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卜算子·咏梅”中_是词牌名,_是题目。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_,赞颂了梅花_的品格。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_3. 阅读与理解。秋思_,_

2、。_,_。1在横线上默写古诗。2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意万重:_ 开封:_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答:_4作者张籍是在什么情景下想起“作家书”的?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_4. 古诗理解。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九州在诗中是指_,乃翁是指_。2这首诗看出作者的_情怀。3作者希望“王师”是_。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5我还知道本诗作者写的_一诗,诗句是_,_。_,_。5. 知识百宝箱。正 宫·塞 鸿 秋浔 阳 即 景

3、(元)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1文中表颜色的词有_、 _。2用“_”画出曲中的比喻句。3说说“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的意思_4这首元散曲主要写了什么?_5查阅资料,请写出周德清的另一首词。_6. 课内阅读。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根据下面的意思,在诗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晴朗的日子。_   平常、轻易。_2这是一首描写_的诗。首句叙事,交代了_的时间、地点;第二句写所见景色令人耳目一新;第三、四句采用

4、_的手法,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生机勃勃。3这首诗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说明了一个什么哲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A. 天气晴朗,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B. 寻芳泗水,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C. 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7. 读诗句,完成练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A.“悲”字表现出诗人去世前悲凉的心情,因为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B.诗人临终前感到悲哀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看不见祖国统一,表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C.“元知万

5、事空”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无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不怕死,只因为没有看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xng  xìng)(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诗句补充完整。2联系诗句解释下面词语。绩麻:_ 当家:_3古诗中的“儿”指的是_,“女”指的是_。本诗第一句中,_和_是一组反义词。本诗的前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的画面。4诗中描写了儿童学种瓜的场景,下面对这一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

6、热爱劳动B.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C.表现农村生活太过辛苦,连孩子们也在帮大人们劳动9. 按要求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_ _  _,_ _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补充完整这首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_。3诗中分别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做什么?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5课外你还知道哪些儿童诗?请你默写一首。_,_。_,_。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稚子弄冰南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稚子:小孩子。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

7、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1古诗的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2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_3这首诗描写了小孩子“脱冰作戏”的场景,表现了孩童的_和诗人对孩童的_之情。11. 回答下列问题。示儿南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九州在诗中是指_,乃翁是指_。参考答案:2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12. 课内阅读。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诗中描写了景物有_。2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

8、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_。3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的意志和豪情。13. 课内阅读。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诗人描绘幽雅美丽的图画的诗句是_。表现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的诗句是_。2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评析。_14. 古诗对比阅读。山中   秋风引(唐)王维  (唐)刘禹锡荆溪白石出,   何处秋风至?天寒红叶稀。   萧萧送雁群。山路元无雨,  

9、 朝来入庭树,空翠湿人衣。   孤客最先闻。1第一首古诗是    朝诗人    写的,第二首古诗是    朝诗人     写的。2第一首诗中的“红叶”一词让我们想到    (谁?)的诗山行中的       。第二首诗中“萧萧”指的是    ,叶绍翁写的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