。心力衰竭的临床分型: (一)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以慢性居多。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二)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三)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 (四)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各种疾病损害了心脏的正常功能,使心脏收缩力减弱或心脏舒张不充分而难以推动正常血液循环的结果。临床上最常见的
31、心力衰竭表现有劳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休息时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还表现为下肢踝部水肿和尿量明显减少。心力衰竭是一种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共同病理状态,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心力衰竭的慢性心血管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心力衰竭是导致疾病和65岁以上的病人住院的首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如病人主诉)和物理仪器(如超声心动和X线检查)等。近年来,钠尿肽又称脑钠肽(BNP)这一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BNP是调节体液、体内钠平衡、血压的重要激素,当心血容积增加和左室压力超负荷时即可大量分泌。当前可用于诊断心力衰竭的是检查两种
32、钠尿肽:BNP(B钠尿肽)和NTproBNP(N末端前B钠尿肽)。临床研究和应用表明,BNP或NTproBNP两者应用价值基本相同,都是较好的心力衰竭时的心脏标志物。对有相应的临床症状、疑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检测BNP或NTproBNP有助于确立心力衰竭的诊断。临床最常用检测BNP或NTproBNP来鉴别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功能不全。如果没有这些物质的升高,那么表明病人可能不是心源性的呼吸困难。对于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这些标志物水平变化是很灵敏的。同时,在几天时间内连续测定BNP或NTproBNP,可使医生能调整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使其更精确有效。当然,目前在我国检测BNP或NTproBN
33、P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并不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必要条件,也还不能替代目前常用的各种辅助检查(如超声心动和X线检查等)。BNP或NTproBNP在预后评价和治疗指导等方面的应用仍需更多的临床实验证据支持。BNP用于心衰筛查诊断的价值(3)如果病人的BNP浓度出现升高,这类病人存在心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依此帮助不是心血管专家的临床医师提高对心衰的诊断水平,在成人疑似心衰病人当中,除了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测以外,血浆BNP浓度检测是一种新的非常有益的检测指标,它作为一种排除性的检测方法对门诊或急诊的呼吸困难而怀疑为心衰患者进行区分。可以预见BNP逐渐会成为预示心衰的一个最主要指标。但BNP
34、水平的升高受年龄、性别、不同个体机能和药物治疗的影响,最好还是不要把BNP检测孤立起来,而应该同其它的临床诊断依据相结合。NT-proBNP 项目的临床意义与开展现状 时间:2009-7-9 15:28:001)NT-proBNP简介及其临床意义 NT-proBNP全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有研究显示:心室功能障碍患者的NT-proBNP含量会升高,而且含量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NYHA,纽约心脏协会分级)。 心脏不仅具有泵血功能,而且还是一个内分泌腺。目前为止,已经确认有两种多肽由心脏分泌通过心肌
35、细胞拉伸进入血液循环,它们分别是心房利钠肽(ANP)和B型利钠肽(BNP)。ANP主要由心房分泌,而BNP由心室分泌的。在心衰患者中,由于心容量超负荷、心压升高会使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由于BNP主要由心室分泌,因此在诊断心室功能障碍时,相对ANP而言是个更为直接的标志物。 BNP是作为激素原合成的,称之为proBNP(BNP前体)。在受到心肌细胞的刺激后(例如,心肌细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列解为NT-proBNP(氨基末端- proBNP或N端-proBNP)和生物活性激素BNP。两种多肽都释放进入血循环。NT-BNP生物半衰期是60
36、-120分钟,相比生物半衰期仅为20分钟的BNP要长的多,因此检测NT-proBNP更有利于实验室操作。2)NT-proBNP的临床参考值3)NT-proBNP与NYHA的关系 NT-proBNP能够早期反映整体甚至局部心脏结构改变导致的功能变化,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更能真实反映心功能的变化。NT-proBNP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 NT-proBNP水平越高病变越严重,预后也越差 NT-proBN
37、P有利于在早期阶段或病变轻微阶段发现心衰: NT-proBNP可以区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心衰患者(NYHA I级和II级)与非心衰患者4)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重要性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体征和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虽然现在的一些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ß-受体阻断剂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病情的恶化,但除非进行心脏移植,否则心力衰竭是无法治愈的。心力衰竭早期的诊断和避免病情的恶化是当今
38、医疗保健面临的关键问题,越早开始治疗,对病人就越有益。 然而,心力衰竭(尤其是在心衰早期)是很难确诊的。心衰的典型症状,如呼吸急促、踝关节肿胀、疲劳等都不具特异性,有些病情轻微的患者也没有表现出典型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和肥胖患者,即使有这些症状也很难解释。因此,初级医疗机构仅依赖临床标准作为诊断依据,诊断心力衰竭的假阳性率可高达50%。目前诊断心衰最常用有效的方法主要有超声心动图、放射核素显像和心核磁共振检查;但是日常实际诊断左心室功能衰竭时,上述检查手段没有一项是可以完全信赖,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的。
