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考研生化课题_第1页
南农考研生化课题_第2页
南农考研生化课题_第3页
南农考研生化课题_第4页
南农考研生化课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 类 代 谢一、填空:1. 麦芽糖水解产生的单糖是 ;蔗糖水解产生的单糖是 。2. 磷酸葡萄糖是某些代谢途径分支点上的重要化合物,它经 酶催化而进入HMP途径,经 酶催化可进入EMP途径。3. 糖酵解主要在细胞的 部位进行,该途径的关键酶有 、 和 ,其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 ,该酶被高浓度的 和 所抑制。4. 三羧酸循环在细胞的 部位进行,其关键酶有 、 和 。5. 葡萄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有 、 、 和 。6. 在真核生物中,1mol 3-磷酸甘油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 molATP。7. 在线粒体中,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或a-酮戊二酸氧化脱氢形成琥珀酰CoA)的酶是

2、 ,它需要五种辅因子(即辅酶和辅基),它们是 、 、 、 和 ,需要的金属离子是 。8. 在葡萄糖无氧酵解过程中, 酶需要耗用无机磷酸(Pi)。9. 在原核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通过EMP途径分解成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可产生 分子ATP,在有氧条件下可产生 分子ATP;若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可产生 分子ATP。10. 在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被彻底氧化,各自可产生多少分子ATP?丙酮酸: 、NADH: 、F-1,6-diP: 、PEP: 、DHAP: 。11. 淀粉先磷酸解后再无氧酵解,淀粉的每个葡萄糖基可生成 个ATP。12. HMP途径在细胞的 部位进行;对于该途径的总结果,被氧化的

3、物质是 ,被还原的物质是 ;1mol的G-6-P通过此途径彻底氧化成CO2,产生 mol的NADPH;该途径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是 。13. 1分子乳酸经由丙酮酸羧化酶参与的途径转化为葡萄糖,需消耗 分子ATP。14. 在真核生物内,1mol 6-磷酸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净生成 molATP。(按磷酸甘油穿梭计算ATP)15. 磷酸蔗糖合(成)酶利用 作为葡萄糖的给体(供体), 作为葡萄糖的受体,生成产物后经 酶水解而生成蔗糖。16. 在真核生物中,丙酮酸氧化脱羧在细胞的 部位进行。17. 一分子乙酰CoA经TCA循环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 分子NADH、 分子FADH2和

4、 分子由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GTP。若上述所有的NADH、FADH2通过呼吸链进一步氧化,则一分子乙酰CoA共可产生 分子ATP。因此,乙酰CoA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的P/O比值是 。18. 1mol麦芽糖在植物细胞内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净生成 mol ATP。19. 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氧化成延胡索酸的磷氧比(P/O)是 。20. 在下列三种反应体系中,1mol的柠檬酸氧化成苹果酸,分别可生成多少ATP:(1) 正常线粒体中: mol(2) 线粒体中加有足量的丙二酸: mol(3) 线粒体中加有鱼藤酮: mol二、选择题(注意:有些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哪种酶在糖酵解和

5、糖异生中都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丙酮酸羧化酶(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F)PEP羧激酶(G)3-磷酸甘油酸激酶 (H)6-磷酸果糖激酶 (I)醛缩酶2. 在三羧酸循环所生成的许多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有一个分子是在底物水平上合成的,它发生在下面哪一步中(A)柠檬酸a-酮戊二酸 (B) a-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反丁烯二酸 (D)反丁烯二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3. 下列什么酶不参与柠檬酸循环(A)延胡索酸水合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酰-CoA合成酶(D)丙酮酸脱氢酶 (E)顺乌头酸酶 (F)异柠檬酸裂解酶(G)柠檬酸裂

