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 2:甲状腺、肾上腺和脑垂体的结构和功能11第十二章 消化管13考点 1:胃的结构和功能13考点 2:小肠的结构和功能14考点 3:胰腺的结构和功能14考点 4:肝的结构和功能15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17考点 1: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17考点 2:肺泡的结构和功能17考点 3:气血屏障的组成18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18考点 1:肾的结构和分部18考点 2:肾实质的组成18第十五章 生殖系统19的一般结构,各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9考点 1:考点 2:的周期性和变化20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第一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考点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 概念: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周的一层界膜,又称质膜。2
2、. 化学组成:膜脂、膜蛋白、膜糖类。3. 结构及特点:“液态镶嵌模型”。功能:细胞膜与物质1.(1)简单扩散:按照一般扩散的原理,从密度高的地方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此过程中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动力”来自于浓度差,称为简单扩散。(2)帮助扩散:一些水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的蛋白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不需要代谢能,这种通过方式称为帮助扩散。 载体蛋白。2.主动蛋白主要有两种:通道蛋通过消耗能量,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高浓度一侧转运,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这类方式称为主动。3.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1)入胞作用:是将大物质团块以吞噬或胞饮的形式吞入细胞的过程。细胞内吞较大
3、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等,称为吞噬作用。细胞吞入的物质为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这种内吞作用称为胞饮作用。(2)出胞作用:与内吞作用的顺序相反,某些大物质通过形成泡从细胞内部移至细胞表面,小泡膜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之外,这个过程也称为外排作用。考点 2: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1. 概念:细胞质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2. 组成:细胞质又称胞浆是由细胞质基质、内膜系统、细胞骨架和包含物组成。 细胞质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包含物,在生活状态下为透明的胶状物。基质指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细胞质的基本成分,主要含有多种可溶性酶、糖、无 机盐和水等。细胞器是
4、分布于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在细胞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它包括: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微丝、微管、核糖体等。(1) 线粒体:“动力工厂”。(2) 内质网:光滑内质网是脂类的重要场所;粗糙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蛋白、多种膜蛋(3)酶蛋白。:“、包装车间”。(4)溶酶体:消化作用。(5)核糖体:RNA 的场所。(6)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具有强嗜碱性,功能:蛋白质,主要质。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以及肽类的神经调(7)细胞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考点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四部分。资料第1页 共20页给
5、人改变未来的所有2.细胞核功能:(1)遗传物质储存和制中心。的场所。(2)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第二章上皮组织考点 1:上皮组织的分类(1)被覆上皮 覆盖于体表或衬于体内腔、管及囊的内面;(2) 腺上皮 以(3) 感觉上皮;(4) 肌上皮。功能为主的上皮;考点 2:上皮组织的结构特征(1)细胞多,细胞间,细胞排列紧密、规则;(2)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3)大都无;(4) 神经末梢丰富;(5) 被覆于体表或有腔的表面。考点 3:上皮组织的分布和功能1.单层扁平上皮(1)分布内皮:衬贴在心、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功能:保持表面光
6、滑,减少间摩擦,有利于血液、淋巴以及物质通透。2.单层立方上皮(1)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2) 功能:吸收或3.单层柱状上皮(1)分布:胃肠、胆囊、输卵管。(2)功能:吸收和。在肠管的单层柱状上皮之间,夹有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顶部膨大,充满黏原颗粒。颗粒中含有黏蛋白(一种糖蛋白,PAS 反应呈阳性)杯状细胞能黏蛋白,与水结,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1)分布:主要分布在呼吸管道。(2)功能:保护5.复层扁平上皮(1)分布角化的:表皮。未角化的:口腔、食管、。(2)功能:耐摩擦和6.复层柱状上皮异物侵入。(1) 分布:眼睑结膜,男性(2) 功能:润滑、保护。
