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语段阅读。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诸儿竞走取之 ,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尝:曾经。诸:众,各。游:游玩,玩耍。子:果实,指李子。折枝:折,弯曲。把树枝压弯了。竞: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有,仅。信然:确实这样。1“道旁李苦”的意思是_。2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_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2. 课内阅读。(选文一)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
2、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选文二)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1解释(选文一)中加点的词语。鼓:_ 善哉:_ 少选:_
3、; 足:_2读(选文一),用“ ”画出表明锺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的句子;用“”画出表现伯牙推动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的句子。3读(选文二),用“ ”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从闰土的外貌中,你看出闰土是一个 的孩子;用“”画出叙写闰土和“我”一见如故的句子; 这些词语准确地写出了“我”急切在想见到闰土的心情。4出自(选文一)的成语是_;(选文二)写了“我”与闰土_的情景。5这两段选文的共同话题是_,请你以此写一排比句。_3. 阅读理解。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4、。”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 (2)如日出之阳:_2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_3晋平公想学习,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_4.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
5、剑 楚人涉江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1写出这些字的意思:涉: 者: 其: 自: 坠: 于: 遽: 契: 是:2写出句子的意思:
6、遽(jù)契(qì)其舟:_不亦惑乎!:_3故事说明了_的道理。5.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2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3志在春雨,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志在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曾子杀彘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为汝杀彘(猪)。”妻归,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
7、,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之市:到集市。特:只是。待:依赖。成:形成、养成。1概括内容:选文中曾子妻做的事件:_曾子做的事件:_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7. 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注释)郑:春秋时代的郑国。欲:将要,想要。履(l):鞋子。先:首先,事先。度(duó):测量,衡量。而:表顺承的连词,意为然后。置:安放,搁。坐:通假
8、字,通“座”,座位。至:等到。之:到去,往。操:拿、带。乃:然后,才。持:拿、带。度(dù):量好的尺码。及:等到。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罢:本义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以:用。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郑人有欲买履者 _ (2)置之其坐 _ (3)先自度其足 _ (4)吾忘持度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宁信度,无自信也。_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9、?_8. 文言文阅读。学弈(节选)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 )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给加点的“之”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指鸿鹄。 B弈秋的教导 C没有意义,可以不译2先解释加点字的含义,再写出全句的意思。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至:_ 援:_译文:_3我可以用_、_等成语来形容第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用_、_等成语来形容第二个学生的学习态度。4学弈这则文言文选自_。通过这篇课文,我明白了_的道理。9. 古文阅读。
10、60;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所以:用来。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贾人:商人。学宫:学含。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字。 其舍近墓。 舍:_。遂居焉。 居:_。遂迁居市旁。
11、; 迁:_。此可以处吾子矣。 处: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_此可以处吾子矣。_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12、160;_盂沧孰汝知乎 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
13、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_ _ _ _ _ _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一儿曰:“我以日始出
14、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12. 阅读短文。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乃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注释)孔文举:东汉的孔融。清称:有名誉。中表:指的是
15、亲戚。伯阳:老子的号。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聪明。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1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A.造诣。 B.接见。 C.会见。 D.拜访。2既通,前坐。( )A.前面。 B.前进。 C.上前。 D.前排。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A.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B.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C.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感到莫名其妙。D.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觉得这个孩子很奇
16、怪。4“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正确的是( )A.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不一定会差。B.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也一定不会出色。C.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也一定很出色。D.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出色。5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下面选项中不合适的词是( )。A.博学多才 B.反应敏捷 C.应对机智 D.能言善辩1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 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
17、不知以为知也。(注释)并:连同。坐:因为,由于。强(qing):本文中指 “勉强”1“北人”自护其短的说辞,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 )A.强词夺理 B.无所不知 C.有理有据 D.铿锵有力2关于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表述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特产等,要做到都了解,不然会闹笑话。B.因水土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所以菱角在南方生长在水里,而到了北方却生长在山上。C.对于菱角,“北人”的吃法是一种创新,不应耻笑他。D.面对没接触过的事物,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不能为了面子而胡乱说话。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越西有独居男子,编木为庐,力耕以食。久之,菽粟盐酪,俱无仰于人,家有群鼠,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曰:“此阴类”患物。何暴之甚!”遂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然无所归。注释菽,豆类,酪;奶制品。累累然:络绎不绝的样子。阴类:指夜间活动的动物。1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陶瓷模型制作工安全操作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印后制作员6S执行考核试卷含答案
- 重污染企业漂绿行为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
- 保险经纪人保密意识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宠物外科手术知识培训课件
- 4.2 结构图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1-2-人教B版2004
- 基于感统理论体适能训练对学龄前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非等压水工隧洞稳定性分析
- 基于胆汁酸-TGR5轴探究柴胡疏肝散加减调控胆囊动力改善胆固醇结石的作用机制
- 甲烷合成气净化工岗前安全素养考核试卷含答案
-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范
- 新入团团课培训
- 挖掘机安全培训教程
- 2024年度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事业单位招聘23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中语文++《兼爱》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学术论文文献阅读与机助汉英翻译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重庆大学
- (初级)航空油料特设维修员(五级)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模板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L21G404)
- 2023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