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_第1页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_第2页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_第3页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_第4页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1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

2、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2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cm3

3、,固体的体积为_cm3。3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N。4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图7(2)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

4、据: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朝上1862142823朝下1862142833朝侧面1862142846朝侧面1712295859朝侧面158242846盐水9朝侧面1542469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5如图12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

5、下列问题:(1)小球从位置 a 运动到位置 d 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小球从位置 a 运动到位置 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图126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18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图18(1)对比分析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对比分析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6、160;                          ;对比分析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7、60;     ; (2)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           。(3)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

8、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的改变,忽视了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4)“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19,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                      。图19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

9、,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10、60;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g/cm3甲110181822036183305418乙41080805201608063024080 8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图20所示,左图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请从图20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图20金属块的质量m(g)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cm3)金属块的体积 

11、 VVV1(cm3)金属块密度(g/cm3)          9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21所示。图21(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运动。据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比较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为使摩擦力的测量较为准确,

12、你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吗?(请你按图21那样,利用简图表示你的改进方法)(4)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利用图21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10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二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但第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比第二组的大。表一            &

13、#160;                        表二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      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130104302024515545303602066040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及现象,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得到的结论是_。11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1)实验所必需是器材有:铁

14、架台、滑轮组、细线、钩码和_。(2)求有用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求总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3)根据实验测定的物理量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_。(4)下面的表格是两组同学实验时测得的两组平均数据,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计算表中未知的数据,并填入表中: 组别每个滑轮组含滑轮个数钩码重G(N)钩码升高的高度h(m)拉力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甲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98015602乙组二个定滑轮二个动滑轮98012412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

15、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2)_;(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4)_;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B_。13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2683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的原因。14、小华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_;(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_;(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