7、7.变移上皮。资料第2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1) 分布:肾盂、输尿管、(2) 功能:保护。第三章结缔组织考点 1:结缔组织的分类1. 疏松结缔组织2. 致密结缔组织3. 脂肪组织4. 网状组织考点 2:结缔组织的结构特征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1) 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2) 细胞间质多:和基质;(3)含有丰富;。(4)于间考点 3:结缔组织的分布和功能1.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分布在身体各部,填充在各内部的间隙中,其结构特点是基质多,少,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故又称蜂窝组织。具有支持、营养、连接、防御、保护、修复等功能。2.致密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的组成成份与疏松结缔组织基本相同。其特点是
8、细胞成份少(在胶原,仅有细胞成行排列),基,而以为主,且排列紧密,故支持、连接和保护作用较强。如皮肤的真皮、肌腱、韧带等均是致密结缔组织。3.网状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和基质组成。主要分布于造血。网状细胞为多突星形细胞,胞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接触,细胞网架。网状细而有分枝,彼此结网架。这些网架造血的支架。关于网状细胞的功能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网状组织主要微环境。4.脂肪组织一个适宜血细胞生存和发育的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而成。脂肪细胞胞质内脂肪聚成大滴,其余胞质成份和核被挤到边缘薄层。成群脂肪细胞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脂肪。脂肪组织主
9、要分布于皮肤下、腹腔网膜、肠系膜及黄骨髓等处。脂肪组织具有贮存脂肪、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等作用。第四章血液考点 1:血液的组成由红细胞(44%)、白细胞、血小板(1%)和血浆(55%)组成。加入抗凝剂,静止或离心沉淀后,分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的血浆,中间为白细胞和血 小板,下层为红细胞。资料第3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考点 2:血细胞的分类、形态、结构和功能1.红细胞(1)形态:LM:染色浅,周围,无细胞核、细胞器。EM:双凹圆盘状,无细胞器。(2)结构特点双凹圆盘状,含有血红蛋白,可120 天薄,染色浅。周围厚,氧气和有形态的可变性,通过毛细细胞膜上有 ABO 血型抗原(
10、3)功能时,可改变形状氧及2.白细胞。(1)有粒白细胞:根据其所含特殊颗粒的嗜色性,又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直径 1012um,细胞核多数分为 25 叶,核叶之间有细丝相连;也有少数细胞核呈腊肠形,称为杆状核。细胞核分或不分叶的是比较幼稚的细胞;分叶较多的是比较衰老的细胞。细胞质内有染成淡紫红色的颗粒、颗粒较小,分布均匀。颗粒至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颗粒,数量较多,有杀菌的作用;另一类是嗜天青颗粒,数量较少, 能消化细胞所吞噬的异物。中性粒细胞有变形运动和吞噬异物的能力,在体内起重要的防御作用。2)嗜酸性粒细胞:直径 1015um,细胞核多数分为两叶。
11、细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颗粒较大,大小均匀,染成橘红色。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3)嗜碱性颗粒:直径 1011um,细胞核呈 S 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较淡。细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颗粒的大小不一,分布不均,染成紫质等。颗粒中含有肝素、组胺和慢反应物(2)无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1)淋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颇不一致,直径 616um。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相对较大,染成深。细胞质很少,染成天。还可根据细胞膜的表面结构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在光镜下形态基本一致的淋巴细胞,还可分为 T 淋巴细胞和 B淋巴细胞等数种。T 淋巴细胞能识别、B 淋巴细胞能转化为浆细胞,产
12、生抗体。和杀灭异体细胞、肿瘤细胞、的细胞等;2)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直径 1420um。单核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呈肾形,蹄铁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淡。细胞质较多,染成淡灰。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一定的吞噬能力。单核细胞在血液中成巨噬细胞。的时间较短,即进入结缔组织,转化3.血小板资料第4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 24um,在血液涂片标本中,血小板多成群分布在血细胞之间,其外形不规则,作用。部染成紫红色,周围部染成浅。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有重要第五章软骨和骨考点 1:软骨的结构和功能(一)软骨组织1.软骨细胞:软骨组织中唯一的细胞类型,包埋在软骨基
