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1黠xiá猱náo1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zho 。虎首痒yng,辄zhé使猱爬搔so之。2 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觉也。3 猱徐取其脑啖dàn之,而以其余奉虎。虎谓其忠,益爱近之。4 久之,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liáng大吼,乃死。字词解释:缘:_ 辄:_ 殊:_   啖:_  奉:_   谓:_   益:_  

2、0;迹:_  踉:_2粤yuè令好谀yú1 粤西有令性悦谀。每布一政,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2 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曰:“凡居民上者,咸喜人谀。唯阿主不然,视人誉蔑miè如耳。”3 其令耳之,亟jí召隶前,抚膺yng高蹈,嘉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唯汝,良隶也!”自是昵nì之有加。字词解释:悦:_  谀:_ 乃:_  阿: _ 偶语: _   咸:_ 蔑miè如: _ 亟:_ 

3、膺:_ 已:_ 昵:_3黠xiá鼠苏子夜坐,有鼠方啮niè。抚床而止之。既而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 tuó中空,嘐jio嘐聱áo聱,声在橐tuó中。曰:“嘻x!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jù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fù而出之,堕地乃走。字词解释:方:_ 啮:_ 抚:_   烛:_  橐:_   嘻:_   见:_   

4、;发:_  遽:_   向:_ 覆:_   堕:_ 4包惊几笃于友谊陈包惊几笃(d)于友谊,与吴东湖善,吴卒,抚其家甚至。后方嫁女,闻吴女将适人,贫不能理装,即以其女之奁(lián)具赠之,己女后一载始嫁。时论称之。字词解释:笃:_ 于:_卒:_ 抚: _  甚至: _ 方: _   适:_   理装: _   即: _奁:_  具:_&

5、#160;后:_ 载:_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1解释:和 (_)亦(_) 并(_)类(_)2翻译:天之于民厚矣:_不如君言:_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_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_3. 拓展阅读。骂鸭邑(  

6、 )西白家庄居民某1,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   )生鸭毛2,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   )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3,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4。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   ),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   )不骂。某益窘(   ),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5。(注释)1邑:县。振作者家乡淄川县。2茸生:细毛丛生。3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4征:表露,表现。5良已:完全痊愈。6攘:窃取

7、。1给加点的字注音。2解释加点的字。(1)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_(2)民诡告翁曰 _3在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4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从“某”身上得到的启示:_从“翁”骂“某”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_提示: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坏人醒悟、改恶从善。4.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截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用“_”比喻知音难觅

8、或乐曲高妙。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赞叹b擅长、善于“善鼓琴”中的“善”是(_)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_)之义。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伯牙绝弦是因为_。(原文回答)5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_。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听者的知音。请写出一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_5.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

9、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将下面的文言词语与其现代汉语的意思用线连起来。曰   有人   弗   不能或   于是   子   集市遂   我   何如   您吾   说   市   怎么样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10、_(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4)至之市而忘操之。_(5)何不试之以足?_(6)宁信度,无自信也。_3请你说说自相矛盾与郑人买履的寓意。自相矛盾寓意:_郑人买履寓意:_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大悦,即施行焉。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及(_) 访(_)咸(_)置(_)即(_)2解释下列句子中“若”的意思。有若成人之智  

11、0; (_)       若出其中 (_)中有楼若者    (_)   未若柳絮因风起 (_)3解释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欲知其斤重(_)  必细察其纹理(_)          人皆吊之,其父曰 (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   楼渐低,可见其顶 (_)

12、 其恕乎 (_)4翻译下列句子:太祖大悦,即施行焉。_5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赞美了曹冲年幼却聪明过人?_6曹冲是著名的少年聪明人物,在我国历史上这类人物很多,请再举一个例子。_7. 快乐阅读。外科医(明)江盈科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注释)裨将:副将。矢:箭。膜内:肌肉内。延使治:请他来治疗。请谢:请求给予酬劳。簇在膜内者须亟治:箭头留在肌肉里面这才是最急需治疗的。亟,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自称善外

13、科(_)(2)延使治(_)(3)不意并责我(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_3文中体现他爱钱的一句是:_8. 古文阅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 )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孤:幼年丧父。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闾(l)里:乡里。士人家:读书人家。务:致力,从事。文字:文章。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家贫无资(_) 及其稍长(_)  太夫人以荻

14、画地(_)教以书字(_) 或因而抄录(_)2翻译下面句子。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_3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_4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_9. 小古文阅读。魏武行军失汲道,三军皆渴,士卒难忍。操寻思少顷,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急行,得及前源。世人曰:“魏武多智,非妄论也!”注释:魏武:曹操。汲道:取得水的路。饶;多。1写一个成语当作文章的题目_,这个成语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2曹操的行为可以用下面哪个成语来形容?( )A.尔虞我诈 B.急中生智&

15、#160;C.饥不择食 D.言不由衷3文中的“三军”指的是( )A.上军、中军、下军,这是军队的编制 B.全体将士C.三支军队 D.三支不同的军队4从短文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_10. 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与日逐走_        河渭不足_北饮大泽_       &#

16、160;弃其杖_2翻译下列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_未至,道渴而死_弃其杖,化为邓林_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_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_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_11. 阅读理解。学弈弈秋,通国之 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鹤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1请按原文填空。2朗读下面的句子

17、时,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朗读停顿是()。A.使/弈秋/诲/二人弈 B.使弈秋/诲二人弈C.使/弈秋诲/二人弈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_  弈:_(2)一人虽听之   之:_(3)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_4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呢?_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看道边李树多子  , 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诸:众。游:游玩,玩耍。子:指果实。折枝:把树枝压弯了。折:弯曲。竞:争逐,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仅。信然:确实这样。1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取之信然。_2说说王戎是如何判断李子是苦的。  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13. 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一猫伏缸上。( )急跃起,全身皆湿。( )缸中有金鱼。( )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1将小古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并在括号里填上序号。2这篇小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