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热解_干馏_及煤焦油加工技术经济分析_第1页
煤炭热解_干馏_及煤焦油加工技术经济分析_第2页
煤炭热解_干馏_及煤焦油加工技术经济分析_第3页
煤炭热解_干馏_及煤焦油加工技术经济分析_第4页
煤炭热解_干馏_及煤焦油加工技术经济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炭热解 (干馏 及煤焦油加工技术经济分析陕 西 省 决 策 委 员 会 委 员陕西省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贺永德一 、 概述煤的热解也称煤的干馏或热分解, 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加热, 煤 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变化和 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 。煤通过热解生成 气体 (煤气 、 液体 (焦油 、 固体 (半焦 三种形态的产品 。 按煤热解温度可分为 低 温 热 解 (500 650 、 中 温 热 解 (650 800 、 高 温 热 解(900 1000 和超高温热解 (>1200 , 低 阶煤 (低变质煤 多采用低温热解能得 到高产率的焦油和煤气 。焦油加氢可生 产汽油 、柴油 、

2、 渣油等石油代用品和石 油焦 。 煤气是清洁燃料和制化工合成气 的原料气 。 半焦是优质无烟燃料, 可作 为民用燃料及电石 、 铁合金 、 炼铁高炉 喷吹料, 也是优质的气化用原料 、 吸附 材料 。 与煤直接燃烧相比, 煤热解可生 产气 、液 、 固三种不同形态的产品, 实际 上是对煤中不同成分进行分质利用, 是 煤洁净高效综合利用的有效方法, 既可 减少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 又能提高低 阶煤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煤热解技术发 展大致 分三个 阶 段 。第一阶段从 18世纪初,英国 、 德国开始建设煤热解厂, 生产照明灯油和 民用无烟燃料 。 19世

3、纪初俄国 、 法国 、 美国等也先后发展各自的煤热解技术 。 这一阶段煤热解厂规模小 、 技术落后 、 设备简陋 、 产品加工和利用率低, 是煤 热解的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从 20世纪初至 60年代, 世界工业迅猛发展, 石油开采不能满足 液体燃料快速增长的要求, 带动了煤热 解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二战期间, 德 国用煤制取液体燃料成为其油品的主 要来源,先后形成了 Lurqi-Spuelgas 、 Lurqi-Ruhgas,并达到了可观的工业规 模 。 美国开发了 Disco 、 前苏联开发了固 体热载快速热解等工艺技术 。第三阶段从 20世纪 70年代至今, 世界三次石油危机和对清洁能源需

4、求 的增长, 再度引起对煤热解的重视 。 美 、 日 、 德 、 澳等国广泛开展了研究和试验 工作,如 1989年美国能源部批准并资 助在怀俄明州吉列镇 Buckskin 煤矿建 设一套日处理 1000吨的褐煤干燥干馏 工业示范装置, 1992年 6月投产, 运行 了近 5年 ,从煤中 提取的 液 体 产 品 (CDL , 作为石油替代燃料, 年处理煤 300万吨的商业化工厂正在设计和建 设之中 。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 Coal-con 公司开发了先进的非催化加氢热解 技术, 热解温度为 560 , 加氢压力最 高为 6.9MPa, 其液体和气体产率高 、 产 品容易分离 。我国 20世纪

5、50年代开始进行煤 热解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 北京石油 学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浙江大学 、 中科院 山西煤化所 、 北京煤化所 、 陕西煤业化 工集团等单位, 先后开发了不同工艺的 煤热解技术, 并建立大型工业装置 。 陕 西榆林地区 90年代初,开始建起一批 以三江煤化公司为代表的内热式方形 炉长焰煤块煤干馏炉, 从单炉能力 3 5万吨 /年,发展到目前的单炉能力 7.5 10万吨 /年,单炉 20万吨 /年的 大型干馏炉也已投入运行, 同时开发成 功了外热式干馏炉 、两段式干馏炉等炉 型 。 总能力达到 2600多万吨 。 加上内 蒙 、山西 、 宁夏 、 云南 、 贵州等省 (

6、区 , 总 能力将达 5000万吨左右,规划焦油加 工能力 500万吨, 形成一个很大的特色 产业 。 其中,神木县某公司与大连理工 大学合作建设能力为 120万吨 /年的 煤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示范装置, 将于 今年 9月投入试生产,其焦油收率为 10.0%(以 原 煤 计 , 煤 气 热 值 高 (4286.4kcal/m 3 ,利用煤气中氢作为氢 源给焦油加氢生产汽油 、柴油馏分等燃 料油, 这是目前世界上建成最大的煤干 馏装置 。二 、 煤热解技术经济分析 (一 煤热解技术条件·原煤为榆林长焰煤, 粒度<6mm, 发热量 6715.6kcal/kg 。·热解温度

7、 510 550 (属低温热 解 ,常压固体热载体流化床快速热解 反应器 。(二 煤热解产品 详见表 1。 (三 能耗及能效由表 2可知能耗为 172.89kg 标煤,表 2热能平衡表 (以热解 1000kg 煤计 原煤 1000kg 6715600kcal 半焦 600kg 4055040kcal 进 电 38.6kWh 33196kcal 出 焦油 100kg 826000kcal 水 1.5m 32547kcal 煤气 154m 3660105.6kcal 项小计 6751343.0kcal 项小计 5541145.6kcal 折标煤964.48kg折标煤791.59kg能 源 与 交

