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_第1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_第2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_第3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身心健康。要求本学科研究生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与发展动向,掌握材料制备的工艺技术、分析手段及评价方法,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中局部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在本领域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的能力。二、学制和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生,经全面考核,申请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但在校期间(取得国家注册

2、学籍后)不得少于2年;因各种原因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期),硕士生延期期限原则上最长2年。三、培养方式1.政治理论学习与时事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硕士生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应参加形势、时事和政策学习以及遵纪守法的教育,参加一定的公益和集体劳动。2.硕士生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培养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在一年内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3.

3、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需要时可配备一名副导师。采用以指导教师为主、指导教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研究生应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有关活动。因材施教,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研究方向01 无机非金属材料 02高分子材料 03功能材料 04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05 金属材料五、课程学习和要求硕士生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与必选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具体组成见下表:总学分课程学习学分26必选环节学分4必修课选修课文献阅读教学实践学术活动301881211.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含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学位课。(18学分)公共学位课(6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4、践(2学分)第一外国语(4学分) 学科基础课(5学分) 专业学位课(7学分) (2)选修课程为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8学分) 入学教育:0.5学分,必选课程。内容包括:学校、学院、专业介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等。社会实践:0.5学分,必选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必选课程。相关学科选修课程:导师根据学科研究方向指定学生要选的课程。选修课程应不少于3门或6学分。某一方向的专业学位课可作为其他方向的选修课。(3)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语种有日语和法语。若选修第二外国语,课内学时不得少于72学时,计3学分。(4)补修课程跨学科录取的本科毕业生需要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核心课程。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记入研究生

5、阶段的总学分。2.必选环节必选环节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和学术活动1学分。硕士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主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主持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工作。其总工作量应不少于40当量学时,计2学分。完成者应写出书面总结,由责任教师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文献阅读是指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须阅读本学科前沿近期的国内外文献50篇以上并写出4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报告,完成后给予1学分。学术活动是硕士生在答辩前必须完成的环节,内容为参加8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和作1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要求在参加每次报告后

6、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交由导师给予考核认定,硕士生只有得到8次合格认定和作了1次学术报告后,方可修得该学分。3.学时学分标准硕士的第一外国语课程,每24学时计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每18学时计1学分。六、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及考核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全部制定好。培养计划应根据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特长来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教研室负责审查同意后报学院备案。硕士生课程学习按培养计划执行。硕士生的日常课程教学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课

7、程免修免考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硕士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核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学位课必须进行考试,选修课可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学位课考试原则上应闭卷考试,如任课教师认为有必要采取开卷考试或论文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需提出申请,经开课学院教学科研办、主管院领导审核,报研究生部批准后方可进行。中期筛选考核是对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全面审核。在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开题报告结束后一周内,各学院应组织专人对学生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具体按照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的暂行规定(修订)执行。七、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硕士生培养质量

8、有决定性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有条件的专业或导师可根据课题情况,尽早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或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硕士生在校期间应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完成科研成果的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科研成果(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不得低于此要求),并在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前提供证明材料。科研成果是学术论文的,必须提供已见刊论文;科研成果是专著的,必须是已正式出版的;科研成果获地厅级及以上奖励的,必须提供获奖证书;科研成果是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的,必须提供专利证书。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对所研究

9、的课题应有新见解,使硕士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训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了保证学位(毕业)论文质量,对论文工作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制度。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完成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办法的要求执行。在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的中期(一般是第五学期末),各学院应组织考查小组(35 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组成)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每个学

10、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考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现场给出评定意见。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预答辩是研究生在学位(毕业)论文定稿之后、在正式答辩之前,向导师答辩组汇报论文,由答辩组审查、评议其学位论文可否提交正式答辩的一项答辩制度。设立预答辩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导师组集体会诊的方式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预答辩工作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规定(试行)的要求执行。学位(毕业)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送审评阅及答辩,按照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西南科技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西南科技大学关于涉密研究生论文写作、定密、制作、答辩、归档管理的规定、西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及检测结果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九、毕业与学位授予硕士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课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且取得相应学分,完成科研成果、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获得毕业资格的硕士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颁发、西南科技大学授予

12、学位工作条例、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完成科研成果的规定对获得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无违规违纪行为,经研究生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十、课程设置一览表(见附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研究方向01 无机非金属材料;02高分子材料;03功能材料;04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05 金属材料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开课学院备注123学位课公共课S120001第一外国语496外语S150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36政治学科基础课S

13、010001材料研究方法236材料S130005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354理学专业学位课S010002高等材料力学354材料01必修S010003建筑材料结构与性能236材料S010008材料化学236材料S010005高聚物结构与性能354材料02必修S010006高聚物流变学236材料S010007高等高分子化学236材料S010011高等固体物理354材料03必修S010009材料表面与界面物理236材料S010010功能材料基础236材料S010011高等固体物理354材料04必修S010012表面化学236材料S010013纳米材料制备技术236材料S010011高等固体物理354材料

14、05必修S010012表面化学236材料S010008材料化学236材料选修课必选课S010017入学教育0.59材料必选S010018社会实践0.59材料S150003自然辩证法概论118政治选修课S120002第二外国语(日语)3108外语S120003第二外国语(俄语)3108外语S120004第二外国语(法语)3108外语S1400001体育118体育部S520001现代信息利用118图书馆S210001现代分析测试技术236分析中心S010019材料合成与制备236材料S010020波谱学236材料S010021高技术新材料236材料S010022表面工程技术236材料S010023

15、特种陶瓷236材料S010024材料热力学236材料S010025建筑材料物理化学236材料S010026水泥基材料外加剂技术236材料S010027矿物材料学236材料S010028环境友好材料236材料S010029高性能混凝土236材料S010030水泥基材料学236材料S010031材料成型及加工技术118材料S010032特种高分子236材料S010033现代有机合成236材料S010110高聚物复合与加工236材料S010035高分子科学进展236材料S010036高分子分析测试技术236材料S010037生物材料236材料S010038高等量子力学354材料S010039薄膜材料物理236材料S010040新型功能材料及制备236材料S010041无机电子材料236材料S010042磁性材料236材料S010043纳米材料测试与表征236材料S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