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备份与域安全策略(最全)个人收集_图文_百度文库_第1页
服务器备份与域安全策略(最全)个人收集_图文_百度文库_第2页
服务器备份与域安全策略(最全)个人收集_图文_百度文库_第3页
服务器备份与域安全策略(最全)个人收集_图文_百度文库_第4页
服务器备份与域安全策略(最全)个人收集_图文_百度文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服务器备份与域安全策略实验目标1 熟悉企业搭建Windows网络环境的基本需求2 掌握域环境的规划3 掌握附助的域控制器的安装4 掌握OU的管理5 掌握用户帐户和组的管理掌握windows环境下的安全策略管理6 掌握文件服务器及打印服务器的配置7 掌握企业网络的Internet接入准备环境1 准备4台真机,安装2台域控制器,安装2台打印服务器,安装1台文件服务器,安装1台代理服务器。(具体参照以上TOP图)。2 规划IP地址。3 创建5个部门OU。4 创建部门全局组,总经理域帐户,部门经理域帐户,员工域帐户。5 配置文件服务器6 配置打印服务器7 代理服务器,客户机必须走代理才能上网 实验步骤

2、及参考步骤一: 修改计算机名称并设置IP地址1 把计算机名称修改为PCXX(XX为机器号)2 所有真机IP地址不修改, DNS均为PDC的IP地址。3 3台服务器网关均填写为教师机IP地址。4 客户机的网关可以不用填写。步骤二: 配置代理服务器,并测试代理服务器是否能上网。1 设置代理服务器的网关和DNS为教师机IP地址2 保证代理服务器必须能上网(测试)3 安装ccproxy代理软件,并开启。步骤三: 安装PDC1 设置PDC的网关为教师机IP地址,DNS为自己的IP地址。2 给PDC设置密码为abc123,3 在计算机PDC上,单击“开始”-“运行”,输入“dcpromo”,按Active

3、 Directory 安装向导进行。4 在“域控制器类型”中选择“新域的域控制器”。5 在“创建一个新域”中选择“在新林中的域”。7 输入域NetBLOS名“BENETX”。8 输入Active Directory数据库和日志文件的存储位置“C:windowsNTDS”。9 输入共享的系统卷SYSVOL文件夹的存放位置“C:windowssysvol”.10 在“DNS注册诊断”中选择第二项。11 输入Active Directory还原模式的管理员密码“bcd123,”。12 完成安装后,按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13 测试PDC能否上网步骤四: 安装BDC(重复步骤可以不用截图1 设置BDC的

4、网关为教师机IP地址,DNS为PDC的IP地址。2 在计算机BDC上,单击“开始”-“运行”,输入“dcpromo”,按Active Directory 安装向导进行。3 在“域控制器类型”中选择“现有域的额外域控制器”。单击“下一步”按钮。6 输入Active Directory数据库和日志文件的存储位置“C:windowsNTDS”.7 输入共享的系统卷SYSVOL文件夹的存放位置“C:windowssysvol”.8 输入Active Directory还原模式的管理员密码“bcd123,”。9 完成安装后,按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10 测试BDC能否上网步骤五: 在DC上建立5个OU1

5、使用管理员Administrator登录到PDC。3 重复步骤2.分别新建人事部,工程部,销售部和财务部的OU。步骤六: 在DC上建立全局组和用户1 使用“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在行政部OU中创建用户帐户“manager1“和“user1”.2 使用“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在行政部OU中创建全局组“xingzheng”。3 将用户帐户“manager1”和“user1”添加为全局组“xingzheng”的成员。步骤气: 设置客户机必须走代理1 用本地管理员登陆到客户机上,设置客户机DNS为PDC的IP地址,不要设置网管,加入域中。2 用use

6、r1登陆客户机,选择IE的“属性”-“连接”-“局域网设置”勾选“为LAN使用代理服务器”-设置代理服务器地址为安装ccproxy服务器的地址,端口设置为808。3 访问网站测试步骤八: 设置域安全策略1 在PDC上,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域安全策略”。2 选择“帐户策略”-“密码策略”设置密码长度最小值为8,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3 选择“帐户策略”-帐户锁定策略”,设置中户锁定阈值为3次。4 开启密码复杂性策略。5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gpupdate /force”,强制刷新策略。步骤九:建立共享文件夹1 在文件服务器上的C盘下创建文件夹software。2

