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及基础_第1页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及基础_第2页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及基础_第3页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及基础_第4页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及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为什么要学习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怎样学习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如何获得好成绩?l 介绍构成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l 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l分析计算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各种热力工程和热力循环,阐明提高转换效率的正确途径。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及基础第一节 热功转换的基础知识能量能量能源能源能量是对物质运动的度量。万物无时不在在运动之中。能量的不同形式。指能够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l 热能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能量,火的利用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l 热能的直接利用l 热能的间接利用各种各样的热机第一

2、节 热功转换的基础知识工质工质在热机中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工质,在热机中依靠工质的状态变化(如膨胀)才能获得功,而做功通过工质才能传递热。工质的基本条件:具有好的流动性和受热后有显著的膨胀性,并有较大的热容量及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环境污染小(对环境友善),价格低廉,储量大(容易大量获取)。工质的物质条件:气体气体或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蒸蒸气气,如蒸汽轮机中的蒸气蒸气,内燃机中的燃气燃气,制冷装置中的氨蒸气蒸气等。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热力系统的描述:状态参数间的关系:状态参数的变化:发生热力过程的原因:热力系统状态和状态参数状态方程热力过程功和热热力系统热力

3、系统在热力学研究中,选取作为分析对象的某特定范围内的物质或空间叫做热力系统。与热力系统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其他物质体系称为外界。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边界可以是:真实的或假想的;固定的或移动的。开口系统:与外界之间既有能量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或闭口系统:与外界之间只有能量(功和热)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绝热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孤立系统:与外界之间既没有能量也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第一节 热功转换的基础知识热力系统电厂热力系统汽车发动机的气缸内气体也是一个热力系统工质热力状态参数标志工质(气体)热力状态的物理量叫做工质(气体)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常用的工质(气体)状

4、态参数:压力 p温度 T比体积 v内能 U焓 H 熵 S可直接测量基本状态参数推导状态参数气体的状态参数气体或液体的压力 p气体或液体对单位面积容器内壁所施加的垂直作用力。液体和气体表面的压力压力是重力和分子运动共同作用的共同结果。绝对压力P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压力的国际单位帕斯卡(符号Pa)是国际单位制(SI)的压力或压强单位。在不致混淆的情況下,可简称帕。它等于一牛顿每平方米。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兼哲学家布莱士布莱士帕斯卡帕斯卡命名。PaMPaPakPamNPa6321010 表压力pg是绝对压力p高出外界大气压力的p0的数值。如果容器内的压力p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力p0时,表压力为负值,叫真空

5、度0pppgvgppp人类对冷和热的认识气体状态参数温度热力学温度T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基本单位,单位为K。只有热力学温度才只有热力学温度才是气体的状态参数。是气体的状态参数。气体状态参数比体积比体积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的体积。密度单位体积物质具有的质量,是比体积的倒数。kgmmVv33mkgVm工质的平衡态系统中气体各部分的温度和压力必须均匀一致(热平衡和机械平衡),且不随时间而变化,该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时,气体的所有状态参数都有确定的数值。理想气体方程式假设气体内部分子不占体积,分子之间没有引力的气体叫理想气体。热力工程学中,近似地将空气、燃气、烟气等气体作为理想气体。理想

6、气体方程式,对于1kg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或mkg的理想气体,体积为V=mv,其状态方程为式中:R为气体常数,其数值与气体种类有关,单位RTpv mRTpV KkgJ理想气体方程反映气体三个基本状态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理想气体方程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又称理想气体定律,是描述理想气体在处于平衡态时,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温度间关系的状态方程。建立在玻义耳-马略特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经验定律上。RTpv 玻义耳马略特定律等温玻义耳马略特定律它反映气体的体积随压强改变而改变的规律。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其温度保持不变时,它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式中常量的大小与气体系统的温度和气体物质的量有关。

7、实际气体只是在压强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才服从这一定律。nnVpVpVpCpVmRTmRTpV2211即为常数如果查理定律等容由法国物理学家查理(1746-1823)通过实验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其体积一定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nnTpTpTpcTTVmRpVmRmRTpV2211即为常数如果盖吕萨克定律等压1802年,盖吕萨克发现气体热膨胀定律压强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V1/T1=V2/T2=C恒量。nnTVTVTVcTTpmRVpmRmRTpV2211即为常数如果理想气体方程式对于1k摩尔(kmol)理想气体,其质量为kg(为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8、体积为 v=Vm(m3/kmol),则1kmol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设 ,即有在温度和压力均相同情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阿佛加德罗定律。RTvpmRR TRpVmmmmpVTRR阿佛加德罗阿佛伽德罗,意大利化学家,他的重大贡献,是在1811年提出了一种分子假说:“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时,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一假说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科学上把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个微粒的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叫摩尔,单位符号是mol。 物质的量是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通用气体常数与气体常数理想气体方程在物理标准状态(p0=101325Pa,T0=

9、273.15K)下,kmol气体的体积Vm的数值为22.4(m3/kmol),则可以计算得到mRTpV TRpVmmmkg理想气体状态方程kmol理想气体状态方程mmpVTRRKkmolJRm3 .8314KkmolJR3 .8314工质的比热容工质的比热容比热容 单位量的物质单位量的物质发生单位温度变化单位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发出的热量。比热容的单位Tqc比质量热容:c=kJ/kg.K比摩尔热容:cm=kJ/kmol.K比容积热容:cm=kJ/m3.K比定压热容、比定容热容与比热容比气体在压力不变或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被加热使单位量气体的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记为比定压热容和比定容热容比定压