6、解酶 (H)柠檬酸合酶4. 下列有关Krebs循环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产生NADH和FADH2 (B)有GTP生成(C)提供草酰乙酸的净合成 (D)在无氧条件下它不能运转(E)把乙酰基氧化为CO2和H2O (F)不含有生成葡萄糖的中间体(G)含有合成氨基酸的中间体5. 下列什么酶催化三羧酸循环中的回补反应(A)琥珀酸脱氢酶 (B)柠檬酸裂解酶 (C)柠檬酸合成酶(D)丙酮酸脱氢酶 (E)丙酮酸羧化酶6. 能控制柠檬酸循环速率的变构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异柠檬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 (E)柠檬酸脱氢酶7. 在反应 NDP-葡萄糖淀粉n NDP淀粉n+1 中,N

7、DP代表(A)ADP (B)CDP (C)GDP (D)TDP (E)UDP8. 在反应 NTP葡萄糖 G-6-PNDP中,NTP代表(A)ATP (B)CTP (C)GTP (D)TTP (E)UTP9. 在反应 NTPOAA NDPPEP CO2中,NTP代表(A)ATP (B)CTP (C)GTP (D)TTP (E)UTP10. 在反应 F-6-PNDP-葡萄糖磷酸蔗糖NDP中,NDP代表(A)ADP (B)CDP (C)GDP (D)TDP (E)UDP11. 下列哪些是酮糖(A)核糖 (B)核酮糖 (C)葡萄糖 (D)果糖12. 下列哪些化合物含有糖基(A)ATP (B) NAD

8、(C)RNA (D)乙酰CoA13. 在磷酸己糖支路中,包含下列哪些酶(A)反丁烯二酸水合酶 (B) a-KGA脱氢酶 (C)己糖激酶(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E)转酮酶14. 影响TCA循环活性的因素有(A)OAA (B)NAD (C)ADP/ATP (D)FMN(E)FAD (F)NADP+ (G)CoA15. 在柠檬酸循环中,由a-KGA脱氢酶所催化的反应需要(A)NAD (B)NADP (C)CoA (D)ATP (E)叶酸 (F)FAD16. 磷酸果糖激酶的抑制剂有(A)柠檬酸 (B)cAMP (C)ATP (D)NH4 (E)NADH17. 下列关于多糖的叙述,正确的有(A)

9、多糖是生物的主要能源 (B)以线状或支链状形式存在(C)是细菌细胞壁的重要结构单元 (D)是信息分子18. 需要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参与的途径有(A)EMP途径 (B)TCA循环 (C)HMP途径(D)糖异生作用 (E)乙醛酸循环19. 下列的反应中:G-6-P (A) F-6-P (B) F-1,6-diP (C) 3-PGAld (D) 1,3-DPG (E)3-PGA (F) 2-PGA (G) PEP (H) 丙酮酸 (I) 乳酸(1)有ATPADP的步骤有(2)有ADPATP的步骤有(3)有NADHNAD+的步骤有(4)有NAD+NADH的步骤有20. 在真核细胞中,1mol葡萄糖在

10、有氧条件下氧化净得的ATP数与它在无氧条件下净得的ATP数之比例最接近于(A)21 (B)31 (C)91 (D)18121.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丙酮酸氧化成乙酰CoA的反应中,不需要的辅因子有)(A)NAD (B)NADP+ (C)FAD (D)TPP(E)CoA (F)四氢叶酸 (G)硫辛酸22. 下列对a-淀粉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热不稳定 (B)对酸不稳定(C)能水解淀粉中的a-1,4糖苷键 (D)能水解淀粉中的a-1,6糖苷键23. 延胡索酸酶具有下列专一性特征(A) 几何异构专一性 (B) 旋光异构专一性 (C) 键专一性 (D) 基团专一性2

11、4. 磷酸蔗糖合酶作用的一组底物是(A) ADPG和G6P (B) ADPG和F6P (C) UDPG和F6P (D) UDPG和G6P三、问答题:1. 从乙酰CoA开始的TCA循环的全过程中,共有哪些酶参与? 该循环对生物有何意义? 该循环中有哪些酶催化脱氢反应?2. EMP途径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 它有何生物学意义? 为什么它在无氧及有氧条件下均能进行? 该途径最重要的调节酶是什么酶? 该酶受那些因素的影响?3. 三羧酸循环为什么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该循环对生物有何意义?4. HMP途径在细胞内什么部位进行? 有何生物学意义?5. 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分别在细胞的哪些部位进行? 它们有

