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制造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制造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制造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制造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电火花成型模具型腔加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火花机床的型号、规格、性能、结构及组成;2了解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原理、特点和使用规则、维护和调整方法;3学习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操作方法;4学习工件定位、装夹、找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基本原理电火花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EDM)是把工具电极(紫铜或者其他导电材料)与工件浸在具有一定绝缘性能的电介质溶液(工作液)中,并在其间施加一连串脉冲电压,工具电极在轴伺服系统的控制慢慢与工件接近,当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绝缘介质被击穿,之间形成瞬间形成放电通道,产生火花放电现象。在电火花放

2、电时,火花通道中瞬时将产生大量的热,足以使工件表面的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气化蒸发从而被电蚀下来,这时工件的金属表面形成了微小的凹坑。局部气化和熔化的金属在爆炸力的作用下,将被抛入工作液中迅速冷却,并凝固成微小的金属颗粒,在工作液的冲刷下,金属颗粒会离开火花放电区。一次火花放电后,介质绝缘强度恢复,等待下一次放电。经过不断地火花放电,工件表面的金属将会不断地被蚀除,则在工件表面复制出工具电极的形状,从而达到成型加工的目的。图1为原理图。图1 电火花成形加工原理三、实验设备1、场地条件:中心实验室2、实验设备:电火花成型机床一台3、工件准备:模块材料(实验已备好):模块材料为45号钢(或T10A),

3、100×50×20,按图纸要求加工成形,如图所示。该零件为2腔,型腔预孔按图纸可利用铣床加工出来,预加工时应注意尺寸、位置精度。 电极制作(在实验前已备好):电极材料为紫铜,电极尺寸如图3所示,电极上加工出M8的螺孔为装夹接柄杆用。四、实验步骤1、 实验老师针对实物,讲解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组成、原理、特点和应用、电加工机床的使用规则及维护保养方法;电加工机床操作的安全技术规程;由实验人员操作机床,演示机床加工过程。 图2 零件图图2 电极图2、老师演示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加工过程。A、工件在压装前应按基准面找正与工作台平行;B、用M8的螺钉固定电极,并装夹在主轴头的夹具上

4、。然后用千分表(或百分表)以电极的上端面和侧面为基准,校正电极与工件表面的垂直度,电极与模腔的相对位置找正,利用机床对刀档,并用电极前锥度找正各孔。方法是将工件平放在工作台上,利用机床的撞刀保护(接触感知)功能,采用复位法找正、对刀,将工具电极对入预加工孔,从而对正工件和工具电极;C、检查工具电极与工件是否都已校正和固定好,然后启动工作液泵,使工作液液面高于工件加工表面50100cm;D、开始加工,并记录加工工艺参数、加工时间等。加工时,随时检查加工深度、电极损耗、加工状况、如发现问题,随时调整,加工至一定深度后,根据要求的间隙、刃口高度、斜度及电极损耗等情况,可参考表1转换电规准。加工任何模

5、具型腔时,它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都应达到图纸要求,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电极材料、工件材料和不同的电极损耗来选择电规准。表1 电规准参数参考值脉宽/us脉间/us管子数加工电流/A空载电压/V间隙电压/V加工极性(±)单边平动量/mm累计加工深度/mm加工时间40010048100400.123601204044100400.1723.5303240811002030+0.2723.83024080.51002030+0.302460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上机操作。了解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4、零件检查。零件加工完后,应按图纸仔细检查零件是否符合图样要求。五、实验前准备工作1

6、、预习本实验指导书。2、复习教材中的有关章节。六、实验中注意事项1、由于电火花成形机使用煤油作为工作液,必须注意防火。2、工作场地不许有易燃物质。3、机内出现异味要立即停机。4、没有得到教师同意,不允许私自操作机床。七、实验报告要求1、测量工件的各个尺寸,画出工件图,并将测得尺寸标注在工件图上。2、分析电火花加工表面与电规准参数的关系。3、根据下图的型腔尺寸设计电极,并编制其加工工艺。实验二 电火花线切割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了解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功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了解线切割加工中工艺参数的选择,了解常用功能代码的用法,学会ISO代码的手工编程,学会工件

7、装夹及找正方法。 3根据所给冲压零件编写凸模、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四种模具零件的线切割加工程序。二、基本原理它是通过电极和工件之间脉冲放电时的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利用移动的细金属导线(铜丝或钼丝)作为工具线电极(负电极),被切割的工件为工件电极(作为正电极),在加工中,线电极和工件之间加上脉冲电压,并且工作液包住线电极,使两者之间不断产生火花放电,工件在数控系统控制下(工作台)相对电极丝按预定的轨迹运动,从而使电极丝沿着所要求的切割路线进行电腐蚀,完成工件的加工。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场地条件:模具实验室2设备条件:苏州长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3