7、 打开software的“属性”-“共享”,勾选“共享此文件夹”。3 在“注释”中,输入“公司常用的软件”,单击“确定”按钮。4 右击software“属性”-“共享”,单击“权限”,选中everyone然后单击“删除”按钮。5 单击“添加”,找到全局组“xingzheng”,勾选“读取”权限,“添加”,“manager1”,勾选“完全控制”权限。6 右击software的“属性”-“安全”,单击“添加”,全局组“xingzheng”,勾选“读取”权限,“添加”,“manager1”,勾选“完全控制”权限。7 在文件服务器上再建立共享文件夹“share”,共享权限和NTFS权限均为全局组“xi

8、ngzheng”完全控制。8 在C盘的根分区上开启磁盘配额,设置警告级别为80M,最大使用为100M,并在“配额项”里添加manager1用户,单独设置警告级别为900M,最大使用为1000M。步骤十: 在打印机服务器上安装逻辑共享打印机1 在打印机服务器上,打开“打印机和传真”。单击“添加打印机”。单击“下一步”,选择“连接到这台计算机的本地打印机”,并清除“自动检测并安装我的插即用打印机”,单击“下一步”按钮。2 选择打印及端口哦“LPT1”,单击“下一步”按钮。3 安装打印机软件,厂商选择“HP”,打印机选择“HP LaserJet 1100(MS)”,单击“下一步”按钮。4 命名打印机

9、,打印机名为“HP 1100-1”, 单击“下一步”按钮。5 打印机共享,共享名为“HP 1100-1”,单击“下一步”按钮。6 位置为“办公区”,注释为“普通员工使用的打印机”,单击“下一步”按钮。7 打印测试页选择“否”,单击“下一步”按钮,单击“完成”按钮。8 参考步骤28,添加并共享本地打印机“HP1100-2”,注释为“部门经理使用的打印机”,按向导完成。(打印机端口还是LPT1)9 右击打印机“HP 1100-1”-“属性”-“高级”,设置优先级为“1”,单击“确定”按钮。在“安全”里,删除“Everyone”的权限,添加全局组“xingzheng”,单击“确定”按钮。10 右击打

10、印机“HP 1100-2”-“属性”-“高级”,设置优先级为“50”,单击“确定”按钮。在“安全”里,删除“Everyone”的权限,添加“manager1”,单击“确定”按钮。步骤十一: 在PDC上设置备份策略,周一晚上12:00进行常规备份,周二至周五晚上 22:00进行差异备份1 使用域管理员账户administrator在DC上登录2 单击“开运行”à输入ntbackup,运行高级模式,打开“备份”选项卡,勾选要备份系统状态,设置备份路径和备份文件名称。3 单击“开始备份”按钮,出现“备份作业信息”对话框,单击“高级”,设置常规备份模式。4 单击“开始备份”按钮,出现“备份作

11、业信息”对话框,单击“计划”5 出现提示是否保存备份选项,单击“是”按钮,按提示保存文件(文件后缀为.bks,该脚本文件包含备份信息),保存文件时提示输入账户名和密码6 单击“确定”按钮,出现要求输入作业名的那个对话框,输入作业名“用户数据常规备份”按钮,单击“确定”,单击随后出现对话框中的“是”按钮7 在日程安排中选择“每周”,开始时间为“22:00”,并勾选“星期一”,单击“确定”按钮8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确定”按钮,按提示完成9 根据步骤28设置差异备份,并在日程安排中选择“每周”,开始时间为“22:00”,并勾选“星期二”到“星期五”。步骤十二: 用户登陆客户机,验证共享文件夹效

12、果。1 使用域帐户user1登录客户机。2 在“我的电脑”-鼠标右键-“映射网络驱动器”中,输入文件服务器名software,检验能否读取文件夹内容,“映射网络驱动器”中,输入文件服务器名share,验证是否能给里面存储文件,并检测最大能放多大的内容。步骤十三: 用户登陆客户机,安装打印机。1 使用域帐户user1登录成员计算机。2 打开“打印机和传真”,单击“添加打印机”,单击“下一步”按钮,3 选择“网络打印机,或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上的打印机”,单击“下一步”按钮。4 指定打印机,选择“在目录中查找下一个打印机”,单击“下一步”按钮。5 单击“开始查找”,选择“HP1100-1”,单击“确