12、何共同的生物学意义?6. 油料种子成熟时以PPP为主,试简单解释其生化机理。四、计算题:1. 从丙酮酸合成一分子葡萄糖,假如其能量是由NADH与电子传递链偶联来提供,则合成一分子葡萄糖至少需要几分子的NADH? (不考虑穿梭作用)2. 在植物细胞中,淀粉先发生磷酸解,而后无氧氧化成乳酸,则它的每个葡萄糖基可生成多少分子的ATP? 为什么? 若两分子的乳酸通过异生作用形成淀粉分子中的一个葡萄糖基,需要消耗多少分子的ATP? 为什么? (7分)五、用结构式写出下列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辅酶和核苷酸用代号表示)1. 苹果酸脱氢酶 2. PEP羧化酶 3. 3-磷酸甘油酸激酶4. 转酮酶 5. 琥珀酸

13、脱氢酶 6.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7. PEP羧激酶 8.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9. 丙酮酸脱氢酶10. 丙酮酸激酶 11.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12. 苹果酸酶13. 醛缩酶 14. 柠檬酸合成酶 15. RuBP羧化酶六、名词解释1. 糖苷;2. 极限糊精;3. 糖酵解;4. 巴斯德效应;5. 回补反应;6. 乙醛酸循环;7. TCA;8. EMP;9. HMP;10. 糖的异生作用答 案一、填空:1) 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2) 6-磷酸葡萄糖脱氢,6-磷酸葡萄糖异构3) 胞浆,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ATP,柠檬酸4) 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14、、-酮戊二酸脱氢酶5) 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1,6-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磷酸酯酶6) 167) 丙酮酸脱氢酶系(a-酮戊二酸氧化脱氢酶系),TPP、硫辛酸、CoA、FAD、NAD+,Mg2+8)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9) 2,8,3810) 15,3,40,16,2011) 312) 细胞质;葡萄糖,NADP;12;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主要的还原力13) 614) 37 15) UDPG,6-磷酸果糖,蔗糖磷酸酯酶16) 线粒体17) 3,1,1,12,318) 7219) 2 20) 9;7;3二、选择题:1. BGI 2. B 3. DFG 4. ABDEG 5.

15、 E 6. C 7. A 8. A9. C 10. E 11. BD 12. ABCD 13. DE 14. ABCG 15. ACF 16. AC17. ABC 18. AD 19.(1)B (2)EH (3)I (4)D 20. D 21. BF 22. AD 23. A24.C 三、问答题:1.(1)共有八种酶 (2)三点意义 2.- 6. 略四、计算题:1) 42) 3,7五、用结构式写出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略生 物 氧 化 I一、名词解释:1. 呼吸链;2. 氧化磷酸化;3. 化学渗透学说;4. 能荷;5. 生物氧化;6. 底物水平磷酸化;7. 磷氧比;8. 呼吸链电子传递;9.

16、解偶联剂;10. 高能化合物二、填空:1. 目前,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有多种假说,其中得到较多人支持的是 假说,该假说认为 是形成ATP的动力。2. 在线粒体中,NADH的P/O (磷氧比)为 ,FADH2的P/O为 。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NADH的P/O(磷氧比)为 ,这是因为它须经 穿梭作用转变为 ,才能进入呼吸链。若在细胞中加入2,4-二硝基苯酚,其P/O值变为 。3. 在线粒体内,典型的呼吸链有两条,即 呼吸链和 呼吸链。4. 下图所示的电子传递过程,在细胞内 部位进行。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入所缺的组分以及典型抑制剂的名称(或符号)。三、选择题(注意:有些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1. 在下

