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的模板_第1页
沥青路面的模板_第2页
沥青路面的模板_第3页
沥青路面的模板_第4页
沥青路面的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洞口至新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第六章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6.1 交通量计算及分析6.1.1 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表 6-1 轴载换算表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交通量1小客车1325.61双轮组16002中客车SH13019.759.21双轮组13003大客车BJ13028.768.21双轮组5004小货车BJ13013.5527.21双轮组30005中货车CA5028.768.21双轮组6006中货车EQ14023.769.21双轮组10007大货车JN15049101.61双轮组4008特大车日野KB2250.2104.31双轮

2、组16009拖挂车五十铃601003双轮组 >3 40设计年限 :15年 车道系数: 0.45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 : 4.5 6.1.2 累计标准轴次计算结果 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3736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1.275389E+07属中等交通等级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3096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1.056907E+07属中等交通等级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重交通等级6.2 路基为中湿状态沥青路面设计6.2.1 方案一1. 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抗拉强度结构

3、系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0.5条与8.0.6条的规定计算设计指标1) 设计指标各系数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0 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 面层类型系数: 1.0 基层类型: 半刚性基层 基层类型系数: 1.02) 设计指标a. 设计弯沉值: ld = 22.8(0.01mm)b.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 2.7807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Ks = 1.8810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Ks = 2.41852.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计算设置: 直接输入土基回弹模量: E0 = 37.0 MPa3. 确定结

4、构设计参数1) 基本参数路基路面结构总层数: 7结构设计层位: 5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 表格 6-2 路面结构层设计表层位材料名称材料类型厚度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容许拉应力(cm)弯沉用拉应力用(MPa)(MPa)1AC-13 沥青混泥土4140020001.40.43 2AC-20 沥青混泥土61200180010.30 3AC-25沥青混泥土8100013000.80.24 45%水泥碎石稳定集料20160037000.550.27 54%水泥碎石稳定集料设计层150036000.50.24 6级配碎石松散粒料2022

5、5-7土基374. 确定最小防冻厚度 计算设置: 不进行验算5. 设计结果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2.8 (0.01mm) H( 5 )= 150 mm LS= 25 (0.01mm) H( 5 )= 200 mm LS= 22.6 (0.01mm) H( 5 )= 195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195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95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95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95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

6、足要求) H( 5 )= 195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195 mm(仅考虑弯沉) H( 5 )= 195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层号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1 AC-13 4.0 2 AC-20 6.0 3 AC-25 8.0 4 5%水泥碎石 20.0 5 4%水泥碎石 20.0 6 天然砂砾 20.0 7 土基 6.2.2 方案二1. 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0.5条与8.0.6条的规定计算设计

7、指标1) 设计指标各系数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0 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 面层类型系数: 1.0 基层类型: 半刚性基层 基层类型系数: 1.02) 设计指标a. 设计弯沉值: ld = 22.8(0.01mm)b.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 2.7807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Ks = 1.8810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Ks = 2.41852.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计算设置: 直接输入土基回弹模量: E0 = 37.0 MPa3. 确定结构设计参数1) 基本参数路基路面结构总层数: 7结构设计层位: 5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8、(JTG D50-2006)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 表格 1 路面结构层设计表层位材料名称材料类型厚度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容许拉应力(cm)弯沉用拉应力用(MPa)(MPa)1AC-13 沥青混泥土4140020001.40.43 2AC-20 沥青混泥土61200180010.303AC-25沥青混泥土8100013000.80.24 45%水泥碎石稳定集料20160037000.550.27 5二灰碎石土稳定细粒土设计层150036000.650.24 6级配碎石松散粒料20225-7土基374. 确定最小防冻厚度 计算设置: 不进行验算5. 设计结果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

9、度 : LD= 22.8 (0.01mm) H( 5 )= 150 mm LS= 25 (0.01mm) H( 5 )= 200 mm LS= 22.6 (0.01mm) H( 5 )= 195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195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95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95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95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95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10、( 5 )= 195 mm(仅考虑弯沉) H( 5 )= 195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层号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1 AC-13 4.0 2 AC-20 6.0 3 AC-25 8.0 4 5%水泥碎石 20.0 5 二灰碎石土 18.0 6 级配碎石 20.0 7 土基 6.2.3 方案三1. 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0.5条与8.0.6条的规定计算设计指标1) 设计指标各系数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0 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

11、面层类型系数: 1.0 基层类型: 组合基层 基层类型系数: 1.62) 设计指标a. 设计弯沉值: ld = 36.4 (0.01mm)b.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 2.7807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Ks = 1.8810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Ks = 2.41852.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计算设置: 直接输入土基回弹模量: E0 = 35.0 MPa3. 确定结构设计参数1) 基本参数路基路面结构总层数: 7结构设计层位: 5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表格6-3 路面结构层设计表层位材料名称材料

12、类型厚度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容许拉应力(cm)弯沉用拉应力用(MPa)(MPa)1AC-13 沥青混泥土4140020001.40.43 2AC-20 沥青混泥土61200180010.30 3AC-25沥青混泥土8100013000.80.24 4ATB-25 沥青混泥750.23 55%水泥碎石稳定集料设计层160037000.550.27 6级配碎石松散粒料20225-7土基374. 确定最小防冻厚度 计算设置: 不进行验算5. 设计结果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36.4 (0.01mm) H( 5 )= 150 mm LS= 28.9 (0