8、材料:工具电极为钼丝(直径为ø0.18mm),工件电极尺寸规格约为150×120×20的钢板。四、实验内容1按照给定的冲压零件形状编写电火花线切割凸模和凹模源程序。一般模具工艺要求如下:(a) 对于落料件,凹模尺寸一般为冲件图纸尺寸或冲件实样尺寸,对于冲孔件,凸模尺寸一般为冲件图纸尺寸或冲件实样尺寸。(b) 以冲件材料厚度的310作为双边模具配合间隙,或根据冲件材料和厚度查设计手册得到双边模具配合间隙,据此间隙来决定配作模具尺寸。(c) 固定板按凸模尺寸零件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d) 卸料板按凹模尺寸加工。 2本次实验所给零件为落料件,零件如图1所示,其模具双面配

9、合间隙为0.06mm,钼丝直径为ø0.18mm,单面放电间隙为0.01mm,按下述步骤编写凸模、凹模程序: 图1 零件图 图2 凹模钼丝中心轨迹(1)编制凹模程序 确定统一坐标系,一般取图形的对称轴为直角坐标系,以便根据对称关系确定其余象限的坐标点; 确定补偿距离或补偿量; 确定电极丝中心轨迹曲线,如图2所示,方法参见教材p144图349; 按切割路径编写程序。3学习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编程规则,掌握ISO编程方法。N 1 : G01 X -8.660 Y 5.000N 2 : G02 X -6.428 Y 7.660 R10N 3 : G01 X -8.973 Y 10.694N 4

10、 : G02 X-4.492 Y 12.340 R12.5N 5 : G01 X = -3.420 Y = 9.397N 6 : G02 X = -0.000 Y = 10.000 R10N 7 : G01 X = -0.000 Y = 12.500N 8 : G02 X = 4.275 Y = 11.746 R12.5N 9 : G01 X = 3.420 Y = 9.397N 10 : G02 X = 6.428 Y = 7.660 R10N 12 : G01 X = 8.035 Y = 9.576N 13 : G02 X = 10.825 Y = 6.250 R12.5N 14 : G0

11、1 X = 8.660 Y = 5.000N 15 : G02 X = 9.848 Y = 1.736 R10N 16 : G01 X = 12.310 Y = 2.171N 17 : G02 X = 12.310 Y = -2.171 R12.5N 18 : G01 X = 9.848 Y = -1.736N 19 : G02 X = 8.660 Y = -5.000 R10N 20 : G01 X = 10.825 Y = -6.250N 21 : G02 X = 8.035 Y = -9.576 R12.5N 22 : G01 X = 6.428 Y = -7.660N 23 : G02

12、 X = 3.420 Y = -9.397 R10N 24 : G01 X = 4.275 Y = -11.746 N 25 : G02 X = 0 Y = -12.500 R12.5N 26 : G01 X = -0.000 Y = -10.N 27 : G02 X = -3.420 Y = -9.397 R10N 28 : G1 X = -4.492 Y = -12.340N 29 : G2 X = -8.973 Y = -10.694 R 12.5N 30 : G01 X = -6.428 Y = -7.660N 31 : G02 X = -8.660 Y = -5.000 R10N 3

13、2 : G01 X = -12.646 Y = -7.301 N 33 : G02 X = -14.727 Y = -2.597 R12.5N 34 : G01 X = -9.848 Y = -1.736N 35 : G02 X = -9.848 Y = 1.736 R10N 36 : G01 X = -14.727 Y = 2.597N 37 : G02 X = -12.646 Y = 7.301 R12.N 38 : G01 X -8.660 Y 5.000N 39 : G01 X 0 Y 0N 40 : DD(2)编制凸模程序方法与切割凹模类似,此时补偿距离为,电极丝中心轨迹曲线如图3所

14、示, 图3 凸模钼丝中心轨迹五、实验前准备工作1、 复习教材中的有关章节。2、 学习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编程方法。3、 加工(1) 加工准备 检查贮丝筒运动,导轮运动,工作台往复运动是否灵活; 根据工件厚薄调整好上下丝架的距离; 夹具,工件,工作台面要仔细做好清洁工作,紧固夹具,校正工件后,将工件夹紧。 工件装卡找正:加工一件好模具,首先确定好工件,找正基准。方法:1.目测法2.火花法、单边寻中、四面找正3.自动找中心穿丝时观察是否电极丝在穿丝孔中心,加工凹模、固定板、卸料板主要注意电极丝与工件的垂直度,另外要根据图形确定的位置进行加工。一般板条形工件适于采用双支撑(桥式)装卡方式。 根据工件调

