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数学环保渗透教案【篇一:初三年数学环保教育教案】 2015春季九年级数学教学环保教育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环保渗透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做好学生人人爱卫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
2、学过程 1、下表是某一周甲、乙两种股票每天每股的收盘价(收盘价:股票每天交易结果时的价格):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甲 12元 12.5元 12.9元 12.45元 12.75元 乙 13.5元 13.3元 13.9元 13.4元 13.75元 某人在这周内持有若干甲、乙两种股票,若按照两种股票每天的收盘价计算(不计手续费、税费等),则在他帐户上,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多少股? 老师点评分析:一般用直接设元,即问什么就设什么,即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由于从表中知道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因此,两种股票当天的帐户总数就是x或y乘
3、以相应的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再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便可列出等式 复习列方程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2、【问题情境】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 (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传染后有x+1人
4、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流感。于是可列方程: 1+x+x(1+x)=121 解方程得 x1=10, x2=-12(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 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如何预防传染病?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同时我们还要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三、小结作业 1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1)数学知识 (2)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知识
5、2布置作业【篇二: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
6、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数量关系式。 2、应用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要害是什么? 二、教学例1 出示例1,读题。 分析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师: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弄清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上述解法逐一作出判断。 师:你认为做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我们以前也运用过转化的方法吗? 2、 小结:要求
7、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2、学
8、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比较试一试和例1。 4、请同学们说说植树造林及节约用水的好处。 四、反馈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9、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三)指导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第二题结合练习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教育。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
10、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环境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列式计算。 ()的是多少?()的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篇三: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认识毫升 执教者 罗迈豪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
11、已经能正确的认识容量的含义和升这个容量单位,同 时,通过生活实际和提前预习,一部分学生已知道毫升这个 单位,但对毫升具体含义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 解。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15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 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与运用。 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容量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思路 本节课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践活动
12、,亲自体验1毫升的感觉以 及自己验证1000毫升与1升之间的关系:课堂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掂一掂、玩一玩、估一估”,为了让学生更精确地感知“毫升”尽量从多种角度,让学生感受、探索、思考。在教学毫升知识的同时,渗透环保知识,让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感知1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关系。 滲透要点 1.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将面临严重的淡水危机。 2.让学生意识到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家一起保护 环境,爱护环保,做到环保人人有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滴管、水、量杯、饮料等 教学过程1提问: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是什么?升 并让学生
13、列举生活中以升为单位的的例子。 例如:酱油1升、色拉油4升、纯净水19升、可乐2.5升等。 2.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升与毫升作为单位的不同之处。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不同容器,并看看他们的容量各是多少?观察各自的容器互相交流观察情况(毫升单位)(比前面接触的锅、盆等的容量要小的多) 这些容器的容量与我们前面接触的容器的容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环保教育渗透 有些学生喜欢用喝剩下的饮料瓶用来做茶杯,这样很不好,特别是用来装热水或者温水,对我们健康形成严重的影响。因为饮料瓶大部分都是用做的,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广泛地使用在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上。这些材料在低温下无毒无味,灌装饮料对人体很安全,但聚乙