17、列氧化还原体系中,哪一种标准还原电位最高(A)氧化型CoQ/还原型CoQ (B)Fe3Cyta/Fe2(C)Fe3Cytb/Fe2 (D)NAD/NADH2. 目前常用下列哪些假说来解释氧化磷酸化的作用(A)构象偶联假说 (B)化学渗透学说 (C)瓦勃氏假说(D)巴斯德效应 (E)化学偶联假说3. 下列化合物中,不抑制FADH2呼吸链的是(不抑制线粒体内琥珀酸氧化的是)(A)氰化物 (B)抗霉素A (C)鱼藤酮 (D)一氧化碳4.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含高能磷酸键(A)ADP (B)6-磷酸葡萄糖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1,3-二磷酸甘油酸 (E)AMP (F)乙酰辅酶A5. 下列化合物

18、中,可阻断呼吸链中细胞色素b(Cyt.b)和细胞色素c1(Cyt.c1)之间的电子传递的是(A)氰化物 (B)抗霉素A (C)鱼藤酮 (D)一氧化碳6. 下列蛋白质中,含有卟啉环的有(A)血红蛋白 (B)肌红蛋白 (C)细胞色素 (D)叶绿素 (E)辅酶Q7. 体内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之一是()AFADCoQ BCyt bCyt c CCyt cCyt aa3 DNADHFMN8. 在呼吸链中把电子直接传递给细胞色素b的是()ACyt aa3 BCyt c CFAD DCoQ答 案一、名词解释: 略二、填空:1. 化学渗透,质子动力势(质子电化学梯度)2. 3,2。2,磷酸甘油,FADH2,0

19、3. NADH,FADH24. 三、选择题:1. B 2. ABE 3. C 4. BE 5. B 6. ABCD 生 物 氧 化 II一、名词解释1. 氧化磷酸化;2. 生物氧化;3. 呼吸链;4. 底物水平磷化;5. 呼吸链阻断剂;6. 解偶联剂;7. 能荷;8. 偶联与解偶联 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化合物可抑制电子在呼吸链复合物III中的传递A 抗霉素 B 安密妥C 氰化物 D 鱼藤酮2 能直接利用分子氧为受氢体,反应产物是水的酶是A 需氧脱氢酶 B 不需氧脱氢酶C 氧化酶 D 水解酶3 下列物质中哪个不属于高能化合物? A 磷酸肌酸 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 ATP D 1,3-二磷酸

20、甘油酸E 1,6-二磷酸果糖4 下列物质不对氧化磷酸化构成明显影响的是A NAD+ B ATPC H2O D CN-E 2,4-二硝基酚5 有关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氧化经过多步才能完成B 生物氧化以脱氢(电子)为主要方式C 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全部以ATP形式贮存D 生物氧化必须有H2O参加E 线粒体是物质氧化产能之主要部位6 细胞色素含有的金属离子是A 钙 B 锌 C 铁D 铝 E 锰7 不含高能键的化合物是A 三磷酸甘油醛 B GTPC ADP D 磷酸肌酸E 乙酰CoA8 生物氧化的类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加电子 B 加氧C 脱氢 D 加水脱氢 E 脱电子9 一氧化碳能阻断下列

21、哪一呼吸链A 代谢物NAD B NAADFMNC FMNCoQ D CytbCytc1 E Cytaa3O210 呼吸链中不是H或电子传递的抑制剂有A CO B CN- C 2,4-二硝基酚 D 3,5-二硝基酚 E 鱼藤酮11 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有一种组分不是蛋白质的物质是A NAD B FMN C Fe-S D CoQE Cyt12 胞浆中形成NADH+H+经苹果酸穿梭后,每摩尔产生ATP的摩尔数是A 1 B 2C 3 D 4 E 5三、填空题1 化学渗透假说认为是驱使ADP磷酸化合成ATP的动力。2 物质在生物体内主要的氧化方式,营养物在体内进行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称为,其终产物为、和。

