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1页
2022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2页
2022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3页
2022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注释:心理各有不同;补救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失则寡_ 学者有四失_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是(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C.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3翻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2. 文言文阅读。王戎早慧王戎早慧,七岁尝与诸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

2、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王戎早慧(_)      七岁尝与诸儿游(_)2翻译下列的句子。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_3王戎是通过什么推理出李子是苦的?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宋濂嗜学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注释)余:我;宋濂自称。嗜:喜爱。致:买。假:借。手自:亲手。弗之

3、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走:快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因得:于是能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余幼时即嗜学。_录毕,走送之。_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句话的意思是_。3用“”标出最能表现作者读书勤奋、抄书艰苦的语句。4文中宋濂的事例说明()。A.安贫乐道、喜爱读书,是生活的支柱。B.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C.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D.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是成功的重要基础。4. 阅读训练。杨震暮夜却金(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

4、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选自后汉书(注释)幕夜:深夜。迁:升迁;升官。当之郡:当他到郡上任时,之:上任。为:做。谒见:拜见。遗:赠与,送给。知:了解,知道。何也:怎么回事。何谓:怎么能说。1杨震暮夜却金的作者是_,题目的意思是?_2文题中去掉“暮夜”二字好不好?为什么?_3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到郡上任时_的事。4杨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5. 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

5、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瑞琴为君死!注释  昔:以前,从前。 君:对对方的尊称。  掊(póu):量词,把,捧。1诗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诗句是:“_”诗中与“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2说说你读了本诗后的体会。_6. 阅读天地。两小儿辩日(课内阅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汤”的意思是_,由此可以推测“赴汤蹈火”的意思是:_。3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翻译这句话)_4从“孔子不能决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_的人,论语中的“_”说的就是这种品质。7. 阅读理解。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注释: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坚:坚硬。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或:有人。弗:不。1解释下列句子划横线的字。(1)吾

7、矛之利(_)(2)其人弗能应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3文中的楚人所说的:“_”和“_”是自相矛盾的。(用原文中的话。)4成语“自相矛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古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祀叫作“祠”。舍人:战国和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的门客称舍人。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画地:在

8、地上作画。1翻译文言句子。(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_(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2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_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_9. 文言文阅读。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选自山海经(注释)夸父:神话传说中的人名,炎帝的后裔(yì)。逐走:竞跑,赛跑。逐,追赶。走,奔跑。入日:意思是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欲:想要。河渭:黄河和渭水的并称。大泽:大湖。传说在雁山山北,其大纵横千里。至;到。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其:代指夸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夸父与日逐走&#

9、160;  走:_(2)北饮大泽   北:_(3)未至,道渴而死   至:_(4)弃其杖,化为邓林  弃: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_(2)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_3你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从积极意义考虑)_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终不知车方孝孺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腐而轮败,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敞车御之。车坏,大败,终

10、不知其车也。  (注释)越:越国。“辐”(fú)”与下文的“辊(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诸:相当于“之于”。相属:一个接着一个。绐(dài):欺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辐腐而轮败。 (_)   (2)以为车固若是。(_)(3)效而为之者相属。(_) (4)越人以为绐己,不顾。(_)2翻译下列句子。  (1)舟载以归而夸诸人。_(2)及寇兵侵其境。 _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_11. 阅读短

11、文。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乃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注释)孔文举:东汉的孔融。清称:有名誉。中表:指的是亲戚。伯阳:老子的号。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聪明。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1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A.造诣。 

12、;B.接见。 C.会见。 D.拜访。2既通,前坐。(   )A.前面。 B.前进。 C.上前。 D.前排。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A.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B.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C.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感到莫名其妙。D.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觉得这个孩子很奇怪。4“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正确的是( )A.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不一定会差。B.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也一定不会出色。C.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也一定很出色。D.小时候很聪明,长大

13、后不一定出色。5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下面选项中不合适的词是(   )。A.博学多才 B.反应敏捷 C.应对机智 D.能言善辩12. 阅读小古文,完成习题。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ng)读,(决  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14、。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整个句子。(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  (_)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_)_4读了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收获?_13. 课外阅读。欲速则不达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注释:选自论语·子路。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莒父宰:莒父地方的总管。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问政: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译文:子夏到莒父做总管,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_2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悟出的道理。_14. 文言文阅读。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注释)诵:背诵。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