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1页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2页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3页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钟子期死,伯牙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俞伯牙和钟子期能够成为知音是因为_。4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2. 课外阅读。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

2、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曾子: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之:到,去。女:通“汝”,你。 顾:回来。彘:猪。 适:往,到。 特:只不过。待:依赖。子:你。 遂:就。1当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_2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3写出你积累的与本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_3.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3、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主要通过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和_看问题的。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4

4、. 阅读与思考。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注释)轩冕:指车子。宁割席分坐:后人以“管宁割席”喻朋友断交。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窃见管神色(_)尔非吾友也(_)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_3管宁为什么要和华歆断交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_5. 阅读理解。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

5、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本文作者是宋代的_。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拊掌大笑。_ (2)尾搐入两股间。_ (3)谬矣。_   (4)处士笑而然之。_3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4翻译句子。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5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_6. 阅读短文。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

6、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1比较词语古今义: “赤足”在文中的意思是_,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_。“少女”在文中的意思是_,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_。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是什么意思。 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_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_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3回答问题。 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_“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变成鸟?

7、_精卫为什么要填海?(用原文回答)_这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表现了远古的人们怎样的精神?_7. 文言文赏析。登泰山记(节选)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解释加点的文言实词。余所不至(_) 及既上(_)(_)   日照城郭(_)2译文中的画线句。(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译文:

8、_(2)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译文:_3用自己的话描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景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_8. 阅读训练。牛郎织女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选自月令广义(注释)牛郎织女:神话人物。天河:银河。机杆(zhù):织布的梭子。劳役:劳苦。云锦:织有云纹图案的丝织品。天衣:泛指仙神所着之衣。不暇(xiá)整:没时间修饰。眼,空闲。织衽(rèn):指

9、织布之事。狂,衣襟,衣袖。涉秋:入秋。髡(kn);制掉头发(使成秃头)。此指乌鹊头上羽毛脱落。是日:当日。河鼓:星名,即牵牛星。汉:天汉,即银河。役:使唤。梁:桥。1根据义意,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容貌不暇整_(2)天帝怜其独处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_3短文第一段按句意划分有三个层次,你认为正确的划分的是(  )A.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B.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C.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D.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省略句子成分是文言文常见的现象。阅读下列句子,在空格处各填一个字(词),使句意更完整。天帝怜其独处,许(_)嫁河

10、西牵牛郎。天帝怒,责令(_)归河东。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尤所爱(尤其,特别) B.今乃掉尾而斗(却)C.谬矣(错误) D.处士笑而然之(这样)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序号下面画“”(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戴嵩)尤所爱(牧童)拊掌大笑 (杜处士)不可改也3翻译

11、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4你认为文中牧童的性格特点是:_。10. 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这篇文言文选自_2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以:_   

12、去:_译:_3用原文语句填空。 第一个小孩子的观点是:_ 。他的理由是:_。4孔子竟被两小儿“笑”,请你恰当运用名言警句,为孔子辩护。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_11.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问之,曰:欲作针”中“之”指的是(_)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中“弃”的意思是(_)3“逢老媪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A.方才 B.正在 C.方形12. 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

13、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注释)郑:春秋时代的郑国。欲:将要,想要。履(l):鞋子。先:首先,事先。度(duó):测量,衡量。而:表顺承的连词,意为然后。置:安放,搁。坐:通假字,通“座”,座位。至:等到。之:到去,往。操:拿、带。乃:然后,才。持:拿、带。度(dù):量好的尺码。及:等到。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罢:本义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以:用。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郑人有欲买

14、履者  _ (2)置之其坐  _  (3)先自度其足   _   (4)吾忘持度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宁信度,无自信也。_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13. 课内文段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

15、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_。2我会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两小儿辩日:_   日始出:_   日中时:_3围绕太阳远近的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观点与理由:人物观点理由第一个孩子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第二个孩子 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4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孔子不能决也。”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学识浅薄比不上孩子 B.孔子对待学问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