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西红花苷及醇提物DPPH稳定性研究_第1页
栀子西红花苷及醇提物DPPH稳定性研究_第2页
栀子西红花苷及醇提物DPPH稳定性研究_第3页
栀子西红花苷及醇提物DPPH稳定性研究_第4页
栀子西红花苷及醇提物DPPH稳定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栀子西红花苷稳定性试验研究药学自考独立本科段付苗摘要本课题研究了在PH3.0条件下栀子黄色素中单体西红花苷1、3及栀子果实60%乙醇提取部位的稳定性。通过测定在不同时间处西红花苷及栀子果实60%乙醇提取部位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值,根据其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情况,发现在PH3.0时样品的稳定性不好,因此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这一不利影响。关键词:栀子;西红花苷;自由基清除;稳定性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the gardenia yellow pigment monomer crocin 1, 3 and 60% ethanol extract of gardeni

2、a fruit stab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3.0. The absorbance was measured at different time of crocin and gardenia fruit 60% ethanol extracts of the test solution value, according to its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with time, find stability samples in the PH3.0 is not good, so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

3、s should actively take measures to avoid the adverse effects. Key words:crocin, antioxidative, anti-free radical, steadiness绪论 栀子含有三类主要有效成分:环烯醚萜苷、有机酸以及色素,主要为藏红花素等1。栀子苷具有抗炎、解热、利胆和轻泻作用,其京尼平苷是抗炎和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主要成分。绿原酸为栀子中主要有机酸酯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熊果酸具有明显的安定和降温作用以及可以降低血清中转氨酶的活性,其突出作用为抗肿瘤,对多种致癌、促癌物均有抵抗作用,表现为对多种恶性肿瘤细

4、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及诱导其分化的作用,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放射后不良反应。藏红花素是西红花、栀子中共有的色素类成分,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又具有去黄疸、利胆及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近些年对栀子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表明,其在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抗肿瘤方面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2。 栀子西红花苷稳定性试验研究栀子黄色素在提取、纯化、精制及保藏加工、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有文献表明,除了Fe2+外,其余金属离子如Na+、Mg2+、Cu2+、Al3+、Ca2+等都对色素有稳定作用。添加离子的溶液与对照相比,色素残留率高,特别是Mg2+有很强的护色作用3。研究表明,栀

5、子黄色素在PH38的范围内比较稳定,高温及光照对色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柠檬酸蔗糖、 碳酸氢钠、明矾、淀粉、氯化钠对色素的稳定性没有太大影响, 但会影响色素的耐氧性4。栀子黄色素的主要成分是西红花苷(Crocin)和西红花酸(Crocetin),本实验研究在PH3.0条件下西红花苷1、3及60%乙醇提取物的稳定性,作为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参考。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西红花苷1、苷3均由自栀子果实中分离纯化制得,经鉴定纯度均在95%以上。KQ3200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U-181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BS110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6、。1.2 方法与过程研究样品的稳定性,要求在不同时刻测出反应物和产物之一的浓度,测定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化学法是用化学分析方法来测定反应进行到不同时刻的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此法的优点是能直接测得各时刻浓度的绝对值,但操作较繁,且有时没有合适的方法是反应停止。物理法是测定体系的某一反应物或产物浓度呈单值函数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此物理量的变化能准确反映物质浓度的变化,最好与浓度变化成线性关系。通常可利用的物理量有压力、体积、折光率、旋光度、吸收度、电导、电动势、粘度、导热率等。此法的优点是快速而方便,通常不必中止反应,而可在反应容器中进行连续测定,易于实现自动记录5。 本实验采用的是

7、物理法。黄色素西红花苷1、3溶液随浓度不同呈黄色至红色,在正常条件下在440nm处有其最大吸收值,且与其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在不同时间处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值,可以求得其溶液残留浓度。以时间为横坐标,E440/C(原液浓度)为纵坐标回归,得到回归曲线。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lnca=lnca,0-kat4,进而可求出速率常数k和半衰期t1/2。此两者可作为衡量西红花苷溶液稳定性的指标。1.2.1 样品溶液的制备PH3.0缓冲液的制备:称取Na2HPO4 35.599g,用水稀释至1L,另取柠檬酸19.213g,用水稀释至1L,分别取Na2HPO4溶液20.55ml和柠檬酸溶液79.45ml混合即

8、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于电子天平上精密称取西红花苷1、3、4样品,置容量瓶中,加上述配得的PH3.0缓冲液至刻度,定容,摇匀,室温避光保存。1.2.2 测定过程每间隔一定时间,取适量供试品溶液,稀释成一定浓度(取样量和稀释倍数须保证测定液的吸收度值在0.30.8之间),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440nm处测定其吸收度值,结果如下。1.3 结果1.3.1. pH对西红花苷1稳定性的影响 表苷1稳定性实验结果(避光,室温,pH3)时间累加(h)稀释倍数A测定液浓度原液浓度(g/100ml)E440/C自然对数0.0500.6930.0006710.0335341033.286.9414.0500.

