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4卷第 12期 水 产 科 学V ol. 24N o. 12海参饲料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袁成玉(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 辽宁省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 辽宁 大连 116023关键词 :海参 ; 饲料 ; 发展 ; 现状 ; 方向 中图分类号 :S96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321111(2005 1220054203 收稿日期 :2005-02-22; 修回日期 :2005-03-091 作者简介 :袁成玉 (1956- , 男 , 研究员 ; 研究方向 :水产养殖 1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 随着海参人工育苗与养殖产业 的迅速发展 , 海参用饲料研究越
2、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 。 海参用饲料的好坏 , 直接影响海参育苗与养殖生产的成败 。 特别在目前 , 苗种生产与成参养殖迅速发展 , 海参用饲料需 求量不断增加 , 而原料又十分短缺 、 饲料市场比较混乱 , 海 参饲料开始成为限制海参苗种与养殖生产业发展的潜在因 素 。 为此 , 笔者将综合叙述海参用饲料研究的发展过程 、 现 状 , 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 供广大从事 海参研究 、 教学 、 生产者参考 。1 海参用饲料的发展过程1. 1 国外 , 以日本开始较早 。自 , , 到 1942年山内等对刺参摄 食习性的研究这一阶段 , 人们还未真正开展海参饲料方面 的研究
3、 。 1950年今井丈夫等 1用无色鞭毛虫 (Monas sp. 作刺参幼体的饵料 , 在 1. 9m 3的水体中 , 育出稚参 569头 ;1977年 石 田 稚 俊 2(1979 采 用 单 鞭 金 藻 (Monochrysis luthere 作耳状幼体饵料 , 在 410m 3培育水体中育出体长410m 的稚参 8. 5万头 (0. 862. 20万头 /m 3 , 此后小田 (1982 3、 山 本 (1984 等 4先 后 用 单 鞭 金 藻 、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sp . 、 底栖硅藻和人工配合饲料 (日配 K. K 等进行稚 、 幼参的培育 , 但稚参至幼参
4、的成活率仅为 0. 4%3. 1%。 尽管日本刺参人工育苗研究起步较早 , 但因长期把研究重点放在海参半人工采苗和增殖上 , 所以 , 海参用饲料 的研究没有深入的进行下去 。 2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 , 韩 国 、 俄罗斯的有关学者 5也相继开展了刺参人工育苗技术 的研究 , 但其饲料问题仍没有解决 , 特别是韩国 , 海参人工 配合饲料仍然需要从中国或日本进口 。1. 2 国内1954年中科院张风瀛等 6, 采用解剖性腺的方法获取精卵 , 培育出刺参耳状幼体和樽形幼体 , 到 1957年 , 通过刺激诱导产卵的方法 , 以菱形藻和滴虫为饵料 , 培育出少量的 稚 、 幼参 , 才将海参饵
5、料纳入研究之列 ;20世纪 60年代初 期 ,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陈宗尧等 , 采用解剖性腺取卵受 精 , 并以衣藻 (Chlamydomona sp . 、 小新月菱形藻 (Nitzschiaclosterium 、小 球 藻 (Chlorella sp . 和 盐 藻 (Dunaleillaeuchlaia 等为幼体饵料 , 以石莼 , 培育出一定数量的稚 、 幼参 7, 北方沿海的辽宁 、 河 , 相继进行了刺参各 , 但只是处于探讨阶段 , 仅局限 ;20世纪 80年代中期 , 辽宁省海洋水 产研究所隋锡林率先研制出 “ 8310、 8406、 8407、 8408” 刺参配 合饲料
