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媪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注释)媪(o):年老的妇女。感:被感动。卒:完成。1解释文中带点的字。方:_欲:_2请你说说“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的意思。_3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_2. 阅读拓展。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2、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盘盂(yúyù) 孰为汝多知乎(shúsh)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及:_(2)沧沧凉凉:_(3)探汤:_ (4)决:_(5)孰:_ (6)汝:_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3.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固,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3、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 而疑邻人之父。(节选自韩非子·说难)(注)宋:宋国。雨(yù):下雨,名词作动词。筑:修补。盗:小偷。父(f):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亦云:也这样说。亦,也。云,说。暮:晚上。亡:丢失。家:指这家人。甚:很,非常。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B.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C.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D.富人家的那个儿子十分聪明。2这
4、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B.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D.邻居家的老人多管闲事。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_ 曝 喙 箝 舍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蚌方出曝:_不肯相舍:_3文中矛盾对立的双
5、方及其表现是_,导致的结果是_。4依据本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的对错。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以上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文中鹬和蚌对话的语气有威胁的意味它们彼此以对方弱点相威胁。( )这个寓言是战国时楚国的苏代给楚王讲的一个故事,楚王听了这个故事,打消了攻打赵国的念头。( )这个寓言的寓意是:自相残杀的结果是任何一方都不会占到便宜,获利的是第三方。( )5鹬和蚌在那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_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父善游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注释
6、遽:就。任:对待。悖;违反常理,错误。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义项。(1)父善游(_)A善良,慈善 B熟悉 C擅长,长于 D容易,易于(2)见人方引婴儿 (_)A方向,方位 B正,正在 C方法,计策 D才,刚刚(3)人问其故 (_)A事情,事故 B所以,因此 C牧意,有意 D缘故,原因2下对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故事中的要把婴儿往江中投的人,做事违背了常理。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遗传的。C.不能把婴儿等同于其父亲,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孩子父亲善游
7、,孩子长大也可能善游,但不能把可能当作必然。3翻译下面句子。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_6.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练习。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注释襦(ru):短袄。复裈(kun):夹裤。国器:治国之才。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家酷贫_止得福_已足_知为国器_2下列每组加点词语意思都不同的项是( )。寻作复裈 不须复裈也 母问其故
8、; 故不须耳止得襦 今既著襦A. B. C.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_4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A.韩康伯告诉母亲自己可以用熨斗取暖,不再需要夹裤。B.韩康伯的母亲给自己做了短袄,让儿子帮她熨烫。C.韩康伯的母亲通过儿子的语言发现了他的智慧,认定他将会成就一番大业。D.韩康伯孝顺母亲,懂得节俭,因此成为治国人才。7.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9、乎若流水。”1用自己的话说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_2从锺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中,我们可以看出伯牙琴技_,锺子期欣赏水平_。3后人经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高山流水”比喻_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引:引来,使出现。邑:同乡。文不识:人名。与:帮助。资:借。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划线的词。 衡乃穿壁引其光_遂成大学_
10、2根据意思写由文中的原句。 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_匡衡于是帮助那个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_3像这样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还有:_。4匡衡为什么给那个大户人家做工而不要报酬? _9. 课外阅读。小儿不畏虎苏轼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浣衣:洗衣服。自若:神情不紧张。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寻:副词,随即,不久。去:离开。被:施加,给加上。1写出加点字在
11、句中的意思。(1)虎熟视久之。(_)(2)虎亦寻卒去。(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_(2)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_3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_4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_。5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_)。A望而生畏B虎视眈眈C无知者无畏、初生之犊不怕虎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宋濂嗜学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2、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注释)余:我;宋濂自称。嗜:喜爱。致:买。假:借。手自:亲手。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走:快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因得:于是能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余幼时即嗜学。_录毕,走送之。_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句话的意思是_。3用“”标出最能表现作者读书勤奋、抄书艰苦的语句。4文中宋濂的事例说明()。A.安贫乐道、喜爱读书,是生活的支柱。B.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C.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D.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是成功的重要基础。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园中有榆,其上
13、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注)攫:抓。掘株:截断的树桩。1解释字义。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 其:_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其:_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举:_ 其:_2翻译下面的句子。 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_3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_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
14、得了哪些启示?_12. 文言文阅读。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选自山海经(注释)夸父:神话传说中的人名,炎帝的后裔(yì)。逐走:竞跑,赛跑。逐,追赶。走,奔跑。入日:意思是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欲:想要。河渭:黄河和渭水的并称。大泽:大湖。传说在雁山山北,其大纵横千里。至;到。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其:代指夸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夸父与日逐走 走:_(2)北饮大泽 北:_(3)未至,道渴而死 至:_(4)弃其杖,化为邓林
15、; 弃: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_(2)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_3你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从积极意义考虑)_13. 读文言文,做练习。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云:“不见。”嘿然大喜,赍(j)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释)淮南方:汉代怀南王刘安,好神仙方术,淮南方或许是淮南王所作论方
16、术的书。或作淮南子。诣(yì):前往,去到。受辞:接受了诉讼状辞。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古文的内容,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穷困潦倒 B.掩耳盗铃 C.一叶障目 D.自欺欺人2用“/”给“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标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B.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C.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D.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3本文中楚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列不能概括他形象的一个词是()A.目光短浅 B.利欲熏心 C.贪婪愚蠢 D.聪明绝顶4根据这个故事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做事情要小心谨慎,才不会把事情搞砸。B.做人要踏实肯干,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行为。C.不能有迷信思想,偏听偏信不可取。D.不要被局部的现象迷惑,否则无法认清事物的全貌。14. 课外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鹗(xi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硅基光子芯片封装技术突破与光模块降本路径分析报告
- 2025-2030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案例汇编
- 2025-2030盲盒经济消费者心理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报告
- 康复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皮肤科显微镜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痛风类药物市场需求分析与产业趋势预测报告
- 新余市人民医院运动损伤诊断与治疗考核
- 2025-2030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数据与基础设施配套
- 温州市人民医院病案格式规范考核
- 心理咨询师三级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三峡集团招聘笔试真题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完整版)
- 常见业务场景网络安全建设VISIO图合集(27个类型)v2023
-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培训
- 《窗口操作掌握牢》参考课件
- 慢性白血病课件
- 植物拓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课件
- 腾讯面试自我介绍
- 以部编五上《太阳》教学为例谈小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 食品智能技术加工专业职业规划
- 北京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英语汇编:阅读表达(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