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从积极互赖的关系开始_第1页
合作从积极互赖的关系开始_第2页
合作从积极互赖的关系开始_第3页
合作从积极互赖的关系开始_第4页
合作从积极互赖的关系开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作,从“积极互赖”的关系开始 丁帅【内容摘要】 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合作任务的设计,互动技巧的转变去帮助合作小组建立积极互赖的合作关系,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既能够善待自己,又能够欣赏同伴,从而增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在合作中总是有部分学生游离的现象。【关键词】 积极互赖 合作关系 平等 安全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我们的课程改革要“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合作学习应该更能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正如佐

2、藤学教授所说“要提高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学习强调正是保障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笔者在历时三年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以及合作课堂观察中发现,在小组内的互动中即使有了“轮流说”、“定期更换发言人”、“鼓励”等约定措施,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合作,这部分学生很容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很多时候被排除在真正的学习过程之外。而在我们目前“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建组方式的需求下,很多教师还只是把合作关系简单的定义为“强弱搭配,择优领导”的帮扶关系,这样的关系更促使这部分游离在外的学生与组长或优秀组员之间建立起一种依附关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参与互动缺乏信心,对合作任务是

3、否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缺乏责任心。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会主动或被动地包揽学习任务。在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书中也指出,即便是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较为成熟的美国课堂中,这样的现象也还是存在的。然而“合作学习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多样学习的相互碰撞,是每一个学生的平等参与。”(佐藤学学习共同体)可以说,没有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平等参与,没有小组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合作学习是不成立的,合作学习的开展依然是强者的舞台。那么,怎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中来呢?笔者认为,这关乎到每一位合作者参与合作的动机,而在合作小组建立初期,建立积极互赖的合作关系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情感动机。“积极互赖”是指任何一个组员都不可

4、能离开其他组员的帮助或协作而自己取得成功。而形成积极互赖关系的组员之间,不论能力的强弱都能认识到合作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而非强者包办,明确自己的参与会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任务的完成效果。小组成员必须互助合作,协同努力,彼此配合。 有效的合作,应该从建立“积极互赖”的合作关系开始。1、 从“合作游戏”中体验积极互赖合作游戏,顾名思义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玩的游戏,其实就是一些简单、安全的团队拓展训练。对于刚刚组建的合作小组而言,比之课堂内的合作任务,合作游戏可以让组员在更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直接地体验积极互赖的合作关系。例如,“一起走吧!(四人五足)”这个游戏,游戏规则是:组员站

5、成一排,用短绳绑住相邻组员的左、右腿,一起向前走,在规定路程内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如果组内有任何一个人摔倒则游戏终止,视作失败;如果有出现争吵,视作失败。在这个合作游戏中,需要四个人统一步调,彼此配合,协调整体速度才可能成功。每一个组员缺一不可,由于不能摔倒的规则,大家都要照顾到速度较慢的同学。在这项合作游戏训练中,最让人意外的是最终获得第一名的小组是班级里矛盾最激烈的第10小组,该组成员中有一个男孩儿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有点骄纵,自我中心意识很强,而该组的组长也是个好强的女生,得理不让人,另两个组员中一个女生文弱,缺乏主见,另一个男生内向,较没有自信。在第一次合作游戏中,该组就

6、因为文弱女生跟不上整体速度,还发生过很激励的争吵。可是在几次“一起走”的合作游戏训练后,速度一次比一次快,为了赢得比赛,组员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不少。图左:第一次合作跳绳中被无意间拍到的争吵 图右:四人五足中的默契配合类似的合作游戏还有“摩斯密码”、“你说我画”、“你敢倒吗?”、“词语接力跑”等等。这些合作游戏不仅有趣好玩,还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接纳、互助、鼓励、欣赏,建立学习以外的积极互赖关系。2、 “分角色”先学从积极互赖的角度设计合作任务。合作游戏的训练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积极互赖的重要性,让学生先从学习以外的游戏活动中意识到每一位组员的缺一不可,尊重每一个组员的存在,意识到彼此包