13、质中,所在的腔隙为软骨陷窝, 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的糖胺多糖中硫酸软骨素含量相对较多,呈嗜碱性,为软骨囊。在软骨组织的周边部位,软骨细胞较小,扁圆形,单个分布,为幼稚的软骨细胞;越靠近软骨,细胞越成熟,体积增大,变成圆形或椭圆形,并成群分布,多为 2-8 个在一起,它们是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复合体。软骨细胞可2.软骨基质:由而来的,故称同源细胞群。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 RER 和高尔基软骨基质。和无定型的细胞外基质组成。基质中的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和水,其蛋白多糖与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类似,也 筛结构,但软骨中的蛋白多糖浓度更高,使软骨基质形成较为坚固的凝胶。(二)软骨膜出关节软骨外,软骨表面被覆薄层
14、致密结缔组织,为软骨膜。分为两层,外层胶原 多,内层细胞多,其中有梭形的骨祖细胞。考点 2: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骨基质:简称骨质,即钙化骨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由有机质跟无机质。有机质:包括大量的胶原和少量无定形基质(1)胶原占有基质成分的 90%。(2)基质:胶状,主要是糖胺多糖:有黏合的作用。还有多种糖蛋白: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骨黏连蛋白、钙结合蛋白。无机质:又称骨盐,基磷灰石结晶。骨重量的 65%,以钙、磷离子为主。骨盐的形式主要是羟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同一骨板内的 相互垂直,这种结构形式有效的增加了骨的强度。骨:长骨的骨干、扁骨和短骨的表层。相互平行 ,相邻骨板的松质骨:长
15、骨的骨骺和骨干内表面、变故的板障和短骨的表层。 2.骨组织的细胞(1) 骨祖细胞位于骨膜内,细胞呈梭形,较小,核椭圆形或细长形。骨祖细胞着色浅,弱嗜碱性。可 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是一种干细胞(stem-cell)。(2) 成骨细胞位于骨组织表面,多呈矮柱状,通常单层排列,活跃的细胞可见其底部和侧面出现突起,与相邻的成骨细胞及邻近的骨细胞以突起相连。细胞核呈圆形,胞质嗜碱性,电镜下可见大量的 RER 和高尔基复合体。成骨细胞:基质小泡,膜上有钙结合蛋碱性磷酸酶(ALK),含有 ALK 的细胞能参与钙化,并具有吸收功能。资料第5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类骨质类骨质经钙化后转变为骨质。
16、(3)骨细胞钙化的骨质。钙化:无机盐有序的沉积于类骨质的过程。是一种多突起的细胞,单个的分撒于骨板之间或骨板内。骨陷窝:骨细胞的胞于骨陷窝内。骨小管:突起位于骨小管内。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4)破骨细胞:分布在骨组织表面,是一种巨大的多核细胞,形态不规则,核 6-50 个不等。胞质嗜酸性,以溶酶体和线粒体居多。功能活跃的破骨细胞有明显的极性,电镜下,紧贴骨组织的一侧有许多大小和长短不一的突起,光镜下的缘。第六章肌组织考点 1:肌组织的分类肌组织分为三种: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前两种为横纹肌,后者为非横纹肌。骨骼肌 是随意肌,其余为不随意肌。考点 2:各类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一)骨骼
17、肌骨骼肌借肌腱附于骨骼,致密结缔组织包裹在整块肌肉外面形成肌外膜,肌外膜的结缔组织深入肌肉内,将其分割为肌束,包裹在肌束的结缔组织为肌束膜。除骨骼肌外,在肌膜与基膜之间还有肌1.LM:呈长圆柱状;细胞,参与肌修复,具有干细胞性质。多核细胞,核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每条骨骼肌由更细的肌原,且与肌长轴平行;有明显的横纹。2.EM:肌原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粗肌丝:借 M 线固定,由肌球蛋白组成,分为头部和杆部,连接处有关节,尾部朝向 M 线,头部朝向 Z 线,头部突出与粗肌丝,为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具有 ATP 酶的活性,当与细肌丝的肌动蛋白接触时被激活,分解 ATP能量,使横桥。细肌丝:一端附于 Z
18、 线,一端粗肌丝之间,止于 H 带外侧。H 带仅有粗肌丝。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组成。肌动蛋白形成串珠状双螺,每个肌动蛋白单体都有一个与粗肌丝肌球蛋白头部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嵌于肌动蛋白双股螺的浅沟内,掩盖了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结合位点;肌钙蛋白附着于原肌球蛋白 可与钙离子结合。横小管上,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结构,与肌功能:传导兴奋。肌浆网长轴垂直,位带与暗带交界处。又称为肌质网,是肌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两个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每条肌原周围,称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资料第6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功能:储存钙离子。当肌质网膜接受兴奋后,钙通道开放,使肌质
19、网内储存的钙离子大量到肌质内。三联体:主要见于骨骼肌内,由一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相邻的肌浆网终池组成,横小管膜与肌浆网膜紧密相贴形成三联体结构。此外,肌原之间还有较多的线粒体、糖原及少量脂滴。3.骨骼肌的收缩原理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肌浆网膜上的钙泵活动,将大量 Ca2转运到肌浆内;肌原蛋白 TnC 与 Ca2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位置也随之变化;原来被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迅即与肌球蛋白头接触;肌球蛋白头 ATP 酶被激活,分解了 ATP 并能量;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 M 线;细肌丝向 A 带内滑入,I 带变窄,A
