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1页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2页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3页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寻隐者不遇_,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_。1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用“”标出诗句的朗读节奏。2写出下列诗句中标下划线的字的意思。(1)言师采药去(_)   (2)只在此山中(_)3这首诗中涉及_个人物,分别是_、_、_。4古诗第三句是_的回答,省略的问话应该是:_?5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_的情景。作者采用_的形式,流露出对隐者的_以及寻隐者不遇的_。6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_。2. 阅读理解。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与三国

2、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是_,诗中的“周郎”是指_。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3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不少于两个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_4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个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_3. 按要求完成练习。枫桥夜泊_,_。姑苏城外寒山寺,_。1补全诗句。2这首诗是_代的诗人_写的,描绘了_(季节)的景象,从“_”“_”两处可以看出。3全诗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a.对美丽的秋夜江景的喜爱 b.旅途中孤寂忧愁4. 读诗词,完成练习。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中儿_。_,溪头_。(1)把这首词写完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60;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   ,中儿   。   ,溪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媚好:   。亡赖:   。(3)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词人   ,其中   是词牌名,你还知道的词牌名有   、   等。5. 能力提升。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

4、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游子是指:_2寸草是指:_3三春晖是指:_4翻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5赏析本首诗,通过对什么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荔枝生巴峡间,树形_。叶如_,冬青;华如_,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_,壳如红缯,膜如紫绡,_,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_,二日而_,三日而_,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1)按原文填空。(2)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_,_代诗人,字_。我们还学过他的写植物的诗是_(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

5、法是( )。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5)短文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多项选择)A 整体部分   B 主要次要C 外内 D 时间先后E 内外 F 形、色、香、味7. 课外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释)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地方,也称剑南。当时杜甫在梓州,正处剑门关西南,故云剑外。蓟北:泛指河北北部,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最后巢穴。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兴奋得不能读

6、书了。放歌:尽情歌唱。纵酒:纵情喝酒。青春:明丽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泪”是()。A. 悲伤的泪 B. 悔恨的泪 C. 悲喜交集的泪2“漫卷诗书喜欲狂”运用了_描写,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3你从诗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诗人“喜欲狂”?_4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时,是那样激动、欢喜,更主要的原因是()A. 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B. 从此国家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5这首诗尾联中用了四个连接词“_”“_”“_”“_”,将“_”“_” “_”“_”这四个地名串连起来,写

7、出一种瞬间即至,瞬间即过的动感,表达了诗人_(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的心情。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心灵感到宁静。 (多选)A、草场笛声   B、湖水 灯光 C、黄昏  月夜 D、明月  蓑衣2、对诗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理解正确的是( )A、田野上的草长了六七里那么远

8、,笛子的声音响了三四下。B、放眼望去,田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C、草长得很茂盛,铺满了田野,晚风中传来三四声的笛声。3、这首诗按由_到_的顺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_图。A、近、远;牧童晚归B、远、近;牧童晨起C、远、近;牧童晚归休息4、诗人吕岩在牧童一诗中先向我们展示了原野_的广阔画面,又让我们听到了悠扬的笛声,还通过描写牧童饭饱之后不脱蓑衣便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_的心境。A、绿草如茵;无忧无虑、天真烂漫 B、绿草如茵;心绪忧愁;C、荒草遍地;天真烂漫5、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_的感受,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_上的感受,侧耳倾

9、听,晚风中牧笛声声,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以无限美好的_。A、视觉、听觉、想象空间 B、听觉、视觉、想象  C、视觉、感觉、猜测9. 课外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注释)土膏:指肥沃的土地。一饷,片刻。饷,通“晌”。鞭笋:细长的竹笋。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

10、机。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3这首诗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注释)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当天夜晚11点到第二天凌展1点为三更。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2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3同是谈读书,这首诗与课文中的

11、语段在论述的角度上有何不同?试概括说明。_11. 阅读山行,完成下列各题。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诗中加点的词。(1)径:_(2)霜叶: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_3“霜叶红于二月花”包含着怎样的哲理?_12.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联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_。“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_。“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_。(2)风雪声之联耳更显出了_,将士们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更加怀念_。(3)发挥想象,写一写将士们可能会想到故乡的什么?_ 13. 古诗文阅读。春 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破:沦陷。烽火:这里指战争。浑:简直。胜:能承受。簪(zn):一种束发的首饰。1从题目上看,这首诗是作者在_(季节)的时候写的。2从“草木深”三个字可以看出长安城的现状是(   )A.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B.草木繁茂,一片生机。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4诗中反映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的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