7、容接纳才能更好的赢得比赛,完成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把这种默契迁移到合作学习中呢?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在做“问导学习”的课题,在课堂中有一个先学展示的环节。笔者一般会在课堂中拿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先整合组内成员的先学成果,再进行组际分享。然而,在合作小组组建初期,积极互赖的关系还没有稳定之前,这样的合作任务设计还是会使组内互动出现一些问题:1. 由于学力弱的学生不够自信,即使想参与,也不好意思分享2. 由于学习能力不强,这部分学生即使分享了,也没有优秀学生完成的好,很容易被否决。3. 由于一直以来组长包办,或者长期不被优秀组员重视,这部分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即使没有自己的参与,小组任务也不会受到

8、影响,就不会去认真准备先学任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设计合作任务时就多了一层考虑,怎样设计需要具备积极互赖的合作关系才能完成的合作任务。从而把游戏中的互赖迁移到学习中来。于是,笔者就借鉴了文学圈的分角色解读课文的方法,改进了我们原先每一位学生都完成相同先学任务的方式,尝试“分角色”先学。以下是我们在“分角色”先学中的角色分配。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我们在角色分工中不仅有内容的分工,还渗透着不同资源的分工,比如擅长绘画的同学更能在“摘要小神童”这一角色中一展所长,善于网络搜集的同学更适合“文本大神探”,朗读能力较强的同学更喜欢选择“文艺指路人”,这样的安排能让每一位组员更多的机会展示和分享自身的能力

9、及资源。也使得每一个完成角色的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个角色都在最后的整合中,组际展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缺少任何一个人的认真努力,最终的展示都无法达到好的效果。这种先学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是给了学力弱的学生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去得到关注的机会,一个更被重视的机会,也给了学力强的同学一种意识,合作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体现一个人的强大,进而更好的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互赖关系的建立。3、 合作中的“人格养成”从积极互赖的角度训练互动技能在以往的合作学习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我们更多的关注学生做的是否规范,但自从来接触到“人格养成”的理念之后,笔者忽然意识到我们平时在训练的“倾听”、“鼓励”、“认同”、

10、“邀请”等互动技能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格养成,让学生能够从关爱他人的角度去建立一种更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一点与建立积极互赖的合作关系又恰好不谋而合。于是,我们在训练合作技能的时候有了一个更好的意识引领,任何一种互动技能都以培养积极互赖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为目的。从而使技能的训练不是为了达成规范而训练,而是为了更好的关爱、尊重、接纳去训练。以笔者参与的一次课堂观察为例:小组成员话语权分配观察表 观察员:×××2015年12月9日稠城一校组名: 姓名技能S1 吴锦圣S2 徐上S3 刘子畅S4 龚博文角色任务组长(原因)记录(原因)提醒(背景)计时员(意

11、思)热烈发言5372仔细倾听别人发言鼓励别人3150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组员S4的发言次数仅有两次,而组员S1、S2和S3在互动中都有对S4做出过鼓励,其中S3虽然不是组长,但是在整个互动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活跃,鼓励的次数也最多。但实际上真正的鼓励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当S4想说又迟疑的时候,S3做出的鼓励是:“轮到你了,快点说呀,没关系的,我们不会笑话你的。”“快点吧,等会儿就要反馈了,说错又没关系。”在这样的语言中,看似学生之间在互相鼓励,但实质上却是一种打击,给学力弱的学生发出的信号是:“说错了会被笑话,他们已经觉得我会说错了”等等。可见学生虽然有想要鼓励他人的意识,却缺少更有力量的鼓励方法,言语中所流露出的急切并无法使被鼓励的对象感受到关怀。所以针对这点,我们更加应该在技能训练中参透积极互赖的意识,使各项互动技能与积极互赖的关系相辅相成,如果能从积极互赖的角度出发,我们的鼓励是否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说:“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这是我的想法,你的呢?”“没关系,我也有时候会一下子想不起来”“你觉得刚才我说的这点还可以再补充吗?”“我说话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需要我再讲一遍吗?”等等,只要每一个学生的内心真正尊重自己的合作伙伴,真正意识到每一个伙伴都很重要,只要老师稍加引导,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自然会柔和很多,温暖很多,当组内的每一位学力较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