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_第1页
第1章_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_第2页
第1章_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_第3页
第1章_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_第4页
第1章_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静力学静力学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1、静力学基本概念、静力学基本概念(2)刚体)刚体u刚体是一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刚体是一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u一个物体能否视为刚体,不仅取决于其变形量的一个物体能否视为刚体,不仅取决于其变形量的大小,而且和问题本身的要求有关。大小,而且和问题本身的要求有关。 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均保持不变的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均保持不变的物体,其特征是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物体,其特征是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不变。(1)平衡)平衡 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物体相对于

2、惯性参考系( (如地面如地面) )静止或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作匀速直线运动。(3)力)力u机械作用机械作用 接触作用接触作用 场场作用作用u力的效应力的效应 运动运动( (外外) )效应效应 变形变形( (内内) )效应效应1、静力学基本概念、静力学基本概念 ( (续续) )u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 大小大小 方向方向 ( (方位、指向方位、指向) ) 作用点作用点u力的表示法力的表示法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N 或或 kN。u力的单位力的单位FA 图形表示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符号表示FAF矢量:矢量:FF大小:大小: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 物体相互

3、间的物体相互间的机械作用机械作用,作用效果使物体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确定力的必要因素(4)力系)力系(5)等效力系)等效力系1、静力学基本概念、静力学基本概念 ( (续续) ) 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6)平衡力系)平衡力系 若两个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完全若两个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力系。相同,则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力系。(7)合力与分力)合力与分力 与某力系等效的一个力称为该力与某力系等效的一个力称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各力称为此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各力称为此力( (合力合力) )的分力。的分力

4、。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 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记为:记为:)(nFFF, , , ,21)()(nnGGGFFF, , , , , , ,2121记为:记为:等效的两个力系可以相互代替,称为等效的两个力系可以相互代替,称为力系的等效替换力系的等效替换。2、静力学研究内容、静力学研究内容(1)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2)力系的等效替换)力系的等效替换( (或简化或简化) )(3)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 (或简或简化

5、化) )、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的科学。、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的科学。 分析物体分析物体( (包括物体系包括物体系) )受哪些力,受哪些力,以及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以及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代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代替一个复杂力系。替一个复杂力系。 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应用这些条件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条件,并应用这些条件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静力学引言第第1章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何谓公理?

6、何谓公理? 公理公理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它被实践所反复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总结,它被实践所反复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公认的结论。公理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OF1F2FROF1F2FROF1F2FR21RFFF矢量表达式:矢量表达

7、式:亦可用力三角形法求得合力矢亦可用力三角形法求得合力矢 。RFu此公理表明了最简单力系的简化规律,是复杂力系此公理表明了最简单力系的简化规律,是复杂力系简化的基础。简化的基础。公理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 (如如F1、F2) ),使刚体保持平,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F1F2u此公理表明了作用于刚体上最此公理表明了作用于刚体上最简单力系的平衡条件。简单力系的平衡条件。u应用此公理可进行简单的受力应用此公理可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8、如右图所示,构件分析。如右图所示,构件AB在在A、B两点各受一力而平衡,则两点各受一力而平衡,则此二力的作用线必定在此二力的作用线必定在AB连线连线上。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上。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称为二力构件刚体,称为二力构件( (二力杆二力杆) )。 21FF矢量表达式:矢量表达式: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FAFBFAFBBAAB公理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u推理推理1 力

9、的可传性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同一刚体内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同一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FABF1ABu该公理是研究力系等效替换的重要依据。该公理是研究力系等效替换的重要依据。 由推理由推理1可知: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力可知: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线。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线。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FABF2F1u推理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F1F12F2A=F1F2F3A3AA2A1 作用于刚体上三

10、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F3A3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AF3A3F12公理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小相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的物体上。 u矢量表达式:矢量表达式:FFu此公理概括了物体

11、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此公理概括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总是成对出现的。u在画物体受力图时要注意此公理的应用。在画物体受力图时要注意此公理的应用。u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视作作平衡力系平衡力系。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公理公理5 刚化原理刚化原理 若将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若将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状态保持不变。 u此公理说明: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此公理说明: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

12、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F2F1变形体变形体 ( (受拉平衡受拉平衡) )刚化为刚体刚化为刚体 ( (仍平衡仍平衡) )刚体刚体 ( (受压平衡受压平衡) )变形体变形体 ( (受压不能平衡受压不能平衡) )F2F1F2F1F2F1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1-1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u自由体:可以在空间不受限制地任意运动,即位移自由体:可以在空间不受限制地任意运动,即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不受限制的物体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如气球如气球) )。u非自由体:位移非自由体:位移( (运动运动) )受到预先给定条件限制的物体受到预先给定条件限制的物体称为非自由体称为非自由体(

