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五制4年级数学上册-衔接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
2、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运算律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填空。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
3、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a×66×15( )×( )。同理,a×0.60.6×15( )×( )(2)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同理,要计算(23×125)&
4、#215;0.8,也可以先算(),计算的依据也是()。(3)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要使99×2.1+2.1的计算简便也可以使用( ),相同的因数是( )。2、计算下面各题。(1)125×25×8×4 = × × × (依据 ) =( × )×( × ) (依据 )仿照上面的计算,下面的算式计算你会算吗?12.5×2.5×8×4 = × × × (依据 ) =( × )×( × ) (依据
5、) =( ) ×( )(提示:12.5×8=100、2.5×4=10)(2)600÷5÷6 =( )÷( × ) (依据 )仿照上面的计算,下面的算式你会计算吗? 600÷0.5÷6 =600÷( × )(依据 ) =600÷( )(提示:6×0.5=3)答案:1、(1)6 a 15 0.6 a 15 (2)125×8 125×0.8 乘法结合律(3)乘法分配律 2.12、(1)125 8 25 4 乘法交换律 125 8 25 4 乘法结合律
6、1000 100 100000 12.5 8 2.5 4 乘法交换律 12.5 8 2.5 4 乘法结合律 100 10 1000 (2)600 5 6 除法的运算性质 600 30 20 0.5 6 除法的运算性质 3 200二、小数的认识和计算1、填空题。 (1)0.46的计数单位是 (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2)2.030中去掉( )位上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3)一个风筝3.5元,求买3个多少钱,也就是求( )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可列乘法算式式为:( ),计算时,可以把3.5扩大
7、10倍,计算出( )×( )的积后,再将积缩小( )倍,就得到0.35×3的积。(4)张叔叔每周跑步5.6千米,他平均每天跑步( )米,也就是( )千米,所以5.6÷7=( )。(5)计算12.6÷0.28时,可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把算式转化为1260÷28,结果是( )。2、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150000000千米。 (2)我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25930000公顷。3、用0、3、4、9写数。(1)写一个不读出0的小数。 ( )
8、(2)写出一个读0的小数。 ( )(3)写出一个最大的小数和一个最小的小数。(最大的: )(最小: )(4)写出所有比9大的三位小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23.8+12.96= (2)43.7-19.84=(3)1.2×0.8= (4)7.65÷0.85=5、用简便方法计算。(1)3.9+4.08+3.92+1.1 (2)61.27.662.34 (3)15.46-5.7+4.3 (4)27.26-(16.8-2.74)6、解决问题。(1)大润民商场举办迎“五一”促销活动,所有的袜子买五双送一双。一种袜子每双4.68元,张阿姨买了12双,花了
9、多少钱?(2)小丽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牛奶每袋2.40元,比豆浆贵1.80元。小丽家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7、美食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的面粉。王师傅买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8、一辆汽车前2小时一共行80千米,后2小时分别行了43.5千米和44.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9、小敏带10元钱去买文具,每支铅笔1.2元,每张彩纸0.2元,敏敏买了5支铅笔,剩下的钱买彩纸,还可以买几张彩纸?10、如果鸵鸟每小时跑40.8,一只羚羊每小时跑的路程是鸵鸟的1.3倍。这只羚羊每小时跑多少千米?(得数保留整数)答案:1、(1)0.
10、01 46 54 (2)千分位 (3)3 3.5 3.5×3 35×3 10 (4)800 0.8 0.8(5)452、(1)1.50亿 (2)1.26亿3、(1)(答案不唯一)30.49 (2)(答案不唯一)3.049 (3)943.0 0.349(4)9.039.0439.304 9.3409.403 9.4304、(1)36.76 (2)23.86 (3)9.6 9.6 96 (4)9 9 7655、(1)13 (2)51.2 (3)14.06 (4)13.26、(1)5+5+1+1=12(双) 4.68×(12-1-1)=46.8(元)(2)2.40-1.
