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1页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2页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3页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4页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备人总课时数2课题2、但愿人长久使用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课'册准备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或小黑板资料链接1诗人苏轼

2、的相关资料。2、有关月亮的诗词学生1搜集有关苏轼的诗词。2、搜集有关月亮的诗。课时安排两课时作业设计课 内 巩 固1积累四字词语:心绪不宁、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各奔东西。2、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5,的诗意。课 外 延 伸1赏读苏轼的明月几时有2、搜集古代诗词中描写月亮的诗句。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解题1宋朝有位伟大的诗人,叫苏轼。有谁了解他的?请学生说说,交流对苏轼的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苏轼有关。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但愿人长久提示学生相关字的书写。2、指名朗读,指导读题。读了文章的题目后

3、,从这篇文章中,你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组织学生交流,了解文章写的主要内容。2、过渡:同学们很不简单,只听老师读了一遍文章,就掌握了这么多有 用的信息。但我们读书不能是浮光掠影地读,要反复品读,才能真正读懂 文章,读出味道来。你们想不想也来读一读?但我们首先要扫除这些“拦 路虎”。三、学习生词1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挑选你读得最好的生字,大声读两遍,读给同学们听。其他同学读过 的,就不要重复读。指名读生字。注意多音字“埋”。开火车,分小组多人次练读。3、书写生字。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一排字,你发现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都是上下结构,指导学生观察字型,并书写。)再看这些生字呢?(都是左右结构,指导学生观察书写。)指导学生书写。4、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的汉语拼音去掉,再组成词,你还能读准它们 吗?出示生词。指名认读。四、理清文脉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完文章。3、刚才同学们听老师读了一遍就了解了很多内容。现在我们又读了很多 遍,静下心来想想:这天晚上,苏轼的心情怎样?学生默读文章思考问题。指名回答,交流。(苏轼一开始心情并不好,思念他的弟弟。后来埋怨起月亮来了,最后 又宽慰了许多。)教师相机板书:思念 埋怨宽慰4、出不

5、填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一天苏轼看到(),便()弟弟而心绪不宁。他看着圆圆的月亮,不禁起来。但他转念又想人生本就有悲有欢,有离有合的,于是心里又()了许多。组织填空,理清文章的脉络。五、小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苏轼这晚的情绪变化。六、作业1朗读课文。2、练习习字册第二课时一、音乐渲染,激情导入,屏显:花好月圆合家欢乐皓月当空明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中秋节)一看这些词你就能想到哪个节日?1背景音乐播放明月几时有 月高悬欢聚一堂团团圆圆2、中秋是月圆的日子,是亲人团圆的日子,多美呀!让我们试着读 好每一个词,行吗? (练读)谁读得美,谁先来?3、读得多

6、美呀! 一个词儿就是一幅画,一篇文章就是一段情。这就 是我们汉语言的魅力。过渡:千年以前,就在这一轮明月下,文学家苏轼被贬职,派往密州做官,长年漂泊他乡, 不能与亲人团聚,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他大笔一挥,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揭词、读词。(1)自己轻声读读、谁愿意读?谁还想读?(2)苏轼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首词的?他的心情前后经过了几次 变 化?二、合作探究,感悟“思念”1、 我们先来看看1 3小节,他为什么心绪不宁?(思念)擦掉 第 一个问号。2、为什么苏轼会这么思念弟弟?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 “一起一起” “整天” “形影不离” “又有七个年头”等词的理解体会。(实物投影圈画关

7、键词)原因之一:手足情深,聚少离多。“手足情深“手足”原来指手和脚,这里指兄弟。你从哪里看 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一起 一起“形影不离”板书。 相机理解“形影不离”。)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指名读。 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还能体会到什么呢?(兄弟间的感情十 分深厚)“整天”引读:可是,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就会。因为古人不像我们今天的人有手机、视频,可以用qq聊天等。“各奔东西”意思?“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圈出“又”(“又有”, 表现聚少离多板书)如此情深的弟弟又分别七年之久,怎能不令人思念!读读这句话,让老师感受到苏轼和苏辙的感情很好。生练读

8、,指名读, 齐读。“整天”突出。原因之二:中秋之夜,孤身一人师简介:苏轼的父母、妻子在他做此诗前相继去世,他只剩下苏辙一个亲人。过渡:在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你能想象一下在这月圆之夜人们是如 何共度佳节的吗?第2节,指名读。真是一个温馨的画面。但此时的苏轼却独自“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异地,在哪里?指名读 第1 小节。想一想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 身份)原因之三:触景伤情在这团圆之夜,他却孤身一人(板书),看到别人(圈画)“欢欢喜 喜 品尝瓜果” “观赏着明月”。中秋之夜本来就倍感思念亲人,而且目睹他 人的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触景伤情(板书),更勾起了他对

9、弟弟 的思念。难怪他“心绪不宁”。理解。1、 现在请你把自己想象成苏轼,在中秋之夜你孤身一人,远离故乡, 远离亲人,读读1 3小节,把你的情感、你的思念表达出来。(自由练 读、分小组分段赛读)有感情朗读课文1 3小节。(配置背景音乐良宵)指导:描写明月和人们欢聚的句子用愉快的语气读。描写苏轼思念之情的句子用伤感的语气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渐渐西沉,远远望去,月光如水,这如水的月光 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窗前。瞧,多美的一番夜晚美景呀!(出示图片)2、可是,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在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却 躺在床上,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状的惆怅与埋怨。他在埋怨谁?为什 么埋 怨呢?三、感悟“埋怨