13、 (如吊灯如吊灯) )。u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体称为约束。 u约束力: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约束力:约束对被约束物体( (非自由体非自由体) )的作用力。的作用力。 u主动力:物体承受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主动力:物体承受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 (已知已知) )力。力。 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u大小通常是未知的。大小通常是未知的。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2、约束力的特点、约束力的特点u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够限制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够限制( (阻碍

14、阻碍) )的物体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的位移方向相反。 u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相互接触处。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相互接触处。 A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1)光滑接触面)光滑接触面( (线、点线、点) )约束约束FNFNAFNCu概念:两物体直接接触,不计接触处磨擦而构成的约束概念:两物体直接接触,不计接触处磨擦而构成的约束 u限制的运动:限制物体沿接触面法线趋向约束内部的位移限制的运动:限制物体沿接触面法线趋向约束内部的位移u约束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并指向被约束物体约束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并指向被约束物体 C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

15、NF 光滑接触面光滑接触面( (线、点线、点) )对非自由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对非自由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处,方向沿接触表面的公法线,并指向被约束的物体,触处,方向沿接触表面的公法线,并指向被约束的物体,故称为法向约束力,通常用故称为法向约束力,通常用 表示。表示。(2)柔性约束)柔性约束u概念:由绳索、链条、胶带等柔软的、不可伸长的、不概念:由绳索、链条、胶带等柔软的、不可伸长的、不计重量的计重量的柔性连接物体柔性连接物体构成的约束构成的约束u限制的运动:限制物体沿着柔性伸长的方向运动限制的运动:限制物体沿着柔性伸长的方向运动u绳索绳索对物体的约束力沿着绳索背离被约束物体对物体的约束力沿着

16、绳索背离被约束物体( (拉力拉力) )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TFF( (通常用通常用 或或 表示此类约束的约束力表示此类约束的约束力) )u链条或胶带对轮的约束力沿轮缘切线方向背离轮子链条或胶带对轮的约束力沿轮缘切线方向背离轮子( (拉力拉力) )(3)光滑铰链约束)光滑铰链约束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u约束特点:轴在轴承孔内,轴为非自由体、轴承约束特点:轴在轴承孔内,轴为非自由体、轴承( (孔孔) )为为约束。轴可在孔内任意转动,也可沿孔的中心线移动,约束。轴可在孔内任意转动,也

17、可沿孔的中心线移动,但轴承但轴承( (孔孔) )限制了轴沿径向向外的位移。限制了轴沿径向向外的位移。 向心轴承向心轴承 ( (径向轴承径向轴承) )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3)光滑铰链约束)光滑铰链约束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 向心轴承向心轴承 ( (径向轴承径向轴承) )u约束力:约束力: 由于接触点不能事先确定,因而约束力的方向也不能由于接触点不能事先确定,因而约束力的方向也不能预先确定,通常用通过轴心的两个未知的正交分力表示。预先确定,通常用通过轴心的两个未知的正交分力表示。大小:未知大小:未知( (由主动力确定由主动力确

18、定) )。方向:沿接触点公法线方向,方向:沿接触点公法线方向,垂直于轴线并通过轴心。垂直于轴线并通过轴心。作用点:轴与轴承的接触点,作用点:轴与轴承的接触点,但此点不能预先确定。但此点不能预先确定。 OFxFy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FAFBFC(3)光滑铰链约束)光滑铰链约束u约束特点:两个构件钻有同样大约束特点:两个构件钻有同样大小的小的圆孔圆孔,并用与圆孔直径相同,并用与圆孔直径相同的的光滑销钉光滑销钉联接而成。联接而成。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 圆柱铰链圆柱铰链 ( (铰链铰链) )u约束力:圆柱铰链亦为轴与孔的约束力:圆

19、柱铰链亦为轴与孔的配合问题,它与轴承具有同样的配合问题,它与轴承具有同样的约束性质。约束性质。 即约束力的作用线不即约束力的作用线不能预先确定,但约束力垂直轴线能预先确定,但约束力垂直轴线并通过铰链中心,故也可用两个并通过铰链中心,故也可用两个未知的正交分力表示。未知的正交分力表示。FxFy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销钉销钉A方向不定方向不定(3)光滑铰链约束)光滑铰链约束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u约束特点:用圆柱铰链相联接约束特点:用圆柱铰链相联接的两个构件中有一个构件固定的两个构件中有一个构件固定在地面或机架上作为支座。在地面或

