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日积月累。1“家家乞巧望秋月,_。”这两句诗出自_代诗人 _写的_。与该诗有关的传统节日是_。2文中有画。白鹭中的白鹭既是一首“_”,也是文中“_、_、_”三幅画的主角。题临安邸中“_,_。”向我们描绘了南宋时期杭州歌舞升平的景象。3文中有情。文中有爱国情: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_。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当选)中发出了“美哉,_!壮哉,_! 文中也有葛洪对时间的珍惜:“不饱食以终日,_。”二、 按课文内容填空。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_,它们联结着_,也联结着_的情感。这句话运用了_的手法,赞扬了搭石_的精神和乡亲们_的
2、美好品质。2.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文章主要运用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种事物的速度,告诉我们,在宇宙中,_的速度更快。3.白鹭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_、_、_。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将白鹭比作“_”,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之情。2.花生的好处有很多,在孩子们眼中体现在_、_和 _等方面。在父亲眼中,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默默无闻。父亲借助花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做_,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_。3.桂花雨围绕家乡的桂花,写了_之香,_之乐。4.将相和中表现蔺相如勇敢智慧,不怕牺牲的事件有_和_。四、 按课文内容填空。1.白鹭这篇
3、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_、_的精巧以及_、_、_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2.将相和中的“将”是指_。“相”是指_,“和”是_的意思。课文讲了_、_、_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和之间从_到_的过程。3.少年中国说作者热情讴歌中国少年创建“_”的英雄姿态和“_”的光辉未来,鼓励人们_,肩负起_的重任,表达了殷切期望祖国_的强烈愿望和_的精神。五、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_不好看,_很有用。”本句中作者采用 _的手法,希望我们像花生那样做一个_,_的人。2“那雪白的乳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值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4、,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主要从_和_两个方面突出了白鹭_的美。白鹭的特点可用一句古诗“_”来形容。3“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句中_比喻社会毫无生气,“风雨”暗指_ 。同时句中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末_的社会风气的_。4“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_。 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_。 5“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是一个_句,起着 _ 的作用,体现了圆明园的两个特征:_ 和 _。六、 回忆所学内容填空。1.要劝说某位朋友要好好读书,你会说:“_,_”。2.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
5、到节俭困难。正如训俭示康中司马光说的那样“_,_”。3.做事情不能不懂装懂,正如论语中告诫我们的那样:“_,_,_”。4.本册书中我们学习了几篇说明文,如:_和_,接触到了几种说明方法,如:_和_。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你还知道其他诗人的送别诗?请你写出诗的题目、作者和其中的名句。_七、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珍珠鸟先写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作者为它们做了两件事:一是_,二是_。其中,详写了_的过程。2.落花生按_的顺序,围绕花生写了_、_、_、_四件事,其中着重写了_,说明了人要做_,不要做_的道理。3.桂花雨以“_”为线索,主要写了故乡童年时代_和_的场景,表达了作者_之情
6、。4.古诗蝉中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诗句是:“_,_。”八、 课本直通车1陆游的古诗句“_,_”让我体会到祖国的河山如此壮丽。王之涣的诗句“_,_”令人觉得玉门关是那样孤独。从李白的诗句“_,_”我们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从王昌龄的诗句“_,_”我们读出了将士们的豪言壮志。2.通过本单元学习,我们认识了_的刘伯承;_的毛泽东,面对桑子之痛,他作出的批示是:_。还有_的方志敏,他认为_,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九、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落花生的作者是_。文章采用_的写作方法,揭示了花生_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_,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蝉中借蝉鸣来赞颂高洁品格的诗句是
7、“_,_。”3小明不努力学习,整天无所事事,老师用“_,一日难再晨”劝说他珍惜时间,好好学习。4己亥杂诗中表现作者打破精神禁锢,让人才自由发展的愿望的诗句是“_,_”。5美哉,_,与天不老!壮哉,_,与国无疆!十、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山居秋暝中描写月亮的诗句是“ _,_。” 2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位雨天安闲钓鱼的老者形象。3忆读书的作者是_,文中寄托了她对少年儿童的期望,即“_,_,_”。4我的“长生果”一文中,作者通过阅读积累,悟出了一些写作的道理:_,_,_ ;_,_;但呕心沥血的创造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十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将相和一文讲了三个小
8、故事:_、_、_。2.爱国诗篇示儿中最能体现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是:_。3.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二国时期的诸葛亮曾说:“夫君子之行,_,_。”唐代的魏征说:“居安思危,_。”我们的“一粥一饭_;半丝半缕,_”。4.关于读书,论语告诉我们:_,_,是知也。宋代的朱熹先生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_、_、_。清代的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_,第二_,第三_。5.驿外断桥边,_。已是黄昏独自愁,_。无意苦争春,_。零落成泥碾作尘,_。(卜算子咏梅陆游)十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山居秋暝一诗中,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是_,属于动态描写的句子是_ 、 _ 、_ 。请你就某一场景进行动态描写:_。2关于“读书
9、”,苏轼说:_,_。(填诗句)曾国藩说:有恒者_。 3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_,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_,如了解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就能体会陆游“_”的伤痛和林升“_”的愤慨。(填诗句)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王师北定中原日。_。2._,直把杭州作汴州。3.我劝天公重抖擞,_。4.黄昏的空中_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_。那是_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_。5.不饱食以终日,_,6.将相和一文中,将指_,相指_,将相不和是因为_,将相和好是因为相_,将_。十四、 积累与运用。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杂兴是对不同景物抒发_的即兴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这首诗是第3
