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触电电流计算及触电急救_第1页
人体触电电流计算及触电急救_第2页
人体触电电流计算及触电急救_第3页
人体触电电流计算及触电急救_第4页
人体触电电流计算及触电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人体触电电流计算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发达,电能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触电伤害事故也因而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年触电死亡约8000人,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左右。世界上每年电气事故伤亡人数不下几十万人。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就触电死亡1人,而美、日等国约每用20-40亿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1.人体触电方式人体触及带电体,在电压作用下,有电流通过人体而使人受到伤害的现象,称为触电。人体触电有以下几种方式:(1)单相触电人站在地面或其它接地体上,身体某一部位触及三相供电系统的任何一相所引起的触电,称为单相触电。根据三相电源的中性点是否接地,单相触电又分为两种情况: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触电情形如图5

2、-3a所示,此时人体承受的是线电压。设人体电阻为R1,线路绝缘电阻为R2, 线电压为U,则通过人体的电流I1为: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触电情形如图5-3b所示,此时人体承受的是相电压。设中性点接地电阻为R0,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在触电事故中,单相触电发生的较多,一般都是由于电气设备的某相导线或绕组绝缘破损使设备外壳带电而引起的。单相电动工具(如手电钻)和工作行灯的把柄带电时,也会使工人发生单相触电事故。 (2)两相触电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三相供电系统的任何两相所引起的触电,称为两相触电。两相触电时,不论三相电源系统的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承受的都是线电压,如图5-3c所示,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3、: 可见,两相触电最为危险,经常造成死亡。不过,两相触电的情况在一般生产活动中并不多见。 (3)跨步电压触电 当高压线断落触地,或电气设备壳体漏电入地,都会发生高压电流向大地。电流以入地处为中心,同时向四外扩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梯度;入地处的电位最高,自入地点沿辐射线向外电位依次降落。 据测定,假设入地处的电位为100%。则自入地处向外1m距离内电位降落为68%,2-10m距离内电位降落为24%,10-20m距离内电位降落为8%,在距入地处20m的圆周地面上,电位为零。在此圆周内,沿任一半径,在地面上每一跨步距离上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人的两足由于承受跨步电压而引起电流通过人体,发生触电的现

4、象,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与跨步距离的大小有关:一般成人的跨步距离为0.8m,大牲畜跨步距离为1.0-1.4m,所以大牲畜承受的跨步电压较高,容易发生跨步电压触电。另外,同一跨步距离,愈接近入地处,跨步电压愈高,因为愈接近入地处,地面上的电位梯度愈大。 2.触电伤害的类别 人体触电后受到的伤害可分为以下两类:(1)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对内部器官造成的综合性伤害,称为电击。电击一般是由于电流剌激人体神经系统而引起的,开始是触电部分的肌肉发生痉孪,如不能立即摆脱电源,随之便会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致死亡。电击是最危险的触电伤害,在触电事故中发生的也最多。(2)电伤电流通过人体对局部皮肤造成的

5、伤害,称为电伤。电伤又可分为下述三类:灼伤 是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引起的,如带负电荷拉开刀闸,就会发生电弧,烧伤皮肤。烙印 是由于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而引起的,通常只在人体和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在皮肤表面留有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并且硬化。皮肤金属化 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使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表层而形成的。皮肤的伤害部分形成粗糙的坚硬表面,日久会逐渐脱落。另外,电焊作业中由于电弧强光的辐射作用而造成的眼睛伤害,虽然不是触电引起的,通常也称为电伤。3.触电伤害的影响因素(1)电压当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愈高,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触电伤害危险性就增加。从安全用电方面考虑,一般

6、把250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把250伏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40伏以下的电压,由于其引起触电伤害的危险性很小,被称为安全电压,我国通常采用36伏、24伏和12伏为安全电压。但是,安全电压并不能经常保证绝对安全,当其它因素发生最不利的影响时(如人体电阻很小),即使安全电压也会引起触电伤害事故。(2)频率同一电压下电流频率不同,引起的触电伤害程度不同。频率为50-60Hz的工频电流造成的触电伤害最为严重。低于或高于上述频率范围时,危险性相应减小。2000Hz以上死亡危险性降低,造成的触电伤害主要是灼伤。25Hz以下,人体可以耐受较大的电流。据资料介绍,人体的感知电流,在50Hz交流情况下为0.6-

7、1.5mA,而在直流情况下则为5-7mA,使手部肌肉产生痉孪的电流,在50Hz交流情况下为5-7mA,而在直流情况下则为52-80mA。可见,直流情况下,人体耐受电流,比50Hz情况下大约增加5-10倍。(3)电流在同一频率下,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造成的触电伤害程度愈严重。据资料介绍,在工频下,通过人体的电流达1mA时,人手轻微颤抖,开始有触电感觉;电流达5mA时,手部肌肉开始发生痉孪;电流达10mA时,手指尖到手腕剧痛,手已难于摆脱带电体,但尚能摆脱; 电流达20-25mA时,人体不能自主,完全无法摆脱带电体,而且开始感到呼吸困难;电流达50-80mA时,心室开始颤抖;电流达90-100mA