11、80=0.60(元) (2.40+0.60)×7=21(元)7、4÷0.32=12.5 所以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8、(80×2+43.5+44.5)÷4=62(千米)9、(10-1.2×5)÷0.2=20(张)10、40.8×1.3=53.04(千米)53(千米)三、因数和倍数1、读图形和算式,完成下面的问题。五年级(1)班和(2)班的同学排成下面两种队形。(1)在算式9×4=36中,我们把36叫做9和4的倍数,9和4叫做36的因数。(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因数和倍数)。则在算式5×7=35
12、中,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2)我们还可以把乘法算式9×4=36和5×7=35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36÷4=9、36÷9=4、35÷5=7、35÷7=5,同样,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也可以说,被除数就是除数和商的( )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 )数。(3)乘积是12的两个自然数都是12的因数,如1和12、2和6、3和4,都是12的因数,你能试着写出15的的因数吗?试一试。(4)求一个数的倍数就用这个数乘自然数1、2、3、4,所以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你能试着写出5的5个倍数吗?试一试。2、我会
13、写,会总结。(1)写30以内2的倍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写30以内3的倍数,看看你还能发现规律吗?(3)写30以内5的倍数,你又有什么发现?3、按要求完成问题。(1)找出1-20各数的因数,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2)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 )、( )和( )等都是质数。(3)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 )、( )和( )等都是合数。提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我会把这些数分一分。(提示: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5、完成下列各题 (1)算一算
14、0;。23+43=( ) 46+24=( ) 43+32 =( ) 78+43 =( )75+47=( ) 98+54 =( ) 0+21 =( ) 24+44=( )(2)观察上面的算式,我发现:奇数+奇数=( )
15、60; 偶数+偶数=( ) 奇数+偶数=( ) (3)结合上面的发现不计算,写出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27+37=( ) 41+58=( ) 61+73 =( ) 83+95=( ) &
16、#160; 14+33=( ) 87+99 =( ) 答案:1、(1)35是5和7的倍数, 5和7是35的因数。 (2)倍数 因数(3)1和15 3 和5 (4)5 10 15 20 252、(1)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规律:2的倍数:个数上是0、2、4、6、8的数(2)3 6 9 12 15 18 21 24 27 规律: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3)5 10 15 20 25 30 规律:个位上
17、是0或53、(1)只有一个因数:1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 3 5 7 11 13 17 19 有两个以上的因数的数 :4 6 8 9 10 12 14 15 16 18 20(2)2 3 5 7 等(3)4 6 8 9 4、5、(1)66 70 75 121 122 152 21 68(2)偶数 偶数 奇数 (3)偶数 奇数 偶数 偶数 奇数 偶数四、负数的认识1、你会写出温度计上的这些温度吗?自己试一试。(提示:0上温度和0下温度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温度。)2、照样子,表示出下面各数。电梯上升3层,记作“+3”,又下降了2层应记作“-2”。篮球比赛,胜4场记作“+4”,输掉4场,应记
18、作( )。比海平面高5米,记作( )米,比海平面低5米记作“-5”米。(提示:上升和下降、赢球和输球、比海平面高和比海平面低,这些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果一个量用正数表示(一般比0大),则另一个量则用负数表示(一般比0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同学们做游戏,以0为起点。(1)文文向西走3米记作3米,红红向( )走4米记作4米。(2)强强的位置是2,用标出他的位置。亮亮先向东走4米又向西走2米,用标出她的最终位置。答案:1、-10 0 +102、-4 +5 3、(1)东 (2)五、分数的认识及简单的加减法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1)你能用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吗?(提示:每个图形被
19、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几份涂色,分子就是几。)(2)我会读下面的分数,并会写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如:读作:三分之二,分数单位是,它有2个这样的单位。(提示: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在算式4÷2=2,我们可以说4是2的2倍,在算式4÷5=中,我们说4是5的,也就是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利用上面的知识我也会解答问题。(1)5块蛋糕,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到几块?(2)5块蛋糕,如果平均分
20、给8个人呢?3、下面的分数中,哪些分数是真分数?哪些分数是假分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提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真分数比1小,在0和1之间,假分数比1大。)4、我会找。(1)18的因数有( ),12的因数有( ),12和18的公因数有( ),其中最大的是( )。 18的因数 12和18的公因数 12的因数(提示: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6是最大的公因数。)(2)写出6、8的10个倍数,你发现了什么?(提示:公倍数中最小的,叫做这连个数的最小公倍数。)5、按要求回答问题。(1)看图写分数。(提示:观察上图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
21、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下面分数的分子或分母。(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数约分。(提示:约分时,把分子和分母同时约去它们的公因数。)(4)模仿下面通分的方法把下面的分数通分。6、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0.2 0.24 0.6 0.4 (提示:有限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如0.3=;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7、看图填一填。(1) (2)(1)表示有( )个,表示有( )个,合起来是( )个,所以 += = 。(提示: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分