20、机架上作为支座。 固定铰链支座固定铰链支座 ( (固定铰支固定铰支) )FyFxu约束力:与圆柱铰链相同。约束力:与圆柱铰链相同。F 以上三种约束以上三种约束( (向心轴承、向心轴承、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 )具有具有相同的约束特性,均为轴与孔的相同的约束特性,均为轴与孔的配合问题,统称为配合问题,统称为光滑铰链光滑铰链。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ABC销钉销钉CBBCAC销钉销钉BA销钉销钉ABA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

21、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FCxFCyC( (孔孔) )C( (带销钉带销钉) )FAxFAyFBxFByFCxFCyABCBA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FC1xFC1yC( (孔孔) )C( (孔孔) )FC2xFC2yABCFAxFAyFBxFByFC2yFC2xFC1xFC1yC( (销钉销钉) )(4)其他约束)其他约束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u概念:固定铰支用几个辊轴支承概念:固定铰支用几个辊轴支承在光滑支承面上,

22、它是光滑接触在光滑支承面上,它是光滑接触面约束和光滑铰链约束的组合。面约束和光滑铰链约束的组合。 滚动支座滚动支座 ( (辊轴支座辊轴支座) )u限制的运动:限制沿支承面法限制的运动:限制沿支承面法线方向的运动。线方向的运动。 u约束力:垂直于支承面,一般约束力:垂直于支承面,一般指向被约束物体,有时也可相指向被约束物体,有时也可相反。通常用反。通常用 表示。表示。NFFNAAAA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固定铰链支座固定铰链支座滚动支座滚动支座固定铰链支座和滚动支座实例固定铰链支座和滚动支座实例(4)其他约束)其他约束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23、(续续) )u约束特点:通过圆球与球壳将约束特点:通过圆球与球壳将两个构件联接在一起,构件可两个构件联接在一起,构件可以绕球心任意转动,但构件的以绕球心任意转动,但构件的球心不能有任何移动。球心不能有任何移动。 球铰链球铰链u约束力:当忽略摩擦时,约束约束力:当忽略摩擦时,约束力通过接触点并指向球心,是力通过接触点并指向球心,是一个方向不能预先确定的空间一个方向不能预先确定的空间力。可用三个正交分力表示。力。可用三个正交分力表示。球壳球壳构件构件支座支座球球F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FyFxFz(4)其他约束)其他约束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24、(续续) )u球铰链约束实例:球铰链约束实例: 球铰链球铰链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汽车变速杆汽车变速杆台灯台灯(4)其他约束)其他约束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u约束特点:止推轴承比向心约束特点:止推轴承比向心轴承轴承( (径向轴承径向轴承) )多一个轴向的多一个轴向的位移限制。位移限制。 止推轴承止推轴承u约束力:止推轴承比向心轴约束力:止推轴承比向心轴承承( (径向轴承径向轴承) )多一个轴向约束多一个轴向约束力,亦有三个正交分力。力,亦有三个正交分力。FAxFAyFAz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

25、和约束力3、常见约束类型、常见约束类型 ( (续续) ) 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 法向约束力法向约束力NF 柔性约束柔性约束 拉力拉力TF 光滑铰链约束光滑铰链约束 两个正交分力两个正交分力 、xFyF 滚动支座滚动支座 垂直于支承面垂直于支承面NF球铰链球铰链 三个正交分力三个正交分力 、 、xFyFzF止推轴承止推轴承 三个正交分力三个正交分力 、 、xFyFzF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1-2 约束和约束力约束和约束力(5)常见约束类型小结)常见约束类型小结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受力分析、受

26、力分析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是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是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物体( (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约束类型并;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约束类型并结合基本概念和公理,分析它受了几个力以及每个力结合基本概念和公理,分析它受了几个力以及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这个过程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的作用位置和方向,这个过程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2、解除约束原理、解除约束原理被动力:即约束力。被动力:即约束力。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气体压力等。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气体压力等。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分为两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分为两类: 当受约束的物体在某些主动力

27、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当受约束的物体在某些主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时,若将其部分或全部的约束除去,代之以相应的约时,若将其部分或全部的约束除去,代之以相应的约束力,则物体的平衡不受影响。束力,则物体的平衡不受影响。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3、受力图、受力图u受力图:表示物体受力情况的简明图形受力图:表示物体受力情况的简明图形受力受力分析的结果。分析的结果。u画物体受力图的主要步骤:画物体受力图的主要步骤: u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 (可以是单个物体,可以是由几个可以是单个物体,可以是由几个物体构成的子系统,也可以是整体

28、物体构成的子系统,也可以是整体) ); u取分离体取分离体( (将研究对象假想地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将研究对象假想地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其简图出来,单独画出其简图) ); u画主动力画主动力( (画出研究对象所受的全部主动力画出研究对象所受的全部主动力) ); u画约束力画约束力( (凡存在约束的地方,按约束性质逐一凡存在约束的地方,按约束性质逐一画出约束力画出约束力)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1: 碾子重为碾子重为P,拉力为,拉力为F,A、B处光滑接触,处光滑接触,画出碾子的受力图。画出碾子的受力