13、定”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安装打印机。6 域帐户user1退出系统。7 使用域帐户manager1登录成员计算机。8 参考步骤25,选择打印机“HP 1100-2”,完成网络打印机的安装。实验总结组建windows办公网络要先进行需求分析,然后作项目规划,最后实施项目。一、Linux 备份恢复基础1、什么是备份最简单的讲,备份数据的过程就是拷贝重要的数据到其他的介质之上(通常是可移动的,以保证在原始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可以恢复数据。一次备份可能是简单的 cp命令,将一个文件复制到其他目录下,也可能是使用特定的程序将数据流写进一个特定的设备中的复杂过程。很多情况下是将要备份的数据写入到磁带机中,

14、但有些情况也不是这样的。在Linux环境下,或其他Unix系统,备份可以是将文件拷贝到已存在的文件系统,可替换的文件系统,磁带机,远程文件系统,甚至是远程系统的上的磁带机。当然,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并不存在磁带机或RAID驱动器的概念,而仅仅是文件而已。如下的诸多因素将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或数据丢失。* 系统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 电源故障* 用户的误操作* 人为破坏* 缓存中的内容没有及时的写入磁盘2、备份的重要性备份是保护数据的一种方法。有数据的多个备份,就不怕某个损坏(所需做的仅仅是从备份中恢复丢失的数据。因此,正确地做好备份并确保备份有效、可用是很重要的。由于硬件的损坏、人为误操作和灾难

15、事件等造成的数据丢失是每个企业所需要避免的,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数据备份。数据备份的重要性是如何强调都不过分的,如果企业认为数据的丢失是不可接受的,那么请备份这些数据。并对备份数据和出现数据丢失后进行恢复工作需要的时间,以及花费的成本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数据的离线备份仍然不能满足企业运作连续性的需要,那么企业就需要考虑在线实时备份,即本地高可用性集群或异地灾难备份方案。二、 Linux服务器数据备份恢复策略1、备份前需考虑的因素在对系统进行备份或者恢复操作之前,有几个因素必须先考虑清楚。当然,进行备份操作的一个最佳时机就是安装好Linux操作系统,并确信所有的设备(如声卡、显卡或者磁带机等 都

16、能够正常工作的时候。必须清楚备份和档案文件之间是有区别的。备份是定期进行的操作,用来保存重要的文档、文件或者整个系统;而对文件归档则是为了长期保存重要的文档、文件或者整个系统进行的操作。要进行成功的备份,就必须首先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并设计出一个进行备份操作的策略,例如: 可移植性(即在Red Hat Linux系统下执行的备份在另外一个系统上恢复的能力。 是否自动备份。 执行备份的周期。 需要把归档的备份保存多长时间。 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决定是否需要选择基于GUI界面的工具还是基于文本的。 是否需要使用压缩技术、直接复制或者加密技术。 备份介质(需要从价格、性能、存储能力上考虑。 是否远程备份或

17、网络备份。 是保存一个文件、一个子目录还是整个系统。2、备份介质的选择有很多介质可以用来进行备份。目前3种常用的备份介质是CD-R(DVDR)、磁带和硬盘。下面介绍一些可选择的备份介质:软盘如果要把重要文件快速备份,或者将其带到家中,这时软盘仍旧是一种可选的备份介质(现在该介质已经步入淘汰阶段)。光盘写入器随着光盘写入器变得越来越可靠,价格也越来越低,光盘本身也非常便宜。选用此项的一个好处是光盘不容易被损坏,它备份的可靠性很高。 用光盘写入器有两点不利因素:它们速度较慢,并且只能保存大约650MB。可重写的光盘可重写光盘驱动器比光盘写入器要贵得多,工作方式与其类似。但是,这些光盘是可被重写的,

18、并且它比只能写一次的光盘贵许多。可重写光盘其它的特性都与光盘写入器类似。Jaz和ZipZip驱动器很流行,已经成为许多PC机的标准配置,同时它的磁盘和驱动器也都不贵。它一张磁盘可容纳100MB的数据,是一种用于快速、可移动备份的很好选择。Jaz磁盘可以容纳上G字节的数据,并且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以获得更好的表现。Jaz驱动器和Jaz磁盘都比较贵。 Jaz和Zip的缺陷是都容易损坏,并且保持时间相对要短。磁带机磁带备份设备是大多数Linux服务器的标准配置。磁带是可靠的,并且很少出现错误,它几乎比其它介质存储时间都要长。对于点对点工作组网络和中型网络,Travan和高端数字音频磁带(DAT)通常是最

