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1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2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3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完成习题。(1)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   ,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3)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4)这首诗是   代诗人   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   的思想感情。(5)诗中“挑”的

2、意思是   ,“促织”就是   。作者看到   ,料想   ,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6)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   。2. 根据望洞庭完成以下练习1默写古诗望洞庭。_,_。_,_。2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意思。(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_(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3写出诗人运用比喻的诗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_3. 读诗歌,回答问题。塞下曲林暗草惊

3、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1)请翻译整首诗。(2)“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4. 古诗理解。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读古诗,理解字词的意思.(l)望: 。      (2)开:   。(3)出: 。     (4)日边:   。2全诗四句共两层意义,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 和   ,后两句为

4、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   ”字,逼真地写出了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向江心的态势,给人以   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   ,一个“   ”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的情景。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老大:年纪大了。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1)结合注释,

5、给诗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少   (sho shào) 相   (xin xiàn)(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6. 补全古诗,完成习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2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3诗中“挑”

6、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作者看到_ _,料想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4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7. 古诗阅读。望天门山_,_。_,_。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3最后两句诗句的大意是:_8. 课内阅读。池上小娃撑( )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 )踪迹,浮萍(   )一道开。1本文的作者是唐代的(_)。2给加点字注音。撑( )  藏( )  浮萍(   )3“不解”一词在诗中是什么意思?_4首句中的两个“小”字起什么作用?_5诗中的哪两个字前后呼应,

7、写出了“小娃”的天真、淘气?_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之情。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3钱塘湖春行中_和_两个字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4钱塘

8、湖春行中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10. 古诗鉴赏。湖上杂诗袁枚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1字词解释:异:_ 羡:_2为什么“老夫心与游人异”?_3内容梳理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_的画面,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11. 阅读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本诗的体裁是什么?2.请补充诗句。3.结合诗句解释下列词语:毕竟:    别样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9、感情?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元日的作者是(_)代文学家(_)。2“元日”指的是农历(_)月初(_)。3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屠苏 (   )A.一种酒。 B.地名。(2)新桃 (   )A.果树。指条技、  B.桃符,春联的前身。4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提示词语:热闹  喜庆)_5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 畅饮屠苏(   )  夜晚赏月( ) 开门迎日( )更换桃符( )13. 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1)根据片段内容填空。秋的声音在   里,在   里,在   里,在   里。(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绽开-    匆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