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的关系_第1页
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的关系_第2页
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的关系_第3页
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的关系_第4页
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的关系     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张西超/徐晓锋/车宏生3. 2高级职业经理人职业枯竭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对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分析,发现高级职业经理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位上,职业枯竭水平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3. 2. 1性别对男性经理人(n=1303)和女性经理人(n=233)在枯竭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女性经理人在“耗竭”和“讥诮”维度上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男性经理人(F=8.346,p=0

2、.004*;F=29.223,p=0.000*),在“职业效能”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性经理人(F=17.949,p=0.000*)。说明女性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程度要明显高于男性。3. 2. 2年龄表2不同年龄经理人在枯竭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检验结果年龄25(n=30)2535(n=587) 3645(n=505) 4655(n=311) 55(n=118)(岁)M SD M SDM SD M SD M SD F耗竭15.113.3813.994.23 14.114.1214.274.2613.854.550.548讥诮12.133.2910.623.95 10.263.77 9.783.65 9.

3、303.750.000*职业效能26.464.0828.934.35 29.084.2528.864.3128.824.580.033* 注:*p0.05,*p0.01,*p0.001。下同。对不同年龄的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程度进行方差分析,发现讥诮和职业效能两个维度的主效应显著。经过事后检验(LSD)发现,在这讥诮维度上,25岁以下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升高而讥诮感下降。在职业效能维度上,25岁以下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在其他组中,3645岁年龄段得分最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说明,年龄在25岁以下的职业经理人职业枯竭程度最高。3. 2. 3婚姻状况对

4、已婚的经理人(n=1258)和单身的经理人(n=221)在枯竭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单身的经理人在“耗竭”和“讥诮”维度上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已婚的经理人(F=5.221,p=0.022*;F=27.159,p=0.000*),在“职业效能”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已婚的经理人(F=4.195,p=0.041*)。说明单身的经理人的职业枯竭程度要明显高于已婚者,这一点在讥诮维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3. 2. 4学历对不同学历的职业经理人在枯竭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只在职业效能维度上主效应显著(F=4.923,p=0.002*),经过进一步的事后检验(LS

5、D)发现,大专及以下学历的经理人职业效能感要显著低于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经理人。在耗竭和讥诮两个维度上,不同学历水平的经理人没有显著差异。3. 2. 5职位本研究的被试由最高级的管理者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比较他们的职业枯竭得分发现,最高级的企业管理者的职业枯竭程度显著低于高级管理者的职业枯竭程度。表现在,在耗竭和讥诮维度上,最高级管理者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高级管理者(F=6.525,p=0.000*;F=25.608,p=0.000*),在职业效能维度上的得分则显著高于后者(F=7.131,p=0.000*)。3. 3职业经理人枯竭水平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分别以职业枯竭的三个维度作为因变量,工作压力源

6、的八个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见表3。表3各来源的工作压力对枯竭各维度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预测变量 Adjustt R2耗竭工作负荷0.2550.0917 0.910*日常烦扰0.1270.1034 0.561*组织氛围0.1150.1104 0.230*工作家庭平衡0.0890.1142 0.707*讥诮职业发展0.1940.0696 0.998*组织氛围0.1440.0855 0.188*职业效能工作家庭平衡 -0.119 0.010-3.208*角色模糊 -0.156 0.014-3.398*角色冲突 -0.124 0.018-2.701* 由表3可见,影响耗竭的

7、工作压力来源有工作负荷、日常烦扰、组织氛围和工作家庭平衡,总解释率为11.4。影响讥诮的工作压力源有职业发展和组织氛围,总解释率为8.5。影响职业效能的工作压力源为工作家庭平衡、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总解释率为1.8。在各种压力源之中,人际关系压力源未进入任何回归方程。总的来看,工作压力源对耗竭维度的影响最大,讥诮居中,对职业效能的影响最小。4讨论压力产生的职业枯竭,会使高级经理人产生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如长期的疲劳、失眠、身体机能失调等;而压抑、失败感、无助感、无望感,以及感到工作缺少意义是枯竭的典型情感症状。研究表明,高职业枯竭与低工作满意感有关(Maslach, 2001; Lee &