10、千摩尔热容和比定容千摩尔热容记为比热容比(等熵指数)定义KkgkJcKkgkJcVp././或KkmolkJcKkmolkJcmVmp././,或VpmVmpcccc,梅耶公式理想气体的比定压热容要大于比定容热容一个数值,即:因为比热容比 所以,有KkmolJRccmVVmp/3143. 8,mVmpcc,mmpmmpRcRc111,真实比热容,平均比热容与定比热容大量试验和量子力学理论研究表明,理想气体真实的比热容与压力无关,可以表示为这里, 是常数。如果已知气体的真实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为 ,气体由 被加热到 所需要的热量为 气体在 范围内平均比热容为 KkgkJtataatc2210,21

11、0aaa tftc1t2t dttataadttcqttttt212122102, 1122, 121ttqctttm21 tt热力过程热力系统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变化时所经历的全部状态过程叫热力过程。内平衡过程热力系统从一个平衡(均匀)状态连续经历一系列(无数个)平衡的中间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这样的过程叫内平衡过程。内不平衡过程可逆过程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热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不变。热力学第一定律进入系统的能量 离开系统的能量 = 系统内能量的变化功、热量和内能功定义力和沿力作用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工质在可逆过程中所做的膨胀功 dsFwcospdVpAdsw21pd

12、VwkJJ或功的单位:热量,热量与功之间的关系热量:系统和外界之间仅仅由于温度不同而通过边界热量:系统和外界之间仅仅由于温度不同而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传递的能量。外界传递给系统的热量为正,系统释放给外界的热量外界传递给系统的热量为正,系统释放给外界的热量为负。为负。热量的单位是热量的单位是 J J 或或 kJkJ(焦耳)(焦耳)热量传递时,能量的形态不发生变化。热量传递时,能量的形态不发生变化。热量与功可以相互转换。热量与功可以相互转换。功转变为热是无条件的;功转变为热是无条件的;热转变为功是有条件的。热转变为功是有条件的。工质的内能工质内部所具有的所有能量叫工质内能。工程热力学认为,工质的内

13、能有工质分子热运动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动能和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分子位能分子间作用力的分子位能的总和。分子运动动能分子运动动能的宏观表现是温度温度。分子位能分子位能的宏观表现是压力压力。工质状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工质内能的变化。工质内能的变化由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决定,与过程无关。封闭系统能量方程式外界传递给封闭系统的热量外界传递给封闭系统的热量等于封闭系统内能的增封闭系统内能的增量量与系统对外所做的功系统对外所做的功的和。热量必须通过工质才能够完成向功的转换。如果封闭系统的容积不变,则系统对外作功等于零,wuqTcuqv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1112112vpucgzq进入系统2222222vp

14、ucgzw离开系统wzgccpvuq22122pvuh焓,令内能与推进功的和为wzgcchq22122熵与温熵图pdVw TdSq 21pdVw21TdSqTqdS熵的性质熵是一个导出状态参数;只有在平衡状态下,熵才有确定值;与内能和焓一样,通常只需要熵变化量,不求绝对值;熵是可加性量,S=mS;在可逆过程中,从熵的变化过程可以判断热量的传递方向;通过熵可以判断自然界一切自发过程的熵变。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容过程定容过程12122211TTppTpTpTpVCmRTpV定值定值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容积保持不变。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容过程定容过程TcuwuqTcqppvvdpwpppdvwdV

15、vvt00021121221工质吸收热技术功膨胀功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压过程定压过程12122211TTVVTVTVTVpCmRTpV定值定值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压力保持不变。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压过程定压过程TchwuqTcqvdpwVVVVpwCpvpt工质吸收热技术功膨胀功2112120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温过程定温过程21122211vvppRTvpvppvTCmRTpV定值定值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温过程定温过程12111221212112111221212121lnlnlnlnppvpppRTpdpRTpdppvvdpwppvpvvvpvdvRT

16、vdvpvpdvwt技术功膨胀功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温过程定温过程wwuquTt状态变化过程能量变化工质内能没有变化,工质温度保持不变00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熵过程RTpv 等熵指数vpcc12111221221121122111222100vvvpvpTTvvppvpvpTvpTvpvdvpdpdvvpdpv和绝热可逆过程的熵保持不变。方程式为定熵过程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熵过程11211221212112112211122210ppvpvpTTpvpvvpvpTvpTvpdvvpdpvk和熵过程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熵过程11212122112211

17、21221112121122111111111ppRTTTRvpvpvpvpvpvpvdpwTTRTTcvpvppdvwtv技术功膨胀功热量分析定熵过程是绝热过程功分析0021qdstdsq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定熵过程定值pv等熵指数vpcc定熵过程定温过程定值pv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热力过程中,工质的所有状态参数均在改变,状态参数变化规律n多变指数,在0之间变化。在某一个多变过程中,n为确定数值,在不同的多变过程中,n可0之间变化。实践中多段不同多变指数来比值在不同的多变过程。定值npv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理想气体多变过程方程定值npv多变指数状态方程过程n=0p=定值定压过程n=1n=1pv=定值

18、定温过程n=kpvk=定值定熵过程n=v=定值定容过程定值定值定值vvppvpvnn,1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状态参数间的关系定值npv理想气体多变过程功和能量变化多变过程特性分析归纳一下状态参数(p,T,v,u,h,s)能量转换关系(q,w,wt)归纳一下基本过程是多变过程的特例基本过程是多变过程的特例热力学第二定理自发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热永远都只能由热处转到冷处。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一切和热运动有关的物理、化学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不可逆性。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它变化。“没有某种动力的消耗或其他变化,不可能使热从低温转移到高温。”鲁道夫尤利乌斯埃马努埃尔克劳修斯(Rudolf Julius Emanuel Clausius,1822年1月2日1888年8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最重要的论文于1850年发表,该论文是关于热的力学理论的,其中首次明确指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他还于1855年引进了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不可能制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