8、通表 1煤热解产品及动力消耗 (以热解一吨煤计 项目 单位 半焦 焦油 煤气其它 粗苯热值 kcal/kg 6758.48260.04286.4100004451.22162电耗 kWh 38.6水耗m 31.524中国经贸导刊 2010年第 18期表 3煤炭不同转化方式的热效率比较煤转化方式 煤热解 煤燃烧发电 IGCC间接法 煤 制 (干馏 300MW 以下 600MW 以上 煤制油 天然气 热能转化效率 %82 8533 3538 4345 4836 3857 60适用煤种褐煤 、 长焰 各种煤 、各种适合 各种气 煤 、 弱粘煤煤矸石气化的煤 化用煤热效率为 82.11%,若把热解煤气

9、中回 收的 4.42kg 粗苯 、 2.43kg 的硫及 1.54kg 氨等热能计入,则热能转换效率大于 83%。(四 煤热解与煤其它转化方式热 能效率比较由表 3可见, 煤热解是对低变质煤 分质综合利用热能转化效率最高的转 化方式 。(五 煤催化热解煤 在 热 解 过 程 中 加 入 催 化 剂 和 H 2, 在进煤量 0.5t/d 小试装置上试验结 果,焦油产率可由目前的 10%提高到 25 30%,在此基础上正在安排进行 100t/d 进煤量的工业试验, 一旦成功将 为陕北长焰煤生产油品开辟一条新的 路子 。三 、 中低温焦油加工技术及经济效 益分析煤中低温热解所产焦油碳氢比大 于高温焦

10、油, 对中低温焦油进行加氢处 理, 生产轻油 (石脑油 、 柴油及石油焦 的技术已实现工业化 。 榆 林 市 某 公 司 于 2010年 3月建 成一套 每 年 加 工 50万吨中低温煤焦油的生产 装置,连续平稳运行 1500小时后,由中国石油和化 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进行了 72小时现场考核和技术鉴定 。 考 核结果表明:生产装置运行平稳, 自动 化程度高, 操作灵活; 产品轻质化焦油 一号 、轻质化焦油二号产品质量达到天 元化工企业标准, 柴油馏分十六烷值达 46.6,干馏煤气制氢所得氢气纯度高, 满足加氢要求; 煤焦油延迟焦化液体产 品收率 76.8%, 加氢装置液体产品收率 96.3%

11、。 该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低 温焦油轻质化工业装置, 具有设备国产 化率高 、 投资低 、 能源转换效率高以及 清洁生产等特点, 为中低温煤焦油综合 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具有良好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 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 水平 。该公司建有 135万吨煤干馏装置, 为焦油加氢装置提供部分焦油和氢气 。 全厂包括公用工程总投资 17.2亿元, 吨产品油投资 4480元,相当于煤制油 的三分之一, 吨油制造成本 (80%负荷 3759元, 吨油利润 1729.3元, 投资利润 率 38.6%,可见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好的 。我国能源结构 “ 富煤 、 缺油 、 少气 ” , 石油消费增长大于产

12、量增长, 2020年 预测我国石油需求约 6.5亿吨,产量 2亿吨, 缺口 4.5亿吨, 对外依存度将达 60%, 对我国能源安全将会造成巨大压 力 。一方面走出去与产油国合作开发油 气资源,但更应考虑立足国内煤炭资 源,走中国特色解决石油供应问题, 除 了发展煤制油 、煤制醇醚燃料等替代石 油产品外,利用占我国煤炭资源储量 50%以上的低变质煤, 通过热解提取煤 焦油, 进一步加工油品, 不失为一条解 决我国石油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像 “ 炼油一样去炼煤 ” , 事实证明这是对低 变质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 目前陕西在榆林已完成了从热解到焦 油加氢的工业示范工作,“ 十二五 ”

13、 具备 了实现产业的条件, 政府部门应给予扶 持和指导,使其从技术上进一步提高, 工程上进一步完善, 以取得更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能 源 与 交 通煤炭热解产业的成功探索本刊记者 张振煤化工企业是否看好煤炭热解产 业?带着这个问题, 中国经贸导刊 记 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有限公司非常看好煤炭热解产业发展 前景, 对煤热解工艺技术进行了大量的 研发和工业化试验 、示范工作, 并对发 展该产业做出了系统的战略安排 。 以 下是本刊记者对陕煤化集团公司副总 经理 、高级工程师尚建选的采访 。 煤炭热解符合国家的集约高效低耗产业发展方向记者:尚总,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 最近几年, 贵公司对煤热解工艺技术进 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工业化试验 、 示范工 作 。 那么, 您本人及陕煤化集团如何看 待煤炭热解产业?尚建选:煤炭作为大自然恩赐给人 类的化石能源和有机原料的统一体, 最 高效的利用途径就是以物质和能量消 耗最少的方式, 实现气 、 液 、 固态清洁能 源和有机化工原料的同步获取 。 对于占 我国煤炭总储量 、 探明保有储量以及目 前煤炭产量均在 55%以上的低变质煤炭资源, 包括褐煤 、 长焰煤 、 不粘煤 、 弱 粘煤等,通过低温热解,实现煤的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