8、; Ashforth, 1996; Margaret & Jill, 2003)13 14 15。职业枯竭会增加管理者的旷工、怠工、工作流动率,增加工作事故,降低工作绩效。这些情况对组织和个人都会造成损失,导致成本的增加。4. 1高级职业经理人职业枯竭的人口统计学结果讨论人们不只是对工作情境作出简单的反应,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反应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个人的某些因素如人口学变量(年龄、教育程度等),与枯竭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关于性别和枯竭之间的关系目前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一些研究认为女性枯竭程度高于男性,但也有相反的结论,甚至还有研究认为男女枯竭程度是相同的。女性在商场中的枯竭问题很少

9、受到关注,人们认为商场中的枯竭似乎是男人的“专利”,很少将女性经理人与枯竭问题联系起来。但是本研究的结果却揭示,女性经理人在“耗竭”和“讥诮”维度上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男性经理人;需要指出的是,女性经理人在“讥诮”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男性,这与以往在该维度上男性得分占优的研究结论不同。女性高层管理者的整体枯竭程度较高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作自身压力的影响,她们的成功需要克服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性别角色期望更加关注女性在家庭中的投入,但是作为职业经理人需要比男性有更多的付出,承担更多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工作与家庭之间冲突的影响。Leiter等(1996)发现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相互作用

10、工作影响家庭,反过来家庭也影响工作,都和职业枯竭存在双向的联系。Maria等(2005)研究也证实工作家庭冲突对女性的枯竭影响要高于对男性的影响16,这种情况在较重视女性家庭角色的中国表现也十分明显。这一研究结果不仅表明女性经理人存在枯竭问题,而且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在所有的人口学变量的研究中,年龄因素始终与枯竭之间存在稳定的联系。以往的研究发现年轻员工的枯竭程度要高于那些超过30岁或40岁员工。年龄因素与工作经验密切相关,因此枯竭更有可能出现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但是这种解释并没有涉及问题的全部。本研究发现年龄在25岁以下的职业经理人枯竭程度最高,这种研究结果为认识年轻的职业经理人在转型期中国

11、社会发展中承受的压力提供了依据,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职业枯竭正在对年轻的职业经理人群体产生巨大影响。研究者认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节奏,提供了年轻的职业经理人在事业上取得进步和改善经济条件的机遇,促使他们勤奋地工作并承载社会发展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导致这一群体产生强烈的枯竭。以往的研究发现,未婚者(尤其是男性)比已婚者更容易患上枯竭问题。本研究对婚姻状况的差异分析发现,已婚的经理人枯竭水平显著低于单身的经理人,这与已往的研究结论一致。婚姻和家庭是一个人在面临压力或困难的时候能够给予其帮助的系统,这种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缓解和释放压力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同样的压力情境之下,缺乏社会支持的人比那

12、些有较多社会支持的人更可能出现身心问题。相对来讲,已婚者比单身者更多地拥有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不但能够消减压力事件的绝对数量,而且可以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去抵抗已经形成的压力,因此枯竭程度更低。已有的研究发现高学历的员工比那些低学历的员工枯竭程度要高,但是这种现象却无法获得很好的解释,因为教育程度可能与其他的变量如职业和地位相联系,拥有高学历的员工可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和经受更大的压力,也可能是高学历员工对自身期望也高,一旦期望不能实现,便会产生枯竭感。本研究发现大专及以下学历的经理人职业效能感要显著低于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经理人;但在耗竭和讥诮两个维度上,不同学历水平的经理人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学历对于经

13、理人情感和人际关系质量的作用不大,但会影响到他们对于自身工作成就的评价。研究者认为,高学历的经理人有相对良好的教育背景,因此对于职业发展的把握更为自信;而学历较低的经理人则可能会在这方面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表现出职业效能感较低。本研究还发现最高层管理者的枯竭水平要显著低于下属的管理人员。研究者认为这种原因可能在于,最高层管理者多是公司的战略制定者和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较少处理具体事务和协调人际关系,因此避免了很大一部分由于繁琐的日常事务带来的压力,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整自身的态度和情绪。而作为执行者的较低一级管理人员,不但要处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而且需要同时为

