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_第1页
cn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_第2页
cn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中民(12)实用新型专利(10 )( 45 )公告号 CN206507080U公告日 2017.09.22( 21 )申请号201720158873 .4( 22)申请日2017 .02 .22(73 )专利权人 云南省林业地址 650000 云南省号市盘龙区蓝按路2(72)发明人 易传辉陈焱和菊(74 )专利机构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53113所人( 51 )Int .Cl .A01K 67/033( 2006 .01 )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 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前部设有前侧

2、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后部设有后侧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侧设有左侧板,所述底板的侧设有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前侧板的前部居中设有前侧板出小内大套筒,所述前侧板的前部上侧设有前侧板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有箱,所述后侧板的后部上侧设有后侧板小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穴居胡蜂养殖箱有利于胡蜂生长发育,并能有效预防蚂蚁等天敌,减少病害发生;同时,方便胡蜂蛹和蜂毒采集,安装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人工规模化养殖,并可多次重复使用。CN 206507080 U权利要求书CN 206507080 U1/1 页1 .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底板(4)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

3、的上端前部设有前侧板(1) ,所述底板(4)的上端后部设有后侧板(3) ,所述底板(4)的上端左侧设有左侧板(6) ,所述底板(4)的侧设有右侧板(2) ,所述前侧板(1)、后侧板(3)、左侧板(6)和右侧板(2)的上端设有盖板(5) ,所述前侧板(1)的前部居中设有前侧板出套筒(10) ,所述前侧板(1)的前部上侧设有前侧板小孔(11) ,所述左侧板(6)和右侧板(2)之间设有箱内大(7) ,所述后侧板(3)的后部上侧设有后侧板小洞(8) ,所述前侧板小(9) ,所述底板(4)的前孔(11)和后侧板小洞(8)之间插接有箱内小部设有底板前缘部分(12) ,所述前侧板(1)的上端设有前侧板前缘部

4、分(14) ,所述盖板(5) 的前部设有盖板前缘部分(1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右侧板(2)、后侧板(3)、底板(4)、左侧板(6)和盖板(5)的厚度相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小插入洞(8)和前侧板小孔(11)均为等距对称设置。2说明书CN 206507080 U1/2 页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胡蜂人工养殖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背景技术0002胡蜂为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昆虫的统称,是一类传统昆虫,作为食品昆虫,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

5、价值和价值,利用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胡蜂的利用均为野外。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人工养殖,并取得了一些技术,实现了部分种类的人工辅助小规模养殖。但由于时间短,在养殖技术、养殖设施()等方面,还很多,无,如“一法实现人工规模化养殖。目前,出现了一些专门用于人工繁育养殖胡蜂的设施种胡蜂人工养殖装置(专利编号:201420018927)”,“一种有利于高效培育胡蜂标准蜂群的及筑巢装置”(专利编号:201310295609)”,这些设施的出现,对促进胡蜂人工养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有很多善的地方,同时,没有专门用于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穴居胡蜂指在土中筑巢的胡蜂种类。胡蜂科中,部分种类为此类型,主要为胡蜂

6、属中的部分大型种类,如金环胡蜂,黑尾胡蜂等,此类胡蜂较大,产量高效益好,是人工养殖最具前途的种类,为此,我们推出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实用新型内容0003出的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前部设有前侧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后部设有后侧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侧设有左侧板,所述底板的侧设有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前侧板的前部居中设有前侧板出套筒,所述前侧板的前部上侧设有前侧板小上侧设有后侧板小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有箱内大,

7、所述后侧板的后部洞之间插接洞,所述前侧板小后侧板小有箱内小,所述底板的前部设有底板前缘部分,所述前侧板的上端设有前侧板前缘部分,所述盖板的前部设有盖板前缘部分。000500060007优选的,所述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底板、左侧板和盖板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后侧板小洞和前侧板小为等距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穴居胡蜂养殖箱,是多年人工养殖经验的总结,并接合了胡蜂本身的生物学习性,有利于胡蜂生长发育,并能有效预防蚂蚁等天敌,减少病害发生;同时,方便胡蜂蛹和蜂毒,安装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人工规模化养殖,并可多次重复使用,是一种、高效和实用的胡蜂养殖。附图

8、说明0008图1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3说明书CN 206507080 U2/2 页0009小图中:1前侧板、2右侧板、3后侧板、4底板、5盖板、6左侧板、7箱内大、8后侧板洞、9箱内小、10前侧板出套筒、11前侧板小孔、12底板前缘部分、13盖板前缘部分、14前侧板前缘部分。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001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

9、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穴居胡蜂人工养殖箱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上端前部设有前侧板1,所述底板4的上端后部设有后侧板3,所述底板4的上端左侧设有左侧板6,所述底板4的侧设有右侧板2,所述前侧板1、后侧板3、左侧板6和右侧板2的上端设有盖板5,所述前侧板1的前部居中设有前侧板出套筒10,所述前侧板1的前部上侧设有前侧板小孔11,所述左侧板6和右侧板2之间设有箱内大7,所述后侧板3的后部上侧设有后侧板小洞8,所述前侧板小孔11和后侧板小洞8之间插接有箱内小9,所述底板4的前部设有底板前缘部分12,所述前侧板1的上端设有前侧板前缘部分14,所述盖板5的前部设有盖板前缘部分13。0012进一步的,所述前

10、侧板1、右侧板2、后侧板3、底板4、左侧板6和盖板5的厚度相同,通过前侧板1、右侧板2、后侧板3、底板4、左侧板6和盖板5的厚度相同的设置,增强了养殖箱的结构强度。0013进一步的,所述后侧板小洞8和前侧板小孔11均为等距对称设置,通过后侧板小孔11和后侧板小洞8和前侧板小孔11均为等距对称设置,便于前侧板小洞8之间插接有箱内小9。0014具体的,使用时,左侧板6、右侧板2、后侧板3和底板4固定,将越冬后做好的(已有20个左右职蜂巢时)悬挂于箱内大7中间盖板5,并简单固定,以利于后期操作,从盖板5前端缝13前侧板1上的前侧板小前侧板1,将前侧板出孔11用套筒10前侧板1正中出入孔,并将。将移入胡蜂群的养殖箱移至养殖点即可。在取胡蜂蛹时,提出前侧板1,以利于操作,取蛹后,将部分幼虫和卵较蜂巢放入养殖箱,取出前侧板1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