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年级生物 8周内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主讲人:霍永芳 备课时间:2015年9月23日一、知识梳理: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知识点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注:(1)细胞分化的时间:整个生命历程中。(胚胎期分化程度最大) 2特点:普遍性、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3实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 注:(1)细胞分化后遗传物质不变(如:某人体内的神经细胞核胰岛B细胞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分化之后的细胞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4结果
2、:产生不同种类的细胞。 5意义 知识点二 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实例 3.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4.原因: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整套遗传物质。 5(1)细胞分化的机理 相同的核DNA不同的mRNA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功能 (2)细胞分化的过程 (3)细胞分化 知识点二细胞的衰老和细胞凋亡 1细胞衰老的特征 2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类型(3)意义注:细胞衰老和凋亡遗传物质不变 知识点三 细胞的癌变 1.癌变实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3、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 2.癌细胞的特征 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 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3.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 注:细胞癌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及衰老的关系(1)区别项目结果遗传物质变化细胞分裂单细胞生物完成生殖,多细胞生物产生新细胞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组织器官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癌变形成能无限增殖的癌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细胞衰老细胞正常死亡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2)联系二、课时安排: 6课
4、时三、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或典型例题) 重点:1. 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 2. 细胞癌变与细胞凋亡的比较 难点: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典例1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答案B 解析A项,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不存在细胞周期。B项,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不同,源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因此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项,同一动物个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通过受精
5、卵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因此所含的基因组相同。D项,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相同。典例2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过程中均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CT细胞与B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 D淋巴因子作用于膜受体后即被灭活 答案D 解析细胞甲的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A错误;过程为有丝分裂,过程为细胞分化,这两个过程中均不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B错误;T细胞与B细胞所含的基因相同,C错误;淋巴因子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D正确。 典例3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
6、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答案C解析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活细胞里都有ATP的合成,A不符合题意;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无论是分化程度低的干细胞,还是分化程度高的细胞中都有蛋白质的合成,即有相关mRNA的合成,B不符合题意;血红蛋白只存在于高度分化的红细胞中,C符合题意;来自同一机体的所有细胞都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其中的DNA都相同,结构完整的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符合题意。 典例4下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7、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答案B解析细胞程序性死亡是一个正常的、生理性过程,有利于个体的正常发育,A项错误;据图可知,当神经细胞未得到足够生存因子时,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项正确;神经细胞与靶细胞(效应器)间通过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传递信息,C项错误;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项错误。 典例5关于细胞衰老、凋亡与坏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体积都缩小 B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坏死现象 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感染 D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理过程 答案D 解
8、析衰老细胞的体积缩小,细胞核体积增大;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过程。四、本周练习安排及周末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2下图中横坐标1、2、3、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分别表示DNA分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在不同时期数量的连续变化 ,与图中横坐标1、2、3、4相对应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
9、卵母细胞、第一极体3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D此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4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4 B1、3C1、3或2、4 D1、4或2、35. 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能否用
10、肌细胞代替干细胞?()A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B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C能,因为肌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D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6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7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细胞衰老的重要特征
11、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增殖释放而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现象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A B C D8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骨髓瘤细胞,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C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同一生物体内,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其全能性越低9下列关于干细胞和癌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是具有正常分化能力的细胞,而癌细胞则不是B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癌细胞则不能C癌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而干细胞只能分化不能分裂D干细胞的子细胞均不可逆地完成分化过程10.由细胞凋亡与癌症生物学研究实验室主任Hermann Steller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当细胞以异常的模式进行复制的时候,机体会释放一系列的死亡信号激发细胞自我摧毁,以免异常的细胞变成癌细胞。他们首次披露一种名为IAPs(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蛋白控制细胞凋亡的机制。IAPs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胞凋亡酶caspases酶结合抑制细胞凋亡。他们研究小鼠发现IAPs的一个RANG区域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人为去除小鼠细胞IAPs的RING区域,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Stel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