14、烯一旦受到高温或被曝晒,就会慢慢溶解、释放出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机溶剂。 设计意图学习毫升单位前,适当复习升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巩固建立升的概念。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比较发现升与毫升作为单位用在容器上的大小不同,为本课学习毫升的知识做了一定的铺垫准备,通过知识迁移很容易让学生明白学习毫升的步骤和方法。 3揭示课题:毫升(板书) 像计量这些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毫升作为单位。毫升可以用“ml(ml)”并让学生读、写“毫升” 或者用字母表示“ml(ml)”。 二新授1毫升,让学生感知、形成、体验1毫升的概念。 (一)初步认识毫升,记住常用数据。 课件出示常见容器图片,让学生细心观察并记住常用的
15、数据,以此作为一个判断多少毫升的标准: 500毫升橙汁750 ml沐浴露250毫升牛奶 100 ml酸奶? 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并记住这些常用的以毫升为单位的数据,例如我们平时喝的饮料一般是500毫升,那么我们就知道1升就是2瓶饮料的容量大小。 (二)逐步体验1毫升,形成1毫升的概念。1设疑引导: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毫升有多少吧,先猜猜看,你认为1毫升大约有多少呢? 出示一个1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10毫升水,然后慢慢倒去9毫升,剩下1毫升的水。 提问:10毫升的水与1毫升的水我们都看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2学生实验: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 看
16、一看,数一数,想一想,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那么10毫升是多少滴水?并试着把这1毫升水倒我们的手心里,试一试,摸一摸多吗? 设计意图给学生设疑,让学生迫切想知道到底多少是1毫升,当学生发现量筒里10毫升水和1毫升水的时候,终于明白原来1毫升水好少好少,即使是10毫升也是那么一点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滴水发现了1毫升水有几滴?把1毫升水放在自己手心中感觉1毫升水的分量,在头脑里形成了1毫升的概念。 (三)验证1毫升,加强巩固用毫升做单位 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下列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多少毫升? 针筒、盐水袋、口服液、眼药水、椰子汁、营养舒化奶、莫斯利安牛奶等。 2实践活动 你知道自己每次洗手要用多
17、少水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测量一下每次洗手的时间,和每次洗手用下来的水的容量。 我们每次洗手大约要用20秒,水龙头20秒能流多少升水呢? 水龙头20秒大约能流6000毫升水。 我把水龙头开小点,看20秒能流多少升水呢? 水龙头开小点后,20秒大约流2000毫升水。 我们每次洗手把水龙头开小后,每次洗手节约( 4000 )毫升水。让学生自己做上面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括号里:每次洗手需要( 20 )秒,如果把水龙头开小,每次洗手大约可以节约( 4000 )毫升水。一般情况下,你每天要洗(6 )次手。根据实际结果,如果把水龙头开小一些,你每天大约可以节约(24000)毫升水,一年大约可以节约( )毫
18、升水,合( 8760 )升水。 环保教育渗透通过练习计算学生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水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水的,同时我们随便的一个动作就会节约很多水,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紧接着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世界将面临严重的淡水危机 世界气象组织在一份调查资料中指出,现在,全球大约26亿人口,有10亿人口缺水,28亿人缺少纯净的饮用水,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如果淡水资源不能受到保护,到下世纪,世界人口用水量将只有1950年非洲人均用水量的四分之一。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之间将产
19、生不可协调的矛盾。 同学们,看了上面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议论纷纷,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不能浪费水,要珍惜使用每一滴水。)节约用水,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无论是食堂还是宿舍还是厕所都要注意节约用水。以后用水时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用后要及时关好水龙头。另外学会一水多用,加强水的循环利用,如用洗米水洗碗、洗菜、浇花,用洗衣水擦地、冲厕所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毫升,并通过实践活动,自己身边的实例洗手开水龙头大小,计算出如果把水龙头开小点,一年能节约8760升水,逐步提高估计生活中常见容器的容量的能力和计算升与毫升的转换能力。最后播放一段
20、水资源重要性的视频,加深学生珍惜水资源,更好地节约用水,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四)动手实践,探索并验证1升=1000毫升 1出示量筒,里面放100毫升水。然后倒进保鲜袋里,放学生手上,让学生掂一掂重量。然后依次加多,一直到500毫升,到1升。 100毫升 250毫升 500毫升 1升 学生然后自己动手用1升的正方体容器和500毫升的量筒进行试验,发现2量筒的水正好可以倒满1升正方体容器,或者满满一个正方体的水正好能倒满2个量筒。 实验后总结发现得出结论:1升1000毫升 2 实践活动(1)我们家庭每次淘米需要用水2升,每天淘米2次的话,算一算1个星期淘米用去的水有多少升?一个月呢?一年呢? (2)你知道一个损坏的水龙头1小时要滴多少毫升水吗? 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方班主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护理三基知识考试必考题库及答案
- 中医熏洗治疗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试题(附答案)
- 预防春季传染病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海姆立克急救法试题(附答案)
- 区口腔医院院感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流动厨师食品安全专业知识考核试题附答案
- 化验室安全知识培训
- 上海叠拼豪宅样板房设计方案
- 我和我的祖国混声四部合唱简谱
- LYT 2085-2013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技术规范
- 信息安全技术 电信领域数据安全指南
- 青岛版科学 二年级《天气与动植物》
- 《养老护理员》-课件:协助老年人穿脱简易矫形器
- 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
- 动物的行为发育与行为遗传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政务服务大厅管理规范:安全与应急处置
-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中石化中原油田天然气厂)
- 二年级下册音乐《每天》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