6、 ; 此外 , 徐宗法等 8(1999 探讨了饵料对稚幼参生长 变色的影响 ;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和辽宁省锦州市水产研究 所曾先后采用稻草发酵液培育稚参 。进入本世纪后 , 由于 刺参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 , 刺激了海参增养殖业的进一步 发展 , 海参饲料业也随之发展 , 成为重要配套产业之一 。隋 锡林又研制出 “ 0201、 0202、 0203、 0204、 0205、 0206” 等海参系列 化配合饲料 ; 不少饲料生产商相继推出各种品牌的海参配 合饲料 , 如 :益参宝海参专用系列饲料 、 青岛龙兴海参配合 饲料 、 蛟龙牌海参配合饲料等 。2 海参不同阶段饵料种类与使用效果2. 1 海
7、参幼体阶段饲料主要有单细胞藻类和代用饵料 。 常用单细胞藻的种类 有 :盐 藻 (Dunaleilla euchlaia 、 湛 江 等 鞭 金 藻 (Dicrateriazhanjiangensis 、 球等鞭金藻 (Isochrysis galbana 、 小新月菱形藻 (Nitzschia closterium 、 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muelleri 、 简 单 角 刺 藻 (Chaetoceros gracilis 、 三 角 褐 指 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和 海 水 小 球 藻 (Chlorella sp . 等 。 此 外 ,
8、国 内 外 一 些 学 者 也 还 曾 用 过 扁 藻 (Platymonossp . 、 异胶藻 (Aeterogboea sp . 、 氯肾球藻 (Nephrahloris sp . 、罗 氏 裸 甲 藻 (Gymnodinium lauskaga 、 微 绿 球 藻 (Nannaochloris sp . 、 衣藻 (Chlamydomona sp. 、 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 costatum 和 单 鞭 金 藻 (Chromulina sphaerica 等 。 但是 , 目前人们在海参人工育苗中主要使用牟氏角毛 藻 、 小新月菱形藻 、 盐藻和湛江等鞭金藻等 。 隋锡
9、林等 (1980 选取了不同饵料组合进行投喂试验 , 结果表明以盐藻 、 湛江 等鞭金藻和角毛藻混合投喂培育效果最好 。常用代用饵料的种类主要有酵母 、 大型海藻磨碎液和 光合细菌等 。 其中 , 酵母的使用种类有 :红酵母 11、 德氏酵 母 112a 、 汉氏酵母 125、 假丝酵母 216、 球拟酵母 304、 球拟酵 母 409、 隐球酵母 606等 , 商业品牌种类繁多 , 如安琪海洋红 酵母粉 、 红酵母浓缩液 、 安琪水产酵母粉 、 安琪福邦酵母 、 药 用干酵母 、 干酵母片等 。但是 , 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 , 以海 洋红酵母作为幼体的饵料 , 育苗效果较好 。大型海藻磨碎
10、液的藻类主要有鼠尾藻 、 马尾藻 、 大叶藻等 , 虽然也能育出 一定数量的海参幼体 , 但与上述两种相比 , 培育效果不十分 理想 。 至于光合细菌的使用 , 在有些生产单位中则是以处 理水质为目的而使用 。2. 2 稚参阶段饲料主要有底栖硅藻 、 大型海藻磨碎液 、 人工配合饲料等 。附着片或刮砂淘洗过滤的方法而获得 ,藻 、 卵形藻为好 。 、 马 尾藻 、 大叶藻等 , 。 也有将大型海藻 磨碎液通过发酵后来使用的 , 目前其使用效果褒贬不一 。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和辽宁省锦州市水产研究所曾先后采用 稻草发酵液培育稚参 , 取得较好效果 , 但目前很少有人使 用 。 人工配合饲料在培育稚
11、参阶段的使用目前已得到大多 数生产厂家的认可 , 但问题也不少 , 如配方混杂 、 使用效果 不稳定 , 原料质量代用品多 、 营养缺乏等等 。2. 3 幼参阶段饲料主要有大型海藻磨碎液 、 人工配合饲料等 。这一阶段 的饲料使用基本与稚参阶段相同 , 其使用量有所不同 。稚 参阶段大型海藻磨碎液使用量大 , 而幼参阶段人工配合饲 料的使用量大 , 也有完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的 。另外 , 由于 目前鼠尾藻和马尾藻货源不足 、 价格昂贵 , 不少生产单位采 用川蔓藻 、 石莼等 , 其效果尚可 。 这一阶段仍然存在与稚参 阶段饲料相同的问题 。2. 4 成参阶段饲料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和大型藻类等
