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教学设计_第1页
重力教学设计_第2页
重力教学设计_第3页
重力教学设计_第4页
重力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锤线的应用;知道重心并会画重力的示意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生分析】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通过八年级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

2、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重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等知识的基础,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2本节主要内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

3、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等知识。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及重锤线的应用。课时要求:课时【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教会他们自己探究想了解的知识;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社会价值,并能客观的、一分为二的看待某一问题。通过

4、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在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归纳问题,鼓励学生将自己形成的理解与讲义相比较,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构筑自己的知识领域。教学过程中切忌直接灌输,这样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和枯燥。人为地将理论与现实剥离,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此,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要作为一个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

5、时归纳知识要点和适时反馈。对于学生的分组,可以从简单入手,按原始座位4人一小组,便于管理。【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知重力的概念、符号、施力物、演示教材图13.21模拟引力。提问:为什么橡皮没有被甩出去?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蹦极”、“高山流水”等图片。提问:大家是否能例举一些类似的现象呢?观察并思考其共同特点:落回地面了解什么是万有引力,知道重力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积极举例(跳水、滑滑梯、飞机失事坠毁等)通过实例的引入,类比联想,让学生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物理天地,鼓励学

6、生要向牛顿那样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唤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重力的大小演示测重力的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重力的大小。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针对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猜想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借助手中的器材分组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科学合理。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用g来表示,约为98Nkg,在粗略计

7、算时,可取g=10N/kg,由此得出Gmg公式。科学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密度(材料)、质量有关。设计实验学生讨论、研究,确定实验方案。比一比谁的方案好。进行实验各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操作:质量一定的橡皮泥改变形状测重力;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测重力;质量不等的两个钩码测重力。分析论证学生结合所测实验数据交流与合作,归纳并得出结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50g数量不同的钩码的重力,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内做出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并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在黑板上写出学生的猜想,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解决,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初步

8、体验成功的喜悦。设计实验对学生要求较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实验技能。做好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究、分析所遇到的问题,从现象中观察、掌握科学。重力的方向演示实验1:物体自由下落,用细线把小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自由下垂的方向根据教材插图1326进行讲解。演示实验2:将两条重锤线分别悬挂在水平桌面和斜面上方。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利用重锤线进行操作,看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桌面是否水平,并分析其工作原理,观察:两条重锤线方向是否相同?与水平桌面和斜面是否垂直?观察:“想想议议”

9、中插图。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这一部分的教学,遵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锤线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的学习,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力求突破难点。重力的作用点演示:找刻度尺的重心。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方形薄板、球、粗细均匀的棒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并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展示光盘,说明有的物体重心不在物体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不倒翁”“高空走钢丝”“交通部门为何规定不允许运输车辆超高”等利用重心的知识。实验:用一个手指托住直尺,观察手指所在刻度可知重心在尺子中央,从而体会重心的概念掌握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力的作用点会做重力

10、的示意图。体验:正坐在座位上,不弯腰或用手扶,试着站起来。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课件和光盘的展示,不仅使学生对重心有了具体的感知。而且还体现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内化提高实际应用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 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 ,重力的方向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 用公式表示为 。2.一条质量为50kg的大蟒蛇吞吃一只小猪后,体重达到600N,被吞吃的小猪的质量是多少?3一质量为1.5kg的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如图所示.试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并标出重力的大小4一根钢丝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5104N,能否用

11、它匀速提起05m3的钢锭?(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备注:13为必做题;第4题为选做)针对学生认知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既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最佳发展。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教师进行补充.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能从不同方面谈感受.让学生谈收获,反映的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情况,还有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获得以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补充。布置作业巩固升华A组:教材59页,1、2、4题B组: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如果失去了重力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学以致用、巩固提高,学会科学想象。符合新课标“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

12、一基本理念。板书设计:重力的由来 万有引力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符号:G 大小:三要素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 勾勒出教学的主线,呈现完整知识结构体系.并用彩色增加信息的强度,突出重点.【学习评价】学生通过课件展示“蹦极”、“高山流水”等图片,体验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探究实验中的“科学猜想”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初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评价围绕本节的教学目标进行,重在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教师可依据实际应用,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根据巩固升华,了解学生对公式G=mg的掌握情况。【教学反思】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物理问题,最后又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