19、好的选择。Travan驱动器经过压缩可以处理8GB数据,这对于具有5-10个PC机的小型网络来说足够了。DAT驱动器有更好的表现,可以处理24GB的数据。DAT驱动器比Travan驱动器昂贵,但它磁带的价格要比Travan QIC磁带卷便宜。 表1中对介质(包括一些新的介质,如只读光盘和可读写光盘在可靠性、速度、可用性和易用性方面进行了评价。选择备份介质时,要从可靠性、速度、费用、易保管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三、Linux 备份策略选择了存储备份软件、存储备份技术(包括存储备份硬件及存储备份介质)后,首先需要确定数据备份的策略。备份策略指确定需备份的内容、备份时间及备份方式。各个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

20、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目前被采用最多的备份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1、完全备份(full backup)每隔一段时间对系统进行一次完全的备份,这样在备份时间间隔内,一旦系统发生故障使得数据丢失时,就可以用上一次的备份数据恢复到上一次备份时的情况。例如,星期一用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星期二再用另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依此类推。这种备份策略的好处是: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即灾难发生前一天的备份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然而它亦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天都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造成备份的数据大量重复。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磁带空间,这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增加成

21、本。其次,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较长。对于那些业务繁忙、备份时间有限的单位来说,选择这种备份策略是不明智的。优点:备份的数据最全面、最完整。恢复快,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就可以恢复全部的数据。缺点:数据量非常大,占用备份的磁带设备比较多,备份时间比较长。2、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首先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然后每隔一个较短时间进行一次备份,但仅备份在这个期间更改的内容。这样一旦发生数据丢失,首先恢复到前一个完全备份,然后按日期逐个恢复每天的备份,就能恢复到前一天的情况。例如在星期天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六天里只对当天新的或被

22、修改过的数据进行备份。这种备份策略的优点是节省了磁带空间,缩短了备份时间。但它的缺点在于,当灾难发生时,数据的恢复比较麻烦。例如,系统在星期三的早晨发生故障,丢失了大量的数据,那么现在就要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二晚上时的状态。这时系统管理员就要首先找出星期天的那盘完全备份磁带进行系统恢复,然后再找出星期一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一的数据,然后找出星期二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二的数据。很明显,这种方式很繁琐。另外,这种备份的可靠性也很差。在这种备份方式下,各盘磁带间的关系就象链子一样,一环套一环,其中任何一盘磁带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条链子脱节。比如在上例中,若星期二的磁带出了故障,那么管理员最多只能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一

23、晚上时的状态。优点:备份速度快,没有重复的备份数据,节省磁带空间,又缩短了备份时间。缺点:恢复时间长。如果系统在星期四的早晨发生故障,管理员需要找出从星期一到星期三的备份磁带进行系统恢复。各磁带间的关系就像链子一样,一环套一环,其中任何一盘磁带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条链子脱节。3、差分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首先每月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然后备份从上次进行完全备份后更改的全部数据文件。一旦发生数据丢失,使用一个完全备份和一个差分备份就可以恢复故障以前的状态。管理员先在星期天进行一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管理员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天不同的数据(新的或修改过的)备份到磁带

24、上。差分备份策略在避免了以上两种策略的缺陷的同时,又具有了它们的所有优点。首先,它无需每天都对系统做完全备份,因此备份所需时间短,并节省了磁带空间,其次,它的灾难恢复也很方便。系统管理员只需两盘磁带,即星期一磁带与灾难发生前一天的磁带,就可以将系统恢复。增量备份可以减少备份时间,有效地利用处理器资源和备份I/O带宽,而完全备份在恢复上有很大的优势。现在一些企业备份管理软件提供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将一个基本完全备份和几个增量备份合成为一个较新的“完全备份”。合成的完全备份是通过整合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的内容,随后写入不同的介质生成新备份。这个新的合成完全备份成为以后增量备份的基准。合成完全备份从物理