22、母是不变的,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即可。)(2)表示有( )个,表示2个,所以,-里还剩下( )个,也就是( )。答案:1、(1) (2)六分之一 1 七分之二 2 十五分之四 4 十八分之一 11 一百分之七 72、(1)5÷6=(块) (2)5÷8=(块)3、4、(1) 1 2 3 6 9 18;1 2 3 6 4 12;1 2 3 6 6 (2) 5、(1) (2)6 12 20 21 6 10(3)(4)和 和 和 和6、 0.5 0.2 0.25 7、(1)2 1 3 1 2 3 (2)6 2 4 六、用字母表示数、认识方程1、我会填。(1)一堆煤有a吨,每车运b吨,运
23、了5车后,还剩( )吨。 (2)在自然数中,与数a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它们三个数的和是( )。(3)已知X=4是方程aX18=6的解,a的值是( ),6a=( )。(4)b×b简写为( )。 (5)某班有学生40名。女生有40b名,这里的b表示( )。2、我会算。例:5x+5x=(5+5)x=10x16a-a= 19x+x= 9y+9y= a+a= 10y-7y-3y= 7x+7x+6x=3
24、、我会解方程。例:(1)x1335 解:x13-1335-13 (提示:根据等式基本性质,方程两边都减去13,化成x=a-b形式) x=35-13 x=22(2)5x35解:5x÷535 ÷5 (提示:根据等式基本性质,方程两边都除以5,化成x=a÷b形式)x=35 ÷5 x=7 上述解方程的方法,都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化成x=a形式来求解,下面的方程,你会解吗?自己试一试。(3)x÷324
25、0; (4)x-1.84答案:1、(1)a-5b (2)a-1 a+1 3a (3)6 36 (4)b (5)男生的人数2、15a 20x 18y 2a 0 20x 3、 (3)X÷324 (4) X-1.84 解:x÷3×324×3 解: X
26、-1.8+1.84+1.8 x=72 x=5.8七、认识多边形和面积、公顷和平方千米1、我来做选择。(1)一个三角形既是等腰三角形,又是直角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 )。 A.90° B.45° C.无法确定 (2)要给一块地围上篱笆,( )的围法更牢固些。(3)有四组小棒,每组三根,知道它们的长度,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2cm、5cm、4cm B4cm、2cm、2cmC5cm、4cm、3cm D9cm、6cm、5cm(4)下面四幅图中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的是( )。 2、读图填空:(1) 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27、)厘米,高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所以平信四边形的面积=( )×( )。(2)如下图,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 )÷2;同理如下图,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 + )×( )÷2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的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图中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4、如图,将一个长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三角形的面积比梯形的面积少42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要点提示:
28、假设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5、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平方米大的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如下图,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下面的单位转化,我也试一试。1公顷=( )平方米 1000米里有10个100米,所以1平方千米=()公顷答案:1、(1)B (2)A (3)B (4)D2、(1)6 3 18 6 3 18 底 高 (2)底 高 上底 下底 高 3、因为3
29、15;2=6,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底为3厘米,高为2厘米;因为4×3÷2=6,所以三角形的底为4厘米,高为3厘米;因为(3+1)×3÷2=12,所以梯形的上底为1厘米,下底为3厘米,高为3厘米。4、设梯形的上底为x厘米,那么直角三角形的底为(20-x)厘米。(x+20)×8÷2-8×(20-x)÷2=42 4x+160-(80-4x)=42 8x-80=42 8x=122x=15.25梯形的面积:(15.25+20)×8÷2=141(平方厘米)5、100 100八、轴对称、平移和旋转1、按要求完成问题。(1)我会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2)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3)根据对称轴,我会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提示: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步骤:A找出已知图形的几个关键点;B然后根据各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特点,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C最后按照已知图形的形状顺序连接各对称点,就画出了所有图形的另一半。2、读图完成问题。(1)数一数,小房子向右平移了几个格子?通过观察下面的平移现象,你发现平移有哪些特征? 提示:描述平移时一般从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来描述;平移的方向有上、下、左、右;平移的距离就是指对应点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坪种植租地合同协议
- 解除出租店面协议合同
- 芒果采摘协议书范本
- 花岗岩路沿石合同协议
- 花卉采购合同协议书模板
- 补充协议能否解除主合同
- 装修合同补偿协议书范本
- 萧山区保洁劳动合同协议
- 装修合同未开工解除协议
- 解读合伙协议书范本
- 初中七年级主题班会: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课件)
- 历史人物范仲淹介绍
- 四年级下册数学方程题100道及答案
- 2024年中证金融研究院事业单位招聘23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挂轨式巡检机器人
- CJJT 182-2014 城镇供水与污水处理化验室技术规范
- 排水暗渠施工方案
- 小升初奥数竞赛题100例附答案(完整版)
- 彩票店合伙协议书模板
- 模具外贸业务合同范本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