22、3 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和四类。4 供能物质在体内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有和两种形式。5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在、和三处。6 抑制氧化磷酸化的物质至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7 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四、问答题1 属于真核生物的高等植物和动物,其细胞质中的1分子NADH+H+进入呼吸链氧化,为什么只生成2分子ATP?2 生物氧化有何特点?3 简述影响氧化磷酸化因素答 案二、选择题1. A 2. C 3. E 4. C 5. CD 6. C 7. A 8. D 9. E 10.C D11.D 12.B 三、填空题1. H+梯度2. 呼吸,同时生成ATP,生

23、物氧化,CO2,H2O,ATP3. 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细胞色素氧化酶4. ATP或NADH,热5. 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细胞色素氧化酶6. 解偶联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7. 生物氧化四、问答题1. 磷酸甘油穿梭2. 温和环境、酶促作用、生成ATP、氧化效率高3. 能量状态脂 类 代 谢 一、填空:1. 脂肪酸进行-氧化时,首先必须变成 。后者转入 内。 每进行一次-氧化必须经过 、 、 和 四个连续的酶促反应;每次-氧化所产生的产物是 、 、 和 。2. 在线位体外,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是 。3. 比较脂肪酸-氧化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的以下方面:

24、项目 脂酸-氧化 脂酸从头合成反应进行部位 1. 2. 脂酰基载体 受氢体或供氢体(辅 酶) 1. 2. 4. 脂肪酸必须经过 途径这一枢钮,才能异生成糖。该途径的净结果是由 生成了 。5. 异柠檬酸可以在 的催化下进入 循环,从而绕过TCA循环;该酶催化所生成的产物是 和 。6. 在真核生物内,1mol正己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 molATP (按磷酸甘油穿梭计算ATP); 1mol棕榈酸(C15H31COOH)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 molATP。 1mol硬脂酸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 molATP。 一分子丁酸经由-氧化途径彻底氧化成CO

25、2和H2O,可产生 高能磷酸键。 在真核细胞内,1mol-羟丁酰CoA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 molATP。 1mol的-羟辛酸经脂肪酸的-氧化途径氧化,可生成 molATP;若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共可生成 molATP。7.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目前公认的生物膜结构模型是 模型,它认为生物膜是由可流动的 分子以 形式及镶嵌其中的 组成;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运输可分为两类,即 运输和 运输。8. 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需要 作为还原剂,用于 酶和 酶所催化的反应。该还原剂主要由 途径提供。9. 乙醛酸循环可以看作是TCA循环的支路,它绕过TCA循环中由 和 两种酶催化的两个脱羧反

26、应,因此不生成CO2。10. 1mol甘油在植物细胞内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 molATP。11. 钠钾泵运行时,每消耗1molATP,可由细胞内运出 mol 离子,由细胞外运进 mol 离子。12. 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过程中,有待加入的二碳单元以及正在延伸的脂肪酸链都被连接在巯基上,这些功能巯基分别是由 、 和 提供的。13. 葡萄糖的跨膜进入细胞需要ATP提供能量,用于 酶所催化的 反应。二、选择题(注意:有些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关于脂肪酸连续性-氧化作用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脂酸仅需一次活化,消耗ATP分子的两个高能键(B)除硫激酶外,其余所有的酶都存在于线粒体

27、内部(C)-氧化过程涉及到NADP+的还原(D)氧化中脱去的碳原子可进一步氧化(E)对细胞来说没有产生有用的能量(F)主要发生于细胞核(G)是采用以三碳为一个单位逐步缩短的方式进行的2. 软脂酰CoA在-氧化的第一次循环中可以产生ATP的总量是(A)3 (B)4 (C)5 (D)6 (E)12 (F)23. 二脂酰甘油NDP-胆碱NMP卵磷脂,此反应中NMP代表什么?(A)AMP (B)CMP (C)GMP (D)TMP (E)UMP4. 下列关于由乙酰CoA合成脂酸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所有氧化还原反应都以NADPH为辅助因子(B)CoA是该途径中唯一含有泛酰硫基乙胺的物质(C)丙二酸单