20、 带长度不变,但 H 带因细肌丝的可消失,由于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 M 线滑动,肌节缩短,肌收缩;收缩完毕,肌浆内 Ca2被泵入肌浆网内,肌浆内 Ca2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又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 肌则处于松驰状态。(二)心肌1.LM:短圆柱状,有分支;多数心肌每条心肌有一个核,少数有双核,卵圆形,居中;由肌丝束;细胞之间形成闰盘;横纹不如骨骼肌明显。2.EM肌原的粗细不等、界限不很分明,肌原之间有极为丰富的线粒体;横小管较粗,位于 Z 线水平;肌浆网的纵小管稀疏,终小。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形成二联体。因此心肌的贮钙能力低,收缩前需要从细胞
21、外摄取钙离子;3.闰盘: 心肌(三)平滑肌1.肌节呈短柱状,多数有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相邻两心肌的连接处。相邻两条 Z 线之间的肌原组成,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构2.肌浆网,由 1/2I 带+A 带+1/2I 带组成,电镜下又粗细两种肌丝。肌化的 SER,位小管之间,膜上有钙泵和钙通道,接受兴奋后,钙通道开放,大量钙离子涌入肌浆。3. 三联体骨骼肌的每条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此部位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肌浆网中, 引起钙泵活动,为肌丝滑动创造必备条件。4. 闰盘心肌之间的连接结构,在横向部位为中间连接和桥粒,有牢固的连接作用,纵向部位为缝隙连接,可进行离子交换和冲动传递,保证心肌收缩的同
22、步化。第七章神经组织资料第7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考点 1:神经组织的组成、结构特征和功能(一)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由胞体和突触两部分(二)神经胶质。即神经胶质细胞。相当于结缔组织的功能:支持、营养。考点 2: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胞体神经元的主要形态树突突起轴突结构和功能(一)胞体1.胞膜:可兴奋的膜,含受体或离子通道,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冲动2. 胞核:大、圆,核膜和核仁清楚。3. 核周质(胞质)(1)尼氏体分布: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LM:颗粒状或块状,嗜碱性 EM:发达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功能:活跃的(2)神经原蛋白
23、质分布:神经元的胞体、树突、轴突LM:丝状交织成网,嗜EM:微管+神经丝(中间丝)MAPS功能:支持神经元,参与物质(二)突起1.树突: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一个或多个,树枝状,内容物同胞体,有树突棘(形成突触部位)。功能:树突表面有受体,接受刺激并传向胞体。2.轴突:一个,细索状,偶有侧支,末端分支,内容物比胞体少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 轴突起始部呈圆锥体称轴丘(尼氏体)。功能:传导神经冲动离开胞体.考点 3: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突触(一)结构LM:钮扣状、棕黑色、为轴突终末的球状膨大紧贴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表面。EM:(1)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膜:接触处轴突末端增厚的胞膜突触小泡:含
24、神经递质,表面附有突触素 1 蛋白资料第8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线粒体、SER、神经丝、微管等(2) 突触间隙:20-30nm(3) 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膜:另一神经元与突触前膜相对应处的胞膜特化增厚部分, 含离子通道和特异性受体(二)功能细胞间传递信息第八章循环系统考点 1:心脏的传导系统心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细胞组成,具有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1.窦房结位于右心房的界沟上 1/3 心外膜深面。正常心的兴奋由窦房结产生。2.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冠状窦口前上方的心内膜下。3.束起自结前端,前行穿过右三角抵达室间隔膜部后缘,在膜部下至室间隔肌部的上缘分为左、右。再分支连于心内膜下浦肯野网。
25、考点 2: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壁的一般结构和功能。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小体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内皮细胞可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等。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胶原、平滑肌和弹力,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粘附的舒缩功能。和,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另外还参与3.外膜由结缔组织考点 3:各类1.弹性贮器,是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大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及其最大分支。作用: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减小脉压差。2. 阻力作