12、 。 这一阶段主要是 根据养殖方法和具体环境条件而确定饵料的使用 。如海上 网笼养殖 , 大多采用马尾藻鲜品或干品作饲料 ; 池 (围 塘养 殖 , 大多数采用移植一些适宜的大型褐藻类 , 如鼠尾藻 、 马 尾藻以及大叶藻等 , 同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 其主要成分有 的学者认为以淀粉 50%, 海泥 20%, 鱼粉 8%, 海藻粉 22%为好 ; 也有人认为以海藻粉 60%, 麸皮 、 玉米面 、 豆饼 30%, 鱼粉 10%效果较好 9。另外 , 育苗用的种参促熟培育饲料 目前主要使用人工配合饲料 , 颗粒比较大 , 海泥含量较多 , 效果也可以 , 但目前其配方及营养构成等仍不规范 。3
13、 问题与探讨3. 1 海参幼体阶段饲料问题虽然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 , 单细胞藻类如盐藻 、 湛江等 鞭金藻和角毛藻混合投喂效果最好 , 但在渤海沿海许多新 建海参育苗生产单位没有单细胞藻类培养设施 , 完全用海 洋酵母来代替 。在瓦房店市长兴岛沿海 , 该培育方法也获 得了较好的育苗效果 。但同时也出现育苗不稳定 , 甚至造 成育苗失败 , 这主要出现在比较贫瘦的海区 。 2004年笔者 曾完全用复合代用饵料培育海参幼体 , 也取得了较好的育 苗效果 , 但技术方法还须进一步改进 。3. 2 稚参阶段饲料问题这一阶段人们大多以鼠尾藻磨碎液为主 , 由于目前海 参育苗厂家太多 , , 所以 ,
14、各种 , 但却给人 , 。 , 近年来有不少单位曾经使用过 , 但效理不当而大量繁殖引起不良效果 , 技术方法应该是其主要 原因 。3. 3 幼参阶段饲料问题这一阶段人们大多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 , 可以说这一 阶段人们一直沿用隋锡林 (1986 研制的 “ 8406” 幼参人工配 合饲料配方至今 , 在该配方的基础上又推出新的配方 , 并在 市场上投入生产 ; 其他厂家及科研单位也相继研制出多种 配合饲料 , 但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检验其饲料效果的并不 多 。 目前 , 我国稚参和幼参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还不够成 熟与规范 , 有些配方还不尽稳定与合理 , 生产厂家过多 , 有 些粗制滥造 , 还
15、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3. 4 成参阶段饲料问题目前 , 大多数成参养殖厂家在其养殖过程中很少投喂 饲料 , 问题是在该方面的饲料研究工作做的很少 , 人们还没 有真正看到使用饲料养殖成参实际效果及成功的范例 。因 为无论池塘养殖 , 还是围堰养殖 , 大多数厂家都是靠天然生 物饵料来养殖 。虽然有不少资料介绍了成参养殖饲料 , 但 是老百姓还考虑了一个成本问题 。对饲料制造厂家来说 , 饲料制造成本高 (与幼参饲料一样的生产成本 , 销售量低 、 价位低也制约了成参饲料的开发 。再就是海泥问题 , 有些 生产饲料厂商所使用的海泥 , 不是刮取海滩表层的 , 而是直 接挖取在形态上相似的海泥
16、 , 其中硅藻类 、 海藻碎片 、 多数 的原生动物 、 螺类及双壳类的幼贝 、 桡足类 、 虾蟹类的脱皮 壳 、 大叶藻 、 木屑 、 尘埃和细菌类等含量极少 , 所以其配制出 的饲料效果不够理想 。55第 12期 袁成玉 :海参饲料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4 海参饲料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海参育苗及养殖的生产模式来看 , 浮游幼体阶 段以单胞藻为主 , 变态后用底栖硅藻 ; 稚参阶段以鼠尾藻磨 碎液为主 , 其它大型褐藻磨碎液为辅 ; 幼参阶段以人工配合 饲料为主 , 以大型褐藻磨碎液为辅 ; 成参阶段基本完全使用 人工配合饲料 。根据当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 海参幼体阶 段的复合性代用配合饲料急
