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设计期中考试试卷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0分):机械零件的强度部分:1、下列四种叙述中,_D_是正确的。 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 B变应力只能由静载荷产生 C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 D变应力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 2、某零件的应力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则该变应力的循环特性系数 r 为_B _。 A0.24 B0.24 C4.17 D4.173、应力的变化规律如上题图所示,则应力幅a和平均应力m分别为_A_。 Aa = 80.6 MPa, m = 49.4 MPa B a= 80.6 MPa, m= -49.4 MPa Ca= 49.4 MPa,m= -80.6 MPa
2、 Da= -49.4 MPa, m= -80.6 MPa4、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为_C_。 A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B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 C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 D零件的工作应力比零件的极限应力5、45钢的对称疲劳极限-1=270MPa,疲劳曲线方程的幂指数m=9,应力循环基数 N0=5×106次,当实际应力循环次数 N =104次时,有限寿命疲劳极限为_A_MPa。 A539 B135 C175 D4176、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如绝对尺寸(横截面尺寸)增大,疲劳强度将随之_C_。 零件表面经淬火、氮化、喷丸及滚子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_A_。 A增高 B不变 C
3、降低 D提高或不变(高低不能确定) 7、当形状、尺寸、结构相同时,磨削加工的零件与精车加工相比,其疲劳强度_A_。 A较高 B较低 C相同 D相同或较低8、绘制零件的m -a 极限应力简图时,所必须的已知数据是_C_。 A -1, 0, S,k B-1 , 0 , , K(大写K) C -1, 0 , S, K(大写K) D-1 , S , , k9、在图示的m-a极限应力简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的ON线与横轴间夹角=45°,则该零件受的是_D_。如工作应力点 M 所在 ON 线与横轴之间的夹角= 90°,则该零件受的是_B_。A不变号的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B变号的非对称循
4、环变应力 C对称循环变应力 D脉动循环变应力10、在静应力作用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_B_; 塑性材料在脉动循环变应力作用下的极限应力为_C_;Ab Bs C 0 D -1 V带传动部分:11、平带、V 带传动主要依靠_D_来传递运动和动力。A带的紧边拉力 B带的松边拉力 C带的预紧力 D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12、下列普通V 带中,以_D_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AA BC CE DZ13、在初拉力相同的条件下,V 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 带_C_。A强度高 B尺寸小 C有楔形增压作用 D没有接头14、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_D_。A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
5、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C带在带轮上打滑 D带的弹性滑动15、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_B_。A带的初拉力不够 B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C带绕过带轮时有离心力 D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16、带传动发生打滑总是_A_。A在小轮上先开始 B在大轮上先开始 C在两轮上同时开始 D 不定在哪轮先开始17、带传动中,v1 为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2 为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 为带速,三者的关系是_B_。Av1 = v2 = v Bv1 vv2 Cv1vv2 Dv1 = vv218、带传动中,带速v10m/s,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当空载时,F1 和F2 的比值是_B_。AF1/F20 BF1/
6、F21 CF1/F2 e1 f D1F1/F2 e1 f19、V 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_B_。A使结构紧凑 B限制弯曲应力 C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 D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够摩擦力20、用_C_提高带传动传递的功率是不合适的。A适当增加初拉力F0 B增大中心距aC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 D增大小带轮基准直径dd21、V 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是_A_。A带的型号 B带的速度 C主动轮转速 D传动比22、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_D_。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初拉力23、确定单根V 带许用功率P0 的前提条件是_C_
7、。A保证带不打滑 B保证带不打滑,不弹性滑动C保证带不打滑,不疲劳破坏 D保证带不疲劳破坏24、设计带传动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带在一定的工作期限内_D_。A不发生弹性滑动 B不发生打滑 C不发生疲劳破坏 D既不打滑,又不疲劳破坏25、在V 带传动设计中,一般选取传动比i7,imax 受_A_限制。A小带轮的包角 B小带轮直径 C带的速度 D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26、带传动达到最大工作能力时,弹性滑动发生在_C_接触弧上。A小轮和大轮的全部 B小轮部分和大轮全部C小轮全部和大轮部分 D小轮部分和大轮部分27、设计V 带传动时,发现带的根数过多,可采用_A_来解决。A换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 带 B增大