26、用:3. 交小动脉、微动脉、微静脉。主要的外周阻力,维持动脉血压。管真毛细。作用: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4.容量静脉。作用:容纳 60%70%的循环血量。第九章皮肤考点 1:皮肤的分层资料第9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1. 表皮2. 真皮3. 皮下组织考点 2:皮肤的结构(一)表皮表皮 (epidermis)是皮肤的浅层,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在身体各部位厚薄不一,一般0.070.12mm 手掌和足跖最0.81.5mm。1表皮由基底层到表面可分出典型的 5 层结构 。(1) 基底层(strantum basale):基底层由一层矮柱状或立方形的基底细胞(basal cell)组成。
27、(2) 棘层(stratum spinosum):由数层多边形细胞组成,细胞表面伸出许多棘状突起,故称棘细胞(spinous cell)。(3)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由 35 层扁平的梭形细胞组成。颗粒层细胞核已固缩。(4)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只在厚表皮可见,由 23 层扁平的细胞组成。细胞核和细胞器均已消失,细胞界限不清。(5)角质层(stratum corneum):由多层扁平无核的角质细胞(horny cell)组成。细胞已完全角化,呈均质状嗜酸性。2非角质形成细胞(1)黑素细胞(melanocyte):由外胚层神经嵴细胞迁移而来,数目
28、较少,具有细长突起。(2)细胞(Langerhans cell):为具有树枝状突起的细胞,主要散在于棘细胞之间,其数量通常为 4001000 个/mm2。(3)指状突起。细胞(Merkel cell):位于有毛皮的表皮基底细胞之间,呈扁平形,有短(二)真皮真皮(dermis)位于表皮下面,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真皮深部与皮下组织相连,但两 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1.层(papillary layer)是紧靠表皮的薄层结缔组织,并向表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dermal papillae),使表皮与真皮的连结面扩大,有利于两者牢固连结,并有利于从真皮组织液中获得营养。2网状层(reticular la
29、yer)位于层下方,较厚,是真皮的主体部分,与层无明显的分界,内有粗大的胶原弹性。(三)皮下组织束交织成网,弹性丰富,使皮肤具有较大的韧性和皮下组织(hypodermis)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组成。第十章免疫系统考点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分布免疫系统由淋巴、淋巴组织和免疫细胞。淋巴分为中枢淋巴(胸腺和骨髓)和外周淋巴(淋巴结、脾和扁桃体)。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浆细胞、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资料第10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考点 2:主要免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淋巴细胞1.T 细胞 由胸腺产生。Tc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直接肿瘤细胞、细胞。穿孔素。效应 T 细胞主
30、要是 Tc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后Th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辅助 Tc 细胞和 B 细胞,HIV 能破坏 Th 细胞。Ts 细胞,抑制性细胞,2. B 细胞 由骨髓产生。3. NK 细胞 :无需抗原提呈细胞的中介,可不借助抗体,即可直接肿瘤细胞。(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和游离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monocyte) 及于体腔和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均来源于骨髓干细胞,它们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且细胞核不分叶,故命名 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phagocytesystemMPS)。单核巨噬细胞是一类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中起着关
31、键的作用。(四)抗原性提呈细胞抗原性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指具有摄取、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 T 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又称为辅佐细胞。第十一章内系统考点 1:内腺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意义1.内腺的结构特点(1)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滤泡。(2)无导管,物(激素)直接进入血液。(3)腺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4)内腺细胞多呈索状、网状或团块状(5)腺细胞为上皮样,细胞质丰富,含有颗粒。2.内腺的主要功能(1) 维持内环境稳定(2) 调节生长发育和代谢(3)生殖(4)影响行为考点 2:甲状腺、肾上腺和脑垂体的结构和功能甲状腺(一)甲状腺滤泡由单层立
32、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功能活跃时,滤泡上皮细 胞增高呈低柱状,腔内胶质减少;反之,细胞变矮成扁平状,胶质增多。胶质是滤泡上皮细胞的物,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嗜酸性。滤泡上皮细胞和甲状腺素,具有含氮类激素细胞的特点。资料第11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甲状腺素分为两种:T3、T4。甲状腺素的功能:对婴幼儿的骨骼发育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影响显著。(二)滤泡旁细胞位于甲状腺滤泡之间和滤泡上皮细胞之间。LM:细胞比较大,着色较浅,细胞核大而圆,染色浅。滤泡旁细胞的颗粒内含有降钙素。靶细胞:成骨细胞。靶:胃肠、肾小管。功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骨盐沉着于类骨质。抑制胃肠道和肾小
