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论文_第1页
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论文_第2页
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论文_第3页
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论文_第4页
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贸易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A内容摘要: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服务业与对外服务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规模及占世界贸易份额都有很大提高。本文在分析了2001-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大、增速快等一系列新的特征基础上,从贸易规模、国别比较以及贸易部门三个角度重点分析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并对2010-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RCA指数进行预测及分析,结果表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仍将处于劣势。关键词:服务贸易 竞争力

2、比较优势指数目前,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效率提高和国民生产总量增长的主导力量,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贸易结构以及贸易的地区分布等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尤其在入世前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面对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很多学者对我国服务贸易以及服务业的开放展开了大量研究。黄少军、华而诚和江小涓等从服务业开放的角度阐述了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所处的战略性地位;同时

3、,很多学者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以及影响因素分析,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冯宗宪、郭根龙。而黄繁华等人则对某一时期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度和国际竞争力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以及贸易竞争指数(TC)等进行了度量,以此为基础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开放中存在的理由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刘戒骄等则从服务业开放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服务业的开放将会对工业等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龙永图则重点分析了入世对服务业开放起到的重要作用。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我国应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本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本文对我国2001年入世到2006年入世过渡期

4、结束这一阶段我国服务贸易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从贸易规模、国别比较以及贸易部门三个角度重点分析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对2010-2012年体现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RCA指数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策略。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特征 (一)服务贸易规模大、增速快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般来说,服务贸易与一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则该国的服务贸易规模也较大。以国际通行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衡量,许多国家都已超过50%,中国在2002年最多达到了41.5%,自入世以来一直维持在40%

5、左右。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服务贸易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726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28亿美元,份额占到世界的3.5%。2001-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率达21.70%,但是大多数年份增长速度低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见表1)。我国服务贸易虽然起步晚、起点低,但是增长速度却快于主要发达国家,并快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而主要服务贸易出口国大多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0.1%):美国增长8.8%,英国8.4%,德国7.7%,法国5.3%,日本7.5%。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二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由优秀论

6、文网物流运输、工程承包、劳务出口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的服务贸易呈逐步上升趋势,同时旅游服务仍占我国服务贸易的最大比重(见表2);而全球服务贸易中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高的金融、保险、电讯、咨询和专有权利使用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所占比例较低。在刚刚入世的2001年,我国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额的21.98%,国际旅游占43.66%,保险服务和专有权利使用之和仅占5.4%。到2006年,国际运输服务进出口比重为28.7%,旅游的比重下降为30.2%,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和专有权利增长较快。各部门进出口总额虽都有增加,但是旅游、运输仍占较大比重。入世以来,旅游和运输所占出口的比重平均

7、达到了六成,主要理由是近年来中国货物贸易高速增长有力地带动了运输服务出口的增长以及对外旅游业的宣传。(三)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市场,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约占中国内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3。从出口看,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前三大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从进口看,前四大服务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中国从四者的进口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报告,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在跨境贸易部分,自2000年以来顺差一直在20亿美元

8、左右。2005年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90.78亿美元,进口65.05亿美元,顺差扩大到25.73亿美元。据欧盟统计局报告,尽管2004年中国与欧盟的服务贸易额仅占欧盟的2.5%,但增长显著,从1994年到2004年,原欧盟15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进口和出口增长了一倍。而同期,欧盟对中国出口增长了6倍,自中国进口增长了5倍。2004年欧盟对中国顺差15.2亿欧元。(四)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1982-1991年中国服务贸易一直保持顺差,自1992年开始,中国服务贸易开始出现逆差,除1994年略有顺差外,其他年份均为逆差。而中国入世后的2001-2006年,逆差尤为明显且持续上升,2004年甚

9、至达到97亿美元,2005、2006年虽略有回落,仍高达94、88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扩大制造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但是服务贸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导致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不仅有利于改善服务贸易国际收支,优化中国外贸出口的整体结构,而且能够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出口更加均衡。(五)服务贸易开放度不断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一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度提供了相关的计算公式,一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度So=(Sx+Si)/GDP,其中Sx、Si分别表示服务贸易的出口

10、总额和进口总额,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本文依据WTO统计数据计算了2001-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见表3)。由表3可知,中国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也在逐渐扩大,在5年中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不断提升,由5.43%上升为7.25%,还未达到2006年世界11.16%的平均水平,处于世界中等水平。而2006年开放度较高的仍是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韩国、印度、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度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虽有提升,但是与它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本文通过贸易规模、国别比较以及贸易部门三个不同角度反映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同时也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家进