8、传动比 C增大中心距 D减小带轮直径28、V 带带轮槽形角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_A_。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29、与齿轮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优点是_A_。A能过载保护 B承载能力大 C传动效率高 D使用寿命长30、设计V 带传动时,选取V 带的型号主要取决于_C_。A带的紧边拉力 B带的松边拉力 C传递的功率和小轮转速 D带的线速度31、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包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D_。A小带轮直径 B大带轮直径 C两带轮直径之和 D两带轮直径之差32、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_B_。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小带轮包角减小 C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带传动效率降低33、带
9、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_D_。A带的寿命缩短 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带在工作中发生颤动34、一定型号的V 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_B_成反比关系。A带的线速度 B带轮的直径 C小带轮上的包角 D传动比35、一定型号的V 带中,离心拉应力的大小与带线速度_A_。A的平方成正比 B的平方成反比 C成正比 D成反比36、V 带轮是采用实心式、轮辐式或腹板式,主要取决于_C_。A传递的功率 B带的横截面尺寸 C带轮的直径 D带轮的线速度链传动部分:37、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优点是_D_。A传动效率高 B工作平稳,无噪声 C承载能力大 D传动的中心距大,距离远38、链传动设计中,
10、一般链轮的最多齿数限制为zmax =150,是为了_C_。A减小链传动的不均匀性 B限制传动比 C防止过早脱链 D保证链轮轮齿的强度39、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zmin 的目的是为了_A_。A减小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B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C使小链轮轮齿受力均匀 D防止润滑不良时轮齿加速磨损40、设计链传动时,链长(节数)最好取_A_。A偶数 B奇数 C5的倍数 D链轮齿数的整数倍41、下列链传动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中,_B_是错误的。42、多排链的排数一般不超过3 或4,主要是为了_D_。A不使安装困难 B减轻链的重量 C不使轴向过宽 D使各排受力均匀43、链传动设计中,当载荷大、中心距
11、小、传动比大时,宜选用_B_;对高速、大功率传动,宜选用_B_。A大节距单排链 B小节距多排链 C小节距单排链 D大节距多排链44、链传动只能用于轴线_D_的传动。A相交成90° B相交成任一角度 C空间90°交错 D平行45、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_C_。A同带传动一样 B提高链传动工作能力 C避免松边垂度过大 D增大小链轮包角46、链传动的张紧轮应装在_A_。A靠近小轮的松边上 B靠近小轮的紧边上 C靠近大轮的松边上 D靠近大轮的紧边上47、链传动人工润滑时,润滑油应加在_C_。A链条和链轮啮合处 B链条的紧边上 C链条的松边上 D任意位置均可48、在一定转速下,要减小
12、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该_D_。A减小链条节距和链轮齿数 B增大链条节距和链轮齿数C增大链条节距,减小链轮齿数 D减小链条节距,增大链轮齿数49、为了降低链传动的动载荷,在节距和小链轮齿数一定时,应限制_A_。A小链轮的转速 B传递的功率 C传递的圆周力 D传动比50、链传动不适合用于高速传动的主要原因是_B_。A链条的质量大 B动载荷大 C容易脱链 D容易磨损51、开式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_B_。A链板疲劳破坏 B铰链磨损,导致脱链 C销轴和套筒胶合 D静载拉断52、设计链传动时,链长节数一般取偶数,是为了_C_。A保证传动比恒定 B链传动磨损均匀 C接头方便 D不容易脱链齿轮传
13、动部分:53、对于软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_C_;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B_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 C齿面疲劳点蚀 D齿面胶合54、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为_D_。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 C齿面疲劳点蚀 D齿面胶合55、齿轮的齿面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_D_。A靠近齿顶处 B靠近齿根处 C节线附近的齿顶一侧 D节线附近的齿根一侧56、一对45 钢调质齿轮,过早的发生了齿面点蚀,更换时可用_C_的齿轮代替。A40Cr调质 B适当增大模数m C45 钢齿面高频淬火 D铸钢ZG310-57057、设计一对软齿面减速齿轮传动,从等强度要求出发
14、,选择硬度时应使_B_。A大、小齿轮的硬度相等 B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 D小齿轮用硬齿面,大齿轮用软齿面58、一对齿轮传动,小轮材为40Cr;大轮材料为45 钢,则它们的接触应力_A_。AH1 =H 2 B. H1 H 2 CH1 H 2 D H1 H 259、其他条件不变,将齿轮传动的载荷增为原来的4 倍,其齿面接触应力_B_。A不变 B增为原应力的2倍 C增为原应力的4倍 D增为原应力的16倍60、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l = 21,z2 = 63,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_C_。A. F1 F 2 B. F1 F 2 C. F1 =F 2 D. F1 F 26
15、1、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_D_。A先按接触强度设计,再校核弯曲强度 B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C先按弯曲强度设计,再校核接触强度 D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62、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时,选择小齿轮齿数z1 的原则是_D_。Az1 越多越好 Bz1 越少越好 Cz1 17不产生根切即可 D在保证弯曲强度的前提下选多一些63、设计硬齿面齿轮传动,当直径一定,常取较少的齿数,较大的模数以_A_。A提高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 B提高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C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D提高轮齿抗塑性变形能力64、一对减速齿轮传动中,若保持分度圆直径d1 不变,而减少齿数并增大模数,其齿面接触应力将_