33、管吸收钙离子,使血钙浓度降低。肾上腺表面结缔组织被膜,实质由周边的皮质的髓质两部分组成。(一)皮质由皮质细胞、血少量结缔组织组成。1.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和皮质酮)。可促进蛋白质及脂肪分解并转变成2.带:糖,抑制免疫应答、抗炎症。(抗炎、抗毒、抗免疫、抗休克)。3.网状带:(二)髓质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由呈索或成团的髓质细胞组成,其间有血少量结缔组织,髓质有经脉,还有少量交感神经节细胞,髓质细胞也叫嗜铬细胞,分为两种: 1.肾上腺素细胞:肾上腺素。2.去肾上腺素细胞:去肾上腺素。垂体(一)腺垂体1.远侧部(1) 嗜酸性细胞
34、生长激素细胞: 催乳激素细胞:(2) 嗜碱性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生长素(GH)。催乳激素(PRL)。促甲状腺激素 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促激素细胞:促激素 FSH 和生成素 LH。(3)嫌色细胞2.中间部由滤泡及其周围的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3.结节部4. 垂体门脉系统5.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资料第12页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二)神经垂体1.主要由无髓神经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含有丰富的有孔毛细。2.下丘脑前区的两个神经核,视上核和室旁核,内有大型神经内细胞,其轴突下丘脑神经垂体束,也是神经部无髓神经的来源。3.神经部的胶质细胞又称垂体细胞,支持和营
35、养神经。4.视上核和旁室核的神经内细胞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5. 抗利尿激素主要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液浓缩。又称加压素。6. 下丘脑和垂体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轴突神经垂体的无髓神经。视上核的抗利尿素、室旁核的催产素在神经部,并入窦状毛细。垂体门脉系统:大脑基底动脉环发出的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部,在该处形成第一级毛细网。该毛细网下行到结节部汇集形成十余条垂体门微静脉。这些微静脉下行进入远侧部,再度形成毛细网。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毛细同垂体门脉系统。网共第十二章消化管考点 1:胃的结构和功能(一)黏膜1.上皮:单层柱状上皮,主要由表面细
36、胞组成。表面细胞:(1)核位于基部;(2)顶部胞质充满粘原颗粒,着色浅淡以至透明;(3)紧密连接。功能: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2.固有层(1)胃底腺,又称泌酸腺,覆盖于上皮表面,有重要保护作用。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胃底腺成分支,由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杆细胞和内多。细胞组成。越靠近贲门部的胃底腺中主细胞越多,越靠近幽门部的胃底腺中壁细胞越主细胞 (胃酶细胞)LM:a.细胞呈柱状;b.核圆形,位于基部;c.胞质基部呈强势碱性;d.顶部充满酶原颗粒。EM:具有典型的蛋白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功能:胃蛋白酶原。壁细胞 (泌酸细胞)LM:a.体积大,多呈;b.核圆居中;c.胞质嗜酸性。EM:
37、a.细胞内静止期,小管;b.微管泡系统;c.丰富线粒体。小管多不与腺腔相通,微绒毛短而稀疏,微管泡却极发达。期:小管开放,微绒毛增多增长,微管泡数量锐减。这表明微管泡实为小管膜的储备形式。功能:(1)盐酸(线粒体提供大量能量)盐酸:a.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胃蛋白酶,并为其活性提供所需的酸性环境,以对 蛋白质经行初步分解;b.杀菌作用。(2)内因子,使维生素 B12 在肠道内不被酶分解,并能促经回肠吸收维生素资料第13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B12。颈粘液细胞功能:可溶性的酸性干细胞功能:增殖分化为表面。细胞和其他胃底腺细胞。内细胞主要为 ECL 细胞和 D 细胞功能:a.ECL 细胞
38、:。的组胺作用与邻近的壁细胞,强烈促进其泌酸功能。b.D 细胞:胞而间接地作用于壁细胞。的生长抑素即可直接抑制壁细胞的功能,又可通过抑制 ECL 细3.黏膜肌层:由内环型和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二)黏膜下层(三)肌层和外膜肌层较厚,由内斜行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外膜为浆膜。考点 2:小肠的结构和功能(一)黏膜1.上皮: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胞和干细胞。(1)吸收细胞细胞组成,小肠腺还有细1)纹状缘,由微绒毛;2)绒毛表面有一层细胞衣,细胞衣是消化的重要部位;3)胞质内含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可将细胞吸收的脂类物质结合形成乳糜微粒,然后在细胞侧面释出;4)相邻细胞
39、顶部有完善的紧密连接,可 进入组织,保证选择性吸收的进行。(2)杯状细胞肠腔内物质由细胞间隙有润滑和保护作用,从十二指肠到回肠末端,杯状细胞逐渐增多。(3)内细胞(4)细胞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顶部充满粗大的是酸性颗粒,蛋白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2.固有层(1) 小肠腺(2) 绒毛中轴:乳糜管;管周围丰富的有孔毛细;平滑肌细胞。(3)大量分散的淋巴细胞和淋巴小结。3.黏膜肌层内环外纵。(二)黏膜下层十二指肠腺位于黏膜下层,(三)肌层和外膜,碱性,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肌层内环外纵。外膜除部分十二指肠壁为考点 3:胰腺的结构和功能1腺泡:膜外,均为浆膜。资料第14页