15、整好高频参数,开启高频电源及控制器的电源,加工参数选择如下:a) 凹模:脉宽24档(824),脉间58倍脉宽,功放电流36组,加工电流11.6A。b) 凸模:脉宽45档(2436),脉间58倍脉宽,功放电流610组,加工电流1.53.2A。c) 固定板:脉宽45档,脉间58倍脉宽,功放电流68组,加工电流1.52.5A。(2) 开始切割 按如下开机顺序开始切割:a) 开启电源,计算机进入加工状态,运丝开关水泵开关高频开关b) 输入程序,进行模拟加工,检验编程是否正确,若显示图形不正确需修改程序。c) 进行联机及加工操作,注意观察加工时机床的运行状态;d) 记录加工工艺参数、加工时间等;e) 加

16、工过程中,凹模类工件注意防止切割完毕,中间废料掉下产生问题,可以在工件加工2/3左右时,采用强磁体吸引等办法,解决此类问题。f) 加工完成后,卸去工件,注意不要将钼丝碰伤,碰断;关断高频电源及控制器电源,打扫清理机床,将工具放回原处。g)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维护与保养,加工过程中问题的处理,了解特种机床维护与日常保养方法。六、编程注意事项加工的注意事项:(1)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短路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发出回退指令,开始作原切割路线回退运动,直到脱离短路状态,重新进入正常切割加工。(2)加工过程中,若发生断丝,此时控制系统立即停止运丝和工作液,控制系统发出两种执行方法的指令:一是回到切割起始点,重

17、新穿丝,这时可选择反向切割;二是在断丝位置穿丝,继续切割。(3)跳步切割过程中,穿丝时一定要注意电极丝是否在导轮的中间,否则会发生断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七、实验报告1. 按照实验给定的零件形状,编写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程序。2. 回顾准备工作、编程、加工各环节的内容。3. 根据下面的零件图,试设计出凸、凹模并编写线切割程序实验三 冷冲模的装配试模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简单模、连续模、复合模具的结构和特点。2熟悉模具的装配和试模过程。3. 了解冲裁模在冲压设备上安装、调试的过程和方法。二、实验设备简单模、连续模、复合模具各一副,钳工台、扳手、内六角扳手、螺丝刀、木榔头、铜棒等拆装工具,10KN

18、可倾式曲柄压力机,1mm 厚 Q235 钢板条料。三、实验内容第一部分:拆装模具(一)拆卸模具,了解工作元件、定位元件、导向元件、卸料装置、固定与夹持元件及连接元件等结构,拆卸时,为便于后续的顺利装配,适当对所拆部件作上标记。 (二)分析各种模具结构特点,并绘制出模具结构图。 (三)按照正确步骤,装配所拆卸的模具。1.主要组件的装配 模柄组件压入式模柄的装配。一般模柄和上模座的配合要求是,装配时要检查模柄和上模座配合部位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并检验模座安装面与平面的垂直度。装配时将上模座平放在压力机上,将模柄慢慢压入(或用铜棒打入)模座,要边压边检查模柄垂直度,直至模柄台阶面与安装台阶面接触

19、为止。合格后,加工骑缝定位销孔或螺纹孔,安装骑缝销或螺钉,最后磨平端面,保证和上模座下平面平齐。 凸模、凹模与固定板的装配 a、铆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装配 铆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装配,装配时将固定板置于等高垫块上,将凸模放入安装孔内,在压力机上慢慢压入,边压边检查垂直度。压入后用凿子和锤子将凸模端面铆合,然后在磨床上将其端面磨平。为保证凸模刃口锋利,以固定板支撑板定位,磨削凸模工作端面。 b、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装配 和模柄装配相同,即凡带台肩结构的零件,其装配方法相同或类似。c、凹模镶块与固定板的装配 凹模镶块与固定板的装配过程和模柄的装配过程相近,装配后在磨床上将组件的上、下平面磨平,并检验型

20、孔中心线与平面的垂直度。 弹压卸料板的装配将弹压卸料板套在已装入固定板的凸模内,在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垫上平行块,并用平行夹板将它们夹紧,然后,按照卸料板上的螺孔在固定板上投窝,拆开后钻固定板上的螺钉穿过孔。2.总装配模具的主要组件装配完毕后进行总装配。为使凸模和凹模易于对中,总装时必须考虑上、下模的装配次序,否则,可能出现无法装配的情况。上下模的装配次序与模具结构有关,通常是看上、下模中哪一个位置所受的限制大就先装,用另一个去调整位置。据此,一般冲裁模的装配顺序按下列原则选择:a、对于无导柱模具,凸、凹模间隙是将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进行调整,上下模的装配次序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分别进行装配。b、对于凹模装在下模座上的导柱模,一般先装下模。c、对于导柱复合模,一般先装上模,然后找正下模,按照冲孔凹模型孔加工出漏料孔。这样,可以保证上模中的卸料装置与模柄中心对正,并避免漏料孔错位。第二部分:试模1、由实验指导老师讲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