28、酰CoA是一个活化中间物(D)只产生低于十碳原子的脂酸5. 脂肪的碱水解称之为(A)脂化 (B)还原 (C)皂化 (D)氧化 (E)酶解6. 在长链脂酸的-氧化中,循环的连续进行不依赖于下列哪一种酶(A)脂酰CoA脱氢酶 (B)-羟脂酰CoA脱氢酶 (C)烯酰基水合酶(D)-酮脂酰CoA硫解酶 (E)硫激酶(脂酰CoA合成酶)7. 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将乙酰基运出线粒体进入细胞质的是下列什么化合物(A)乙酰CoA (B)乙酰肉碱 (C)乙酰磷酸(D)柠檬酸 (E)草酰乙酸8. 在从3-磷酸甘油和脂酰CoA生物合成三酰甘油酯的过程中,先形成的中间代谢物是(A)2-单酯酰甘油 (B)1,2-二脂酰

29、甘油 (C)磷脂酸 (D)脂酰肉碱9. 下列有关脂质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细胞内的能源 (B)难溶于水(C)是膜的结构组分 (D)仅由C、H、O组成10. 对于乙酰CoA合成脂酸和脂酸氧化成乙酰CoA的过程,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有(A)所有氧化还原步骤都是以NADPH为辅因子(B)辅酶A是并不是唯一含有泛酰巯基乙胺的物质(C)乙酰CoA不需要羧化 (D)酰基载体都是CoA(E)反应在胞液中进行 (F)反应在线粒体中进行11. 乙酰CoA羧化酶催化的反应,需要下列哪种辅因子(A)TPP (B)FAD (C)ACP (D)NAD+(E)生物素 (F)四氢叶酸 (G)硫辛酸12. 关于柠檬酸调节效应

30、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A)激活磷酸果糖激酶 (B)激活乙酰CoA羧化酶(C)激活烯醇酶 (D)抑制丙酮酸激酶13. 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可发生在细胞的哪些部位(A)线粒体 (B)叶绿体 (C)微粒体(D)细胞核 (E)内质网14. 下列哪些途径中,中间代谢物有柠檬酸(A)EMP途径 (B)TCA循环 (C)Calvin循环 (D)乙醛酸循环(E)HMP途径 (F)乙酰CoA的穿梭 (G)葡萄糖异生15. Na+-K+ ATP酶进行Na+、K+跨膜转运过程中消耗ATP,三者的分子(或离子)数目的比例ATPNa+K+等于(A)321 (B)123 (C)132 (D)31216. 脂肪酸-氧化和脂肪酸

31、从头合成过程中,脂酰基的载体分别是 (A)ACP和肉毒碱 (B)柠檬酸和CoA (C)ACP和硫辛酸 (D)CoA和ACP (E)CoA和BCCP17.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类脂的物质是()A磷脂 B甘油三酯C胆固醇酯 D糖脂三、问答题:1.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有哪些重要途径?最主要的是什么途径?叙述它的反应历程。2. 乙醛酸循环在植物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 该循环的净结果是什么? 有何生物学意义? 它与TCA循环相同的酶有哪些? 它有哪两个关键性的酶?3. 脂肪的生物合成需要哪些原料?它们是从何而来的?4. 为什么说脂肪酸的b-氧化过程和从头合成过程不是简单的逆转?这两个途径的调控点分别在哪儿?各

32、受到什么因子的调控?5. 叙述甘油磷脂的生物合成过程。6. 详细阐述油料作物在发芽期和生长期分别采用什么方法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葡萄糖的?四、用结构式写出下列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辅酶和核苷酸用代号表示)1. 异柠檬酸裂解酶;2.苹果酸合成酶;3. 乙酰CoA羧化酶答 案一、填空:1. 脂酰CoA。线粒体。脱氢、加水、脱氢、硫解;FADH2、NADH、乙酰CoA、少二个碳的脂酰CoA2. 乙酰CoA羧化酶3. 项目 脂酸-氧化 脂酸从头合成反应所在部位 1. 线粒体2. 乙醛酸循环体 胞浆脂酰基载体 CoA ACP受氢体或供氢体(辅 酶) 1. FAD2. NAD+ NADPH4. 乙醛酸