29、图。 1)取碾子为研究对象)取碾子为研究对象( (即即取分离体取分离体) ),单独画出其简图。,单独画出其简图。FAFNAFNBB 2)画主动力。)画主动力。 3)画约束力。)画约束力。 有重力有重力P和碾和碾子中心的拉力子中心的拉力F。 因碾子在因碾子在A和和B处受到石块和地面的光滑约束,处受到石块和地面的光滑约束,故在故在A处和处和B处受石块与地面的法处受石块与地面的法向约束力向约束力FNA和和FNB的作用。的作用。FPPED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FEFD 1-2: 不计自重,画各构件的受力图。不计自重,画各

30、构件的受力图。 ABEDCPFBBCFCACFCFEFAFCxFCyFAxFAy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EDFEFD 如改为分布载荷,如何画各构件的受力图。如改为分布载荷,如何画各构件的受力图。 ABEDCqFBBCFCxFCyqACFEFAxFAyFCyFCxq 1-3: 不计三铰拱桥的自重与摩擦,画出左、右不计三铰拱桥的自重与摩擦,画出左、右两拱两拱AC、BC的受力图与系统整体受力图。的受力图与系统整体受力图。 ABCF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

31、分析和受力图BCFCFBACFFCFA1)拱)拱AC、BC的受力图的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2)系统整体受力图)系统整体受力图ABCFBFFA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BCFCFBACFFCFAABCFBFFA若左、右两拱都考虑自重,如何画出各受力图?若左、右两拱都考虑自重,如何画出各受力图?BCP2ABCFFAxFAyFBxFB

32、yP1P2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ACP1FFBxFByFCxFCyFCxFCyFAxFAy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4: 如图所示,重物如图所示,重物G用钢丝绳挂在支架的滑轮用钢丝绳挂在支架的滑轮B上,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绕在铰车钢丝绳的另一端绕在铰车D上。上。杆杆AB与与BC铰接,并以铰链铰接,并以铰链A、C与墙连接。两杆与滑轮的自与墙连接。两杆与滑轮的自重不计并忽略摩擦和滑轮的大重不计并忽略摩擦和滑轮的大小,试画出杆小,试画出杆

33、AB、BC以及滑以及滑轮轮B的受力图。的受力图。ABD30CG60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ABD30CG601)杆)杆AB的受力图的受力图2)杆)杆BC的受力图的受力图BCFABFBAFCBFBCAB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ABD30CG603)滑轮)滑轮B( (带销钉带销钉) )的受力图的受力图3060FBAFBCB( (带销钉带销钉) )F1F2三个物体在同一处用铰链相联接,有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铰链B处有FBA 和 ,以及 F

34、BC 和 。FBAFBCBCFBAFABFCBFBCAB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ABD30CG60杆杆AB、BC及滑轮及滑轮B均不带销钉的受力图均不带销钉的受力图F2F1B( (孔孔) )FBB( (销钉销钉) )FBCFBAFBBCFCBFBC( (孔孔) )( (孔孔) )FBAFABAB 1: 不计重量,画出杆不计重量,画出杆AB的受力图。的受力图。 BACDF柔绳CFFAABFCFB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2: 不计重量,画出

35、拱不计重量,画出拱AE、BEF、CFG和和GD的受力图。的受力图。 ABCDEFGPDGGCFFEBAE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FDFGFGFCFFDGFBEFBFFFEFEAEPFA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FGC 3: 不计重量,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不计重量,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BCACACCAFBCFFACFCAFBCFCBFFCBFCAFCBFAC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

36、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4、画受力图应注意的问题、画受力图应注意的问题(2)不要多画力)不要多画力(1)不要漏画力)不要漏画力u除重力、电磁力以外,物体之间一般只有通过接触除重力、电磁力以外,物体之间一般只有通过接触才有相互作用力,要分清研究对象才有相互作用力,要分清研究对象( (受力体受力体) )都与周都与周围哪些物体围哪些物体( (施力体施力体) )相接触,接触处必有约束力,相接触,接触处必有约束力,力的方向由约束类型而定。力的方向由约束类型而定。u力是物体相互之间的机械作用。因此对于研究对象力是物体相互之间的机械作用。因此对于研究对象( (受力体受力体) )所受的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地指出它是所受的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地指出它是哪一个施力体施加的。哪一个施力体施加的。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4、画受力图应注意的问题、画受力图应注意的问题( (续续) )(4)受力图上不能再带约束)受力图上不能再带约束(3)不要画错力的方向)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