8、时,产生呼吸麻痹;电流达100mA以上时,即能致人死亡。因此,有人把交流电10mA和直流电50mA称为安全电流,因为在此电流下,人体尚能摆脱带电体,不至于造成严重的触电伤害。(4)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相同频率的同值电流通过人体,时间愈长造成的触电伤害程度愈严重。电流持续通过人体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心脏搏动周期。 由此可见,在同样50mA电流通过人体的情况下,如果通电时间少于240毫秒,人体仅有感知反应;当通电时间为240-1500毫秒时,人体产生非致命的病理反应;当通电时间大于1500毫秒时,就有死亡的危险。由于电流和时间这两个因素必须结合起来考虑,因此不少科学家提出了能量极限理论。柯宾和布林克

9、曼等人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人体经受电击时的允许能量极限为50毫安·秒,即Q=It=50毫安·秒;美国的达尔基尔通过试验,以心室开始颤动作为人体触电伤害的限度,提出电击时间和电流的关系式为:I2t=0.027安2·秒(5)人体电阻在带电体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取决于人体电阻的数值。人体电阻实际上是一种阻抗,包括皮肤电阻、内部组织电阻及不同组织之间的电容。人体电阻不是一个固定值,它随着人体的生理、物理状况而变化。皮肤潮湿、出汗、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粉尘,会使人体电阻显著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持续时间愈长,会增加人体发热出汗,降低人体电阻;触电电压增高

10、,人体表皮角质层有电解和类似介质击穿的现象发生,会使人体电阻急剧下降。人体电阻的变化范围很大,从几百欧到几万欧,在安全用电计算中,一般取值为1000-1500欧。(6)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时受到的伤害程度与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关系很大。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失调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立即昏迷;电流通过脊髓,会造成人体瘫痪;电流通过胸腔,会引起心脏机能紊乱,发生心室颤动,破坏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使血液循环中断,致人死亡。可见,电流通过接近心脏的部位最为危险,例如触电时,电流如果从一手进入,从另一手流出,或从一手进入,从一足流出,因电流都经过心脏地区,会造成致命危险;如果从一

11、足流入,从另一足流出,则造成的触电伤害程度较轻。二、触电急救1.触电急救基本原则(1)迅速脱离电源发现有人严重触电,其自身已不能摆脱电源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帮助触电者人体彻底脱离电源:如果电源开关就在附近,应立即拉断开关,切断电源。如果电源开关不在附近,应当因地制宜,迅速用现场可以利用的绝缘物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就地进行抢救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当首先进行就地抢救,而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如果触电者伤害不太严重,应使其就地安静舒适地躺下,逐渐自我恢复,并通知医生观察处理。如果触电者伤害严重,心脏停止跳动,应迅速就地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并在医生伴随下及时送医院诊治。 2.人工呼吸法抢

12、救技术(1)口对口吹气法(图5-6)迅速解开触电者的衣扣,松开紧身的内衣、裤带等,使其胸部和腹部能够自由扩张。使触电者仰卧、颈部伸直,掰开他的嘴,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摘下活动假牙。如果舌头后缩,应把舌头拉出,使呼吸畅通,然后使头部尽量后仰,让舌头根部不会阻塞气流。救护者处在触电者头部旁边,一手捏紧其鼻孔,另一手扶着下颔,使他的嘴张开,嘴上可盖一块洁净纱布或薄手帕。救护者作深吸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嘴吹气,同时观察他的胸部扩展情况,以胸部略有起伏为宜。胸部无起伏,表明吹气用力过小;胸部起伏过大,表明吹气太多,容易肺气泡吹破。救护者吹气完毕准备换气时,应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嘴,并放开捏紧的鼻孔,让触电者自

13、动向外呼气,此时应注意观察其胸部复原情况,判断有无呼吸道梗阻现象。按以上吹气法连续不断地进行,对成年人每分钟吹气14-16次,大约每5秒钟一次,其中吹气2秒钟,呼气3秒钟。对儿童吹气时,每分钟18-24次,不必捏鼻子,并注意不能让儿童胸部过分膨胀,防止吹破肺泡。如果触电者的嘴不易掰开,可捏紧嘴,往鼻孔里吹气。(2)摇臂压胸法如图5-7所示,使触电者仰卧,肩臂用柔软物微微垫高,头部后仰。一个救护者用洁净的纱布或手帕将触电者的舌头拉出并抓住。另一个救护者双膝脆在触电者头部两侧,用两手握住触电者的两肘,将其双手向头部上方拉起,直到几乎完全拉直位置,让触电者吸气;在该位置停止2-3秒种,再缓缓将其双手返送回来,使其两臂弯曲,适当用力压在前胸两肋,让触电者呼气,停2-3秒钟,然后再重复进行上述动作,平均每分钟约14-16次。操作者为使动作均匀而有节奏,吸气时可默数 “1、2、3”,呼气时可默数“4、5、6”。 (3)俯卧压背法如图5-8所示,使触电者俯卧,脸部倒向一边,一支手臂弯曲并枕在头下,另一支手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