14、上级老板和下级员工负责,时常会体会到角色的冲突,所承受的压力自然更大,造成他们的枯竭水平更高。4. 2高级职业经理人枯竭水平与工作压力的关系讨论职业枯竭与压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把枯竭看作是一种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一种更严重的应激状态。但工作压力与枯竭并不是一回事,特定的压力源(如工作负荷)对枯竭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于高级职业经理人分析导致他们职业枯竭的主要工作压力源有哪些方面,对降低职业枯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工作特征是工作情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以往的研究发现,过量的工作要求,如超负荷的工作与枯竭之间,尤其是情绪耗竭之间存在强烈而稳定的联系,本研究的发现证实了工作负荷

15、对于枯竭的影响。在枯竭的三个维度中,受到工作负荷影响最大的是耗竭维度。耗竭本身就是枯竭的压力表现,是一种身心不堪重负,几近衰竭的状态,它与工作负荷的联系最为紧密。需要指出,造成枯竭的工作负荷原因除了超负荷工作的影响形式以外,还可能存在自身与工作不匹配所造成的影响形式,具体而言就是即使工作量要求合理,也会由于个体并不喜欢所承担的工作,或缺少相应的工作能力或意愿而导致枯竭的产生。      社会的发展使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按照角色理论的解释,其中一种角色的扮演可能会影响到另外一种角色,由此导致家庭和工作角色之

16、间的冲突。已往的研究表明,工作对家庭的影响,或家庭对工作的影响都会影响耗竭的产生,本研究也证实了工作家庭平衡对情感耗竭的重要影响作用。在各种压力源之中,人际关系压力源未进入任何回归方程,这可能是因为高级职业经理人多数处于企业的高层,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多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相较于基层更为单一,因此他们并未体会到明显的人际关系压力。5结论(1)女性经理人的职业枯竭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经理人;(2)25岁以下的经理人职业枯竭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经理人;(3)未婚的经理人职业枯竭水平显著高于单身的经理人;(4)学历在大专及以下的经理人职业效能感显著低于学历较高的经理人;(5)最高级管理者的职业枯竭水平显著

17、低于较低一级的管理者;(6)工作压力源对耗竭维度的影响最大,讥诮居中,对职业效能的影响最小;(7)在各种压力源中,工作负荷、日常烦扰、组织氛围和工作家庭平衡可以预测耗竭维度,职业发展和组织氛围可以预测讥诮维度,工作家庭平衡、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可以预测职业效能维度。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4, 30: 1591652Maslach C, Leiter, M P. The truth about burnou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

18、9973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ter M P.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3974224王芳,许燕.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36(5):5685745王晓春,甘怡群. 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评述,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675726徐长江,时勘. 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的领域.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6806857Smith R E. Toward a cognitive-affective model

19、 of athletic burnout.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6, 8: 3650. 8Kelley B C, Gill D L. An examination of personal/situational variables, stress appraisal, and burnout in collegiate teacher-coaches. Res Q Exere Sport. 1993; 64: 94102. 9Kelley B C. A model of stress and burnout in collegiate coaches

20、: Effects of gender and time of season. Research Qua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1994; 65: 4858. 10Amy E H, Edmund O A, Edward H. An examination of stress and burnout in certified athletic trainers at division I-A universitie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0, 35( 2) : 13914411McManus I C, Winde

21、r B C, Gordon D. The causal links between stress and burnout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UK doctors. 2002, 359( 9323) : 20892091. 12Siu O L, Lu L, Cooper C L. Managerial stres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A comparative study.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1999, 14: 62513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

22、ter M P.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39742214Lee R T, Ashforth B E.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the correlate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job burnou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 81: 12212315Margaret Posig, Jill Kickul. Extend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burnout: Test of an integrated model in nonservice occupations. Jou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