16、C_。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略有减小65、设计齿轮传动时,若保持传动比i 和齿数和z = z1 + z2 不变,而增大模数m,则齿轮的_A_。A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提高 B弯曲强度不变,接触强度提高C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D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不变66、在下面的各种方法中,_A_不能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A直径d 不变而增大模数 B改善材料 C增大齿宽b D增大齿数以增大d67、在下面的各种方法中,_B_不能增加齿轮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A直径不变增大模数 B齿轮负变位 C由调质改为淬火 D适当增加齿宽68、在圆柱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_C_。A模
17、数 B齿数 C中心距 D压力角69、为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强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B_。A采用闭式传动 B增大传动的中心距 C模数不变,减少齿数 D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70、保持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m,则_A_。A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提高 B齿面的接触强度提高C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D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71、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YFa 与_C_无关。A齿数z B变位系数x C模数m D斜齿轮的螺旋角72、设计一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在中心距a 和传动比i 不变的条件下,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最有效的方法是_B_。A增大模数,相应减少齿数 B提高主、从动轮的齿面硬度C
18、提高加工精度 D增大齿根圆角半径73、一对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已够,而弯曲强度不足,首先应考虑的改进措施是 B 。A增大中心距 B使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C使中心距不变,增加齿数 D模数不变,增加齿数74、计算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时,若齿形系数、应力修正系数和许用应力均不相同,则应以_C_为计算依据。75、在以下几种工况中,_A_ 齿轮传动的齿宽系数d 可以取大些。A对称布置 B不对称布置 C悬臂布置 D同轴式减速器布置76、大、小齿轮均采用45钢,齿面硬度350HBS 的齿轮传动,一般采取的热处理方式为_C_。A小齿轮淬火,大齿轮调质 B小齿轮淬火,大齿轮正火C小齿轮调质,大齿轮正火
19、D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调质77、一对圆柱齿轮,常把小齿轮的宽度做得比大齿轮宽些,是为了_C_。A使传动平稳 B提高传动效率C提高小轮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 D便于安装,保证接触线长78、齿面硬度为5662HRC 的合金钢齿轮的加工工艺过程为_C_。A齿坯加工一淬火一磨齿一滚齿 B齿坯加工一淬火一滚齿一磨齿C齿坯加工一滚齿一渗碳淬火一磨齿 D齿坯加工一滚齿一磨齿一淬火79、锥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是按_D_上齿形相同的当量圆柱齿轮进行的。A大端分度圆锥 B大端背锥 C齿宽中点处分度圆锥 D齿宽中点处背锥80、选择齿轮的精度等级时主要依据_D_。A传动功率 B载荷性质 C使用寿命 D圆周速度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1、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答: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1)、应力集中越大,零件的疲劳强度越低。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引入了应力集中系数k 来考虑其影响。当零件的同一剖面有几个应力集中源时,只取其中(应力集中系数)最大的一个用于疲劳强度计算。另外需要注意:材料的强度极限越高,对应力集中越敏感。 2)、零件的绝对尺寸越大,其疲劳强度越低。因为绝对尺寸越大,所隐含的缺陷就越多。用绝对尺寸系数考虑其影响。3)、零件的表面状态直接影响疲劳裂纹的产生,对零件的疲劳强度非常重要。表面越粗糙,疲劳强度越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类自媒体账号定制化运营及推广补偿协议
- 装修安装免责协议书
- 道路损坏补偿协议书
- 车辆洗车承包协议书
- 贷款展期还款协议书
- 车祸出院赔偿协议书
- 车辆协助解压协议书
- 车辆损伤赔付协议书
- 餐饮物业转让协议书
- 人才引进安家费协议书
- 作文写作(解析版)-2025年上海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勘察设计行业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新版
- 2025年中国广东省内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福建省晋江水务集团限公司招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亚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洞察分析
- 深度学习完整版本
- AI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培训课件】管理沟通
- 2024-2030年中亚五国水泥行业发展规模及需求前景预测报告
- DB31-T 1385-2022 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和价值潜力评价规范
- 【MOOC】工程图学-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