17、待于开发 , 以解决没有单胞藻 培养条件而防止水质贫瘦海区海参育苗问题 ; 稚参阶段所 使用的鼠尾藻资源目前明显不够 , 所以必须在研究鼠尾藻 人工繁殖技术的同时 , 开发新的 、 资源丰富的 、 更有效大型 藻类品种 ; 幼参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在配方上必须充分考 虑到稚 、 幼参的食性 、 营养要求和对水质的影响 , 营养配比 更合理 , 饲料效果要稳定 , 并应避免使用易败坏水质的原 料 , 彻底解决生产与研制技术和工艺不成熟与规范问题 , 关 键是其饲料效果应有一些长期 、 稳定的范例 , 并不断地进行 改进和提高 ; 成参阶段饲料将是今后需要解决的并具有广 阔市场前景的研究内容 , 应
18、加以关注 。因为随着海参养殖 面积的不断扩大 , 特别是池塘养参 、 围堰和围网养参面积的 增加 , 在养殖业者投入高 , 希望高产出 、 早见效的心态支配 下 , 投苗量大 , 圈内天然饵料不足 , 生长速度慢 ,就是增投配合饲料 。有资料表明 10g一年间摄饵量为 3. 5kg , , 一 5料成本约为 20元 /年 , , 所 以饲料销售价格也高 , 养殖业者难以接受 , 所以研制廉价高 效的海参人工配合饲料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另外 , 海参饲料的研制还必须从海参摄食习性的角度 来考虑 。 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 , 刺参消化管内容物的 组成以颗粒大小不同的沙泥 、 砾 、 贝壳片等
19、为主体 , 其中以 硅藻类 (60种 为主的浮游植物 、 海藻碎片 、 螺类及双壳类的 幼贝 、 桡足类 、 虾蟹类的脱皮壳 、 大叶藻 、 多数的原生动物 (14种 和细菌类等 ; 有资料证明 , 微小底栖硅藻和微生物是 刺参的重要饵料来源 , 在试验条件下刺参对天然饵料的消 耗量为 1. 4g/g 。 一般藻类经发酵后 , 对氮吸收率可由原来 的 20%提高到 52. 7%, 苏联一位学者曾指出 , 成参对植物性 饵料 (混于淤泥中的蕴藻 的消化率为 67. 5%, 而幼参 (体重 3g 对此种饵料的消化率更高 , 为 76. 4%。 所以在海参人工 配合饲料的研制上必须模拟其自然规律 ,
20、 同时考虑添加剂 和易生菌的使用等 。在添加剂问题上 , 目前人们又推出优补键 大豆酶解 寡肽蛋白 、 生物 E 蛋白 、 水产专用免疫促生长素 、 邦伯欣促 生长剂 、 高稳 V C 、 V E 、 电解维他 、 生物多糖 、 水产专用 产酶 益生素 、 大蒜素等等 。目前人们推出的各种添加剂其主要 功效为促进肠道对矿物质吸收 、 促进免疫机能 , 减少疾病 , 提高成活率 。 但是 , 这些添加剂在海参育苗与养殖上的使 用效果 , 目前除了前者有其检验效果的报道外 , 其他还没有 见到正式的报道 , 所以还需要进行检验和探讨 。海参饲料的研究目前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探讨与检验 , 我国快速发展的海参育苗与养殖业正急切盼望着廉价高 效 、 使用效果稳定的配合饲料 。:1. 进展极其资源增殖 .,1984(2 :57-60. 海参增养殖 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0. 3 石田稚俊 . 种苗生产研究 J.福冈丰前水产试验 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孕期营养科学管理
- 打胰岛素的科普
- 安全教育大风来了
- 婴幼儿智护训练
- 托班创意美术方法教程
- 拼读汉字有方法
- 茅台酒员工培训
- 会员维护的方法
- 夏令营七天六晚训练计划
- 阅读文献的方法
-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
- 普通话水平测试练习材料
- 我是谁?-认识自我 心理健康课件
- 平江历史街区规划与保护-陈梓元教学课件
- 外墙涂料(真石漆)施工方案
- DB33-T 1291-2023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第三方服务规范
- 《石油石化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考试卷
- 2023年版FIDIC 红皮书(中英文)
- 福建省简介PPT-福建省PPT介绍
- 住宅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表
-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