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试卷分享_第1页
学前儿童游戏试卷分享_第2页
学前儿童游戏试卷分享_第3页
学前儿童游戏试卷分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学前儿童游戏试卷 出卷人:赵志红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以_为基本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A.学习 B.游戏 C.教学 D.体育2.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 A 结构游戏  B 感觉运动游戏  C 练习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3. 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 A格鲁斯      

2、; B斯宾塞      C霍尔           D艾里克森4. 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  )A. 611岁  B. 712岁  C .813岁  D. 914岁5.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 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   C.19世纪下半叶 &#

3、160; D.19世纪上半叶 6.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 7.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地点是在 A北京         B湖北武汉       

4、0;  C湖南长沙           D湖北武昌8.用雪堆雪人属于(  )  A 感觉运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规则游戏 9.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为主。A 象征性游戏 B 练习性游戏

5、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 10.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 A 智力游戏  B 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玩雪游戏 11.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 A活动目的  B结构材料  C 建构成果 D 游戏规则 12.“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 A活动性游戏  B语言游戏 C感官游戏  D智力游戏 13.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  A 合理的学期计划  

6、;  B 足够的游戏空间 C 充足的游戏时间  D足量的游戏人数 14.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   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     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15.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 A 20平方米   B 40平方米   

7、;C 50平方米   D 60平方米 2、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偶然的行为、旁观、 独自游戏 、 平行游戏 、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六种类型。2.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模拟构造、 命题构造、 自由构造。3.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 平行介入 、 合作介入 和 指导性介入 。4.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 桌面表演 、木偶表演、 影子戏 。5.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 明确的教育目的 、游戏要有 趣味性 、考虑幼儿的 年龄特点 。3、 名词解释(每题5分

8、,共15分)1.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在感知运动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是两岁前的婴幼儿进行的游戏。其游戏的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所组成。2.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3.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探索游戏的更复杂的表现形式,其目的倾向于从获取信息较为更大程度的娱乐满足。这类游戏较多地体现儿童主动的、创造的主体特征,突出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创造的活动。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9、4、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有哪些?答:1)帮助幼儿加深对文艺作品的理解2)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 3)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4)发展幼儿的语言和表演才能2.结构游戏的特点有哪些?答: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可在进行中联结在一起。1)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2)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3)建构过程具有创造性。4)结构成品具有艺术性。3.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有哪些?答:1)教师示范表演2)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3)训练幼儿的表演技能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5)以观众的身份进行场外指导5、 论

10、述题(16分)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现场指导中教师的双重身份。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身份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教师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自身的这种双重角色身份影响儿童的行为。一方面,教师应作为儿童的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教师的这种游戏伙伴的平等身份,可缩短儿童与成人“两个世界”间的距离,使孩子们觉得亲切适意,而非拘禁畏惧,从而营造一总宽松和谐的人及环境和精神心理气氛。另一方面,教师又需注意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清楚地意识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如启发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引导儿童思维,克服困难,解决游戏重的问题,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养和促进其健康的个性。教师在对游戏进行教育引导时,不能仅仅作为纪律维护者或规则的体现者,站在儿童游戏外监督裁判其行为,而应注意挖掘游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