13、.01mm) 由于设计层厚度 H( 5 )=Hmin时 LS<=LD, 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 . H( 5 )= 150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150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50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50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50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50 mm ( 5 )= .311 MPa H( 5 )= 200 mm ( 5 )= .263 MPa H( 5 )= 193 mm(第

14、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150 mm(仅考虑弯沉) H( 5 )= 193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层号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1 AC-13 4.0 2 AC-20 6.0 3 AC-25 8.0 4 ATB-25 14.0 5 5%水泥碎石 20.0 6 级配碎石 20.0 7 土基 6.3 路基为干燥状态下沥青路面设计6.3.1 方案一1.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0.5条与8.0.6条的规定计算设计指标1)

15、 设计指标各系数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0 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 面层类型系数: 1.0 基层类型: 半刚性基层 基层类型系数: 1.02) 设计指标a. 设计弯沉值: ld = 22.8 (0.01mm)b.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 2.7807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Ks = 1.8810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Ks = 2.41852.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计算设置: 直接输入土基回弹模量: E0 = 45.0 MPa3. 确定结构设计参数1) 基本参数路基路面结构总层数: 7结构设计层位: 5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

16、G D50-2006)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表格 2路面结构层设计表层位材料名称材料类型厚度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容许拉应力(cm)弯沉用拉应力用(MPa)(MPa)1AC-13 沥青混泥土4140020001.40.43 2AC-20 沥青混泥土61200180010.30 3AC-25沥青混泥土8100013000.80.24 45%水泥碎石稳定集料20160037000.550.27 54%水泥碎石稳定集料设计层150036000.50.24 6级配碎石松散粒料15225-7土基454. 确定最小防冻厚度 计算设置: 不进行验算5. 设计结果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17、= 22.8 (0.01mm) H( 5 )= 150 mm LS= 24.2 (0.01mm) H( 5 )= 200 mm LS= 21.9 (0.01mm) H( 5 )= 180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180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80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80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80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80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18、)= 180 mm(仅考虑弯沉) H( 5 )= 180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层号 材 料名 称 厚度(cm) 1 AC-13 4.0 2 AC-20 6.0 3 AC-25 8.0 4 5%水泥碎石 20.0 5 4%水泥碎石 18.0 6 级配碎石 15.0 7 土基 6.3.2 方案二1. 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0.5条与8.0.6条的规定计算设计指标1) 设计指标各系数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0 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 面层类型系

19、数: 1.0 基层类型: 半刚性基层 基层类型系数: 1.02) 设计指标a. 设计弯沉值: ld = 22.8 (0.01mm)b.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 2.7807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Ks = 1.8810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Ks = 2.41852.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计算设置: 直接输入土基回弹模量: E0 = 45.0 MPa3. 确定结构设计参数1) 基本参数路基路面结构总层数: 7结构设计层位: 5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 表格6-5路面结构层设计表层位材料名称材料类型厚度

20、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容许拉应力(cm)弯沉用拉应力用(MPa)(MPa)1AC-13 沥青混泥土4140020001.40.43 2AC-20 沥青混泥土61200180010.30 3AC-25沥青混泥土8100013000.80.24 45%水泥碎石稳定集料20160037000.550.27 5二灰碎石土稳定细粒土设计层150036000.650.24 6级配碎石松散粒料15225-7土基454. 确定最小防冻厚度 计算设置: 不进行验算5. 设计结果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2.8 (0.01mm) H( 5 )= 150 mm LS= 24.2 (0.01mm)

21、 H( 5 )= 200 mm LS= 21.9 (0.01mm) H( 5 )= 180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180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80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80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80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80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180 mm(仅考虑弯沉) H( 5 )= 180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

22、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层号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1 AC-13 4.0 2 AC-20 6.0 3 AC-25 8.0 4 5%水泥碎石 20.0 5 二灰碎石土 18.0 6 级配碎石 15.0 7 土基 6.3.3 方案三1. 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0.5条与8.0.6条的规定计算设计指标1) 设计指标各系数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0 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 面层类型系数: 1.0 基层类型: 组合基层 基层类型系数: 1.62) 设计指标a. 设计弯沉值: l

23、d = 36.4 (0.01mm)b.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 2.7807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Ks = 1.8810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Ks = 2.41852.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计算设置: 直接输入土基回弹模量: E0 = 45.0 MPa3. 确定结构设计参数1) 基本参数路基路面结构总层数: 7结构设计层位: 5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 表格 3路面结构层设计表层位材料名称材料类型厚度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容许拉应力(cm)弯沉用拉应力用(MPa)(MPa)1AC-13 沥青混

24、泥土4140020001.40.43 2AC-20 沥青混泥土61200180010.303AC-25沥青混泥土8100013000.80.24 4ATB-25 沥青混泥750.23 55%水泥碎石稳定集料设计层160037000.550.27 6级配碎石松散粒料15225-7土基454. 确定最小防冻厚度 计算设置: 不进行验算5. 设计结果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36.4 (0.01mm) H( 5 )= 150 mm LS= 28 (0.01mm) 由于设计层厚度 H( 5 )=Hmin时 LS<=LD, 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 . H( 5

25、 )= 150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150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50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50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50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5 )= 150 mm ( 5 )= .313 MPa H( 5 )= 200 mm ( 5 )= .264 MPa H( 5 )= 194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150 mm(仅考虑弯沉) H( 5 )= 194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层号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1 AC-13 4.0 2 AC-20 6.0 3 AC-25 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