39、有研究显示,心衰患者NT-proBNP的升高水平与死亡率的上升及重入院的风险性密切相关。NT-proBNP升高是患者疗效的独立标志物,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VO2峰更有意义。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检测NT-proBNP能预测心肌受损病人(有或没有ST段抬高)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死亡危险性;此外,NT-proBNP还能预示发生心衰或进行性心衰的危险以及发生心梗或再发生心梗的危险。因此,NT-proBNP能用于鉴别患者是否需要加强治疗,并跟踪检测具有高死亡或重入院风险性的患者,以此来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分级。 有大量一手资料表明,NT-pro
40、BNP可用于指导心衰的治疗。大剂量的药物治疗心衰后,血清或血浆的NT-proBNP水平会下降,以NT-proBNP水平来指导药物治疗,不仅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数,而且与临床知道治疗方案相比,延迟了首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时间。因此,依据NT-proBNP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是一项有效的心衰治疗措施。 有些表现心衰症状的患者可能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治疗。但是,如果这些患者的NT-proBNP水平正常,可能就意味着这些患者已经受到适当的治疗而无须强化治疗(避免“治疗过度”),因为他们的症状可能与心衰无关。5)NT-proBNP用于检测的优越性
41、; NT-proBNP在血清和血浆中非常稳定,可以采用常规血液样本的传送及处理方法,无需样品预处理。通常情况下NT-proBNP含量几乎没有日间变异,这意味着随时可以取样检测;而且还不受患者体位及运动状况的影响,在抽取血液样品时,患者无需休息或平躺。如何选择心血管病检测项目 时间:2011-12-7 10:06:45近几年,伴随着科研进展,不少新的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在临床崭露头角,如何对众多的检测项目进行正确选择,是临床医生以及患者共同关注的。 心血管疾病检验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中都有重
42、要意义。目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可选择的检测类别有: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心力衰竭和心脏功能检测。 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 血脂组合 除常用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外,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增加测定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hdl-c代表hdl携带胆固醇的代谢状态,而apoal反映hdl的颗粒数,二者不能相互替代。lp(a)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
43、危险因素,血浆lp(a)水平高的患者,大多呈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密切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水平升高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现认为hcy反应性的增高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增高有关,目前国内外逐渐把它作为心血管疾病临床常规检查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hs-crp是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检测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大量研究证实,hs-crp可能是比ldl-c更有效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个体hs-crp的观测值应取
44、两次(最好间隔2周)检测的平均值。hs-crp可对表观健康的人群预示未来发生脉管综合征的可能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则是预后指标。心肌梗死后的hs-crp水平预示未来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和梗死面积无关。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 对于急诊胸部不适疑为心肌梗死的患者,目前临床多根据症状、心电图结合血液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ck)、ck-mb质量浓度(ck-mbmass)、肌红蛋白(mb/myo)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t等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这些标志物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梗死发作后释放入血,若在血中发现这些物质水平升高则表明有心肌损伤存在。 心肌肌钙蛋白(ctn) ctn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坏死时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分层中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正取代ck-mb成为“金标准”。ctn特别有利于诊断迟到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uap)、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 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补协议书范本
- 货车砂石料运费合同协议
- 购买宣传册合同协议
- 订房合同交付定金协议
- 解除职工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大学物理考试不同木料的声学特征试题及答案
- cnc测量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幼儿园数学学习结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物理考察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物理基础测验试题及答案
-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32-2011)
- 江苏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
- 公司报废申请单
- 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
- TSSITS 2002-2022 低速无人驾驶清扫车安全规范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个人理财分期还款计划管理表1
- TGIA 004-2020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 GB/T 709-1988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452.3-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
- GB/T 18268.1-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