10、” (精读第4小节)1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苏轼在埋怨什么?指名回答,齐读。2、指导感悟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1)如水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睡不着。此情 此 景,就像李白在静夜思中所说的,弓1背已学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 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神情是怎么样的?(眼睁睁)你会 觉得他怎样?(很孤独、很无奈,若有所思。)(2)圈画出示:“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 变 得这么圆、这么亮呢?”圈画:埋怨、无情谁来埋怨月亮?指导读。你平时是怎样埋怨别人的?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请一位小诗人上台站在电视机前试着埋怨一下。此时,离别之苦、思念

11、之情使他心潮起伏。一起再次用朗读体会埋怨的 心情。(3)为什么苏轼在中秋夜会觉得月亮无情?教师归纳:其实月亮不是人,无所谓有情无情。但是苏轼认为,是月亮 增加了自己的烦恼和思念之苦,是月亮无情和自己作对。“花好月圆,人 不圆”在苏轼看来,月亮应该是有感情的,应该是有同情、仁爱之心的, 不应该和诗人过不去,所以,自己和弟弟身处异地,天各一方,月亮应该 同情手足兄弟的分离,不应该这么圆、这么亮。这看似无理的埋怨和责 问,实则表达了他思念弟弟的强烈感情。原来这埋怨之情来源于思念之 苦。(4)其实他不仅埋怨月亮,还在埋怨什么?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如果你是苏轼,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

12、这时,你看 着这美丽的夜景,如水的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5)你能带着这样的的心情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吗?齐读。(注意读好 反问句,“怎么也”让人感觉苏轼辗转难眠。)四、感悟“宽慰”(精读5 6小节)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 己读读书。“宽慰”是什么意思?板书。(宽解安慰。课文中指因得到安慰而宽 心。)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2、他换了一种想法,他转念想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第5小节,找出反 义词。投示:“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 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师实物投影圈画几对反义词。3、师边指边述。

13、4、“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你是怎么理解的?(换种说法)什么叫“十全十美”?有句话叫做“遗憾也是一种美”。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5、小结:是啊。生活中有痛苦悲哀的时候,也有幸福快乐的时刻,人 生就是喜怒哀乐交集在一起的,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也就是说:“人 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过渡:苏轼仅用“悲欢离合”四个字概括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 乐。再读。6、是啊,世上的事情都是这样,既然事实如此,离别在所难免,那

14、就 不必悲伤了,将思念之情藏在心底,一同欣赏这良宵美景吧!7、想到这些,一种美好的感情萦绕在他的心间。正所谓 继续投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是水调歌头中最有名的几句诗,其中最让人感受到苏轼 豁达乐观的句子就是我们文中节选的部分,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吧!齐读 诗句。结合上文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书本中找找这两句话的 意思。(2)指名答,生齐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重点理解“人长久”: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婵娟美好的月色。(3)上面三句话的意思找一找。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15、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指名再读意思。重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但愿:只希望。婵娟:美丽的月光。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8、让我们也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齐读这几句词。配乐读、背诵。9、再读:轻轻抬起头,对着这轮皎洁的明月,带着你的理解,你的感受,读读词,再读读 那一段话!10、所以苏轼心情宽慰了。由此可以可见,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热爱生活积极乐观(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我们有时也需要换一种视角去看待生活、看待悲伤离合。四、总结课文1、今年的中秋节即将

16、到来,在中秋佳节,月圆之季,还有许多人因为生活、工作等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让我们对他们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你想把这份美好的祝愿送给谁?学生不会说的时候,师引导(解放军叔叔、海外学子、 台湾同胞)2、还有两句诗句也表达了这个意思:王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婵娟”指的是什么?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美好、团圆的象征,也是人们相思的寄托。明 月触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怀,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词吗?课件出于:床前明月光, 思)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明月

17、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举杯邀明月,小时不识月,深林人不知,月出惊山鸟,单于夜遁逃。对影成三人。呼作白玉盘。明月来相照。时鸣春涧中。(卢纶:(李白:(李白:(王维:(王维:塞下曲)月下独酌古朗月行竹里馆)鸟鸣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五、布置作业1背诵第46自然段2、完成新课堂练习册3、赏读苏轼的明月几时有4、搜集古代诗词中表达相似情感的诗句。作业设计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这篇课文以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名篇的创作经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对的思念之情。2、 苏轼的父亲是,弟弟是,他们三个人

18、考中同榜进士,史称“”。3、一、拼音与子我取棒。gu m sh d i g p m ch mg x m x u()()()4、三、辨字组词我最准。却()官()睁()缺()管()挣()5、四、我能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并任选两个词语各写一句话。1)比喻亲兄弟的感情深厚。()2)形体和影子不能分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总在一起。()3)宽解安慰。()6五、我能与带月的成语和古诗句。成语:、古诗:9。_六、句子我会加工。1)苏轼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改为“把”字句。)2)世上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改为反问句。意思不能变哦!)3)长大以后,他们各奔东西。他们很少有见面的机会。(用适当的关联词语改写成一句话。)七、重点句子我分析。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 呢?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是通过 个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