40、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腺泡约占胰腺的 8085,呈泡状或葡萄串状,是外腺的功能。功能:产生的各种消化酶酶原颗粒,如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核糖核酸酶等,它们被2导管:到消化道后能消化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胰腺导管类似树状结构。与腺泡泡心细胞相连接的细而长的胰腺导管称为闰管,为单层扁平细胞。腺泡的闰管汇合后形成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的内导管。内导管汇集在小结缔组织形成单层立方上皮或单层柱状上皮的间导管。由许多间导管汇细胞。主导主胰导管,主导层柱状上皮,上皮间有杯状细胞,并偶有散在的内头部与胆总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胰液及将腺泡的酶原颗粒到十二指肠。成人每天15
41、003000 mL 胰液。胰液为碱性液体,PH7.88.4,含多种消化酶和丰富的电解质,是最重要的消化液。3胰岛:是由内细胞组成的球形细胞团,散布于腺泡之间,在 H-E 染色中,胰岛细胞着色浅淡,极易鉴别。胰岛在胰尾部较多,呈团索状分布,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胰岛细胞的激素借此可以直接入血。胰岛主要有、和 PP 四种细胞。(1)细胞:又称 A 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 1520,细胞体积较大,多边形,多分布于胰岛周边部,其主要功能是胰高血糖素(glucagon),促进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糖原,使血糖升高。(2)细胞:又称 B 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 6080,大部分位于胰岛部;其主要功
42、能是胰岛素(insulin),主要促进肝细胞、脂肪细胞等细胞吸收血液内的葡萄糖,糖原或转化为脂肪贮存。(3)细胞:又称 D 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 510,分布于胰岛周边部和 细胞之间,其主要功能是生长抑素,能够抑制和调节、或 PP 细胞的活动。(4)PP 细胞:数量很少,主要上皮内及腺泡细胞间。PP 细胞质内也有泌以及减弱胆囊收缩等作用。考点 4:肝的结构和功能(一)肝的结构1. 肝脏的形态于胰岛的周边部,另外,还可见于外部的导管颗粒,为胰多肽,它有抑制胃肠运动和胰液分肝脏的外形像一个锥形,粗端居右,细端居左。肝上面隆凸,与膈相接触,称膈面。表面借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右厚,左叶小而薄。
43、肝上面后部冠状韧带前、后层间有一无腹膜被覆的三角区,叫做肝 区,借结缔组织与膈相连。肝下面凹陷,与腹腔脏器接触,叫做脏面。肝脏面特征的是“H”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有肝管、淋巴管、神经、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分入,叫做肝门或第一肝门。肝有 3 个主裂,为正中裂和左右于正中裂的右侧。2. 肝内管道和血液供应肝内管道包括 Glisson 系统和肝静脉系统。Glisson 系统由相互伴行的门静脉、肝固有动裂。左裂位于正中裂的左侧,裂位脉、肝管的各级分支。肝脏有双重血液供应功能,这是腹腔内其他不同。肝动脉是来自心脏的动脉血,主要供给氧气,门静脉收集消化道的静脉血,主要供给营养。肝内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血
44、容量占总量的 14%。肝的分入肝和出肝两组。入肝包括肝固有动脉和资料第15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门静脉,此为双重系统。1) 肝动脉供应。出肝是肝静脉系。此外肝管及各级胆管是排出胆汁的导管肝固有动脉分为肝左脉和肝右动脉。肝固有动脉是肝的营养,将来自心脏的动脉血直接输入肝脏,氧含量较高,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满足肝脏的物质代谢。肝的血供 1/4 来自肝动脉40 倍。2) 门静脉比门静脉高 30门静脉分为左、右两支。较细长,分布于左半肝;右支短而粗,分布于右半肝。 门静脉是肝脏的功能体利用,其余暂时贮,将来自胃肠道含有营养的血液送至肝脏,一部分排入血液供机肝细胞内待用。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
45、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供血量占 3/4。较低。3) 肝静脉肝静脉包括肝左、中、右静脉和它们的属支。此外还有一些肝短静脉。a) 肝左静脉位于左裂内,收集左外侧叶静脉血,开口腔静脉的左侧壁或左前壁,有时与肝中静脉汇合后注入下腔静脉。b) 肝中静脉主干位于正中裂的后半部,收集左内侧叶和右前叶的静脉血,汇入下腔静脉的左前壁。c) 肝右静脉主干走右侧壁。裂内,收集右后叶上、下段的血液,开口腔静脉d) 肝短静脉为收集右后叶脏面和尾状叶的一些小静脉的总称,约 310 支,口径细, 在肝后面直接汇入下腔静脉。 肝静脉系统的特点是壁薄,没有静脉瓣,被固定于肝实质内管径不易收缩。3. 肝外胆管和胆囊肝外胆道包括肝管
46、、胆囊管、胆总管以及胆囊。这些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肝内胆道一起,将肝的1)2)肝管分为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由胆囊颈延续而来,直径 0.20.3 cm,长 24 cm,但其粗细及长度变异较大。3)胆总管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它在调节胆汁及胰液有序地进人十二指肠,以及胆囊的充盈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 胆囊为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具有舒缩性,胆囊壁较薄,炎症、,呈梨形囊状结构,位于肝右叶脏面的胆囊窝内,等可使囊壁膨胀,导致血液循环。胆囊的血供来自胆囊动脉,回流则经胆囊静脉入门静脉右支,其淋巴管与肝包膜淋巴管相连接,至胆总管旁的淋巴结。4. 肝脏的淋巴和神经1) 肝脏的淋巴肝脏的淋巴管可