10、1首,写农家夏日_,是一幅_图。这首诗描述了_的劳动生活,从侧面反映了_。语言平淡自然,富有生活气息。2祖父的园子是我国著名女作家_的作品,原名_。本文选自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_。课文以第_人称讲述了_和_在园子里的生活。3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_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离乡后所见之月逊色于_之月,借_来寄托离乡后对家乡的_。十五、 我能按原文或要求填空。1落花生的作者是_。文章采用_的写作方法,揭示了花生_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_,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蝉中借蝉鸣来赞颂高洁品格的诗句是_,_。3谈到珍惜时间,我想到了抗金将领岳飞的名言_,_,_。我还记得陶渊明这样说_,一日难再晨。及时当
11、勉励,_。4古往今来,我国文坛涌现了多少爱国人士!“_,_”是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山外青山楼外楼,_?”是林升对统治者的深深谴责;“_,_。纵有千古,_。前途似海,_”是梁启超对祖国的声声赞美。十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知之_,_,_。2读书有三到,谓_、_、_。3莫等闲,_,_。4请任写两个太阳一课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_、_。5长相思作者是_代词人_。“山一程,水一程,_,_。”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十七、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1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该句的意思是_。这里将“今日之责任”归结到_身上,一个“全”字强调了_。2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
12、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这段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少年中国比作_、_、_,表现了少年中国生机勃勃,前程灿烂,前途无量。3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两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充分表达了作者_之情。答案1、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 林杰 乞巧 七夕 精巧的诗 水田独立 绝顶望哨 黄昏低飞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不弃功于寸阴2、踏 故乡的小路 乡亲们美好 借物喻人 无私奉献 一心为他人着想 列数字 作比较 9 光 清田独钓图 清晨放哨图 黄昏低飞图3、精巧的诗 喜爱 赞美 味道鲜美 可以榨油
13、价钱便宜 有用的人 没有好处的人 桂花 桂花 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4、颜色 身段 觅食 栖息 飞行 喜爱 廉颇 蔺相如 和好、团结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不和 和好 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 发愤图强 建设祖国 繁荣富强 积极进取5、虽然 可是 借物喻人 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外形 颜色 恰到好处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万马齐喑 社会变革 死气沉沉 不满和痛恨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祖国强大、独立 过渡 承上启下 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6、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太阳 松鼠 作比较
14、列数字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7、为它们安排了一个安全的住处 当它们做了父母后,每天照料它们却不惊动它们 小珍珠鸟对作者逐步产生信赖 事情发展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议花生 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桂花 摇花乐 桂花雨 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8、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意志坚强 胸襟博大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贫朴素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9、许地山 借物喻人 默默奉献 不要做只讲体面 居高声自远 非是
15、藉秋风 盛年不重来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少年中国 我中国少年10、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张志和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冰心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作文 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 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 要写真情实感11、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戒奢以俭 当思来之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心到 眼到 口到 要有志 要有识 要有恒 寂寞开无主 更著风和雨 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12、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这满园的春色哪里能关得住啊,你瞧,不就有一枝红杏已经悄悄地探头出墙了吗?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 无不成之事 写作背景 情感 但悲不见九州同 直把杭州作汴州13、家祭无忘告乃翁 暖风熏得游人醉 不拘一格降人才 偶见 恩惠 清澄 生命 不弃功于寸阴 廉颇 蔺相如 廉颇嫉妒蔺相如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14、范成大 不同感受 繁忙的景象 田园耕织 农家 农民的辛苦 萧红 张乃莹 呼兰河传 一 祖父 “我” 小时候 家乡 月亮 思念15、许地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培训写合同范本
- 柜子定制合同协议范本
- 水暖电合同协议书模板
- 旅游公路共建协议书
- 期刊推广合作协议书
- 新房买卖协议书范本
- 旅游ppp合同范本
- 木炭供货协议书合同
- 2026-2031年中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 施工建筑合伙协议书
- 质量管理与思政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民兵教练员补充招聘2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足疗服务篇培训
- (人教版205新教材)英语三年级上册核心基础知识清单年
- 代谢综合征麻醉管理要点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学科教学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网吧消防演练方案及流程
- 2025年秋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智慧广场-简单的周期问题(一)》教案
- 观赏鱼买卖合同(标准版)
- 自行式剪刀车作业平台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