11、行各指标的比较,以正确把握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在世界的整体位置。(一)从贸易规模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一国服务贸易规模的绝对数量能够反映出一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按照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贸易规模排名,2001-2006年中国是唯一一直进入前10名的发展中国家。较2001年进出口排名的第十位以及第十二位,2006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在进口中排在第六位,在出口中排在第八位,位次、发展规模和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份额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以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数据为依据,从服务出口额、服务进口额、服务出口占该国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服务出口占全球服务出口的比重等方面对中国与世界

12、主要服务贸易大国和地区进行比较(见表4)。从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一国贸易出口比重来看,2006年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8.6%,而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6%。中国在10个经济体中居末位,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到美国的1/3。英国、印度、西班牙占比分别为3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贸易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3. 5%、37.8%、32.7%,相当于中国的3-4倍。从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贸易出口额比重来看,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总出口的3.3%,位

13、居第八位,而美国占全球的比重为14.1%,是中国的4.2倍;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占比均高于中国,说明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总体来看,2001-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球的比例一直是稳步上升的,但由于基数小,所以即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使有一定的增速,其份额仍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不相匹配。(二)从国别角度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在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可通过RCA指数对世界各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国别比较分析。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是美国经济学家Bela Balassa于1976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价值的竞争力测度指标。其公式为:RCAij

14、=(Xij/Yi)/(Xwj/Yw)。在服务贸易中,Xij则为i国服务贸易出口额,Y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Xwj为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根据WTO报告所提供的各国服务与商品贸易出口额,以及世界服务与商品贸易出口额,可得到我国与部分国家的RCA指数(见表5)。计算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一直小于0.8,这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缺乏比较优势。同时结果表明,美国、印度的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的指数维持在0.8左右,而巴西、中国、菲律宾等国家的比较优势指数较低。我国自加入WTO以来RCA指数一直徘徊在0.45-0.6之间,变化幅度不大,这说明我国目前的

15、对外服务贸易整体上还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由于RCA指数只考虑了服务贸易出口所占的相对比例,并没有考虑服务贸易进口的影响,因此,为更加全面反映贸易进口因素对竞争力指数的影响,本文也计算了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A指数)以及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指数)(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2001-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CA指数在开始时呈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 0.17上升到2004年的-0.13,而随着开放中的不断竞争,到2006年又下降为-0.17,但数值一直小于0。2001-2006年,我国NRCA指数在-0.03和-0.02之间波动,2006年NRCA指数为-0

16、.03,比2005年略有下降,数值也一直小于0。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服务贸易不具有竞争优势。(三)从贸易部门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一般情况下,贸易竞争指数(TC)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分析较常使用的指标之一,表示了进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即TC=(出口-进口)/(出口+进口)。该指标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的波动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绝对值是多少,其值均在-1,1之间波动。通过运用TC指数对我国服务贸易各主要部门的竞争力指数测算,可以对各部门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更加直观的分析(见表7)。从总体来看,2001-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水平仍然很低,竞

17、争力薄弱。2000-2003年一直维持在-0.08;2004-2006年TC指数不断提升,到2006年TC指数达到-0.05。数据显示,在2000-2006年7年时间里,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指数均小于0,而世界服务贸易竞争指数平均值为0.005,中国的比较优势指数徘徊在-0.7左右,5年的平均值也明显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这说明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TC指数有所提升,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比较劣势相对减小,但是整体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从部门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不平衡。TC指数各年均大于0的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旅游业正逐步取代运输成为中国的支柱项目;建筑服务的贸易竞

18、争力有所改善,这是因为我国建筑行业劳动力充裕以及成本低,从而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计算机和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TC指数为正,其优势的获得主要靠政府的政策性垄断以及服务外包的发展;而在金融、保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附加值高的服务贸易领域,TC指数多为负数,反映出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薄弱。综合来看,大部分服务行业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只有旅游业和其他商业服务显示出相对的比较优势。但是旅游业各指数的数值都偏小且增长幅度很小,表明相对于其他服务部门具有比较优势,但是竞争力还不是很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预测(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处理考虑到数据的客观性与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1996-200

19、6年共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样本容量为11。1996-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以及世界贸易出口总额均来源于WTO的2007年度报告,根据公式可得到1996-2006年RCA指数(见表8)。(二)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检验本文选取了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以我国1996-2006年服务贸易RCA指数为依据,对我国服务贸易未来几年的RCA指数进行定量预测。1.模型建立。首先根据表8设定初始时间序列为:X(0)=0.629,0.619,0.583,0.599,0.574,0.564,0.543,0.489,0.489,0.465,0.464累加生成数列为:X(1)=0.629,1.248,1.813,2.430,3.004,3.568,4.111,4.601,5.090,5.555,6.019用最小二乘法求参数=(a,u)TB=, YN=代入=(BTB)-1BTYN,得,即系统发展系数a=0.03399,驱动系数u=0.65713。因X(0)(1)=0.629, 可得到灰色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