25、资源(磁带、磁带驱动器和带宽)和时间来看消耗很大,但是简化了恢复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备份策略通常是以上几种的结合。例如每周一至周六进行一次增量备份或差分备份,每周日进行全备份,每月底进行一次全备份,每年底进行一次全备份。4、确定要备份的内容在备份和还原系统时,Linux 基于文件的性质成了一个极大的优点。在 Windows 系统中,注册表与系统是非常相关的。配置和软件安装不仅仅是将文件放到系统上。因此,还原系统就需要有能够处理 Windows 这种特性的软件。在 Linux 中,情况就不一样了。配置文件是基于文本的,并且除了直接处理硬件时以外,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系统无关的。硬件驱动程序的现代

26、方法是,使它们以动态加载的模块的形式可用,这样内核就变得更加与系统无关。不同于让备份必须处理操作系统如何安装到系统和硬件上的复杂细节,Linux 备份处理的是文件的打包和解包。一般情况下,以下这些目录是需要备份的:? /etc包含所有核心配置文件。这其中包括网络配置、系统名称、防火墙规则、用户、组,以及其他全局系统项。? /var包含系统守护进程(服务)所使用的信息,包括 DNS 配置、DHCP 租期、邮件缓冲文件、HTTP 服务器文件、db2 实例配置,等等。? /home包含所有用户的默认用户主目录。这包括他们的个人设置、已下载的文件和用户不希望失去的其他信息。? /root是根(root

27、)用户的主目录。? /opt是安装许多非系统文件的地方。IBM 软件就安装在这里。OpenOffice、JDK 和其他软件在默认情况下也安装在这里。有些目录是应该考虑不 备份的。? /proc应该永远不要备份这个目录。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文件系统,而是运行内核和环境的虚拟化视图。它包括诸如 /proc/kcore 这样的文件,这个文件是整个运行内存的虚拟视图。备份这些文件只是在浪费资源。? /dev包含硬件设备的文件表示。如果计划还原到一个空白的系统,那就可以备份 /dev。然而,如果计划还原到一个已安装的 Linux 系统,那么备份 /dev 是没有必要的。其他目录包含系统文件和已安装的包。在服

28、务器环境中,这其中的许多信息都不是自定义的。大多数自定义都发生在 /etc 和/home 目录中。包括:在 UNIX 或 Linux 系统中,大部分系统配置文件位于 /etc 目录,但是您应该考虑对所有可能的文件(以及可能的位置)进行备份,具体包括:DNS 域信息 (/var/bind ;NIS/NIS+ 文件和配置 (/var/ypApache 或其他 Web 服务器配置(/var/apache、/etc/apache 或 /usr/local/apache) ;邮件文件或文件夹(/var/mail 和 /usr/mail)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

29、col (LDAP服务器数据(/var/ldap 或 /usr/local/ldap) ;安全证书 ;自定义内核驱动程序 ;内核配置或构建配置和参数 ;许可密钥和序列号 ;自定义脚本和应用程序 ;用户/root 登录脚本 ;邮件配置;特别是,如果您使用了像 Cyrus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IMAP 这样的解决方案,其中对用户邮件文件夹进行了特殊的记录和索引。5、 Linux 常用备份恢复命令a)tartar工具是以前备份文件的可靠方法,几乎可以工作于任何环境中,Linux老用户一般都信赖它。 Linux中以.tar结尾的文件都是用tar创建的。它

30、的使用超出了单纯的备份,可用来把许多不同文件放到一起组成一个易于分开的文件。tar是从 Tape ARchiver备份工具起步的。 tar是一个基于文件的命令,它本质上是连续地、首尾相连地堆放文件。使用tar可以打包整个目录树,这使得它特别适合用于备份。归档文件可以全部还原,或从中展开单独的文件和目录。备份可以保存到基于文件的设备或磁带设备上。文件可以在还原时重定向,以便将它们重新放到一个与最初保存它们的目录(或系统)不同的目录(或系统)。tar是与文件系统无关的,它可以使用在ext2、ext3、jfs、 Reiser和其他文件系统上。tar命令格式备份:tar <选项> <

31、-cf 备份文件或设备> <备份路径>恢复:tar <选项> <-xf 备份文件或设备> -C 恢复路径常用选项:-M:分卷处理-p:保留权限-T filename:指定备份文件列表-N DATE:备份指定日期之后修改的文件-z:用GNU的gzip压缩文件或解压。-Z:用compress压缩文件或解压。-j:用bzip2压缩文件或解压。tar 命令操作举例1. 跨越多张软盘备份系统/usr/local下的所有内容,同时进行写入校验# tar -cWMf /dev/fd0 /usr/local2. 备份/目录下自04/11/2006改过的文件到磁带设备/