47、分为浅、深两组,肝的淋巴液主要经深部淋巴管输出,它们始于间的毛细淋巴管,汇成较大的集合淋巴管,伴随着肝内汇(即 Glisson 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分别抵达第一和第二肝门。浅部淋巴管主要走行于肝脏表面浆膜下,与深部淋巴管之间 丰富的吻合支,分别注入胸骨淋巴结、膈后淋巴结和肝门淋巴结。肝门淋巴结一般沿肝动脉和胆管分布,数量各异,但位置较恒定。2) 肝脏的神经肝脏的神经肝丛,为内最大的内脏神经丛,在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周围形成肝资料第16页 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丛,随分支而分布。(二)肝脏的功能1.1)与贮存作用多种蛋白质。2)糖原。3)脂类代谢的调节。4)胆固醇。5)氨基酸代谢的调节。6)肝脏
48、储存多种营养物质。2.胆汁胆汁内并不含酶,但是能够帮助脂肪消化。因为胆盐可以帮助脂肪的乳化,并且能够加 强胰脂酶的消化作用3.解毒作用肝脏能将吸收入体内的毒物或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转变成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4.防御作用其排泄,以保护机体免受毒害,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肝内富含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清除血液中的异物,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5.造血功能胚胎时期肝脏为主要造血,至由骨髓取代,造血功能停止,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肝可以恢复一定的造血功能。另外,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6.激素调节。对多种激素如生理的需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灭活作用,平衡体内激素的含量以适应第十三章呼吸系统考点
49、 1: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的管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外膜三层。(一)黏膜1.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纤毛细胞:数量最多,纤毛摆动,将表面及其尘埃、细菌等推向咽部排出。杯状细胞:的与管壁内腺体的物组成管腔表面的层。基细胞:增殖分化为上皮的其他细胞。刷细胞:柱状,游离面有刷状微绒毛,吞饮部分为感受细胞。基底部与传入神经形成突触,小颗粒细胞(神经内的。细胞):数量少,含胺类或肽类物质参与调节肌收缩和腺2.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二)黏膜下层混合腺腺、小(三)外膜、神经、淋巴组织,形成型 SIgA 。、淋巴组织。透明软骨环 + 结缔组织,软骨环缺口处有
50、平滑肌束。考点 2:肺泡的结构和功能肺泡:半球形的,由单层肺泡上基膜组成。(1)肺泡上皮:I 型肺泡细胞和 II 型肺泡细胞组成。资料第17页共20页给人改变未来的所有型肺泡细胞:少,面积大,细胞扁平形,极薄,覆盖肺泡表面积的97%,主要参与气血屏障的组成,吞噬、转用。型肺泡细胞:多,只覆盖肺泡3%表面积,细胞呈立方形,胞质呈状,电镜下,胞质内有嗜锇性板层小体,主要含磷脂(二棕榈酰卵磷脂)等,入肺泡表面,形成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吸气时肺阻力,稳定肺泡大小的重要作用。还能修复肺泡上皮,增生并转化为 I 型肺泡细胞。(2)肺泡隔: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肺泡隔,其内有密集的毛细破
51、坏:肺气肿)。和丰富的弹性,其弹性起回缩肺泡的作用。(弹性气血屏障或呼吸膜:使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 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厚度为0、20、5微米,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基膜与内皮。气血屏障很薄,总(3)肺泡孔:相邻肺泡之间气体流通的小孔,1 平衡肺泡间气体量;2 起侧支通气作用。考点 3:气血屏障的组成气血屏障是指肺泡内氧气与肺泡隔毛细 过的结构。内血液携带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它包括六层结构:含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肺泡上毛细之间的间隙(基质层)、毛细的基膜和毛细内皮细胞层。第十四章泌尿系统考点 1:肾的结构和分部实质:由肾和集合管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激情奉献行业月度个人工作热情计划
- 2024年贵州省监狱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网络安全事件案例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河南郑州格力在校生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实例题目及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软考软件设计师关注焦点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与角色试题及答案
- 代码查询与版本控制的使用技巧试题及答案
-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医药卫生类
- 3.2 推动高质量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太阳升起来了》课件
- 2024年湖北高考化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住院成人高血糖患者血糖监测医护协议处方共识
- 汽车清洁保养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市场营销:网络时代的超越竞争》第4版 课件 第8章 制定有效的价格策略
- 龙门吊安装方案(10吨)
- 离婚纠纷-模拟法庭剧本
- 管培生(校招生)培养方案(计划)落地完整版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训练题(全册合集)(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