33、循环,两分子乙酰CoA,一分子琥珀酸5. 异柠檬酸裂解酶,乙醛酸循环;乙醛酸,琥珀酸6. 44。129。146。27。27。11,597. 磷脂(脂类、类脂),蛋白质;流动镶嵌,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主动,被动8. NADPH,-酮脂酰-ACP还原酶,,- 烯脂酰-ACP还原酶。HMP9. 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 10. 2011. 3,钠;2,钾 12. CoA,ACP,合成酶的某丝氨酸残基13. 钠钾ATP酶,钠钾离子的跨膜主动运输二、选择题:1. ABD 2. C 3. B 4. AC 5. C 6. E 7. D 8. C 9. ABC10. B 11. E 12. BD

34、13. ACE 14. BDF 15. C 16. D 三、问答题:略四、用结构式写出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略脂 类 代 谢II一、 选择题1. 缺乏维生素PP时,可影响脂肪酸b-氧化过程中:A 酯酰-CoA形成 B b-酮酯酰-CoA形成C 2-反烯酯酰-CoA形成 D L-b-羟酯酰-CoA形成E b-酮酯酰-CoA的硫解2. 细胞中脂肪酸的氧化降解具有下列特点,但除外:A 起始于脂肪酸的辅酶A硫酯 B 需要NAD+和FAD作为受氢体C 肉毒碱亦可作为酯酰载体 D 主要在胞液内进行E 基本上以两个碳原子为单位逐步缩短脂肪酸链3.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要下列哪组维生素?A 生物素-维生素B2-维生

35、素PP B 四氢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1C 生物素-维生素C-泛酸 D 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PPE 泛酸-维生素PP-生物素4. 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将乙酰基从线粒体转运到胞液的是下列哪种化合物A 乙酰CoA B 柠檬酸C 草酰琥珀酸 D 琥珀酸E 酮戊二酸5. 脂肪酸的全合成途径具有下列特点,但除外:A 利用乙酰CoA作起始化合物 B 仅生成短于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C 需要中间产物丙二酸单酰- CoA D 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E 利用NADPH作为供氢体6. 以3-磷酸甘油和脂酰CoA合成三酰甘油和磷脂时,以下哪些是它们共同的中间物?A 磷脂酸 B 二酰甘油C CDP-二酰甘油

36、 D 溶血磷脂7. 脂肪酸从头合成以什么为还原剂?A NADH B NADPHC FAD2H D 还原态铁氧还蛋白8.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释放的终产物通常是:A 软脂酸 B 硬脂酸C 油酸 D 亚油酸9. 下列关于脂肪酸a-氧化的论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 a-氧化的底物是游离级酸,并需要O2的间接参与,生成D-a-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B 在植物体内C12以下脂肪酸不被氧化降解。C 长链脂肪酸,由a-氧化和b-氧化共同作用可生成含C3的丙酸。D a-氧化和b-氧化一样,使脂肪酸彻底降解。10.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A 乙酰CoA羧化酶 B 缩合酶C b-酮脂酰ACP还原酶 D 烯

37、脂酰ACP还原酶11. 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将乙酰基从线粒体内转到胞浆中的化合物是A 乙酰CoA B 琥珀酸C 柠檬酸 D 草酰乙酸12. 脂肪酸从头合成所需的还原剂以及提供该还原剂的主要途径是A NADH+H+和糖酵解 B NADH+H+和三羧酸循环C NADPH+H+和磷酸戊糖途径 D FADH2和b-氧化13. 能够为脂肪酸从头合成提供重要的还原力的糖代谢途径是A EMP途径 B HMP途径C TCA途径 D 葡萄糖异生途径14 脂肪酸由细胞质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时,需借助的穿梭系统是A 肉毒碱穿梭 B 柠檬酸穿梭C 磷酸甘油穿梭 D 苹果酸穿梭二、 填空1 是动物和许多植物的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与3分子酯化而成的。2 一个碳原子数为N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