32、dev/st0中# tar -cvf /dev/st0 -N 04/11/20063.保持文件权限备份/目录(不包括/proc)到磁带设备/dev/st0中# tar -cpf /dev/st0 / -exclude=/proc4 恢复恢复备份到/# tar -xpf /dev/st0 -C /5.从备份文件恢复指定的文件etc/passwd# tar -xpf /dev/st0 etc/passwd6.做一个完全备份7.每隔7天做增量备份b)cpio命令GNU cpio工具像tar一样从命令提示行启动程序。与tar相比cpio更复杂,但是也更为可靠。因为如果一个tar文件中某处有一个坏块,就

33、不能对备份文件的其它部分进行访问,而使用cpio,只有坏块不能被访问。 cpio创建一个称为copy-out mode的备份,备份存档中包含了文件和所有者、时间及访问许可等信息。cpio需要一个假定要备份的文件列表。创建列表的一个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使用ls 命令。cpio 命令操作举例1. 拷贝当前目录中所有文件到磁带设备 /dev/rmt0,输入:find . | /usr/sysv/bin/cpio -oc >/dev/rmt02. 从 cpio 归档中只抽取一个常规文件中的文件列表,使用下列命令:cat ar | /usr/sysv/bin/cpio -i -E Efile3. 把/

34、home目录备份到SCSI磁带设备中,输入下面的命令:$ls /home | cpio -o > /dev/st0你也可以对cpio的备份进行计划,用crontab工具设置成基于任何时间的有规律地运行。例如,要在每晚2点把/ home目录备份到SCSI磁带驱动器中,把下面的语句添加到root的crontab文件中即可:00 02 * * * ls /home | cpio -o > /dev/st0C)dumpdump为备份工具程序,可将目录或整个文件系统备份至指定的设备,或备份成一个大文件。dump 可以执行类似 tar 的功能。然而,dump 倾向于考虑文件系统而不是个别的文件

35、。下面是引自 dump 手册文件中的内容:“dump 检查 ext2 文件系统上的文件,并确定哪些文件需要备份。这些文件将出于安全保护而被复制到给定的磁盘、磁带或其他存储媒体上大于输出媒体容量的转储将被划分到多个卷。在大多数媒体上,容量是通过一直写入直至返回一个 end-of-media 标记来确定的。”dump命令格式:dump -cnu-0123456789-b <区块大小>-B <区块数目>-d <密度>-f <设备名称>-h <层级>-s <磁带长度>-T <日期>目录或文件系统 或 dump -wW主

36、要选项:-0123456789 备份的层级。-b<区块大小> 指定区块的大小,单位为KB。-B<区块数目> 指定备份卷册的区块数目。-c 修改备份磁带预设的密度与容量。-d<密度> 设置磁带的密度。单位为BPI。-f<设备名称> 指定备份设备。-h<层级> 当备份层级等于或大雨指定的层级时,将不备份用户标示为"nodump"的文件。-n 当备份工作需要管理员介入时,向所有"operator"群组中的使用者发出通知。-s<磁带长度> 备份磁带的长度,单位为英尺。-T<日期>

37、 指定开始备份的时间与日期。-u 备份完毕后,在/etc/dumpdates中记录备份的文件系统,层级,日期与时间等。-w 与-W类似,但仅显示需要备份的文件。-W 显示需要备份的文件及其最后一次备份的层级,时间与日期。dump命令操作举例:1.执行一个完全 Linux 备份,它把所有 ext2 和 ext3 文件系统备份到一个 SCSI 磁带设备。dump 0f /dev/nst0 /bootdump 0f /dev/nst0 /说明:在这个例子中,系统中有两个文件系统。一个用于 /boot,另一个用于 / ,这是常见的配置。它们必须在执行备份时单独地引用。 /dev/nst0 引用第一个 SCSI 磁带驱动器,不过是以非重绕的模式引用。这样确保各个卷在磁带上一个接一个地排列。dump 的一个有趣特性是其内置的增量备份功能。在上面的例子中,0 表示 0 级或基本级备份。这是完全系统备份,您要定期执行以保存整个系统。对于后续的备份,您可以使用其他数字(1-9)来代替 0,以改变备份级别。1 级备份会保存自从执行 0 级备份以来更改过的所有文件。2 级备份会保存自从执行 1 级备份以来更改过的所有文件,以此类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