9、4980.0006710.033534742.536.6119.25500.4420.0006710.033534659.03266.4939.0500.2870.0006710.033534427.92396.0644.0500.2670.0006710.033534398.10345.9961.5500.1700.0006710.033534253.47415.53136.050.1790.0067070.03353426.689333.28以时间为横坐标,E440/C(原液浓度)为纵坐标回归, 得回归曲线如下: 图苷1稳定性试验结果由回归方程求得k(速率常数)=26.9*10-3 ,t1

10、/2(半衰期)=25.7h。由表8、图9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红花苷1的单位浓度吸光度值下降的幅度很大,求得的速率常数k值和半衰期t1/2值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因此,西红花苷1溶液在PH3.0时稳定性差。 pH对西红花苷3稳定性的影响 表2苷3稳定性实验结果(避光,室温,pH3)时间累加h稀释倍数A测定液浓度原液浓度(g/100ml)E440/C自然对数0.0100.9210.0010580.010584870.18146.7714.0100.6530.0010580.010584616.9696.4219.25100.5810.0010580.010584548.94186.3139.010

11、0.2160.0010580.010584204.08165.3244.0100.1620.0010580.010584153.06125.0361.5100.0770.0010580.01058472.751324.29136.010.1960.0105840.01058418.518522.92以时间为横坐标,E440/C(原液浓度)为纵坐标回归,得回归曲线如下:图 苷3稳定性试验结果由回归方程求得k(速率常数)=29.4*10-3 ,t1/2(半衰期)=23.6h,由表9、图10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红花苷3的单位浓度吸光度值下降得很快,由直线求得的速率常数k值和半衰期t1/2值也证实

12、了这一结论。因此,西红花苷3溶液在PH3.0时稳定性差。 pH对栀子60%乙醇提取部位稳定性的影响 表3 栀子果实60%乙醇提取部位稳定性实验结果(避光,室温,pH3)时间累加h稀释倍数A测定液浓度原液浓度(g/100ml)E440/C自然对数0.0250.6160.0022160.0554277.97835.6314.0250.5580.0022160.0554251.80515.5319.25250.4920.0022160.0554222.02175.4039.0250.4330.0022160.0554195.39715.2744.0250.4530.0022160.0554204.4

13、2245.3261.5250.3820.0022160.0554172.38275.15136.016.70.3100.0033170.055493.447654.53以时间为横坐标,E440/C(原液浓度)为纵坐标回归, 得回归曲线如下:图3栀子果实60%乙醇提取部位稳定性实验结果由回归方程求得k(速率常数)=7.9*10-3 ,t1/2(半衰期)=87.7h,由表10、图11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栀子60%乙醇提取部位的单位浓度吸光度值下降的幅度较大,但与单体西红花苷1、3相比要小得多,半衰期也较前两者小。因此,栀子60%乙醇提取部位在PH3.0时稳定性较差。由表1、2、3和图1、2、3对

14、比可见,PH3.0条件下西红花苷单体的稳定性不如60%醇提物好,因60%醇提物中尚含其他苷类和物质,可能由于物质相互间作用,导致西红花苷的纯品稳定性不及总苷混合物。1.4 讨论自由基衰老学说认为,在生物体内形成的活性氧(O2+,.OH,H2O2,过氧化物等)能氧化类脂、蛋白质、酶和DNA等生物体各组成部分,从而导致生物膜损伤、蛋白质变性、酶失活和DNA复制错误,从而引起疾病(肿瘤、炎症、辐射损伤等)和生物体的衰老。因此,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意义重大。近年来,从植物中寻找清除自由基的药物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随着对中药栀子研究的深入,西红花苷的各种药理作用尤其是其抗氧化活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5、本试验结果表明,西红花苷单体和栀子果实50%醇提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提取具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原料。而且,栀子是我国广泛种植的药材,来源广泛,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栀子黄色素在提取、纯化、精制及保藏加工、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关系到生产成本与所采用的方法,意义重大。本实验通过测定在不同时间处西红花苷及60%乙醇提取部位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值,得知了其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情况,发现在PH3.0时样品的稳定性不好,这一结论与之前的色素在PH3106范围内稳定的结论相悖。其原因尚待探讨,但在生产过程中仍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这一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1徐燕,曹进,王义明,等.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16、栀子中的三类成分J.药学学 报,2003,38(7):543546.2那沙等.栀子及其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进展.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Jan.2005 Vol.12 No.1.3丁芳林,彭书练.黄栀子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湖南农业科学,2002(1)50-51.4迪莉拜尔·苏里坦.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1,22(10):59 61.5候新朴.物理化学.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程含友,汪修武.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研究.中国食品添加剂2000NO.1.7赵维民,季新泉,叶庆华,秦国伟,徐任生,朱兴

17、族.栀子兰色素可能为栀子粉末外用抗炎消肿时的活性物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沈阳药科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栀子西红花苷及醇提物DPPH稳定性研究 学 生 姓 名: 付苗 专业形式层次: 药学自考独立本科段 准 考 证 号 : 指 导 教 师: 李飞 实 习 单 位: 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完 成 时 间: 2013-03-10 通 讯 地 址: 辽宁省沈阳市 邮 政 编 码: 110026 联 系 电 话: 目录 摘要1 绪论2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2 方法与过程 3 1.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4 1.2.2 测定过程41.3 结果4 . pH对西红花

18、苷1稳定性的影响4 1.3.2 pH对西红花苷3稳定性的影响5 pH对栀子60%乙醇提取部位稳定性的影响 6 1.4 讨论7 参考文献9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致谢本设计的完成是在我们的导师李飞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李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